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9)
- 2023(8660)
- 2022(7101)
- 2021(6728)
- 2020(5358)
- 2019(11958)
- 2018(11653)
- 2017(22541)
- 2016(12494)
- 2015(13697)
- 2014(13425)
- 2013(13302)
- 2012(12507)
- 2011(11402)
- 2010(11823)
- 2009(10880)
- 2008(10916)
- 2007(10243)
- 2006(9484)
- 2005(8537)
- 学科
- 济(50881)
- 经济(50840)
- 农(49343)
- 业(43878)
- 农业(32808)
- 管理(31002)
- 企(22391)
- 企业(22391)
- 业经(17872)
- 方法(14705)
- 中国(14679)
- 数学(13162)
- 数学方法(12980)
- 策(12657)
- 财(12597)
- 农业经济(12403)
- 制(12382)
- 地方(12032)
- 发(10527)
- 及其(10242)
- 村(9570)
- 农村(9550)
- 政策(9462)
- 学(9311)
- 贸(9271)
- 贸易(9265)
- 方针(9094)
- 易(9070)
- 银(8934)
- 银行(8925)
- 机构
- 学院(177900)
- 大学(170136)
- 济(76161)
- 经济(74470)
- 管理(68225)
- 研究(63497)
- 理学(58292)
- 理学院(57712)
- 管理学(56805)
- 管理学院(56480)
- 中国(51948)
- 农(51737)
- 农业(39089)
- 科学(37872)
- 京(35175)
- 财(34680)
- 所(32622)
- 业大(32379)
- 中心(30898)
- 研究所(29413)
- 江(29198)
- 财经(26103)
- 经(23756)
- 范(23706)
- 师范(23522)
- 农业大学(23444)
- 省(22662)
- 州(22394)
- 院(22053)
- 北京(21727)
- 基金
- 项目(115324)
- 科学(91296)
- 研究(88880)
- 基金(82780)
- 家(71970)
- 国家(71188)
- 科学基金(60428)
- 社会(56526)
- 社会科(53039)
- 社会科学(53030)
- 省(46648)
- 基金项目(43489)
- 教育(38586)
- 编号(38368)
- 划(38130)
- 自然(37132)
- 自然科(36213)
- 自然科学(36207)
- 自然科学基金(35593)
- 资助(32896)
- 成果(31362)
- 农(30421)
- 发(27346)
- 课题(25975)
- 部(25854)
- 重点(25794)
- 性(23884)
- 创(23862)
- 国家社会(23002)
- 制(22557)
- 期刊
- 济(95287)
- 经济(95287)
- 农(58260)
- 研究(52353)
- 中国(40573)
- 农业(39521)
- 学报(27052)
- 科学(26796)
- 财(23843)
- 融(23698)
- 金融(23698)
- 业经(22478)
- 大学(21685)
- 学学(20880)
- 管理(20482)
- 业(17987)
- 教育(17913)
- 农业经济(14895)
- 农村(14548)
- 村(14548)
- 技术(13821)
- 问题(13459)
- 经济研究(12253)
- 财经(12152)
- 世界(11232)
- 版(11166)
- 经(10363)
- 资源(10239)
- 经济问题(10115)
- 农村经济(9495)
共检索到277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默 张艳 刘彦伯 李茹祯
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教育投入、医疗投入、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现状,提出农村人力资本特征除了表现为依附性、长期性和收益递增性外,还表现出处分、占有、使用和收益分属不同主体;流向非农产业;被获得较高的工资报酬的地区或行业所吸引等特征。研究提出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丰富教育培训办学形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完善教育培训配套设备,加强师资建设;改善农村社会公共环境,吸引和留住农村人才,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发展公共卫生保健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展村落文化等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仇喜雪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但不是一个人力资源强国。农村人口存在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较高、女童辍学失学等问题。因此,从教育投资的角度来认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 人力资本投资 现状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松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较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投资不足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人力资本 政策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霞 杨明洪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存量和流量都十分低下,其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是解决农业生产率低下、农民贫困、农村落后等问题的主要途径。我国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科技推广,加快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开发,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低和低投入现状,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农村劳动力 投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国琴 郝鹏慧 鲍瑞
文章立足于西奥多·W·舒尔茨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途径分解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内在构成呈现出新特点。建议政府部门在重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要关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发展趋向问题。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投资途径 发展趋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雪亚 张小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骆永民 樊丽明
本文主要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这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特征。关于空间相关性的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本对本省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对邻近省份两类收入的影响均显著为负,表现为明显的空间竞争效应。关于空间异质性的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本能否有效发挥其增收效应,受制于当地的经济环境状况。就现阶段东部、中部绝大部分省份而言,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农村医疗条件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提高工资性收入的作用增强、提高非工资性收入的作用降低;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对两类收入都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但对于西部落后省份而言,农村人力资本的增收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孙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旷爱萍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但不是一个人力资本强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水平直接影响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总体水平,因而研究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这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来研究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云波 武鹏 余泳泽
本文运用教育年限累积收益率方法估算了1997-2007年间我国分区域的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并以此为基础从空间、时间和时空综合的维度分析了其特征。具体结论主要有: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呈现明显的自东向西逐次递降态势;高、中、初等水平的人力资本所占比重呈"梨形"分布状态;从整体上看,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区域差距在考察期间呈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东部地区内的省域除福建外均属于高水平—高增长的"目标模式"和高水平—低增长的"马太模式",长期之中其分布状态可能发生的改变主要为两种既有模式的内部交流;中部地区内的省域较为集中于"马太模式",其未来有向低水平—低增长的"纳克斯模式"扩散的可能趋势;西部地区内...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本 教育年限 收益率 时空特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
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建立合理的投资机制将对促进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雅光
目前我国乡村人力资本数量巨大,但整体素质偏低,中青年人力资本流失严重,乡村发展后备力量缺乏,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乡村创新创业环境不完善。加强乡村人力资本开发应立足中国国情,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明确人才优先发展地位,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事业,发挥高等农业教育优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型,优化乡村创新创业环境,确保各类科技人才能下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景华
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而经济和科技的承担主体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我国有12.7亿人,其中有近9亿是农民。因此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梅花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只有农村的稳定发展才能全面建成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活。目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人才流失、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偏低。我们应加强农村教育,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加强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有效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
农村 人力资源 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