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8)
2023(15204)
2022(12788)
2021(11610)
2020(9508)
2019(21145)
2018(20889)
2017(38960)
2016(21530)
2015(24251)
2014(23876)
2013(22892)
2012(20782)
2011(18739)
2010(19332)
2009(17931)
2008(17001)
2007(15757)
2006(14140)
2005(12819)
作者
(57472)
(48094)
(47580)
(45366)
(29896)
(22895)
(21679)
(18322)
(18247)
(17324)
(16395)
(15987)
(15162)
(14990)
(14959)
(14682)
(14470)
(13924)
(13869)
(13736)
(12246)
(11720)
(11681)
(11127)
(11098)
(10932)
(10791)
(10601)
(9845)
(9527)
学科
(80095)
经济(79985)
(66942)
管理(57441)
(50614)
(45185)
企业(45185)
农业(33918)
中国(30908)
(27251)
金融(27246)
业经(26706)
(25956)
银行(25936)
方法(25203)
(25074)
(24004)
(23514)
数学(21183)
地方(20992)
数学方法(20886)
(16535)
理论(15787)
技术(14694)
(14567)
财务(14528)
财务管理(14485)
(14222)
贸易(14208)
(13853)
机构
学院(292809)
大学(280197)
(118665)
经济(115877)
管理(105721)
研究(96386)
理学(89743)
理学院(88845)
管理学(87236)
管理学院(86714)
中国(79414)
(61408)
(57960)
(57069)
科学(55072)
(48136)
(47781)
中心(47428)
农业(46501)
业大(45045)
财经(43536)
研究所(42309)
(39612)
师范(39261)
(39176)
(38425)
北京(35961)
经济学(35691)
技术(34534)
(34159)
基金
项目(186589)
研究(148367)
科学(146787)
基金(130131)
(110776)
国家(109638)
科学基金(94224)
社会(93014)
社会科(87794)
社会科学(87775)
(78578)
教育(69734)
基金项目(68533)
编号(64971)
(62817)
自然(55613)
自然科(54228)
自然科学(54219)
自然科学基金(53213)
成果(52274)
资助(51188)
课题(46050)
(43745)
重点(42472)
(41278)
(40974)
(40529)
(39181)
(38696)
国家社会(37804)
期刊
(144700)
经济(144700)
研究(87632)
中国(71997)
(65755)
(45428)
教育(44445)
农业(44046)
(42681)
金融(42681)
学报(40340)
科学(38006)
管理(37634)
大学(32727)
学学(30918)
技术(30841)
业经(30251)
财经(21357)
(20994)
经济研究(20330)
问题(19366)
(18496)
职业(18211)
农村(16203)
(16203)
(15971)
农业经济(15482)
世界(14361)
(14030)
论坛(14030)
共检索到462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储德平  杨曌  李泓坛  
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微观主体和关键力量。本文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推进"双创"战略、全面补齐现代农业发展短板四个方面分析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时代语境,并从文化、技术、经营、政策、生态等角度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新内涵,从共享(Sharing)、匹配(Matching)、认同(identity)、学习(Learning)与评估(evaLuating)等五个环节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SMiLe培养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大斌  胡婷婷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人才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还是美丽乡村建设,都需要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必要的培育,使他们转变落后观念,开阔思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然而当前我国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还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培训机制,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效。对此,文章在分析当前农民群众的主要特征、阐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明确培育对象,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针对性;明确培育主体,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多元化;明确培育目标,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工程的有效性;突出问题导向,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建设的科学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田天  
开发农村特色旅游业既是壮大乡村产业经济的基础要求,也是破解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的现实需求。面对产业融合的时代背景,通过从特色产业、特色功能、文化品牌塑造等多维度出发,积极融合旅游产业要素、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在促进乡村旅游动态升级、绿色发展的同时,形成以农耕文化为内核,特色旅游资源与游客需求深度融合的发展业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邦宏  
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力量。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是社会共识,二者关系密切,必须融合发展。张亮教授与团队成员合作撰写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职业农民"两新融合"机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书,对当前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深度研究,该书基于"两新融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从资源配置、合作模式、利益分配、权责均衡、多方协作等角度分析了"两新融合"机制以及实现方法,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博弈论、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利益结合以及客户服务型"两新融合"的联结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探索了政府指导模式下"两新融合"机制与实现路径,对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建设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书内容扎实,所选案例具有代表性,能够有效论述"两新融合"相关问题,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职业农民"两新融合"机制构建具有以下启发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付帆  
