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7)
2023(12121)
2022(10050)
2021(9487)
2020(7863)
2019(17824)
2018(17630)
2017(33229)
2016(18513)
2015(20268)
2014(20271)
2013(20180)
2012(18411)
2011(16308)
2010(16587)
2009(15637)
2008(15763)
2007(14079)
2006(12601)
2005(11393)
作者
(50203)
(43066)
(42265)
(40642)
(26788)
(20556)
(19044)
(16380)
(16105)
(15262)
(14853)
(14103)
(13795)
(13724)
(13708)
(12935)
(12532)
(12269)
(12160)
(12079)
(10831)
(10635)
(10279)
(9884)
(9683)
(9604)
(9569)
(9476)
(8723)
(8544)
学科
(75904)
经济(75797)
(61885)
管理(54351)
(49947)
(40560)
企业(40560)
(35097)
农业(33241)
方法(27494)
数学(24556)
数学方法(24329)
(23389)
业经(22992)
中国(21674)
(17085)
地方(16725)
(16381)
财务(16358)
财务管理(16302)
企业财务(15536)
财政(14667)
(14263)
银行(14243)
(13599)
(13503)
体制(13497)
收入(13286)
(12919)
(12784)
机构
学院(255015)
大学(250640)
(111436)
经济(109323)
管理(94246)
研究(88742)
理学(80959)
理学院(80148)
管理学(78946)
管理学院(78476)
中国(70132)
(61713)
(60771)
科学(51552)
(51170)
农业(46102)
(45281)
财经(44107)
业大(41938)
中心(41054)
(40276)
研究所(40079)
(40039)
经济学(34767)
财经大学(32052)
北京(31605)
(31498)
经济学院(31390)
(31380)
师范(31192)
基金
项目(166093)
科学(131182)
研究(124612)
基金(121525)
(105783)
国家(104781)
科学基金(89409)
社会(81925)
社会科(77411)
社会科学(77392)
(65736)
基金项目(64112)
教育(56218)
自然(54710)
(53555)
自然科(53427)
自然科学(53414)
自然科学基金(52507)
编号(50056)
资助(48363)
成果(41610)
(38260)
重点(37525)
(37384)
(36434)
(35110)
国家社会(34985)
课题(34935)
(34674)
(34360)
期刊
(132114)
经济(132114)
研究(80930)
(65434)
中国(59308)
(53351)
农业(43961)
学报(41052)
科学(37444)
大学(32948)
管理(32416)
学学(31617)
(29388)
金融(29388)
业经(25925)
教育(25348)
财经(23067)
(20544)
技术(19843)
(19741)
经济研究(19657)
问题(18329)
(15605)
农村(15320)
(15320)
农业经济(15041)
世界(14026)
经济问题(12640)
财会(12342)
会计(12263)
共检索到401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军  
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财产性收入不仅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增长势头强劲,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新增长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民房产和宅基地增值收益是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为了保障农民在这三个方面的财产权利,需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积极探索农户房产和宅基地所有权并轨的途径,让农户对房产(包括宅基地)拥有完全的财产权利,建立并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修改、补充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克俊  高杰  付宗平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呈现出在纯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增长缓慢、城乡差距较大且有扩大、不同地区结构差异明显等特征。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但在现有土地制度的制约下并没有盘活。为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应从明确农民土地财产权、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盘活农村宅基地和房屋财产、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征地制度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强化产业发展支撑、修订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这是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重要保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元明  徐志明  蒋金泉  
现阶段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来源中所占比重极低。农民财产性收入低的原因在于农民的财产权利缺失和财产权利不完整,对自己的财产缺乏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必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客观要求。赋予农民农村集体土地的成员所有权,赋予农民住房的完整产权,实现农民财产的自主流转和市场化交易,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关键举措。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烂  
本文运用制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度障碍,指出农民缺乏财产性收入并不是因为农民家庭没有财产,而是因为农民家庭所拥有的财产缺乏合法所有权制度的保障,这使得农民家庭拥有的资源是一种僵化资产,无法转化为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资本。因此,解决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问题的关键是建立起一种能够将农民拥有的资产转化为资本的所有权制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覃建芹  
