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0)
- 2023(11840)
- 2022(9195)
- 2021(8407)
- 2020(6609)
- 2019(14549)
- 2018(14315)
- 2017(27536)
- 2016(15049)
- 2015(16180)
- 2014(15976)
- 2013(15704)
- 2012(14140)
- 2011(12734)
- 2010(12726)
- 2009(11845)
- 2008(11587)
- 2007(10584)
- 2006(9572)
- 2005(8513)
- 学科
- 济(67641)
- 经济(67575)
- 业(49740)
- 农(49732)
- 管理(37960)
- 农业(33046)
- 企(28377)
- 企业(28377)
- 方法(23203)
- 业经(22308)
- 数学(20817)
- 数学方法(20706)
- 中国(19634)
- 财(15767)
- 地方(15400)
- 制(14087)
- 发(13208)
- 农业经济(12693)
- 学(11890)
- 贸(11832)
- 贸易(11827)
- 易(11561)
- 发展(11355)
- 展(11348)
- 体(10862)
- 银(10427)
- 银行(10386)
- 策(10277)
- 产业(10193)
- 行(9938)
- 机构
- 学院(218272)
- 大学(212889)
- 济(94143)
- 经济(92537)
- 管理(82224)
- 研究(75158)
- 理学(72289)
- 理学院(71529)
- 管理学(70310)
- 管理学院(69947)
- 农(63759)
- 中国(58146)
- 农业(49021)
- 科学(47393)
- 京(43266)
- 业大(43040)
- 财(39067)
- 所(38525)
- 研究所(35343)
- 中心(34959)
- 江(32697)
- 财经(31434)
- 农业大学(30911)
- 经济学(28897)
- 经(28849)
- 范(27102)
- 师范(26716)
- 经济学院(26351)
- 北京(26040)
- 省(25883)
- 基金
- 项目(152093)
- 科学(119844)
- 基金(111841)
- 研究(107877)
- 家(99708)
- 国家(98751)
- 科学基金(83888)
- 社会(72696)
- 社会科(68559)
- 社会科学(68541)
- 省(60929)
- 基金项目(60320)
- 自然(53258)
- 自然科(52049)
- 自然科学(52033)
- 自然科学基金(51152)
- 划(49854)
- 教育(46803)
- 资助(42914)
- 编号(42646)
- 农(36096)
- 发(34795)
- 重点(34073)
- 部(33366)
- 成果(32573)
- 创(31819)
- 国家社会(31087)
- 业(29870)
- 创新(29752)
- 科研(28930)
- 期刊
- 济(108937)
- 经济(108937)
- 农(69435)
- 研究(58230)
- 农业(46669)
- 中国(43279)
- 学报(41614)
- 科学(37240)
- 大学(31934)
- 学学(31059)
- 财(27598)
- 业经(25797)
- 管理(25181)
- 融(23287)
- 金融(23287)
- 业(21573)
- 问题(16454)
- 经济研究(15813)
- 技术(15339)
- 财经(15314)
- 农业经济(15083)
- 农村(14927)
- 村(14927)
- 教育(14844)
- 版(14459)
- 经(13156)
- 业大(13081)
- 世界(12658)
- 农业大学(11712)
- 经济问题(11512)
共检索到315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增阳 杜亚楠 杜猛
文章基于2012—202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并采用调节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科技创新与对外开放在农村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影响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农村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乡村振兴,但存在区域异质性;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调节作用因社会经济发展不同而有差异;农村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乡村振兴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对外开放跨过门槛值9.386后高级化的促进作用减弱。因此,得出应分类施策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营造创新环境、处理好农产品外贸出口和内销管理的关系等政策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温涛 何茜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加快改造农村人力资本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环节。为此,政府应该充分保障农村人力资本改造的战略性投入、实施激励现代要素进入农业农村的科技政策、大力推进农业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针对性地促进剩余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改造、依托合作社文化建设加快农业人力资本积累与创新,逐步激励社会创新和地区特色,最终公平传递发展的红利惠及广大农民,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云生 宋尚昊 张晴 于海波
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及增长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全面推行乡村振兴背景下,离不开国家对于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视与投入。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增值面临着存量流失、结构不合理及投资效率低等发展困境。城乡二元结构、产业发展不均衡、组织环境落后等因素是带来此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新时期,全面推行乡村振兴,需要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改善农村组织环境,改革农村教育培训体制,确保农村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及增值,发挥好人力资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关键作用,保障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娜 廖培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三农领域各方面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日益增多,尤为显著的是农村人力资源回流速度加快。它可以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发展能力。受到知识技能掣肘、人力资本回报较低、人力资源回流意愿薄弱等,都影响着人力资源回流到农村。因此,政府部门应协同企业、培训机构等,强化面向农村回流人力资源的知识技能培训、增大农村人力资本回报、以多元扶持强化回流意愿。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 人力资源回流 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娜 廖培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三农领域各方面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日益增多,尤为显著的是农村人力资源回流速度加快。它可以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发展能力。受到知识技能掣肘、人力资本回报较低、人力资源回流意愿薄弱等,都影响着人力资源回流到农村。因此,政府部门应协同企业、培训机构等,强化面向农村回流人力资源的知识技能培训、增大农村人力资本回报、以多元扶持强化回流意愿。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 人力资源回流 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仁福 刘承芳 唐雅琳 田志磊 易红梅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如何办好农村教育以促进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发展,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仅需要立足现在,还需要着眼未来。本文围绕如何优化不同年龄段教育资源投入以提高农村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配置效率这一科学问题,在梳理人力资本培育领域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学龄前教育、义务教育、后义务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挑战和实践经验。