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4)
- 2023(13739)
- 2022(11353)
- 2021(10434)
- 2020(8332)
- 2019(18635)
- 2018(17924)
- 2017(34666)
- 2016(18390)
- 2015(20408)
- 2014(20238)
- 2013(20228)
- 2012(19095)
- 2011(17552)
- 2010(18439)
- 2009(17370)
- 2008(16507)
- 2007(15376)
- 2006(14183)
- 2005(13191)
- 学科
- 济(85903)
- 经济(85825)
- 业(62648)
- 农(51260)
- 管理(47158)
- 企(38861)
- 企业(38861)
- 农业(34435)
- 中国(32196)
- 地方(27831)
- 融(27276)
- 金融(27276)
- 银(26144)
- 银行(26135)
- 行(25448)
- 业经(25405)
- 方法(23629)
- 制(20173)
- 数学(20155)
- 数学方法(19906)
- 财(19170)
- 发(16126)
- 贸(15827)
- 策(15810)
- 贸易(15807)
- 易(15348)
- 产业(13882)
- 技术(13763)
- 地方经济(13299)
- 体(13194)
- 机构
- 学院(266508)
- 大学(257423)
- 济(120264)
- 经济(117718)
- 管理(101281)
- 研究(96132)
- 理学(85301)
- 理学院(84408)
- 管理学(83325)
- 管理学院(82802)
- 中国(81152)
- 农(57590)
- 财(54443)
- 京(54270)
- 科学(53076)
- 所(47624)
- 中心(46400)
- 江(43368)
- 农业(43284)
- 研究所(42339)
- 财经(41270)
- 业大(40112)
- 经(37291)
- 范(36020)
- 师范(35756)
- 经济学(35544)
- 州(35013)
- 北京(34560)
- 院(33613)
- 经济学院(31911)
- 基金
- 项目(165842)
- 科学(131707)
- 研究(130702)
- 基金(117981)
- 家(100200)
- 国家(99162)
- 科学基金(85337)
- 社会(84964)
- 社会科(80385)
- 社会科学(80371)
- 省(67544)
- 基金项目(61238)
- 教育(57075)
- 编号(55406)
- 划(54328)
- 自然(49458)
- 自然科(48245)
- 自然科学(48239)
- 自然科学基金(47377)
- 资助(47073)
- 成果(45402)
- 发(43509)
- 课题(38847)
- 重点(36959)
- 发展(36554)
- 部(36429)
- 展(35936)
- 创(35353)
- 国家社会(34986)
- 性(34333)
- 期刊
- 济(150020)
- 经济(150020)
- 研究(85523)
- 中国(63842)
- 农(62855)
- 融(45994)
- 金融(45994)
- 农业(41998)
- 财(38843)
- 管理(36677)
- 科学(35482)
- 学报(33949)
- 业经(30507)
- 教育(30165)
- 大学(27981)
- 学学(26563)
- 技术(23617)
- 经济研究(21734)
- 问题(20482)
- 财经(20031)
- 业(19752)
- 经(17376)
- 农村(16522)
- 村(16522)
- 世界(15814)
- 农业经济(15806)
- 经济问题(14489)
- 贸(14111)
- 技术经济(13987)
- 版(13376)
共检索到436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米吉提·哈得尔 杨梅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解决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手段。基于农村产业现实状况,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存在供给侧矛盾突出、产业价值链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新型主体培育不足、政策与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从调节农村供给侧生产要素投入、提升农村产业链价值、密切各产业主体合作、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政策与法律制度等角度提出改进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甘甜 陈胜 张开华
产业融合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农业固有的弱质属性及其外部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中仍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通过调研分析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深度不足、经营主体偏弱、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要素瓶颈尚未突破、激励与风险防范机制不优“五大困境”是制约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十四五”期间应“拓思路、强支撑、聚合力、破瓶颈、增动能”,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经营主体培育、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要素障碍破除、保障机制完善等五个方面靶向突破,加快促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成效 困境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泓伯 陈政 张海兵
我国是我国的农业大国,但并不是农业强国,因此实现乡村振兴为当下第一要务,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原有的农业发展方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阐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内涵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与湖南为例,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提出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和新举措。
关键词:
湖南省 产业融合 现实困境 推进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诚 韩佳均
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是未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方向,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在发展中面临养老服务潜在需求巨大但市场需求格局尚未成型、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引导养老产业市场化发展但具体落实难度大、养老服务业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但没有成熟的实体产业等现实困境。产生困境的原因主要是,在市场定位不清的情况下仓促进入市场,开展大规模建设;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周期长;政府选择性助力,民办养老机构面临巨大经营压力。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政府和市场需组合出拳,联动改革,政府责任到位,奖罚并重;市场与政府协作,进退有度;模糊领域理清权责,融合发展;拓展融资模式,产投并立。建设符合科学性、规律性的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世虹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事业不但不应弱化,反而应该加强和振兴。通过明晰价值定位,改革创新趋动,促进农村成人教育事业从扫文盲到扫科盲再到深度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转变。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成人教育 社区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更立 阮成武
农村学前教育供给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在"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下,为解决农村地区"入园难"问题,一些县区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具有可借鉴性的经验,但我国县区农村学前教育整体供给的制度效率、分配效率和技术效率还很低,导致供给能力不足和供给质量低下。分析当前我国县区农村学前教育供给的有益探索和现实困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不同县区构建有效的学前教育供给体系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
