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78)
2023(16402)
2022(14072)
2021(13151)
2020(10760)
2019(24613)
2018(24380)
2017(47321)
2016(25414)
2015(28393)
2014(28339)
2013(28129)
2012(25796)
2011(23324)
2010(23671)
2009(21999)
2008(20748)
2007(18597)
2006(16540)
2005(14543)
作者
(73474)
(61416)
(60494)
(57720)
(38618)
(29351)
(27555)
(23869)
(23106)
(21886)
(20736)
(20640)
(19336)
(19163)
(18885)
(18796)
(18146)
(17983)
(17429)
(17401)
(15154)
(15089)
(14886)
(14073)
(13860)
(13664)
(13658)
(13558)
(12500)
(12242)
学科
(106201)
经济(106097)
(80342)
管理(68648)
(57998)
企业(57998)
(51902)
方法(43709)
数学(37809)
数学方法(37362)
农业(34592)
中国(31810)
业经(29313)
(27680)
金融(27679)
(26726)
银行(26686)
(26233)
地方(26068)
(25733)
(22910)
(21115)
(17742)
贸易(17727)
(17269)
技术(16985)
理论(16850)
(16611)
财务(16544)
财务管理(16513)
机构
学院(361538)
大学(357546)
(147016)
管理(143999)
经济(143809)
理学(125203)
理学院(123890)
管理学(121828)
研究(121573)
管理学院(121181)
中国(95406)
(75324)
(74988)
科学(74804)
(64651)
(60598)
业大(59211)
农业(57759)
中心(57315)
研究所(55283)
(53232)
财经(52086)
(47448)
(46772)
北京(46650)
师范(46344)
(43579)
(43273)
经济学(43061)
经济管理(39461)
基金
项目(248058)
科学(195041)
研究(183095)
基金(179508)
(156062)
国家(154677)
科学基金(132893)
社会(115913)
社会科(109639)
社会科学(109609)
(98432)
基金项目(95817)
自然(85241)
自然科(83239)
自然科学(83222)
自然科学基金(81741)
教育(81665)
(81224)
编号(75514)
资助(72903)
成果(60455)
重点(55008)
(54664)
(54257)
(51716)
课题(51273)
创新(48136)
国家社会(47479)
科研(46833)
教育部(46087)
期刊
(165002)
经济(165002)
研究(103536)
(76865)
中国(70386)
学报(57900)
科学(54304)
农业(51908)
管理(49638)
(46869)
(44683)
金融(44683)
大学(44672)
学学(42640)
教育(35731)
业经(32611)
技术(29949)
财经(24767)
(24513)
经济研究(23944)
问题(22514)
(21147)
(19000)
科技(17908)
技术经济(17563)
理论(17370)
现代(17116)
图书(16537)
世界(16216)
业大(16181)
共检索到531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原忠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认知,已经在学界达成共识。实施农村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关联性发展,是缩短城乡发展差距,补齐农业短板的重要环节。农村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关联发展存在农业、农村、农民三大主体制约问题。二者要实现关联性协同发展,须遵循“聚集、重组、创新、绿色、开放”的发展路径,通过促融合、保权益、提技术、拓重组、引才智五个方面实现农村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关联性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亚婵  
当前,河南省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助推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农产品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产业链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发展规划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康晓梅  
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的根本路径,是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格局的关键环节。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进行农村三产融合路径的研究,就要从二者的逻辑关系入手,剖析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实现三产融合存在的困难,从实践中探索融合路径,为乡村振兴助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嘉慧  周笑梅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利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同时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于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田真平  王志华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推动农村三产融合进程,农村三产融合反哺职业教育发展,二者存在着相互促进、交互耦合的关系。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耦合作用机理,揭示要素、结构和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耦合所存在的阻力,提出增强内生动力、调整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与专业结构、多渠道建设服务农村产业融合的职教师资队伍、构建区域协同的紧密型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的耦合路径,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玉华  
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是我国依据城乡关系所具有的变化特征所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而要想振兴乡村,就必须基于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完善的体系制度。所以,应采取对制度进行改革、对机制进行完善的方式,使城乡之间进行双向流动。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土地制度的相关改革以及投融资相关体制的改革,实现农村资源和城市资源的相互流动,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和激励机制,留住农村人才,引入城市人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拓巍峰   沈春强  
产业链金融是现代金融嵌入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破除农村产业金融约束的重要手段。以往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单一、融资成本较高,影响了产业经济的智慧转型、绿色发展。基于此,应以通过集聚农村金融服务要素,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促进农村产业向融合、集群及多元等方向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群  张恩英  刘增凡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与实践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村居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利契机,促进并引导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并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仿真模拟不同支持政策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农业保险保费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显著,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保险保费增长速度应保持在合理区间。因此,应因地制宜制定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以优化结构为主导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拓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莉  
当前我国正在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目标,就需要从乡村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农村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和自然风光优势,以农村旅游休闲经济作为发展思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农村旅游休闲经济发展是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加强农村旅游休闲经济的开发与布局,能够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经济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秀慧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振兴需融合发展,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内在统一。目前乡村振兴过程中还存在着盲目向“城镇化”看齐、盲目追求产业“规模化”、乡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及乡村振兴相关政策亟待加强等难题,需要通过强化乡村振兴产业政策的融合性服务功能、完善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培育乡村产学研融合发展体系及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路径促进乡村产业融合,以产业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刚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系统,实施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政府、涉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学生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动力机制,影响着动力的生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在于农村职业教育市场化发育缓慢,利益相关者作用力不均衡、话语权式微及配套政策制度建设滞后,亟须构建基于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行动理念的动力生成聚合机制、一主多元共治机制、利益平衡调节机制、动力系统保障机制,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苗建萍  
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农村更甚。随着城镇化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增加,农村空巢老人增加,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传统以土地为养老保障的农村养老方式难以为继。农村地区老年人因老返贫、因病致贫风险较大。需要结合农村现实情况,探索兼顾农村老年人医养双重需求的养老模式。医养融合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大量老年人养老问题,满足老年人生理与心理需求。本文结合农村老龄化发展现状,阐述农村发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剖析农村医养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孔德议  陈佑成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的重大战略之一。农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村人力资本状况关系到农村产业融合的人才建设,关系到农民增收的实现。文章力图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融合、人力资本与农民增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政策建议。[方法]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PVAR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及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农村产业融合及人力资本构成农民增收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都对农民增收产生显著影响,且人力资本影响效应更大。农民增收及人力资本对农村产业融合没有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结论]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育农村产业融合复合型人才及加强宣传引导工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农村产业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莞  
农旅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民族地区的农旅融合产生了农业旅游、休闲农业、村寨旅游等新兴形态,其本质是产业融合,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从主体、客体和载体三个要素,以及动因、过程和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农旅融合的内在机理。针对目前农旅融合面临的障碍因素和现存问题,提出了民族地区农旅融合的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村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民族地区应该充分发挥村寨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主体作用,整合农业、生态、村寨和文化等各种资源,开发以农文旅为主的综合性产业融合,提升融合水平和融合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中   贾步云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针对新时期“三农”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山西省晋中榆次什贴村的产业融合实践和探索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什贴村在政策环境、市场前景和资源禀赋上具有良好的产业融合发展基础,并提出了相对成熟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思路,已在前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仍然存在产业融合层次较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土地资金人才要素供给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应加强统筹规划,抓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加速“四链重构”,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突出改革创新,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筑牢乡村振兴发展基础;美化村容村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五点建议,以此促进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