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2)
2023(15157)
2022(12225)
2021(10909)
2020(8579)
2019(19093)
2018(18645)
2017(34934)
2016(18450)
2015(20166)
2014(20042)
2013(20170)
2012(18852)
2011(17001)
2010(17470)
2009(16449)
2008(16459)
2007(15428)
2006(14015)
2005(12923)
作者
(53633)
(45537)
(44907)
(41928)
(28186)
(21608)
(20079)
(17509)
(17188)
(16162)
(15355)
(14990)
(14480)
(14352)
(13716)
(13560)
(13217)
(13078)
(13011)
(12893)
(11261)
(11193)
(10822)
(10509)
(10249)
(10128)
(10078)
(9957)
(9099)
(9096)
学科
(90359)
经济(90259)
(89882)
(71361)
企业(71361)
管理(65284)
(50329)
业经(36147)
农业(33747)
方法(28043)
中国(27728)
(25250)
地方(23858)
技术(21738)
数学(19852)
数学方法(19741)
(18972)
(17154)
财务(17135)
财务管理(17118)
(16456)
企业财务(16182)
(15913)
(15061)
(14654)
贸易(14636)
(14406)
银行(14387)
理论(14373)
(14348)
机构
学院(275357)
大学(264490)
(120294)
经济(117948)
管理(112130)
理学(95230)
理学院(94321)
管理学(93215)
管理学院(92684)
研究(91372)
中国(73965)
(58188)
(55527)
(53820)
科学(51887)
(45258)
(44889)
农业(43761)
中心(43081)
业大(42213)
财经(41221)
研究所(39842)
(37216)
(36009)
北京(34811)
经济学(34583)
(34507)
师范(34237)
经济管理(32520)
(32346)
基金
项目(175339)
科学(140760)
研究(135991)
基金(125965)
(107714)
国家(106513)
科学基金(93391)
社会(90325)
社会科(85358)
社会科学(85339)
(72684)
基金项目(66886)
教育(58654)
(57803)
编号(56282)
自然(55605)
自然科(54357)
自然科学(54343)
自然科学基金(53427)
资助(47624)
(44652)
成果(44299)
(42717)
(40065)
创新(38912)
重点(38399)
课题(38134)
(37964)
国家社会(37447)
发展(37010)
期刊
(152907)
经济(152907)
研究(82644)
中国(65026)
(63114)
管理(45679)
(42769)
农业(42503)
科学(37983)
学报(35685)
业经(32806)
(30670)
金融(30670)
大学(29104)
教育(28275)
学学(27596)
技术(26766)
(22213)
经济研究(21201)
财经(20201)
问题(20066)
(17557)
技术经济(17037)
农村(15760)
(15760)
农业经济(15635)
世界(15254)
科技(14929)
现代(14538)
商业(14391)
共检索到438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志强  郭如良  李梦洁  
为探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工归乡创业的影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和2018年数据及2018年中国县域数字乡村指数的数据,利用Logit模型和调节效应检验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交通设施改善对农民工归乡创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地区异质性和地形异质性;数字乡村发展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与农民工归乡创业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强化了农村交通设施改善对农民工归乡创业的促进作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还会显著提升农民工归乡创业的创业绩效,且数字乡村发展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与农民工归乡创业绩效之间也存在调节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村交通设施,强化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农民工归乡创业,提高农民工归乡创业绩效,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棋君  林志聪  
随着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的历史阶段,作为城市与乡村之间双向流动的重要人力资源—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方向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聚焦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及其研究困境,通过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政策导引,可以进一步扫除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进一步唤醒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主人翁意识。本文基于乡村振兴的视域,提出不断夯实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流入地城市政府保障性政策支撑和不断拓展流出地乡村政府福利性政策输出的新生代农民工城乡双路径发展设计,以强化该群体在融城和归乡之间进行有效互动和自由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建春  
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一种新的农民贷款难问题逐渐凸现,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娥  
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微型企业创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吸引了更多农民工返乡充实劳动力,并实现自主创业,返乡农工逐渐成为农村微型创业发展的主体。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微型企业创业发展,需要正确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返乡农民工的主体能动作用,克服返乡农民工微型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阻碍因素,探索推动农村微型企业创业发展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哲   雷琳  
全民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农户共同富裕,而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农户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创新性将数字乡村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农户共同富裕纳入同一发展框架,以实证检验三者间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户共同富裕;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农民工返乡创业正向影响农户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具有一定稳健性;数字乡村建设的促进效应存在受教育程度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农户受教育程度较低地区以及与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农户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更强。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全面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促进农户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倩  许传新  
