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0)
- 2023(10244)
- 2022(8305)
- 2021(7886)
- 2020(6574)
- 2019(14756)
- 2018(15032)
- 2017(28793)
- 2016(15647)
- 2015(17769)
- 2014(17965)
- 2013(17496)
- 2012(16021)
- 2011(14680)
- 2010(15085)
- 2009(13871)
- 2008(13573)
- 2007(12566)
- 2006(11176)
- 2005(9771)
- 学科
- 济(70682)
- 经济(70615)
- 农(49768)
- 业(48639)
- 管理(36208)
- 农业(33197)
- 企(27300)
- 企业(27300)
- 方法(26842)
- 数学(23945)
- 数学方法(23418)
- 业经(21623)
- 中国(18036)
- 地方(16584)
- 制(14298)
- 学(12809)
- 农业经济(12506)
- 发(11979)
- 财(11808)
- 体(11504)
- 理论(11059)
- 技术(11014)
- 产业(10829)
- 策(10792)
- 银(10417)
- 银行(10397)
- 行(10078)
- 贸(9946)
- 贸易(9942)
- 发展(9850)
- 机构
- 学院(226031)
- 大学(217377)
- 济(92538)
- 经济(90587)
- 管理(87110)
- 研究(75895)
- 理学(75371)
- 理学院(74666)
- 管理学(73029)
- 管理学院(72657)
- 中国(58892)
- 农(58847)
- 科学(47197)
- 京(45622)
- 农业(44912)
- 业大(41417)
- 财(38853)
- 所(38454)
- 中心(36470)
- 江(35695)
- 研究所(34979)
- 财经(30219)
- 范(29026)
- 师范(28704)
- 州(28077)
- 北京(27982)
- 农业大学(27893)
- 经(27287)
- 院(26685)
- 经济学(26386)
- 基金
- 项目(152051)
- 科学(119183)
- 研究(114307)
- 基金(107170)
- 家(93319)
- 国家(92435)
- 科学基金(78850)
- 社会(71761)
- 社会科(67579)
- 社会科学(67564)
- 省(63853)
- 基金项目(56370)
- 教育(51669)
- 划(51206)
- 编号(49200)
- 自然(49122)
- 自然科(47975)
- 自然科学(47963)
- 自然科学基金(47090)
- 资助(43711)
- 成果(39106)
- 发(35230)
- 课题(34031)
- 重点(33900)
- 农(33340)
- 部(32715)
- 创(32054)
- 创新(29806)
- 国家社会(29032)
- 发展(28552)
- 期刊
- 济(110354)
- 经济(110354)
- 农(64342)
- 研究(61382)
- 中国(50427)
- 农业(43656)
- 学报(36216)
- 科学(34136)
- 管理(29002)
- 大学(28612)
- 财(27713)
- 学学(27482)
- 业经(26222)
- 教育(25943)
- 融(22432)
- 金融(22432)
- 技术(22261)
- 业(20292)
- 问题(15654)
- 经济研究(15180)
- 农业经济(15066)
- 农村(14750)
- 村(14750)
- 财经(14011)
- 版(13877)
- 统计(12488)
- 经(12182)
- 世界(11864)
- 技术经济(11827)
- 经济问题(11696)
共检索到338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鹏 屈站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同时也是稳定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产业发展程度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成果,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在推动产业兴旺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并就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与支持体系构建途径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
产业兴旺 现实难点 模式选择 体系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丽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 "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目标,提出的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乡村振兴即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教育、文化、社会和生态的振兴。应该说,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及兴旺产业概念的展开,无疑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因素很多,要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加强新时代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产业兴旺"则是"乡村振兴"在发展战略上最现实的调整和反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明月 冯晓龙 冷淦潇 仇焕广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但部分地区的脱贫成果还不稳固,面临着产业发展过度依赖政府、农户内生动力不足、新型经营主体带贫不强等制约因素。适宜的产业发展模式是这些地区克服制约因素、巩固产业扶贫成果、接续产业兴旺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产业扶贫经典模式的基础上,提炼出以政府为核心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市场为核心的"产业基金+龙头企业+贫困地区资源+农户"模式和以社会力量为核心的"社会组织+政府+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深入剖析三种模式的参与主体和运行机制,揭示这些模式的特征和适用条件,为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依据。未来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构建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促进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
关键词:
产业扶贫 产业兴旺 制约因素 模式选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新才 汪振江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民族地区农村并不十分理想。受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和家庭核心化、小型化的影响,传统的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模式难以为继,国家也无力全部承担广大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因此,重建土地和家庭保障功能,建立新型的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模式是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社会保障 模式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若云
