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3)
- 2023(9190)
- 2022(7449)
- 2021(7486)
- 2020(5752)
- 2019(13242)
- 2018(13061)
- 2017(23458)
- 2016(14013)
- 2015(15615)
- 2014(15739)
- 2013(14873)
- 2012(13818)
- 2011(12434)
- 2010(13029)
- 2009(11764)
- 2008(11824)
- 2007(10944)
- 2006(10014)
- 2005(8892)
- 学科
- 农(49290)
- 济(46698)
- 经济(46657)
- 业(44113)
- 管理(33997)
- 农业(32756)
- 财(24899)
- 企(22453)
- 企业(22453)
- 中国(20298)
- 教育(20269)
- 业经(16731)
- 制(14350)
- 财政(13666)
- 方法(12886)
- 地方(12815)
- 农业经济(12355)
- 策(12347)
- 发(12279)
- 数学(11695)
- 数学方法(11486)
- 政(11147)
- 发展(10903)
- 展(10781)
- 及其(10393)
- 务(10304)
- 财务(10291)
- 财务管理(10251)
- 政策(10035)
- 体(9989)
- 机构
- 学院(182301)
- 大学(178134)
- 济(71793)
- 经济(70027)
- 管理(65291)
- 研究(65134)
- 理学(55843)
- 理学院(55261)
- 管理学(54380)
- 管理学院(54018)
- 中国(47727)
- 农(46600)
- 财(40396)
- 京(37750)
- 科学(35944)
- 农业(34708)
- 范(32897)
- 师范(32781)
- 所(32146)
- 江(31185)
- 中心(30695)
- 教育(30144)
- 业大(29586)
- 研究所(28315)
- 财经(27108)
- 师范大学(25920)
- 经(24530)
- 北京(24244)
- 州(23628)
- 院(22120)
- 基金
- 项目(111369)
- 研究(95116)
- 科学(89110)
- 基金(76454)
- 家(63741)
- 国家(62861)
- 社会(58261)
- 社会科(54495)
- 社会科学(54485)
- 科学基金(53728)
- 教育(49105)
- 省(46454)
- 编号(44367)
- 基金项目(39265)
- 成果(38954)
- 划(38577)
- 课题(32259)
- 自然(30172)
- 资助(30064)
- 自然科(29416)
- 自然科学(29412)
- 自然科学基金(28866)
- 农(28357)
- 年(27437)
- 部(26778)
- 性(26703)
- 发(26627)
- 重点(25362)
- 规划(24409)
- 制(23749)
- 期刊
- 济(91146)
- 经济(91146)
- 研究(66956)
- 农(53940)
- 中国(52086)
- 教育(50679)
- 农业(36635)
- 财(33621)
- 学报(22819)
- 科学(22306)
- 融(21867)
- 金融(21867)
- 业经(21354)
- 大学(20450)
- 管理(18183)
- 学学(18035)
- 技术(18018)
- 业(15842)
- 农业经济(14811)
- 农村(14469)
- 村(14469)
- 财经(13029)
- 职业(12917)
- 问题(12669)
- 经济研究(11554)
- 版(11102)
- 经(11101)
- 世界(10192)
- 经济问题(9623)
- 农村经济(9437)
共检索到301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斐然
1.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支持。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就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在实际的财政转移支付中,应该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由中央政府来负担大部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对策,主要是因为中央政府财力最为雄厚,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存在较强的外部性,只有让中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强
2002年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并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加大了财政保障力度,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分析了2002-2007年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财政转移支付 问题 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凌 卢洪友
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的研究首先需要确定"均等化"目标的含义。义务教育均等化不应仅仅是财政经费占用量的均等,而应是产出或结果的均等。这意味着生均经费支出总水平不能有太大的差异。在此目标下,我们以全国省级2000-2004年数据为样本,利用双固定效应回归技术,寻找义务教育需要的决定机制。并在回归模型确定的决定机制基础上,根据变量性质与农村人口学统计特征、农村物价水平等特征,具体计算了合意的均等化目标下农村所需的义务教育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实证研究表明,均等化转移支付需求较大,而且,地区间的差异较为明显。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等化 财政需要 转移支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雪莹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因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教育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原因,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制约,需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
完善 农村义务教育 转移支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振东 汤玉刚
如何设计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才能有效引导和矫正地方财政支出行为?本文研究发现,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效果取决于转移支付分配规则("扶弱"还是"奖优")以及经济发展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嵌入某种激励机制的"奖优"规则比事后"扶弱"规则更能引导地方政府合理安排公共支出。进而,本文以2006年全面展开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背景,利用2007年中部五省423县的数据,运用非递归结构方程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义务教育专项补助制度设计中较好地嵌入了"奖优"机制,实现了激励地方政府将资源向基础教育倾斜的目标。这一发现对当前构建兼顾公平和效率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晓华
