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9)
- 2023(14638)
- 2022(12073)
- 2021(10785)
- 2020(8915)
- 2019(19955)
- 2018(19328)
- 2017(37624)
- 2016(19416)
- 2015(21073)
- 2014(20803)
- 2013(20963)
- 2012(19207)
- 2011(17073)
- 2010(17614)
- 2009(16984)
- 2008(16120)
- 2007(15018)
- 2006(13608)
- 2005(12288)
- 学科
- 济(96441)
- 经济(96351)
- 业(92294)
- 企(74210)
- 企业(74210)
- 管理(65911)
- 农(50164)
- 业经(35181)
- 方法(35180)
- 农业(33803)
- 中国(28132)
- 财(27285)
- 数学(26933)
- 数学方法(26773)
- 地方(26062)
- 融(25691)
- 金融(25688)
- 银(23705)
- 银行(23697)
- 行(23031)
- 技术(21839)
- 制(21175)
- 务(18775)
- 财务(18761)
- 财务管理(18747)
- 企业财务(17768)
- 策(16264)
- 体(16082)
- 理论(15343)
- 产业(14978)
- 机构
- 学院(282851)
- 大学(270323)
- 济(130096)
- 经济(127885)
- 管理(116585)
- 理学(100192)
- 理学院(99315)
- 管理学(98215)
- 管理学院(97679)
- 研究(89282)
- 中国(77582)
- 财(58976)
- 农(55855)
- 京(54476)
- 科学(49610)
- 财经(46106)
- 江(44814)
- 中心(43649)
- 所(42988)
- 农业(42010)
- 经(41684)
- 业大(41552)
- 经济学(39425)
- 研究所(38297)
- 经济学院(35883)
- 州(35260)
- 经济管理(34532)
- 北京(33473)
- 财经大学(33396)
- 商学(32344)
- 基金
- 项目(184204)
- 科学(149137)
- 研究(141481)
- 基金(135204)
- 家(115126)
- 国家(113966)
- 科学基金(100941)
- 社会(96223)
- 社会科(91276)
- 社会科学(91259)
- 省(75777)
- 基金项目(72334)
- 教育(60433)
- 自然(60335)
- 划(59500)
- 自然科(59004)
- 自然科学(58995)
- 自然科学基金(58055)
- 编号(56845)
- 资助(51822)
- 创(44826)
- 发(44042)
- 成果(43403)
- 创新(40968)
- 业(40819)
- 重点(40679)
- 国家社会(40575)
- 部(40427)
- 制(38242)
- 课题(38106)
- 期刊
- 济(155463)
- 经济(155463)
- 研究(83637)
- 农(60041)
- 中国(58233)
- 管理(46505)
- 财(46184)
- 农业(40329)
- 融(39559)
- 金融(39559)
- 科学(37464)
- 学报(34174)
- 业经(32596)
- 大学(28080)
- 学学(27386)
- 技术(26354)
- 财经(22780)
- 经济研究(22568)
- 业(20894)
- 问题(20695)
- 经(19852)
- 教育(19663)
- 技术经济(17888)
- 农村(15755)
- 村(15755)
- 世界(15326)
- 农业经济(15286)
- 商业(14819)
- 现代(14738)
- 科技(14655)
共检索到435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钰莹
基于2015—2021年全国1 54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将设立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设定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探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村产业融合显著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产业融合能通过促进县域创业活动来提高农民收入;在农业县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农村产业融合的农民增收效应更明显。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各地要根据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选择融合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付帆
针对现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和农民增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区域协同发挥了农村产业融合和农民增收的中介作用,先以区域协同在产业链、产业内部和产业集群三个方面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再以产业融合从纵向、横向和资源集聚上,促进农民增收。在此机理下,针对农村产业融合的社会认知偏差、农村产业融合的总体水平偏低、农村产业融合的要素制约突出和农村产业融合的风险防范不足等问题,提出加强产业融合政策经验宣传、落实产业融合相关支持政策、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多措并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对策,进一步思考了区域协同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保障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实现,为同类型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区域协同 三产融合 农民增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梦黎
文章基于2013—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农村创业与农民增收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和农村创业的作用具有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的不同特征和类型影响差异较大;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的信贷功能通过农民创业对农民增收有促进作用,但对于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基于此,提出要重点关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内生动力的提升作用;根据东、中、西部地区发展阶段特征,针对数字普惠金融的重点影响特征和功能,不断完善服务提供方式和途径;重点针对各地区建立健全创业帮扶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永焕
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探讨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将有力破解农业发展瓶颈问题,是进一步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增收之间需构建更为积极有效的联合、发展和保障机制,以促进三产融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
农村三产融合 农民增收 互动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潘意志
作为广东省首个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2009年云浮市以郁南县为试点,率先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郁南县的经验在于通过建立征信体系、政策性担保机制、贷款贴息机制以及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完善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市场环境,健全农村金融运行机制,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短板,实现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长云
本文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分为单一型组织和复合型组织,并进行了进一步细分,探讨了不同组织形式带动农民增收的效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长云
本文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分为单一型组织和复合型组织,并进行了进一步细分,探讨了不同组织形式带动农民增收的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军 张效榕 孔祥智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的内在逻辑和影响机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可以通过多种模式影响农民收入,并在当前条件下受到制度、要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政府应该推动管理体制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加财税政策支持、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创新土地政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贤 彭晏琳
