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3)
- 2023(16132)
- 2022(13900)
- 2021(12955)
- 2020(10768)
- 2019(24644)
- 2018(24619)
- 2017(47409)
- 2016(25822)
- 2015(29115)
- 2014(29158)
- 2013(28753)
- 2012(26334)
- 2011(23629)
- 2010(23724)
- 2009(21960)
- 2008(21310)
- 2007(19091)
- 2006(17051)
- 2005(15053)
- 学科
- 济(103814)
- 经济(103675)
- 业(78532)
- 管理(74592)
- 企(56553)
- 企业(56553)
- 农(52135)
- 方法(41742)
- 数学(36063)
- 数学方法(35678)
- 农业(34683)
- 中国(29310)
- 业经(28599)
- 财(28257)
- 制(24109)
- 地方(22541)
- 学(20314)
- 贸(17081)
- 贸易(17073)
- 体(17038)
- 易(16593)
- 务(16461)
- 理论(16398)
- 财务(16390)
- 财务管理(16357)
- 环境(16010)
- 银(15975)
- 银行(15931)
- 技术(15706)
- 企业财务(15494)
- 机构
- 学院(365009)
- 大学(363335)
- 济(146661)
- 管理(144966)
- 经济(143405)
- 理学(125692)
- 理学院(124331)
- 管理学(122368)
- 管理学院(121701)
- 研究(120768)
- 中国(91750)
- 京(77324)
- 科学(73492)
- 农(72480)
- 财(67703)
- 所(59830)
- 业大(58405)
- 中心(55914)
- 农业(55271)
- 江(54627)
- 研究所(54092)
- 财经(53379)
- 范(48756)
- 经(48527)
- 师范(48400)
- 北京(48366)
- 州(43638)
- 院(43307)
- 经济学(43040)
- 经济管理(39335)
- 基金
- 项目(248482)
- 科学(195772)
- 研究(186585)
- 基金(179782)
- 家(154945)
- 国家(153542)
- 科学基金(132470)
- 社会(118147)
- 社会科(111492)
- 社会科学(111463)
- 省(97348)
- 基金项目(96387)
- 教育(84405)
- 自然(84073)
- 自然科(82007)
- 自然科学(81991)
- 划(80726)
- 自然科学基金(80507)
- 编号(78330)
- 资助(72105)
- 成果(63581)
- 部(55096)
- 重点(54677)
- 发(53284)
- 课题(52657)
- 创(51323)
- 制(49224)
- 国家社会(48251)
- 创新(47762)
- 教育部(47273)
- 期刊
- 济(169484)
- 经济(169484)
- 研究(107778)
- 中国(75992)
- 农(73983)
- 学报(56280)
- 科学(53069)
- 财(51288)
- 农业(50089)
- 管理(49924)
- 大学(44278)
- 学学(41737)
- 教育(40443)
- 融(33910)
- 金融(33910)
- 业经(32269)
- 技术(30783)
- 财经(25751)
- 经济研究(23942)
- 业(23334)
- 问题(23291)
- 经(21910)
- 版(19306)
- 图书(17802)
- 科技(17530)
- 资源(17398)
- 理论(17360)
- 现代(17190)
- 技术经济(17019)
- 世界(16472)
共检索到541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亚慧
相对于农村,城市具有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动态化、多样化的城市环境为同样天赋的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机制。改革开放始于农村,最大的受益者却并非农村,由于升学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形式造成的人力资本乡城流动,对城市的外溢性明显大于对农村的内溢性,造成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贫困的恶性循环",既"农村低收入——城乡差距——人力资本乡城流动——农村低人力资本形成—农村更低收入"。本文以人力资本乡城流动为背景,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为例研究人力资本乡城流动后的补偿机制建设,以求获得乡城共同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亚慧 李瑞峰
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多在非正规部门工作,造成工资收入低、工作条件差、就业质量不高。在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外在因素逐渐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之后,人力资本及其投资因素将成为就业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实际数据分析显示健康投资、教育投资、迁移投资影响了转移农牧区劳动力的工资收入,不同途径的人力资本投资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业质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爱玲 白媛媛 马艳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而对于经济增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作用,国内外的研究比较少,内蒙古的相关研究更少。因此,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内蒙古经济增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得出了农业、建筑业、服务业增长都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但工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较小的结论,并探讨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瞿艳平 徐勋美 刘颖 张雅丽
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部人力资本结构的现状分析,认为西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技术技能培训是制约其向城镇转移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进一步完善西部农村教育体系、加强西部农民培训和加大西部农村教育及培训投入等途径来提升西部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加快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关键词:
西部农村人力资本 劳动力转移 影响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冬梅 豆志杰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进行,内蒙古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内蒙古也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既为内蒙古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又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农村形成了巨大压力。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有效的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将显得尤为重要。 一、内蒙古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内蒙古是一个地处祖国北疆,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展祥
新农村建设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是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新构建,目的是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以及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必要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本投资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在市场主导的基础上需要政府适度干预,逐步形成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本投资良性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劳动力转移 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志岩 王丽萍 张日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福成
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富民问题的根本,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对城乡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更加深远的意义是对整个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显著效应,这种开发效应体现在对农村人力资源增量、存量的提升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茂章 旷爱萍
女性劳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制约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多种,而农村女性人力资本薄弱是影响她们非农转移的主要因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农村女性人力资本薄弱状况,促进女性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怡安
文章通过构建Multinominal Logit模型考察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村相对低下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是农村外出劳动力进入城市较高层次行业就业的制约性因素,长期来看,加快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不仅有利于农民非农就业和农民增收,而且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城市化的需要。
关键词:
农村经济研究 人力资本积累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传裕
城镇化是重要的社会经济以及空间现象,城镇化战略不仅依然重要,而且要更好发挥作用。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发展关系的概念模型,以发达省份广东省所属的欠发达地区粤东北的梅州市为例,利用计量模型以及相关数据实证城镇化与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实证的结果从人力资本投资、产业发展等方面寻找城镇化水平低下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空间转移、城市扩容提质,增强中心城区的聚集效应以及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劳动力转移,从而实现城镇化等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双元
保持与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本水平,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悖论出发,通过对现代农业发展困境的分析,认为设计一套符合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农民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主要形式,而培育新型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点和切入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乡城迁移 迁移意愿 城镇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乡城迁移 迁移意愿 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