运用博弈论对农村税费改革后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经费造成的“挤出效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激励不相容$#的现象进行博弈分析后,得出结论:为了使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真正达到均等化的目的,中央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把地方义务教育投资的努力程度作为确定转移支付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 努力程度 博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善迈 袁连生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有三个突出特点 :受教育者和政府共同负担经费 ,政府经费以地方负担为主 ,居民义务教育负担城乡有别。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着义务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地区、城乡、学校之间资源分配差距拉大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行体制下各级政府间财力资源与义务教育责任的不对称 :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财力 ,但不承担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 ;县、乡政府财力薄弱 ,却承担着举办义务教育的筹资重任。建立规范的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更大财政责任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是解决在贫困地区表现最为突出的义务教育经费问题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财政体制 财政转移支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剑 张筱峰
义务教育具有特殊的“双重外部性”,在没有激励机制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的供给将不足。同时,在多级财政体制框架和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义务教育财力分配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都不平衡。因此,应通过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这一制度安排,促进义务教育外部效应内在化,提高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弥补各级政府教育财政缺口,缓解义务教育财政的纵向不平衡;实现各地教育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促进义务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上级拨款政府对发展义务教育的意图与偏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常万新 黄育云
公平与效益既具有矛盾性 ,又具有一致性 ,在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 ,这二者是统一的。无论是从公平的角度 ,还是从效益的角度 ,都应该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地方财政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促进地区间教育和经济均衡发展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财政转移支付 公平 效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海涛 向飞丹晴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国家,都建立了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这种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方案设计;二是建立较高层次效力的法律来保障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剑 张筱峰
义务教育具有特殊的“双重外部性”,在没有激励机制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的供给将不足。同时,在多级财政体制框架和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义务教育财力分配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都不平衡。因此熏应通过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这一制度安排,促进义务教育外部效应内在化,提高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弥补各级政府教育财政缺口,缓解义务教育财政的纵向不平衡;实现各地教育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促进义务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上级拨款政府对发展义务教育的意图与偏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董新良 肖军虎
本文依据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利用财政转移支付中“差额补助”计算法的设计思想,结合我国义务教育区域发展的实际,构建了对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量化分析的数学模型,旨在解决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中的技术缺陷。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祥云
义务教育由地方负责 ,基于公平和效率的考虑 ,客观上要求上级政府为地方政府提供义务教育财政补助。由于不同补助的类型具有不同的经济效应 ,为达成预期的各种政策目标 ,政府在实行义务教育财政补助时 ,必须选择合适的补助类型与之搭配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转移支付 类型 政策目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秋林 陈维青 陈全民
衡量义务教育财政政策优劣的重要标准是义务教育是否公平、教育财政资源是否充足、教育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率。公平就是国家通过法律和经济等政策措施,使学生获得教育经费或教育服务的公平、居民负担教育经费的公平等。充足指的是要筹集足够的资源以供给理想水平的(数量和质量上)教育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姚继军 张新平
分税制改革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成为补足与均等省以下地方政府义务教育投入的主要手段。伴随着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省以下义务教育经费的短缺状况有所改善,财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着地方义务教育经费缺口较大、转移支付均等地方政府教育供给能力的作用有待加强、使用及管理的规范化和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失衡有关。对其进行改进,需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优化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进一步提高转移支付的使用效率与管理水平。
关键词:
义务教育 省以下转移支付 财政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