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2)
2023(13248)
2022(11073)
2021(10253)
2020(8288)
2019(18673)
2018(18116)
2017(35579)
2016(19426)
2015(20916)
2014(20514)
2013(20398)
2012(19029)
2011(17125)
2010(17328)
2009(15820)
2008(15864)
2007(14326)
2006(12928)
2005(11246)
作者
(56404)
(47936)
(47283)
(45166)
(30135)
(23126)
(21217)
(18508)
(18013)
(16816)
(16488)
(15508)
(15194)
(15107)
(15010)
(14492)
(14439)
(13889)
(13640)
(13536)
(12087)
(11759)
(11688)
(11011)
(11005)
(10620)
(10573)
(10512)
(9707)
(9617)
学科
(82531)
经济(82444)
(62404)
管理(52641)
(50382)
(39706)
企业(39706)
农业(33368)
方法(32588)
数学(29706)
数学方法(29400)
(22709)
业经(22473)
中国(21160)
地方(17144)
(17030)
(16038)
贸易(16032)
(15720)
(15490)
(15237)
(13408)
银行(13364)
(12870)
(12797)
财务(12780)
财务管理(12761)
(12760)
(12642)
农业经济(12478)
机构
学院(276991)
大学(270819)
(119869)
经济(117686)
管理(105142)
研究(95724)
理学(91748)
理学院(90815)
管理学(89294)
管理学院(88810)
中国(74099)
(71152)
科学(59163)
(55490)
农业(55028)
(54450)
业大(49952)
(49176)
研究所(44741)
中心(44608)
财经(43511)
(41569)
(39862)
经济学(36728)
农业大学(34557)
经济学院(33473)
(33343)
(33241)
北京(33180)
师范(32916)
基金
项目(188303)
科学(148317)
基金(138907)
研究(133825)
(123433)
国家(122303)
科学基金(103603)
社会(88581)
社会科(83778)
社会科学(83757)
(74037)
基金项目(73278)
自然(66843)
自然科(65319)
自然科学(65300)
自然科学基金(64200)
(61698)
教育(59148)
资助(56202)
编号(52471)
重点(42199)
(42052)
(41831)
成果(41688)
(39210)
(39010)
国家社会(37449)
创新(36693)
科研(36087)
课题(35808)
期刊
(134644)
经济(134644)
研究(79258)
(74282)
中国(53234)
农业(50106)
学报(49633)
科学(44421)
(40448)
大学(37602)
学学(36549)
管理(33771)
(31198)
金融(31198)
业经(28065)
(23686)
经济研究(21186)
财经(21165)
教育(20435)
技术(19563)
问题(19040)
(18118)
(16517)
农业经济(15098)
农村(15088)
(15088)
世界(14816)
业大(14550)
技术经济(13359)
农业大学(12965)
共检索到407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至发  
近几年来,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持续下降。据统计,1996年农民增长幅度为9%,1997年增幅减至4.6%,1998年增长4.3%,1999年增长3.8%,2000年增长2.1%,直到2001年才出现反弹,增幅为4.2%。从表现上看,造成农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辉  
目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应通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完善农村的教育环境,积累农村人力资本等途径,来有效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以此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农民真正富起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至发  桑晓晴  
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供求非均衡特征及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作用 ,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在供求关系上是非均衡的 ,表现为农村人力资本数量上的供过于求和质量上的供不应求。其结果是 ,一方面导致农业对新的生产要素的需求不足 ,另一方面导致农民对新的生产要素的接受和应用能力低 ,从而阻碍了我国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的进程。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农村人力资本从非均衡到均衡的转变 ,其基本途径有两条 :一是控制和降低农村人力资本的数量 (即控制增量 ,降低存量 ) ,二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旭兵  罗光强  黄毅  
利用PVAR模型分析1997年至2010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的动态关系及其区域异质性。然后基于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贫穷而有效率"假说及中等收入陷阱理论对农村人力资本收入效应区域异质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在经济不发达区域,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能够显著增加农民收入;在次发达区域,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只能缓慢促进农民收入;而在发达区域,农村人力资本提升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是负向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悦  吴忠邦  罗连发  
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离不开农村人力资本的支撑。本文基于200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引入农村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并考虑了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滞后性,探究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机械化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农业机械化和农村人力资本均对农民收入有促进作用,而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在使用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村级数据后仍可得到相同的结论;第二,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机械化促农增收的调节效应受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为负向调节效应,而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为正向调节效应;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机械化的负向调节作用对粮食主产区、人均耕地面积更大的地区效应更大;第四,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与农业机械化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性。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应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教育投入和加速提升农村地区的市场化程度;针对我国农村可能存在的人力资本结构错配问题,要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以更好地匹配并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悦  吴忠邦  罗连发  
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离不开农村人力资本的支撑。本文基于200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引入农村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并考虑了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滞后性,探究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机械化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农业机械化和农村人力资本均对农民收入有促进作用,而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在使用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村级数据后仍可得到相同的结论;第二,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机械化促农增收的调节效应受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为负向调节效应,而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为正向调节效应;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机械化的负向调节作用对粮食主产区、人均耕地面积更大的地区效应更大;第四,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与农业机械化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性。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应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教育投入和加速提升农村地区的市场化程度;针对我国农村可能存在的人力资本结构错配问题,要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以更好地匹配并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英杰  吴淑梅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化"特点,使得农村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日渐突出。研究农村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有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村金融供需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供需非均衡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立民  卫刚华  陈参军  
经济金融发展的"二元性"造成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国内外学者从金融抑制、交易成本、社会特性和体制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分析指出,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体现在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上,总量矛盾主要是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抑制而引起,而结构矛盾则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经营定位、业务创新、服务方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需求多无化趋势等难以有效对接等矛盾交织形成。本文分别从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金融供需非均衡性问题的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骆永民  樊丽明  
本文主要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这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特征。关于空间相关性的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本对本省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对邻近省份两类收入的影响均显著为负,表现为明显的空间竞争效应。关于空间异质性的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本能否有效发挥其增收效应,受制于当地的经济环境状况。就现阶段东部、中部绝大部分省份而言,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农村医疗条件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提高工资性收入的作用增强、提高非工资性收入的作用降低;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对两类收入都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但对于西部落后省份而言,农村人力资本的增收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烨  
以往人力资本投资方面更多关注的是城市人力资本投入,长期忽视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导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有效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新智  刘雨松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促使农村剩余的优良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增加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特征越发明显,留守农民的人均产出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得到了加强,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与日俱增;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民收入的作用并不显著,且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差异较大,出现了"教育抽水机"现象。我国应该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既要不断加强对离农、留农主体的教育与培训,又要吸引外部人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提升农村整体人力资本层次,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冯继红  
笔者采用一个农业大省的农户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作用。结论表明,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显著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劳动力接受过相关技术培训的家庭,人均纯收入显著高于没有劳动力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家庭;家庭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劳动力数量增加可以显著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明辉  刘灿  
运用20052014年我国31省级面板数据,以农村劳动力市场化为门槛变量考察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增收的非线性效应。结论显示: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增收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教育资本与健康资本的门槛效应与之类似;农村劳动力市场化水平区域差距大,中西部省份水平较低。据此,将农民增收的内外因素有机结合,从制度和政策层面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潘文庆  吴梦迪  
通过理论分析并运用协整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检验广东农民人力资本投资与其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民的教育投资、健康投资、迁移投资和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三种农民人力资本投资都对农民的收入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从短期来看,农民的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能增加农民的收入,而迁移投资则负向影响着农民的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