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96)
- 2023(15872)
- 2022(13538)
- 2021(12699)
- 2020(10426)
- 2019(24096)
- 2018(24087)
- 2017(46088)
- 2016(24985)
- 2015(27979)
- 2014(28191)
- 2013(27844)
- 2012(25554)
- 2011(23228)
- 2010(23473)
- 2009(21745)
- 2008(21254)
- 2007(18791)
- 2006(16894)
- 2005(14861)
- 学科
- 济(106977)
- 经济(106854)
- 业(68737)
- 管理(64906)
- 农(51217)
- 企(47318)
- 企业(47318)
- 方法(41867)
- 数学(35637)
- 数学方法(35209)
- 农业(34103)
- 中国(29583)
- 业经(26957)
- 地方(25962)
- 学(23873)
- 财(22412)
- 制(20235)
- 理论(18041)
- 贸(16515)
- 贸易(16506)
- 易(15939)
- 发(15932)
- 银(15821)
- 银行(15774)
- 环境(15746)
- 融(15363)
- 金融(15354)
- 和(15247)
- 体(15221)
- 行(15085)
- 机构
- 学院(355961)
- 大学(355610)
- 济(140642)
- 管理(139201)
- 经济(137340)
- 研究(123210)
- 理学(120397)
- 理学院(119010)
- 管理学(116883)
- 管理学院(116240)
- 中国(94099)
- 科学(77755)
- 京(76942)
- 农(75627)
- 财(62354)
- 所(62210)
- 业大(59083)
- 农业(58084)
- 中心(56682)
- 研究所(56678)
- 江(53796)
- 财经(49533)
- 范(49445)
- 师范(49009)
- 北京(48241)
- 经(45055)
- 院(44372)
- 州(43551)
- 经济学(40883)
- 师范大学(39434)
- 基金
- 项目(244636)
- 科学(192184)
- 研究(180592)
- 基金(176241)
- 家(153856)
- 国家(152504)
- 科学基金(130379)
- 社会(113409)
- 社会科(106943)
- 社会科学(106915)
- 省(96416)
- 基金项目(94084)
- 自然(83800)
- 自然科(81789)
- 自然科学(81771)
- 教育(81226)
- 划(80608)
- 自然科学基金(80250)
- 编号(75339)
- 资助(70971)
- 成果(61136)
- 重点(54627)
- 部(53350)
- 发(53329)
- 课题(51585)
- 创(50019)
- 创新(46623)
- 国家社会(46336)
- 科研(46116)
- 教育部(44953)
- 期刊
- 济(161365)
- 经济(161365)
- 研究(106043)
- 农(76276)
- 中国(72711)
- 学报(59346)
- 科学(54640)
- 农业(51247)
- 管理(46986)
- 大学(45260)
- 财(44935)
- 学学(42627)
- 教育(41931)
- 融(35666)
- 金融(35666)
- 业经(30692)
- 技术(29868)
- 业(24026)
- 问题(23478)
- 财经(23365)
- 经济研究(22775)
- 经(19875)
- 版(19376)
- 图书(18237)
- 科技(17458)
- 资源(17114)
- 理论(17067)
- 技术经济(16644)
- 业大(16626)
- 现代(16268)
共检索到531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意如
团体贷款模式被各国大量成功地运用于解决农村贫困地区贷款难问题,那么针对城市贫困群体,团体贷款模式能否使用呢?本文基于群体规范和动态激励的分析思路,通过建立模型考察了团体贷款的基础,探讨了农村与城市地区的本质差别。研究表明,由于农村和城市地区人们在生产生活交叉领域中相互交往影响的程度差异,非货币性受益对当事人影响不一样,导致农村和城市地区在社会链接和动态激励问题上出现重大差别,这些差别对团体贷款的实施及成功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团体贷款 农村 城市 动态激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意如
一、农村与城市——群体规范差异Fehr and Simon(2000)指出:"社会性赞许(social approval)和惩戒(social sanaction)在自愿合作的集体行动中具有重要意义"。他们通过公共品捐赠试验证实,单独的赞许性激励不足以提供全部克服搭便车的激励,却会引起总供给水平的很大提高。当然,社会性赞许必然与群体内部的交往联系在一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聂强 杜晓山
追踪理论文献对小额信贷中团体贷款绩效的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其作用机制。团体贷款创造了横向监督机制,缓解了信贷交易中的道德风险。但是,横向监督机制面临着监督成本,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局限,从而有效作用空间是有限的。在小额信贷贷款技术多元化趋势下,团体贷款对机构客户群选择的影响、团体贷款与社会资本的相互关系、与金融监管执行的关系以及与机构社会绩效的联系等问题,仍需要在进一步研究继续深入。
关键词:
团体贷款 小额信贷 贷款技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柳洁
团体贷款在中国的不适应引出了微型金融应该采用团体贷款还是个人贷款的争论。该文在Besley & Coate模型对两种方式比较基础上,从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分析了成员间契约内生的同伴压力和同伴互助对偿贷率的作用机制。得出发展中国家不可控因果关系是影响农民还贷的主要因素,因此,微型金融机构应该激励农户间互助而非相互惩罚。
关键词:
团体贷款 不完全契约 同伴压力 同伴互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章元
团体贷款相对于个人有限责任贷款有更高的还款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连 带责任所导致的社会担保,但是现有研究在解释社会担保对还款率的作用时,大多 将其作为假设前提而没加以证明,或者在强硬的假设前提下建立了复杂的模型。本 文假设产出在团体成员之间是均匀分布的,并建立了一个社会担保模型,在并不强 硬的假设下对社会担保提高团体贷款还款率的作用给予了一个精炼的解释,并对其 他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从而使我们对于团体贷款的内部运行机制有了一个更深刻 的理解。
关键词:
团体贷款 还款率 社会担保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春 李江涛
在现代社会中,审计已成为权力制衡最重要的力量之一。经济责任和经济权力具有对称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的审计,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就是要对履行责任背后的行权情况进行考察。经济权力审计监控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构建以经济权力监控为重心的审计理论体系研究等若干问题。对经济权力审计监控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应当考虑监控效果的衡量指标、解释变量的指标,并可构建一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关键词:
