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1)
- 2023(9819)
- 2022(8264)
- 2021(7885)
- 2020(6476)
- 2019(15364)
- 2018(15353)
- 2017(28178)
- 2016(16531)
- 2015(18707)
- 2014(19052)
- 2013(18442)
- 2012(17249)
- 2011(15777)
- 2010(16195)
- 2009(14898)
- 2008(14907)
- 2007(14001)
- 2006(12345)
- 2005(11003)
- 学科
- 济(66995)
- 经济(66941)
- 农(49745)
- 业(45690)
- 管理(34516)
- 农业(32978)
- 方法(28017)
- 数学(25533)
- 数学方法(25300)
- 企(24121)
- 企业(24121)
- 中国(21485)
- 教育(20071)
- 业经(19148)
- 财(15458)
- 地方(14693)
- 学(14134)
- 发(13764)
- 制(13760)
- 农业经济(12360)
- 贸(11855)
- 贸易(11854)
- 发展(11707)
- 展(11585)
- 易(11547)
- 理论(11029)
- 技术(9753)
- 银(9680)
- 银行(9651)
- 村(9505)
- 机构
- 学院(232348)
- 大学(231893)
- 济(91896)
- 经济(89796)
- 管理(83426)
- 研究(81457)
- 理学(72254)
- 理学院(71408)
- 管理学(70135)
- 管理学院(69690)
- 农(59741)
- 中国(57433)
- 科学(49393)
- 京(49313)
- 农业(45837)
- 所(41694)
- 业大(40827)
- 范(39662)
- 财(39487)
- 师范(39408)
- 中心(38532)
- 研究所(37877)
- 江(37128)
- 教育(33098)
- 师范大学(31582)
- 北京(31246)
- 财经(31164)
- 州(28971)
- 农业大学(28427)
- 经(28320)
- 基金
- 项目(150149)
- 科学(118567)
- 研究(117482)
- 基金(104847)
- 家(90070)
- 国家(89089)
- 科学基金(75009)
- 社会(72645)
- 社会科(68177)
- 社会科学(68153)
- 省(62205)
- 教育(59501)
- 基金项目(55917)
- 划(52269)
- 编号(52226)
- 自然(45368)
- 自然科(44227)
- 自然科学(44214)
- 成果(43973)
- 自然科学基金(43424)
- 资助(41246)
- 课题(37381)
- 部(35144)
- 发(35092)
- 重点(34615)
- 农(34274)
- 创(31169)
- 年(30634)
- 性(30592)
- 教育部(29934)
- 期刊
- 济(105848)
- 经济(105848)
- 研究(73745)
- 农(64571)
- 中国(54920)
- 教育(51991)
- 农业(43976)
- 学报(36681)
- 科学(33504)
- 财(29513)
- 大学(29304)
- 学学(26489)
- 业经(24383)
- 技术(22497)
- 管理(22492)
- 融(21633)
- 金融(21633)
- 业(20427)
- 问题(15611)
- 财经(14943)
- 农业经济(14856)
- 农村(14551)
- 村(14551)
- 经济研究(14074)
- 版(14035)
- 经(12820)
- 职业(12761)
- 世界(11878)
- 经济问题(11453)
- 技术经济(11389)
共检索到351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秋林 陈维青 陈全民
衡量义务教育财政政策优劣的重要标准是义务教育是否公平、教育财政资源是否充足、教育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率。公平就是国家通过法律和经济等政策措施,使学生获得教育经费或教育服务的公平、居民负担教育经费的公平等。充足指的是要筹集足够的资源以供给理想水平的(数量和质量上)教育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常万新 黄育云
公平与效益既具有矛盾性 ,又具有一致性 ,在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 ,这二者是统一的。无论是从公平的角度 ,还是从效益的角度 ,都应该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地方财政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促进地区间教育和经济均衡发展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财政转移支付 公平 效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斐然
1.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支持。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就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在实际的财政转移支付中,应该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由中央政府来负担大部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对策,主要是因为中央政府财力最为雄厚,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存在较强的外部性,只有让中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凌 卢洪友
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的研究首先需要确定"均等化"目标的含义。义务教育均等化不应仅仅是财政经费占用量的均等,而应是产出或结果的均等。这意味着生均经费支出总水平不能有太大的差异。在此目标下,我们以全国省级2000-2004年数据为样本,利用双固定效应回归技术,寻找义务教育需要的决定机制。并在回归模型确定的决定机制基础上,根据变量性质与农村人口学统计特征、农村物价水平等特征,具体计算了合意的均等化目标下农村所需的义务教育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实证研究表明,均等化转移支付需求较大,而且,地区间的差异较为明显。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等化 财政需要 转移支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晓华
运用博弈论对农村税费改革后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经费造成的“挤出效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激励不相容$#的现象进行博弈分析后,得出结论:为了使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真正达到均等化的目的,中央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把地方义务教育投资的努力程度作为确定转移支付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 努力程度 博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雪莹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因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教育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原因,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制约,需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
完善 农村义务教育 转移支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振东 汤玉刚
