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29)
- 2023(7614)
- 2022(6232)
- 2021(5604)
- 2020(4416)
- 2019(9862)
- 2018(9539)
- 2017(18877)
- 2016(9793)
- 2015(10740)
- 2014(10734)
- 2013(11158)
- 2012(10533)
- 2011(9780)
- 2010(10037)
- 2009(9588)
- 2008(9091)
- 2007(8434)
- 2006(7933)
- 2005(7165)
- 学科
- 济(73878)
- 经济(73831)
- 农(48378)
- 农业(32424)
- 业(30120)
- 地方(20642)
- 业经(18330)
- 方法(18249)
- 管理(18143)
- 数学(16967)
- 数学方法(16918)
- 中国(16177)
- 农业经济(12409)
- 发(12218)
- 地方经济(11987)
- 收入(11639)
- 财(11169)
- 学(10552)
- 制(10220)
- 发展(10031)
- 展(10025)
- 人口(9852)
- 村(9414)
- 农村(9393)
- 企(8837)
- 企业(8837)
- 及其(8623)
- 策(8446)
- 体(8445)
- 问题(8348)
- 机构
- 学院(152974)
- 大学(146729)
- 济(83508)
- 经济(82255)
- 研究(58607)
- 管理(55628)
- 理学(47859)
- 理学院(47385)
- 管理学(46818)
- 管理学院(46546)
- 中国(46127)
- 农(44992)
- 农业(33557)
- 财(32523)
- 科学(31355)
- 所(29790)
- 京(29211)
- 经济学(26992)
- 中心(26808)
- 业大(26753)
- 研究所(26581)
- 财经(25397)
- 经济学院(24168)
- 江(23473)
- 经(23091)
- 农业大学(20499)
- 经济管理(19976)
- 科学院(19762)
- 发(19694)
- 省(18962)
- 基金
- 项目(95927)
- 科学(76291)
- 研究(74089)
- 基金(70818)
- 家(60587)
- 国家(59963)
- 社会(52412)
- 科学基金(51215)
- 社会科(49281)
- 社会科学(49270)
- 省(37795)
- 基金项目(37313)
- 教育(30088)
- 编号(30035)
- 划(29282)
- 自然(28074)
- 农(27855)
- 资助(27696)
- 自然科(27374)
- 自然科学(27370)
- 自然科学基金(26887)
- 发(24429)
- 成果(23641)
- 国家社会(22995)
- 部(21903)
- 发展(21056)
- 重点(20931)
- 展(20778)
- 课题(19698)
- 性(19616)
- 期刊
- 济(107368)
- 经济(107368)
- 农(52892)
- 研究(50764)
- 农业(35833)
- 中国(32203)
- 财(22346)
- 科学(22176)
- 业经(21742)
- 学报(21187)
- 融(18398)
- 金融(18398)
- 大学(17875)
- 学学(17700)
- 管理(16520)
- 经济研究(16107)
- 业(15252)
- 问题(15098)
- 农业经济(14676)
- 农村(14141)
- 村(14141)
- 财经(13218)
- 世界(12741)
- 技术(12095)
- 经(11583)
- 经济问题(11250)
- 技术经济(9900)
- 农村经济(9347)
- 版(9162)
- 社会(8962)
共检索到244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纯元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如此,农村也是如此。不仅一般农村有很大变化,就是贫困地区的农村也有不小的变化。在诸多变化中,农民离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连友 王慧斌 关海玲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性因素就是人口,而人口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口结构,为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地促使人口数量以及结构的逐步合理化。文章以山西省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山西省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实证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在山西省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人口结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因子,为政府制定更好地促进农村发展的人口政策,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建国后的四十年间,中国农业人口在总人口比重中始终占到80%以上,这个简单事实的人口学含义是清晰的:中国人口增长变化的历史性进程,基本上是由农村人口的增长变化决定的。 一、农村人口的增长 1949年,中国农村人口4.47亿,到1969年增为6.38亿,年平均增长率19.2‰。1982年则达到8.36亿,1949—1982年间净增人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志刚
一、历史的潜伏点 任何时代都带有它前一个时代的烙印。中国近代人口运动的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为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人口经济关系埋下了种子,而共和国建立初期的战略选择,也是影响新制度下人口经济关系格局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潜伏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南,朱楚珠
