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4)
- 2023(12927)
- 2022(10744)
- 2021(9740)
- 2020(8181)
- 2019(18714)
- 2018(17904)
- 2017(34950)
- 2016(18671)
- 2015(20930)
- 2014(20807)
- 2013(21014)
- 2012(19624)
- 2011(17718)
- 2010(18052)
- 2009(17237)
- 2008(16414)
- 2007(15153)
- 2006(13343)
- 2005(11881)
- 学科
- 济(88498)
- 经济(88428)
- 业(58843)
- 农(50929)
- 管理(44689)
- 企(36244)
- 企业(36244)
- 方法(35384)
- 农业(33877)
- 数学(31929)
- 数学方法(31677)
- 中国(27004)
- 融(26706)
- 金融(26703)
- 银(24977)
- 银行(24953)
- 业经(24618)
- 行(24122)
- 财(22841)
- 地方(22820)
- 制(19105)
- 贸(15445)
- 贸易(15435)
- 易(14997)
- 学(14581)
- 发(13392)
- 产业(13107)
- 体(12898)
- 收入(12749)
- 农业经济(12668)
- 机构
- 学院(274555)
- 大学(268016)
- 济(122177)
- 经济(119758)
- 管理(103461)
- 研究(93285)
- 理学(89599)
- 理学院(88650)
- 管理学(87221)
- 管理学院(86738)
- 中国(77025)
- 农(64919)
- 科学(55916)
- 京(54781)
- 财(53497)
- 农业(49841)
- 所(47198)
- 中心(46212)
- 业大(45819)
- 研究所(42795)
- 财经(42679)
- 江(41744)
- 经(38766)
- 经济学(38629)
- 经济学院(35447)
- 范(34525)
- 师范(34203)
- 北京(33884)
- 州(33338)
- 院(32295)
- 基金
- 项目(183183)
- 科学(144461)
- 研究(135282)
- 基金(133144)
- 家(115399)
- 国家(114379)
- 科学基金(97986)
- 社会(88714)
- 社会科(84118)
- 社会科学(84093)
- 省(73702)
- 基金项目(71516)
- 自然(60344)
- 划(59909)
- 教育(58992)
- 自然科(58925)
- 自然科学(58909)
- 自然科学基金(57867)
- 编号(55158)
- 资助(52860)
- 成果(43041)
- 发(42614)
- 重点(40912)
- 部(40478)
- 创(38494)
- 国家社会(37559)
- 课题(37222)
- 农(36548)
- 创新(36025)
- 发展(34993)
- 期刊
- 济(137467)
- 经济(137467)
- 研究(78182)
- 农(68480)
- 中国(52628)
- 农业(46072)
- 学报(42132)
- 融(40539)
- 金融(40539)
- 科学(39905)
- 财(39628)
- 大学(32691)
- 管理(31694)
- 学学(31559)
- 业经(28812)
- 技术(22120)
- 业(21848)
- 财经(20754)
- 经济研究(20385)
- 问题(19978)
- 教育(19502)
- 经(17984)
- 农村(15730)
- 村(15730)
- 农业经济(15274)
- 版(15174)
- 世界(14574)
- 技术经济(14553)
- 经济问题(13921)
- 统计(13503)
共检索到407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旺妮 张榆琴 李学坤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并进行了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的增收效果最好,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财政支农水平能够促进农民增收,而农业受灾害的上升、农业信贷的不合理分配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会阻碍农增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晋晶 葛扬
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不同土地流转水平下农村产业融合增收效应的差异性,并在农民与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探讨土地流转、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显示:土地流转率通过了面板单门槛效应检验,跨越门槛值后农村产业融合的增收效应愈发显著;土地流转能够通过推动农村产业融合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土地流转与产业融合能够共同作用于农民收入。因此,要夯实三权分置制度基础,继续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向更高水平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琼芳
本文利用1978~2008年的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却抑制了农民增收;只有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农民收入增长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农民增收存在滞后效应。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金融发展 农民收入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丽纳 李玉山
利用2008—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综合测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数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中国各地区农民收入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引入虚拟变量探究区域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对农民收入的提升效应也较强,其收入效应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呈现递减趋势。各地区要继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重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收入效应的区域差异,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收入效应实现最大化。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农民收入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焦青霞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产业融合赋能农村共同富裕的效应、机制和异质性。研究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维度的促进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富裕度、群体共同度、区域共同度。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创业活跃度在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起着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村共同富裕存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村创业活跃度和农村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宽 史磊
[目的]破解农业碳排放问题是全面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有助于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拓展新途径。[方法]基于200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和空间影响关系。[结果](1)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碳排放存在显著的“减碳效应”。(2)基于投入要素视角,农村劳动力外流、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科技进步发挥了中介作用,即农村产业融合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土地、技术等要素间接实现“减碳效应”。(3)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碳排放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4)农村产业融合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农业存在显著的“减碳效应”。[结论]充分肯定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重要作用,继续发挥好政策、资金和技术的保障作用,深化农村产业融合进程,助推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赛红 杨颖 陈修谦