受托经济责任 经济权力 审计监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章元 李全
目前中国金融领域内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银行的“惜贷”与广大中小企业、农民和农业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同时银行内部也存在着缺乏横向监督的弊病。我们所倡导的“团体贷款”因在还款率方面的巨大成功而早已为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仿效,同时我们也认为它对于解决我国银行的“惜贷”和银行内的弱横向监督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团体贷款 横向监督 双团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燕 杜国宏 吴正刚
农民金融权是一种理应归属农民的金融利益,一种无差别的综合性权利,一种关乎农民生存与发展的人权。农民金融权有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之分,其内容包括农民金融发展的平等权利、农民自由进行合作金融的权利与农民有获得国家金融资源供给的权利。
关键词:
农民 金融利益 金融权利 平等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吴一品
本文对已有团体贷款的运作机制和在普通贷款领域的优势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团体贷款和小额信贷的特点,研究了“团体贷款在小额信贷优势问题,指出了团体贷款能有效地克服目前小额信贷中存在的风险与不足,并为团体贷款在小额信贷中的运用与发展提出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团体贷款 小额信贷 连带责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风笑天
针对大批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的现实,本文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分析了婚姻家庭问题对于青年所具有的特定意义。并将外出打工看作是一种特定的“重大事件”来探讨其对农村青年的婚姻家庭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农村外出打工青年婚姻家庭现象的若干议题。
关键词:
农村外出打工青年 婚姻 家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慕冉
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具有融资属性,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赋予农民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如何完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有效支持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基于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产生的政策背景,梳理了各地的实践探索和经验,重点分析总结了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的路径、风险治理机制等。研究表明,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激活了农村集体产权要素、推动了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拓宽了农民融资渠道,但也存在法律法规缺失、制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最后,本文提出加大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桑瑜
农民贷款难长期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其症结何在以及如何解决?笔者在评述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征信成本的角度,分三个层面对不同融资形式的风险承担主体和风险规避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得出融资风险规避的一般规则。首先从融资方式看,无论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融资风险均由投资人承担,直接融资的风险承担主体是股东或债权人,间接融资的风险承担主体是银行;其次从风险承担主体看,通常情况下直接融资的征信成本相对较低,而间接融资的征信成本相对较高;最后从征信成本看,如果征信成本足够低,投资人可接受"信用"抵押,如果征信成本过高,投资人则会要求以"财产"作抵押。由此为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在理论阐释的基...
关键词: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征信成本 风险规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维 高雅琴 熊熊 张小涛
文章重新定义了与团体贷款有关的企业社会资本的特征,并通过考察社会资本在团体贷款模式各个环节中的作用,研究了企业长期往来中积累的社会资本在团体贷款中的还款激励机制。
关键词:
团体贷款 社会资本 策略违约 还款激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莫易娴
农村资金短缺是我国"三农"困境的重要成因,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农户贷款违约风险的问题。通过从国外违约风险研究的动态分析、生成机理与特征、违约实证分析、社会资本、生存分析方法几个方面探讨了农户贷款违约风险的相关研究现状、动态发展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
农户 贷款 违约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柴洪辉 晋洪涛
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学术界对于农村城市化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产生了许多争论。专家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选用不同的词汇界定农村城市化的概念,强调农村城市化的不同内涵。由于概念认知的不同,导致各项研究在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道路选择、农村城市化水平等关键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文章对于近五年来的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争论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指出当前研究中的争论的根本原因在于专家学者对与我国农村城市化概念界定不清,从而导致许多争论处于不同的语境之下;而且我国学术界当前的研究还处于引进国外理论的地步,没有建立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