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69)
2023(5012)
2022(4071)
2021(3956)
2020(3142)
2019(7045)
2018(6899)
2017(13706)
2016(7443)
2015(8255)
2014(8339)
2013(8511)
2012(8164)
2011(7673)
2010(7775)
2009(7280)
2008(7114)
2007(6681)
2006(6283)
2005(5520)
作者
(21824)
(19086)
(18507)
(17828)
(11623)
(9153)
(8301)
(7404)
(7081)
(6562)
(6499)
(6210)
(5868)
(5753)
(5738)
(5525)
(5504)
(5423)
(5234)
(5212)
(4851)
(4843)
(4686)
(4517)
(4324)
(4301)
(4291)
(4036)
(3857)
(3819)
学科
(48130)
(36462)
经济(36437)
(34769)
农业(32156)
业经(14840)
管理(14574)
(14028)
企业(14028)
农业经济(12270)
中国(9949)
(9376)
方法(9368)
农村(9356)
(9295)
地方(9169)
数学(8644)
(8591)
数学方法(8512)
发展(8240)
(8236)
土地(7353)
(7121)
劳动(7117)
(7035)
建设(6986)
(6846)
收入(6839)
及其(6684)
人口(6556)
机构
学院(113643)
大学(106620)
(50844)
经济(49923)
(43792)
管理(43293)
研究(40078)
理学(37768)
理学院(37424)
管理学(36745)
管理学院(36560)
农业(32767)
中国(32589)
业大(25073)
科学(24107)
(21767)
(20989)
(19965)
农业大学(19910)
中心(19650)
研究所(18859)
(18425)
经济管理(15978)
(15702)
(15478)
财经(15478)
(15125)
师范(15027)
(14602)
(14304)
基金
项目(74151)
科学(58519)
研究(57123)
基金(53263)
(46211)
国家(45653)
科学基金(38668)
社会(37360)
社会科(34901)
社会科学(34894)
(30795)
基金项目(28637)
(27184)
编号(24899)
(24060)
教育(23826)
自然(23045)
自然科(22462)
自然科学(22459)
自然科学基金(22050)
资助(20676)
成果(19754)
(18191)
(16754)
重点(16276)
(16272)
课题(16272)
国家社会(15404)
(15241)
(15147)
期刊
(66706)
经济(66706)
(52681)
农业(35771)
研究(31338)
中国(25640)
业经(18959)
科学(18636)
学报(18565)
(15364)
大学(15261)
学学(14951)
(14784)
金融(14784)
农业经济(14384)
农村(13689)
(13689)
(13121)
管理(10771)
问题(10399)
农村经济(9150)
(9006)
世界(8814)
教育(8632)
技术(8556)
经济问题(8375)
社会(7814)
社会科(7268)
社会科学(7268)
业大(7078)
共检索到175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范先佐  
本文在对中西部部分省市调研的基础上,就我国农村中小学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其方式选择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一种自然选择、农村城镇化的必然结果和农村生源减少的客观要求,调整的动力在于追求效益、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其选择方式主要有示范方式、强制方式和示范与强制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示范的方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庞丽娟  韩小雨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近年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然而,当前部分地区在对该项政策的理解与推行上凸显不少问题。根据有关问题及其成因,各地政府应科学认识布局调整政策,深入凋研当地实际情况,稳步推进布局调整进程及健全寄宿学校管理制度与后勤配套设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庞丽娟  
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农村地区的发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近年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然而,当前部分地区在对该项政策的理解与推行上凸显不少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推行现状、部分地区调整失当所引发的严重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稳步推进布局调整进程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庆娜  
在农村学生家长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基于全国10个省区的调研数据,本文探讨了农村学生家长对学校撤并的立场、学校撤并中的参与度及家长对学校撤并效果的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两成以上的农村学生家长不支持学校撤并;无论是在学校撤并的决策过程还是执行过程中,农村学生家长的参与度均较低;两成农村学生家长对学校撤并效果不满意。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周雷  
2001年5月,国家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十年来,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计划生育的全面落实以及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学龄人口分布和就学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卓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城镇化、农村行政区划调整、学龄人口减少、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以及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大力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总体上适应了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效益和教育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熊向明  
本文在对河南中原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反思了当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健康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建立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保障体系;大力加强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结合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勇宏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具有特定的行为预期和动力。追求学校规模效益是初始动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直接目的,方便教育管理是迫切要求,提高教育质量是最终归宿。正是对这些目的的追求构成了各级政府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动力,推动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开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欣  
本文以对湖北农村贫困地区、山区义务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为基础,对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后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农村贫困地区、山区多建建好寄宿制学校的理由,阐明了农村贫困地区、山区大力举办寄宿制学校的积极意义,并对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陆继霞  孟祥丹  
本文从不同社会行动者的视角出发,探讨他们如何回应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及其影响。学生、家长、教师、合并校校长、乡镇政府及教育部门领导等看似被动的政策接受者,实质上都能够辨别困境、生产知识、寻找资源、积极地发挥能动性重构生活,并且,种种回应均是动态的、变化的过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斯辉  王传毅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是一项事关地方基础教育长远发展的战略措施。当下有些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进行的布局调整,尤其是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存在着简单化、刚性化、政绩化、随意化和短期任务化的倾向,这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应统筹兼顾,处理好教育公平与教育公正的关系、教育资源固化与教育资源流动的关系、学校建设与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学校内部管理变革与基础教育行政管理改革的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彦俊  
在我国农村,尤其是在西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学生家庭负担加重、教师素质偏低等问题十分突出,同样的问题在美国农村学校合并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但美国通过立法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学习和研究美国经验,对于解决我国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肖利宏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减少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不少中小学生源不足、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质量低的矛盾日益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开始了新一轮中小学布局大调整。那么,这一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是什么?调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孟祥丹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实行,使得原有"村村有小学"的农村办学模式发生了改变。本文从学校退出村庄的事实入手,对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教育现状与模式等进行了反思。研究发现,布局调整乃至农村教育受现代化、城镇化思想所主导,学校教育隐性功能逐步消失,物质化问题日益严重,不公平性进一步增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范先佐  郭清扬  
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湖北、河南、广西、云南、陕西和内蒙古6个省(自治区)38个县市的177个乡镇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的调研显示,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布局调整后也出现了学生上学路程远,学校缺乏后续配套资金,增加了教师工作负担及家长的经济负担等问题。今后需要科学制定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切实保证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公平地享受优质教育,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资助的力度,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