为了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是实现我国"双创"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加速新型城镇化、助推乡村振兴、解决我国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必将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逐渐实现乡村振兴。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果也会推动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在此基础之上,本项研究以期望价值理论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模型,旨在厘清二者之间存在的正向促进与反向推动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利于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共同作用,逐渐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宇飞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佳佳  魏娟  刘天军  
本研究探索性地使用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在县域层面的匹配数据,考察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显著提升了农民创业的概率。对数字乡村发展分维度的分析还发现,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乡村生活数字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均对农民创业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乡村经济数字化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可以通过促进信息利用、缓解信贷约束、增强风险承担意愿以及提升社会信任水平影响农民创业决策。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已接入互联网农民的创业概率,也能提升未接入互联网农民的创业概率。此外,数字乡村发展的创业促进效应在使用互联网开展社交、商业活动的农民中更为显著,在未使用互联网开展社交、商业活动的农民中则相对有限。由此可知,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创业的促进作用能跨越一级数字接入鸿沟,但仍受到二级数字使用鸿沟的制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健  
伴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加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逐渐成为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既能显著提升本省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又能对相邻省份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产生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这一结论在替换解释变量测度方法、剔除直辖市后仍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能够通过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间接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岳云  杨宁  
城乡统筹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吸引社会各界到农村创业是加速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是农村的主业,农业创业是农村创业的主要领域,农业创业直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是农村居民的主体,农民是农村创业的主力,培育新型农民是乡村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长远之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宇飞  兰勇  贺明辉  
基于湖南等16省(市、区)944份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SPSS 19统计软件,分析文化的锚定效应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学习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最显著,直接影响农民工接受创业教育、技术培训与指导的热情和效果;政策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创业者希望更好地获得金融和政策支持;农村信息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影响较显著,决定着农民工获取信息的能力、来源及效率;农村亲情文化和就业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类似,可以归纳为落叶归根和衣锦还乡的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宇飞  兰勇  贺明辉  
基于湖南等16省(市、区)944份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SPSS 19统计软件,分析文化的锚定效应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学习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最显著,直接影响农民工接受创业教育、技术培训与指导的热情和效果;政策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创业者希望更好地获得金融和政策支持;农村信息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影响较显著,决定着农民工获取信息的能力、来源及效率;农村亲情文化和就业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类似,可以归纳为落叶归根和衣锦还乡的心理锚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宇飞  兰勇  贺明辉  
基于湖南等16省(市、区)944份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SPSS 19统计软件,分析文化的锚定效应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学习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最显著,直接影响农民工接受创业教育、技术培训与指导的热情和效果;政策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创业者希望更好地获得金融和政策支持;农村信息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影响较显著,决定着农民工获取信息的能力、来源及效率;农村亲情文化和就业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类似,可以归纳为落叶归根和衣锦还乡的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阳   杨年锦   李成明  
近年来,以电子商务发展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快推进,并呈现出由城市加速向农村渗透的局面,但当前关于数字经济对农民工群体影响的文献较少,更忽视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潜在作用。论文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并与2012—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五期面板数据进行匹配,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将农民工返乡创业比例提高了2个百分点,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拓宽农民工信息获取渠道、缓解农民工的社交网络约束和资金约束,进而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返乡创业促进作用对于受教育水平较低、家庭收入水平较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民工更为明显,体现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包容性特征。论文的政策启示是,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以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秀丽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为农村创新创业打造了可持续生态,也为构建城乡等值化格局提供了现实性指导。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返乡农民工作为研究主体,以农村创新创业作为研究目标,拟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注重乡村振兴的统筹作用、凝聚创新精神的激励作用、发挥返乡农民工的主体作用、强化资本的整合作用以及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等对策建议,以期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岗位不匹配问题,帮助农民工提升返乡创新创业成功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