采用2013—2018年湖南省7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信贷支持、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收入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以农村三产融合指数为门槛变量,检验了信贷规模对农民收入支持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信贷支持和农村三产融合均能显著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受限于农村三产融合,且存在"双门槛效应",当农村三产融合度跨越第二个门槛值(0.240),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最显著的带动作用。由此提出应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加大信贷投入,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夏龙 何忠伟
对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间关系的实证检验,迄今尚无定论。借鉴时间序列因子分析,本文考察了农村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间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协整方程表明,在长期内,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实际农民收入可以提高48.1%。MS-VAR模型表明,在短期内,农村金融发展依然能够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当国家实施农村偏向型经济政策时,这一促进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信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取得巨大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论文通过分析发现,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对农民收入增加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农民收入增加对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带动作用微乎其微。由此提出通过深化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改革、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信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取得巨大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论文通过分析发现,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对农民收入增加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农民收入增加对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带动作用微乎其微。由此提出通过深化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改革、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信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取得巨大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论文通过分析发现,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对农民收入增加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农民收入增加对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带动作用微乎其微。由此提出通过深化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改革、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娟莉 朱玉春
研究运用1985-2008年的时序统计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了农村公共品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教育支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最大,其他依次是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电力、通信、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公共品投资在农民增收上存在规模经济效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是对农民收入的再分配;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教育支出和电力支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成 周晓时 陈莎莎 刘明迪 李谷成 李勤志 冯中朝
为了解湖北省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分别基于农业生产布局结构以及农业要素投入结构2个视角,一方面利用耦合度指数的方法测算出农业生产结构与比较优势的契合度,回归分析二者耦合度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利用要素禀赋结构系数的方法测算出农业生产中要素投入结构的协调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水稻以及油菜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对农民收入增长表现为显著影响关系,其中油菜和花生表现为正向影响,水稻为负向影响,玉米、棉花以及小麦并未对农民收入形成显著影响,而各种要素禀赋结构系数的极差与农民收入增长呈现负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帮勇 张兵
本文基于1980~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收入以消极影响为主。对非农收入以积极影响为主。其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为正向影响,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为负向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农村金融分布密度对农业收入具有抑制作用,而对非农收入有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菲 聂颖
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自发演化的重要形式,是破解我国小农户供给与大市场需求矛盾的重要武器。本文重点关注了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互动机制。其中一个贡献就是验证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在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使得产业融合的增收效应"白箱化"。研究发现,产业融合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其作用机制是产业融合提升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长期性,但是其增收效应逐渐减弱。产业融合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呈"倒U型",产业融合发展对中高收入水平和高收入水平农民的影响都比较小,而最大受益者是中低收入阶层。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决策部门深化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