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03)
2023(18872)
2022(15985)
2021(14857)
2020(12357)
2019(27957)
2018(27633)
2017(53467)
2016(29223)
2015(32246)
2014(31966)
2013(31890)
2012(29320)
2011(26392)
2010(26545)
2009(24747)
2008(24620)
2007(22090)
2006(19792)
2005(17279)
作者
(86294)
(72033)
(71372)
(67971)
(45705)
(34574)
(32208)
(28201)
(27326)
(25858)
(24378)
(24265)
(22913)
(22890)
(22321)
(21861)
(21617)
(21307)
(20750)
(20655)
(18204)
(17657)
(17617)
(16661)
(16185)
(16126)
(15998)
(15973)
(14561)
(14312)
学科
(122374)
经济(122229)
(107050)
管理(90983)
(87701)
企业(87701)
(52339)
方法(51971)
数学(42103)
数学方法(41665)
业经(37834)
农业(34687)
(34036)
中国(31327)
地方(25919)
(23840)
(23638)
(23217)
财务(23152)
财务管理(23125)
技术(22469)
(22319)
贸易(22311)
企业财务(21901)
(21682)
(21299)
(20202)
理论(19931)
(18707)
环境(18134)
机构
学院(421987)
大学(415743)
(172702)
管理(170047)
经济(169220)
理学(146960)
理学院(145404)
管理学(143165)
管理学院(142418)
研究(141192)
中国(107399)
(88128)
科学(88104)
(86090)
(77270)
(71715)
业大(69487)
(66869)
农业(66633)
研究所(65278)
中心(64754)
财经(61624)
(56031)
北京(54438)
(52754)
师范(52177)
(50973)
经济学(50433)
(50298)
经济管理(46112)
基金
项目(286994)
科学(225720)
基金(208155)
研究(208123)
(182210)
国家(180544)
科学基金(155150)
社会(132707)
社会科(125529)
社会科学(125496)
(114157)
基金项目(110841)
自然(101291)
自然科(98893)
自然科学(98866)
自然科学基金(97112)
(94301)
教育(92801)
编号(84867)
资助(84604)
成果(67127)
重点(63774)
(62793)
(62495)
(61120)
课题(57532)
创新(56574)
(54316)
科研(54285)
国家社会(54263)
期刊
(197363)
经济(197363)
研究(120583)
(84503)
中国(78911)
学报(69285)
科学(64148)
管理(62933)
(59072)
农业(57114)
大学(52414)
学学(50268)
(39662)
金融(39662)
业经(38635)
教育(38138)
技术(35059)
财经(29767)
经济研究(29334)
(29126)
问题(26446)
(25578)
技术经济(21978)
(21878)
科技(21431)
现代(20292)
商业(19924)
世界(18989)
业大(18940)
资源(18810)
共检索到620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延爱  
根据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江苏省农村流动人口统计资料,本文归纳了现阶段江苏农村人口流动的特点,并运用时间趋势外推法对其中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了人口流动对江苏农业产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实现人口有序流动的相关策略,试图为推动江苏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决策支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达即至  宁海林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两种主要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当地小城镇从事乡镇企业或从事商业服务业以及进入大中城市从事传统行业,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问题;应该在深挖这两种途径的潜力的同时,积极探索其他有效途径;以土地集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是解决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德君  
针对甘肃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使农业持续性发展受到影响等问题,提出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劳务输出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应稳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以有力推动农业持续发展;还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及扩大农村就业机会以实现合理的人口流动等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鸿  
一、引言2004年中央拿出了451亿反补农业,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2005年几个省又出台了全面减免农业税的好政策,中央提出明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减免农业税。且中央在2005年计划拿出55亿人民币对全国800多个产粮大县、按照提供的商品粮的数量、粮食种植的面积和粮食产量,直接补助到县。县里可以把这个补助用到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农业等各个方面。中央为农民增收不遗余力。这些政策为农民增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全中国农民的福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海艳  代燕  
利用《山东省泰安市农村老年人问卷调查》资料分析发现:农村家庭的子女外出流动对老年人的心理影响不是特别明显,这与现实生活不太吻合,深究其因在于很多老年人不愿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感情向外人表达;相比而言,子女外出流动对女性老年人的心理影响比较明显,这与女性老年人比较善于感情的流露和表达有关。总体上,子女外出务工经商一方面可以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改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但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农村留守老人的劳动负担和生活照料任务。从代际的经济互动来看,子女外出流动行为对是否给其父母钱以及给钱的数量都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但是反过来父母给子女的经济支持却不会受到子女外出状况的影响,这反映了代际经济互动具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殷惠惠  陆根法  刘宁  
人口是生态经济系统中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学调控原理中的四个方面:调控目的、调控途径、调控切入点和调控对策,研究并提出了江苏省生态经济系统中农村人口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机制,为江苏省生态经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锡文  陈昱阳  张建军  
文章定量测度了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产出的特征事实并分析相关要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78~2002年中国农业劳动力相对过剩;2002年以后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与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产出产生显著负作用;1990~2009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与劳动力转移年均对农业劳动投入指数下拉2.262个百分点,尤其2003年以来劳动投入对农业产出的贡献度和贡献率均为负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必亮  