湖北位于江汉平原,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基地。2022年,湖北省将持续加大金融投入和创新金融服务,致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建设农业产业强省。发展成效一是粮食产量持续增加。2021年湖北省粮食产量达到276.45亿公斤,同比增长1.35%,粮食连续9年稳定在250亿公斤以上。二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关键词:
产业兴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礼强 姜崇 成丽
随着城市电商市场的逐步趋于饱和以及4G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商市场发展潜力凸显。本文梳理农村电商发展的不同阶段,总结了农村电商不同发展的主要业务类型、模式和特点。结论表明农村电商从简单的农产品电商的"信息服务"时代过渡到"在线交易"时代,再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集交易、服务为一体的社群化、生态化的电商服务模式是未来电商发展的必然趋势。论文并提出了农村电商生态运营体系的构建思路,为未来解决农村电商痛点,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具有很好的实际操作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农村电商 模式 运营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礼强 姜崇 成丽
随着城市电商市场的逐步趋于饱和以及4G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商市场发展潜力凸显。本文梳理农村电商发展的不同阶段,总结了农村电商不同发展的主要业务类型、模式和特点。结论表明农村电商从简单的农产品电商的"信息服务"时代过渡到"在线交易"时代,再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集交易、服务为一体的社群化、生态化的电商服务模式是未来电商发展的必然趋势。论文并提出了农村电商生态运营体系的构建思路,为未来解决农村电商痛点,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具有很好的实际操作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农村电商 模式 运营体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田 齐佩金
为更好实现金融服务三农,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振兴乡村经济的目标,本文在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探索将银行信贷、粮食银行、订单农业、互联网、天气衍生品和巨突债券等六种工具与"保险+期货"模式相结合,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这一体系面临期货市场存在过度投机、发展深度不足、违约风险过度积累、监管盲区等问题,对此提出加快发展期货市场、双向承保、适当风险自留、安排中央清算、协调统一监管等应对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田 齐佩金
为更好实现金融服务三农,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振兴乡村经济的目标,本文在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探索将银行信贷、粮食银行、订单农业、互联网、天气衍生品和巨突债券等六种工具与"保险+期货"模式相结合,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这一体系面临期货市场存在过度投机、发展深度不足、违约风险过度积累、监管盲区等问题,对此提出加快发展期货市场、双向承保、适当风险自留、安排中央清算、协调统一监管等应对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涂建军 杨庆媛 周宝同
产业化是推动农村土地整理事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中心思想是把整理后的土地 ,作为土地整理的“产品”推向市场。本研究将农地整理视为一个产业链 ,认为其产业系统由土地 (原料 )、资本、技术、产品、社会保障、目标等 6个子系统组成。产业链上不同的生产流通环节具有相应的模式 ,从而构成一个产业化模式体系 :农地整理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可采取“企业 +农户”模式、易地代补模式以及企业化运作模式 ;农地整理产业化的融资模式可借鉴 BOT模式和证券模式 ;整理后新增土地的交易及权属调整应引入市场机制 ,形成市场化模式 ;农地整理产业化的组织可采取决策权、管理权、经营服务权相分离的模式。
关键词:
土地整理 产业化 模式体系 产业系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金楼 夏太寿
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把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设成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功能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机制市场化、管理规范化,手段现代化,人员智力化的现代科技服务网系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支持体系研究课题组 屈锡华
构建农村支持体系有助于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3年,四川省成都市做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策,着手建立农村支持体系。通过农村内部和外部支持体系的构建,增强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农村支持体系 和谐农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少芳 杨长水
农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及动力。本文利用2010-2020年我国县级层面的数据,基于淘宝村成立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冲击,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渗透对农村产业兴旺的影响及其中的作用机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邵有为 卫功琦
各国的农业金融机构体系,大致可分为四大基本模式:合作金融型、商业银行型、国家集中型和复合信用型。为了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我国应选择复合信用型农村金融体系模式,即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保险公司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合作保险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等合作金融机构,以及中国农业银行、土地储蓄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构成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国华,刘小幸,吴大西
本文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中介服务体系的模式、现状和特点,提出建设以事业型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中介为主导,以各种现场示范型技术推广组织为重要载体,以各类公司、涉农企业、民营或个体科技咨询公司、民间社团组织、农民专业行业协会紧密配合为主体的,以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政府、企业与农户组织中介紧密结合为发展方向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多元化的、推广形式的多样化和运行机制市场化的现代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模式。
关键词:
农业 科技中介 体系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