农村学前教育 县域 供给困境 改进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林 温涛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要求的重要途径,而金融支持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动力。本文基于26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27家涉农金融机构的调研数据,研究发现: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目前仍存在涉农信贷资金总量增长缓慢、中长期大额贷款供给不足、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金融创新持续性差和多部门协同服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结合实践案例,本文进一步对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银保多位一体模式、内部信用合作模式、产业链金融模式和政策性产业基金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建立健全财政金融协同服务机制、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快农村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建设以及加强资金流向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宏庆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数字金融具有缓释传统金融的地理排斥、推动商业银行转型和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的优势,是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由于传统金融自身局限性和数字金融的不完善性,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产生新的金融困境。为此,必须加强农村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数字金融覆盖面;推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加大对乡村产业融合的支持力度;构建数字金融征信平台,营造良好的乡村产业融合金融生态;重视数字金融监管,有效防控乡村产业融合中的金融风险;强化数字金融教育,提升乡村产业融合主体的金融素养。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玥
要素禀赋结构和制度安排是产业升级强大的驱动力。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媒介融合成为传媒产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现实。市场、人力资源、技术和资本作为最为重要的四大要素禀赋,在中国传媒产业的融合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诱导性制度变迁为主的传媒体制改革是我国传媒产业得以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媒介融合中,传媒产业面临的制度非均衡状态给传媒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阻碍。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是突破现有困境的核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玥
要素禀赋结构和制度安排是产业升级强大的驱动力。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媒介融合成为传媒产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现实。市场、人力资源、技术和资本作为最为重要的四大要素禀赋,在中国传媒产业的融合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诱导性制度变迁为主的传媒体制改革是我国传媒产业得以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媒介融合中,传媒产业面临的制度非均衡状态给传媒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阻碍。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是突破现有困境的核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凯 卫舒晨 岳国喆
加快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加大城市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溢出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要求,是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现实需要。以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义务教育水平、医疗资源配置为切入点,总结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异,从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提出从建立双向沟通渠道、加大资金支持、补充专业人才、健全共享机制等方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为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新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鸿渊 柳秋红
欠发达地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对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欠发达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其自然资源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和条件,然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却受到人才匮乏、资金不足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制约。因此,立足于农村特色产业组织发展的基本要求,从加强政策引导,营造好产业发展环境,优化要素组合等方面着手,共同促进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守勇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在演化渊源、功能定位、动力机制和现实条件等方面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结合案例分析了传统文化事业体制思维惯性、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社会力量参与不足、融合发展的机制构建阙如等现实困境。笔者认为应从强化体系化的国家文化治理新理念、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筑牢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融合载体、提升促进融合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等方面整体发力,推进两者融合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羽菲 祁占勇
当今世界已步入新兴技术革命时代,职业教育与新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难以阻挡。历年的《地平线报告》通过始终重视个性化发展、大力聚通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推进教育公平发展、持续关注创新力量等开启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应然路向。《2018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报告》(以下简称《2018地平线报告》)是首次关注职业教育的地平线研究项目成果,探索了职业教育领域中新兴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新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固守"学科本位"、教学资源匮乏、囿于传统教学、学术研究亟待突破等现实困境,笔者建议,可以根据《地平线报告》,从积极推进三维一体的融合发展、推广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数字信息素养、激发创新活力、调整技术化取向等方面推动职业教育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增 高鸣
推动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方向,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梳理推动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基础上,结合各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发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欠发达地区仍面临着抗风险能力不足、产业同质化、结构效益不佳、农民增收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和挑战,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基于对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深刻认知,本文提出了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包括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总体上,应在供给侧提升产业水平,在市场端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在制度层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工作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金融投融资模式、推动农业保险全覆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