如何设计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才能有效引导和矫正地方财政支出行为?本文研究发现,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效果取决于转移支付分配规则("扶弱"还是"奖优")以及经济发展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嵌入某种激励机制的"奖优"规则比事后"扶弱"规则更能引导地方政府合理安排公共支出。进而,本文以2006年全面展开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背景,利用2007年中部五省423县的数据,运用非递归结构方程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义务教育专项补助制度设计中较好地嵌入了"奖优"机制,实现了激励地方政府将资源向基础教育倾斜的目标。这一发现对当前构建兼顾公平和效率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丽 齐小翠 董菲
为了规范农村公路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村公路财政资金转移支付采用"凡建即补"方式的缺陷,基于公平与效率原则,指出农村公路财政资金转移支付的依据应为运输需求的满足及地方财政能力。提出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转移支付的公式:以运输需求为依据,在考虑造价、等级里程的基础上,计算农村公路投资额;依据地区的财政能力,将不同区域的财政能力进行排序,根据不同地区财政能力的等级,确定财政转移支付的数额。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丽华 汪冲
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矛盾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中的最大难点,受财力制约和宏观政策引导缺位的影响,地方投入为主的财政制度很难为义务教育发展提供全面、长远的支持。针对学界期望通过创新或完善中央转移支付制度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观点,本文提出不同看法:单纯依靠转移支付制度的改进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地区差异和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投入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事权体制上做大的调整,将农村义务教育事权上划中央政府和财政,才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选择。本文尝试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从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的制度缺陷的视角构建框架,为农村义务教育事权体制改革寻求另一个解决方案。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转移支付制度 事权体制调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丽华 汪冲 张吕
一、引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问题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立的首要问题,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如何建立持续稳定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投入保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薛军民
本文主要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为对农村经济所产生的公平与效率的影响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提高农村经济效率的同时,加剧了农村内部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农村经济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则源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贫困地区和农户在这一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一分析也是对库兹涅茨曲线在农村经济内部的一个验证。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农村劳动力转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健敏
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和高速增长与日本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强有力支持密切相关。本文就日本的教育体制、经费预算、转移支付制度 ,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 ,旨在为研究和建立适合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专项转移制度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海利
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是矫正义务教育投入过度依赖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浙江省县域经济水平与县域义务教育投入的空间分布并非一致的事实表明,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在促进义务教育投入均衡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具有明显的扶弱能力,整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享有的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份额越低;另一方面,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产生了激励地方政府增加义务教育投入的示范效应,获得的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越多,义务教育投入增速越快。两股力量方向一致,带动经济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玲
转移支付的效率与公平朱玲财政承包制实施过程中,中央对各省有关收入上解、定额补助和专项拨款的不同安排实质上包含了转移支付的内容。单纯的分税制却不具备这种功能,因此,当它刚一付诸实践,转移支付就成了一个引起热烈讨论的主题。可是,有相当数量的学者或是直接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剑 张筱峰
义务教育具有特殊的“双重外部性”,在没有激励机制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的供给将不足。同时,在多级财政体制框架和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义务教育财力分配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都不平衡。因此,应通过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这一制度安排,促进义务教育外部效应内在化,提高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弥补各级政府教育财政缺口,缓解义务教育财政的纵向不平衡;实现各地教育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促进义务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上级拨款政府对发展义务教育的意图与偏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