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当前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本文基于我国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究金融科技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科技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发挥与农业服务业发展等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路径积极作用于农民收入增长。同时金融科技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动态非线性关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接入水平相对较高省份与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高省份的金融科技增收效应更强。因此,为更好发挥金融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带动作用,应进一步推行差异化的金融科技支持政策,打造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支撑点,强化农村金融科技发展的人力物力保障,夯实农村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贤 彭晏琳
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当前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本文基于我国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究金融科技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科技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发挥与农业服务业发展等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路径积极作用于农民收入增长。同时金融科技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动态非线性关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接入水平相对较高省份与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高省份的金融科技增收效应更强。因此,为更好发挥金融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带动作用,应进一步推行差异化的金融科技支持政策,打造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支撑点,强化农村金融科技发展的人力物力保障,夯实农村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乾 芦千文 王玉斌
本文基于实地调研探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研究表明:当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资金以及产品增收路径,而技术、物质资本等增收路径相对较少。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也从创造产业融合的规模经营条件、提高对产业融合的认知与诉求、促进参与产业融合主体身份转变、改善产业融合发展环境等方面对农村产业融合做出相应反馈,二者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互促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孔德议 陈佑成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的重大战略之一。农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村人力资本状况关系到农村产业融合的人才建设,关系到农民增收的实现。文章力图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融合、人力资本与农民增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政策建议。[方法]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PVAR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及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农村产业融合及人力资本构成农民增收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都对农民增收产生显著影响,且人力资本影响效应更大。农民增收及人力资本对农村产业融合没有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结论]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育农村产业融合复合型人才及加强宣传引导工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农村产业融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晋晶 葛扬
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不同土地流转水平下农村产业融合增收效应的差异性,并在农民与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探讨土地流转、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显示:土地流转率通过了面板单门槛效应检验,跨越门槛值后农村产业融合的增收效应愈发显著;土地流转能够通过推动农村产业融合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土地流转与产业融合能够共同作用于农民收入。因此,要夯实三权分置制度基础,继续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向更高水平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琴 李敬 刘洋
文章基于2019年我国23个省份1402个县(市、旗)的截面数据,利用多重中介模型和空间截面杜宾模型系统研究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县域共同富裕的影响与作用机理。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产业融合对县域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过,增长(即“富裕”)效应和分配(即“共同”)效应均存在区域异质性。其次,农村产业融合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城镇化水平两个渠道推动县域共同富裕。最后,全国及三大地区层面的共同富裕都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且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存在区域异质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宁 王贵荣 王福红 夏咏
本文基于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对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进行测算,同时对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机理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对甘肃省而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市级层面空间变化差异较大;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整体变化波动较大,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呈现由基本稳定到缓慢下降再到逐步上升的状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显著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长期持续性影响,但对农民增收效应逐渐减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对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影响较小,主要促进了中等收入以上农民收入的提高。依据研究结论,本文从多方面提出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助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