一、问题的提出 人口的生存条件既包含自然因素,也包含社会因素。人口增长对人口本身生存条件的全面影响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但人口增长过速使得生存条件在某些方面趋于恶化,对此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结论。人口增长使得某些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少。由于这种减少的压力,从而又引起质上的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庆光 莫玲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宗贵
土地制度与人口发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公社制度下,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被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及集体耕耘、集体分配收入这种形式所掩盖。每一农户新增人口越多,所得的基本口粮越多,在收入分配上越占便宜,农户非旦感受不到家庭人口增多产生的压力,反而还会捞到不少好处。因此,这种制度对农村人口增长产生一种强烈的刺激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秦泽民
制度和政策对中国农村人口增长的影响〔美〕D·盖尔·约翰逊六、选择其他的政策是否要冒很大风险?政策制定者们可能回答说,一项把旨在减少所期望的儿童数量的适当的政策调整,同提供自愿的计划生育措施结合起来的政策,也许会使中国延缓几年才能达到继续实行现行政策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必亮
本文通过来自一个村庄的案例分析 ,说明了农民在当代社会变迁与转型过程中是如何利用“关系”这样的非正式制度而实施其人口与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的。这项研究表明 ,在中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 ,像“关系”之类的传统因素往往能够起到作为功能性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由此引申出的政策含义要点在于 ,在目前处于社会大变革与大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我们应该将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使两者密切配合、相互补充 ,共同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关系 非正式制度 农村人口流动 现代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天琪,叶振东
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力迅速地发展,中国经济逐渐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农村人口流动日益加剧,迅速汇集成一股汹涌的浪潮。同时,这一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也给他们自身的生育行为带来了重大影响。现实需要理论及实际部门探究这一崭新的课题。本文主要探讨农村人口流动的生育效应。所论及的农村人口流动,是指不变更户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军 高彦彦
该文认为,我国农村人口的半城镇化是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伴随在一起的。基于此观点,该文对我国农村人口的半城镇化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外地劳动力流入达到一定规模时,劳动力流入地的经济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此时农村人口半城镇化的副作用并不明显;当劳动力流入地的经济增长放缓乃至衰退时,半城镇化的农村人口(劳动力)会出现回流,这种人口回流达到一定规模时,会导致该地区经济的急剧下滑。该文对我国1980—2013年农村人口流动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工业化是我国农村人口半城镇化的触发条件,服务业的发展是我国农村人口半城镇化趋势不断增强的主要驱动因素。该文进一步分析认为:我国农村人口的半城镇化所造成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一欢
以内需消费为主体的国内市场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口回流以及内需消费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回流有利于促进国内统一内需消费市场的形成,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最大,且能够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内需消费规模的增加有利于降低城乡和区域发展差异,促进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因此,要持续完善人口回流机制,加快构建统一国内大市场,破除制约城乡、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桎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郝麦收,曹亚光
目前,农村人口控制存在两大困难:原来的人口控制目标难实现,农民对某些人口控制方法难接受。怎样扭转这种局面,使人口控制工作登上一个新的台阶?这就需要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指引下,创立一种控制我国农村人口增长的新机制。这种新机制就是农村人口生育、生产、生活、生态综合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敬嘉
本文从人口结构的不同功能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机遇,通过对农村人口矛盾的定性分析和量化评估,在更广泛和更明确的意义上反映农村人口矛盾的实质和关键环节,以探讨适合当前农村实际的人口经济的政策选择和目标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春燕
本文以家庭生育决策为理性行为作为分析前提,阐述了影响生育率的主要因素。认为中国现行的一些政策和制度对生育有刺激作用,如定期根据家庭人口变化重新分配土地、对城乡提供不同的养老保障制度、限制城乡间人口迁移等。本文提出一组替代政策和制度,以克服现行政策的缺陷,并可最终导致生育率水平下降。本文还认为人口规模对人均粮食供应、人均收入,从而对人均福利水平基本上无不利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