结果表明农村不同年龄段教育资源存在错配现象,0~6岁儿童学前教育投入亟待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有待改善,在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提高农村教育服务质量上存在改善空间。最后,本文基于国内近年相关研究实践就提高农村教育和人力资本培育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教育 人力资本 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解睿 何燕 樊晓璐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传统家庭农业向新型现代农业的转换,乡村振兴的载体是传统自然村庄向新型田园社区的转换,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传统农耕农民向新型现代农人的转换。随着这种转换,农业的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农民物质生活得到提高。但是乡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乡村人居环境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现。文章分析了当前山西乡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乡村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山西省 乡村振兴 生态宜居 环境整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裕瑞 曹丽哲 王鹏艳 常贵蒋
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较突出。特别是与乡村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居环境仍为乡村发展的短板。2018年初,国家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本文解析了农村人居环境及其整治的概念与内涵,阐释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的相互作用机理,剖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运行模式,梳理了整治成效的评价方法与结果,并展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的重点领域。农村人居环境科学在过去十余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基本理论、演化机理、质量评价、调控策略等方面有明显进展。但是,当前研究对于实践的指导性和支撑性仍存在明显不足,地方具体整治工作仍存在一些认识上或实践上的误区。面向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新时期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认识和实践方面要形成"八项共识"。在研究层面,应强化乡村地理学与工程技术科学、城乡规划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交叉与融合,着力形成集理论研究、技术研发、机制剖析、成效评估、模式优化等于一体的系统性研究体系,可更好地支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地域功能显化和价值提升,进而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金山 彭述华 袁航
何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经济学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都把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归结为资金与劳动等物化资本。以人力资本理论为核心的新增长理论通过人力资本内生化和提出边际收益递增概念论证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并认为人力资本通过内生效应、外溢效应和聚合效应三种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就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开发。人力资本开发的关键是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是通过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资,对农村人力资本进行充分开发,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与数量,在农村地区实现以人力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乡村教育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贺 马丽娟
人力资本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关键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力资本出现积累迟滞、增量流失、结构失衡、质量不高等多重困境,乡村振兴面临较大的人力资本缺口。推动城市人力资本向农村流动是化解农村人力资本缺口的重要路径。对此,需要从顶层政策设计高度,完善畅通人力资本回流的体制机制,构建贯通人力资本流向农村的全域、全流程政策框架体系,探索推动人力资本流向农村的最优路径,确保人力资本“流得进、有业成、留得住、能沉淀”,实现农村人力资本从“外生”向“内生”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海金 焦方杨
立足于重新审视人的要素在乡村发展和振兴中的价值和功能,将乡村人才振兴所蕴含的政策议题、实践课题和理论命题贯通起来,提出"人力资本-城乡融合-农民主体性"三维分析框架和"能力-权利-动力"三重机制要素。从历史脉络、现实样态、逻辑机理层面,对乡村人才振兴这一复杂论题进行多维透视与剖析,并从三个层面提出乡村人才振兴创新策略和推进路向,即基于乡村振兴总要求提升乡村人才能力,基于城乡融合新趋向保障乡村人才权利,基于农民主位和乡村价值激发乡村人才动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海金 焦方杨
立足于重新审视人的要素在乡村发展和振兴中的价值和功能,将乡村人才振兴所蕴含的政策议题、实践课题和理论命题贯通起来,提出"人力资本-城乡融合-农民主体性"三维分析框架和"能力-权利-动力"三重机制要素。从历史脉络、现实样态、逻辑机理层面,对乡村人才振兴这一复杂论题进行多维透视与剖析,并从三个层面提出乡村人才振兴创新策略和推进路向,即基于乡村振兴总要求提升乡村人才能力,基于城乡融合新趋向保障乡村人才权利,基于农民主位和乡村价值激发乡村人才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小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须之策。实现乡村振兴,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就是"人"。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量多质低、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人才流失已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最大障碍。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尤其是持续投资于人力资本并创造使之发挥作用的体制环境,以保证乡村建设和发展中不断涌现出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进而促进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力资源开发 新型职业农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维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农村人力资源是关键。把农村劳动力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举。深化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创新,持续、广泛、全面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根本保障。做足乡贤文章,激发乡村振兴原动力。以乡贤为楷模连接起的"乡愁"或"归根情结",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泽被乡里、反哺桑梓、教化民风、敦厚民心的向上力量。充分挖掘乡贤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原生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瑜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国家战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仍然面临农村优秀人才外流、引人留人困难、创新创业条件不足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综合运用人才输出、引进、就地开发、循环开发等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最大限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力资源 开发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