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5)
2023(8865)
2022(7462)
2021(7038)
2020(5870)
2019(13395)
2018(13304)
2017(25938)
2016(14318)
2015(15886)
2014(15795)
2013(15881)
2012(15220)
2011(13782)
2010(14068)
2009(12998)
2008(12823)
2007(11804)
2006(10694)
2005(9745)
作者
(40377)
(34317)
(33349)
(32241)
(21240)
(16434)
(15454)
(13110)
(12948)
(12134)
(11558)
(11463)
(10797)
(10748)
(10397)
(10303)
(10089)
(9882)
(9752)
(9597)
(8784)
(8320)
(8286)
(8035)
(7713)
(7633)
(7606)
(7379)
(6925)
(6843)
学科
(66364)
经济(66298)
(49816)
(44274)
农业(33167)
管理(29676)
(22173)
企业(22173)
业经(20751)
地方(20073)
方法(19947)
数学(17193)
数学方法(17011)
中国(17006)
(14293)
农业经济(12563)
(12029)
(11961)
(11593)
(10556)
贸易(10548)
产业(10482)
(10363)
(10127)
发展(9819)
(9803)
(9648)
农村(9621)
技术(9469)
(9358)
机构
学院(200671)
大学(195327)
(87465)
经济(85671)
管理(75703)
研究(72779)
理学(64496)
理学院(63750)
管理学(62779)
管理学院(62405)
中国(57097)
(52974)
(44249)
科学(42727)
农业(40035)
(36632)
(36540)
业大(35893)
中心(35449)
(33433)
研究所(32711)
(28308)
北京(28228)
师范(28077)
财经(27964)
(26421)
(25514)
(25172)
(25150)
经济学(25125)
基金
项目(130758)
科学(102735)
研究(100970)
基金(92564)
(79262)
国家(78437)
科学基金(67047)
社会(64531)
社会科(60724)
社会科学(60711)
(53385)
基金项目(49986)
教育(43424)
(43168)
编号(43060)
自然(40298)
自然科(39247)
自然科学(39242)
自然科学基金(38572)
资助(36442)
成果(34576)
(32078)
(30782)
课题(29330)
重点(28993)
(28792)
(27165)
发展(26787)
(26392)
国家社会(26077)
期刊
(111383)
经济(111383)
研究(61899)
(58933)
中国(46495)
农业(40049)
学报(29637)
科学(29162)
(26084)
业经(25407)
大学(23889)
管理(23596)
(23164)
金融(23164)
学学(22274)
教育(20744)
(18386)
技术(16795)
问题(16567)
农业经济(15109)
农村(14965)
(14965)
经济研究(14327)
财经(12825)
世界(12558)
(12086)
经济问题(11664)
资源(11431)
(11263)
社会(10235)
共检索到320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翔  王华书  王旺国  
比较优势是地区经济分工的基础 ,对资源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作者实证分析了南京市农村产业比较优势状况 ,并结合加入WTO后比较优势与劣势的可能变化 ,提出了南京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与方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翔  王旺国  王华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钟甫宁  吕开宇  
本文在考察南京市农村工业行业结构现状及变动规律基础上,从劳动生产率、市场准入条件以及消费结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市农村工业行业结构变动的原因,并根据变动规律对几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本文对农村工业行业结构的研究,为其它城市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劲  
日本、韩国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在"贸易立国"战略的指导下,通过不断改变和提升要素禀赋,培育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福利增长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比较优势部门呈现交替转换的动态演变。日韩经济奇迹的发生,也因为没有停留在静态比较优势的低技术部门上,而是选择了具有未来动态比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利民  
本文从比较优势内涵: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竞争优势与制度创新、外部经济与后发优势三方面,简述了知识经济背景下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应利用世界经济本轮经济周期波动的时机,承接先进传统生产行业、研发中心和高端服务业的转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利用制度创新和产业政策创新等提升中国经济比较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海生  战炤磊  
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影响。人口结构既可能通过劳动力供给增加、优化产业集群环境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正向影响,也可能通过增加决策难度和风险强度制约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也会对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和空间结构等产生深刻影响。要实现二者的协调互动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优化人口干预引导机制,促进人口结构持续优化。一是走出数据指标陷阱,从新生人口和流动人口两个角度优化性别结构;二是扬弃劳动力优势陷阱,审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三是抛开就业歧见,合理优化人口就业结构。另一方面,优化产业扶持升级机制,促进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鹤  
北京是资源型缺水城市,水资源的稀缺引发了各用水部门在水资源使用中的竞争和冲突。本研究分析了农村在水资源配置中劣势地位的现状、原因及由此引发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研究建议。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余剑  陶娅娜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为优化经济空间格局而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承载着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区域整体协同发展引领区的重要使命。京津冀三地经济金融总量大、产业互补性强,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拓展,三地自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性、协同性的提升。如何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完善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优势,以企业集团合理布局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通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余剑  陶娅娜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为优化经济空间格局而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承载着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区域整体协同发展引领区的重要使命。京津冀三地经济金融总量大、产业互补性强,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拓展,三地自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性、协同性的提升。如何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完善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优势,以企业集团合理布局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牛明霞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现代的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普遍意识到,除了外部因素外,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也是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以后的政策取向中,各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顾湘  曲福田  付光辉  
研究目的:根据效率原则计算并比较现阶段中国三大经济区域产业用地利用比较优势。研究方法:从比较优势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不同产业用地比较优势指数模型,运用中国内陆地区31个省(市、区)2000—2004年的数据计算各个区域的产业用地利用比较优势,分析区域差异。研究结果: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用地效率均具有比较优势;中部地区第一产业用地效率具有比较优势;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用地效率具有比较优势。研究结论:产业用地利用的比较优势可以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用地依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力行  申广军  
产业结构调整是后发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而中国地方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最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设立各类经济开发区。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了开发区对吸引外资、提升生产率、提高地区增加值的效果,缺乏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城市统计数据,本文发现,设立经济开发区可以有效地推动城市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动,尤其是开发区所设置的目标行业的各项经济指标有显著提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设置的目标行业符合当地的比较优势时,经济开发区的积极作用尤为明显。本文为设立经济开发区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如何选择目标行业提供了一般性原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健,张小林  
揭示圩区农村聚落的特征、分析其社会传统、居民的心理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是编制集镇规划的前期工作。在指出圩区集镇规划编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编制圩区集镇规划的若干核心技术要领。最后从集镇规划对圩区发展和聚落型式调整的意义、如何在集镇规划中协调新老区之间的关系、如何维护圩区传统水乡城镇风貌并保持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以及集镇规划与圩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明霞  
通过分析,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由劳动力、资金、能源、自然资源、技术进步等因素在各产业间的流动影响的,因此以这些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条件建立线性规划的约束方程。由于各因素之间的约束条件是经常变动的,可以利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各因素之间的变动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并制定了南京市"十一五"期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海生  战炤磊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领域的基本现象,也是一项世界性课题,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大部分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虽然总体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南京当前的人口年龄结构为老龄化问题的加速恶化埋下了伏笔。人口老龄化既可能从减少劳动力和资本供给、减少消费、减少创新投入等方面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消极影响,也可能从增加服务需求、理性消费、激励人力资本投资、降低碳排放等方面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影响。因此,面对这种"未富先老"的发展背景,应理性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双向影响,系统探索老龄化背景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