土地制度的缺陷与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制约了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功能的发挥。为了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需要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落实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俊杰  张龙耀  王梦珺  许玉韫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先行试验区山东省枣庄市农户调查数据,从理论层面分析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农户收入及其结构的影响并提供了初步的实证证据。研究表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主要通过交易和分工效应影响农户收入水平和结构,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收入显著较高,尤其是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但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影响农户收入的组织化效应和抵押效应仍未显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俐  陈学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并未有所改变,进入21世纪以来,基尼系数一直保持在0.4以上,成了世界上收入分配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这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那么,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些学者开始把目光转移到如何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上来。因为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财产,应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在现实中由于土地制度的约束使其财产收入功能的发挥受到严重影响,所以,要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就必须改革土地制度。基于此,文章对农民财产性收入与农地制度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谢勇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完善是农村信贷市场发展的基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信贷需求和储蓄规模。以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为内容的"三块地"改革以及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有利于扩大农村可抵押财产范围,增加了农民和农村的优质抵押品,为大型金融机构扩大涉农贷款规模、防范涉农贷款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健全农村土地确权和登记制度、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为农村信贷市场发展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涉农贷款有序增长创造更好的法治和政策环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绍周  彭博  马也  
农民财产性收入是农民收入增长中极具潜力的部分。当前,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面临着资源禀赋、制度安排等多方面的制约,其中制度性制约又是主要因素。一些制度安排或者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作用的发挥,或者是由于界定不够清晰等原因对农民的财产权利保护不够有力,从而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造成制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需要针对这些制度性的约束进行实践探索,通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等途径多管齐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宁  夏锋  
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核心是推动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制度。发挥土地保值增值的作用,首要任务是赋予农民物权性质的土地产权,进而实现农地产权的商品化、货币化,促进土地流转,并结合不同地区实际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针对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失地农民财产权益的紧迫性,重要的是提高农民在土地交易过程中的谈判地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小红  
西方财产权制度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始终围绕财产权与人的基本权利展开。财产权与生存权、财产权与自由权、财产权与人格权之间的关系构成财产权与人的基本权利的主线,勾勒出不同发展阶段理论成果之间的谱系。西方财产权制度作为现代制度的一部分,它的演变历程和理论成果对于中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程度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中国农村产权制度的起点是从土地集体所有权中分离出承包经营权,并将其物权化。以承包经营权流转为中心的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心已从物权法定原则转向物权效率原则,侧重于承包经营权与经营的分离,重在通过权利运行方式实现法定物权的经济功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岳永兵  刘向敏  
论文通过对不同途径进行对比分析并依据不同的改革前景,将增加农民住房财产性收入的途径分为前景明朗类、政策依附类、阶段过渡类和鼓励探索类,并针对鼓励探索类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从赋予宅基地收益权能、理清宅基地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边界、推进农房确权颁证和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琳琳  吴群  
构建财产权制度、农户资源禀赋对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作用框架,并提出相关假说,基于理论框架,建立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农户数据,定量揭示其影响关系。结果显示:财产权制度的保证和稳定会影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获取水平,承包地确权的政策促进作用明显优于宅基地确权;土地调整与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农户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禀赋、社会资源禀赋对土地财产权的价值显化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户家庭非农收入水平、地区土地市场化水平等其他因素,正向影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获取可能。创造条件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收,需从财产权制度层面强化赋权,提高农户土地产权可预期性,从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欣  
财产性收入作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构建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是必然要求。一方面,建议完善关于农村宅基地、土地流转等的配套制度,增加农民的补偿性收入;另一方面,完善农村金融信贷业务,推进农村多元化产业发展,为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创造空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庆荣  
当前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越来越小情况下,增加财产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源泉障碍、思想障碍、制度障碍、基础障碍等原因,导致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拥有量少,必须认真分析和对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