针对现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和农民增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区域协同发挥了农村产业融合和农民增收的中介作用,先以区域协同在产业链、产业内部和产业集群三个方面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再以产业融合从纵向、横向和资源集聚上,促进农民增收。在此机理下,针对农村产业融合的社会认知偏差、农村产业融合的总体水平偏低、农村产业融合的要素制约突出和农村产业融合的风险防范不足等问题,提出加强产业融合政策经验宣传、落实产业融合相关支持政策、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多措并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对策,进一步思考了区域协同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保障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实现,为同类型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维华  赵义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在于挖掘乡村内生动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行动者网络理论从"广义对称原则"出发,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视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通过点、线、面、网的构建过程使政府、农民、返乡群体、培育机构等人类行动者和观念、环境等非人类行动者广泛连结,进而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行动者网络,并以"转译"为根本机制,通过厘定行动者、寻找必经之点、问题具体化、制定准目标、实施准行动等环节使该网络实现动态化运转,为乡村振兴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落地提供可行之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倩蕾  
人的现代化不是自发形成,而是伴随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来实现的。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如何实现农民的现代化成为关键问题。探索建立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内部制度机制和完善外部环境,从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产业发展输送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慧莉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农村金融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农村金融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文章就目前农村金融模式进行分析,并从制度建立和风险管理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丽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没有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都将是空谈。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普遍滞后,各地区对其重视的程度较低,各类职业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和专业的比例较小,职业教育体系亟待改革和完善。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角度来看,农村职业教育改革重在做好几个方面工作:顶层设计,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方法,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实效;政府主导,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转变观念,正确看待职业农民内涵;制定政策,助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皮江红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又依赖于职业教育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农村职业教育。将农村职业教育定位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农村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要求,是回应国家政策的需求,是借鉴农业发达国家基本经验的诉求。在培养职业农民的新定位下,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加以改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康红芹  宫政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我国社会历史变革中的特殊群体,对其研究应置于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个体生命历程脉络之中。生命历程作为一种理论和研究范式,有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得出适切的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其发展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个体能动性是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影响着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选择与发展;机会的把握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相关群体的支持也是促使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将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种终身事业,切实解决农业后继有人,确保农村持续发展,至少还应在如下方面作出努力: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扶持力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模式,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机制,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共同体,吸引高能人才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海燕  单捷飞  李宏宽  
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军事科技创新对军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论述高校加强新型军事科技人才培养、加快落实军民融合战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剖析我国高校军事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挑战,探讨新型军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构建高校新型军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从外部机制、内部机制和动力机制3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高校新型军事科技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蕴芳  
在分析农村劳动力外移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的背景下有关新型农民的涵义及其培育机制问题,提出应营造留住农村人才的有利环境;加大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农民组织化建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尚锐  
本文基于胜任素质理论,选取50个新型职业农民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从知识类、心理素质类、管理技能类的27个多维素质项中提取区别于传统农民的16个新型职业农民核心胜任特质,并用聚类分析法分别选取9个新型职业农民和传统农民进行混合检验,区分效果与实际情况吻合非常好。因此,将提取的核心胜任特质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内容,并以此建立以心理素质为选拔培育对象的手段,以网络为普及知识素质的平台,以企业MBA为提升管理技能的实训基地的科学培育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