本文通过来自一个村庄的案例分析 ,说明了农民在当代社会变迁与转型过程中是如何利用“关系”这样的非正式制度而实施其人口与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的。这项研究表明 ,在中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 ,像“关系”之类的传统因素往往能够起到作为功能性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由此引申出的政策含义要点在于 ,在目前处于社会大变革与大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我们应该将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使两者密切配合、相互补充 ,共同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天琪,叶振东  
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力迅速地发展,中国经济逐渐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农村人口流动日益加剧,迅速汇集成一股汹涌的浪潮。同时,这一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也给他们自身的生育行为带来了重大影响。现实需要理论及实际部门探究这一崭新的课题。本文主要探讨农村人口流动的生育效应。所论及的农村人口流动,是指不变更户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莫玮俏  史晋川  
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6个调查时点的农村微观截面数据,利用Probit和Logit方法,从夫妻单方流动和共同流动两个方面分析农村人口流动对离婚率的影响。在城乡人口大规模流动的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对离婚率存在正向影响。在夫妻共同流动的情况下,流动者再婚概率增加,离婚的可能性加大;而在夫妻单方流动的情况下,流动者还面临再婚搜寻成本降低和当前婚姻收益减小等状况,从而造成婚姻稳定性下降、离婚概率上升。研究结果显示,夫妻共同或单方流动都显著提高了离婚概率。可见,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流动人口婚姻稳定性下降,由此造成的对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小平  蒋健  
基于2004—2020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面板数据,在运用熵值法测算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和门槛效应模型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其促进效应在粮食主产区内要强于产销平衡区内,而在主销区内,这一促进效应则并不显著。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分维度异质性分析后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改善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农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经济条件以及技术条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抑制环境条件的改善,阻碍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最后,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会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琛   孔祥智   左臣明  
建设农业强国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足基本国情农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本文构建了农村人口转变与建设农业强国的理论分析框架,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未来农村常住人口总量和结构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到2035年农业劳动力需求量将不足6 000万人;到2050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总量与总人口之间的比值将下降到20%~22%之间,农村16~64岁劳动力与农村总人口之间的比值将下降到50%以下。农村人口转变将影响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深刻改变传统的人地关系格局、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偏向路径以及加速推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迈进。在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中,要根据农村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数字化、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以及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士辉  
农业的人口状况与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方式及其进程密切相关。本文从农村人口增长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分析入手,运用经济学的观点,通过与现代社会人口生育行为的比较,分析农民多胎生育的经济、社会因素,提出农村人口控制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荣胜  
我国传统农区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和第一产业比重高,经济发展水平低,一直以来是农产品的主要产地,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根据国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传统农区被整体划入限制开发区中的第一类,即农产品主产区,其间又点状分布着重点开发区。在这些地区,大量的农村人口向什么地方转移以及如何实现转移,既关系到传统农区主体功能区的形成,也关系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琛   孔祥智   左臣明  
建设农业强国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足基本国情农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本文构建了农村人口转变与建设农业强国的理论分析框架,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未来农村常住人口总量和结构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到2035年农业劳动力需求量将不足6 000万人;到2050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总量与总人口之间的比值将下降到20%~22%之间,农村16~64岁劳动力与农村总人口之间的比值将下降到50%以下。农村人口转变将影响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深刻改变传统的人地关系格局、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偏向路径以及加速推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迈进。在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中,要根据农村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数字化、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以及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