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14)
2023(17285)
2022(14142)
2021(12926)
2020(10723)
2019(24439)
2018(23779)
2017(45305)
2016(24336)
2015(27347)
2014(27524)
2013(27476)
2012(25781)
2011(23433)
2010(24098)
2009(23060)
2008(22694)
2007(20965)
2006(18865)
2005(17420)
作者
(72469)
(60632)
(60408)
(57156)
(38506)
(29224)
(27509)
(23541)
(23067)
(21777)
(20733)
(20318)
(19518)
(19265)
(19107)
(18769)
(18078)
(17787)
(17553)
(17510)
(15132)
(15110)
(14909)
(14092)
(13715)
(13671)
(13660)
(13581)
(12383)
(12258)
学科
(114245)
经济(114117)
(96590)
(77219)
企业(77219)
管理(76225)
(51603)
方法(43404)
中国(36133)
业经(35791)
数学(34425)
农业(34423)
数学方法(34106)
(31783)
地方(29382)
(28198)
金融(28196)
(27125)
银行(27093)
(26263)
(25848)
(21832)
财务(21793)
财务管理(21750)
企业财务(20594)
(20492)
贸易(20472)
技术(20259)
(19847)
(18736)
机构
学院(361898)
大学(353413)
(154470)
经济(151243)
管理(138843)
研究(123669)
理学(117588)
理学院(116330)
管理学(114659)
管理学院(113975)
中国(101906)
(74863)
(73623)
科学(73272)
(72175)
(63401)
中心(58758)
(58667)
研究所(56746)
农业(56479)
财经(55952)
业大(55149)
(50497)
北京(47260)
(46704)
经济学(46400)
(46172)
师范(45736)
(43509)
经济学院(41987)
基金
项目(227884)
科学(179534)
研究(170776)
基金(162997)
(140682)
国家(139271)
科学基金(119657)
社会(109944)
社会科(103938)
社会科学(103907)
(92685)
基金项目(86296)
教育(76436)
(75399)
自然(74109)
自然科(72360)
自然科学(72339)
自然科学基金(71076)
编号(70872)
资助(65288)
成果(56746)
(54806)
重点(51151)
(49911)
(49873)
课题(49084)
(46347)
创新(45942)
国家社会(45074)
发展(44620)
期刊
(187016)
经济(187016)
研究(108401)
中国(79296)
(74817)
(58105)
管理(53417)
学报(53333)
科学(51612)
农业(50073)
(48476)
金融(48476)
大学(41313)
学学(39324)
教育(36243)
业经(36086)
技术(33660)
财经(27977)
经济研究(27407)
(26529)
问题(24954)
(24175)
技术经济(20460)
(18713)
世界(18621)
(18004)
商业(17793)
现代(17512)
农村(16944)
(16944)
共检索到569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国斌  李博  
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对于破除城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实现城乡各自充分发展及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从市场资源配置、社会主体参与和政府制度保障深入剖析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对于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现代农业发展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基于此,为深入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加强城乡产业间要素资源自由平等流动;强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冰  
"三产融合"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研究其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是推进"三产融合"进程的重要任务。在综合农村农民视角、产业发展视角、社会分工视角、技术扩散视角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技术接受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思想,将"三产融合"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农村社群关系网络、技术扩散和过程创新。研究发现在农村社群中存在关系驱动型、技术驱动型、复合驱动型三条显著正向影响的"三产融合"路径,证实了"社会化+生态化"的"三产融合"路径是有效可行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尚勤  何予平  王茂林  
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作出重要部署,必将推动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在广袤田野上异军突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尚勤  何予平  王茂林  
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作出重要部署,必将推动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在广袤田野上异军突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露露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速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突破了传统农业发展的方式,采用先进技术,拓宽农业发展范围,延伸产业链,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的改革,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现代农业要求具备产业融合性质,通过与其他产业的交叉渗透融合,逐步实现"接二连三"。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从国情出发探索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制定和实施切实有效的农业支持和保护的政策,注重农业主体的培育,借鉴国外产业融合下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露露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速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突破了传统农业发展的方式,采用先进技术,拓宽农业发展范围,延伸产业链,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的改革,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现代农业要求具备产业融合性质,通过与其他产业的交叉渗透融合,逐步实现"接二连三"。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从国情出发探索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的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小静  
"三产融合"是以第一产业农业为融合主体,第二产业工业为经济支撑,第三产业为主攻方向的叠加发展形式。"三产融合"发展应是在农村经济发展到相应期间和市场发展到相应程度后,不同产业间因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而自发生成的结果。文章认为,农村"三产融合"的条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核心是土地的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基础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市场经济的成熟,关键是资金的投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怀东  张小蕾  
本文旨在以湖南省为例研究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现状,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湖南省2000—2018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湖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由最初的中级失调发展为初级协调,期间依次经历了以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为驱动产业的磨合发展、自发融合和深度融合发展三个阶段。全国范围来看,山东、江苏、广州三省的农村产业融合达到了中级协调水平,位于我国前列。本文选取与农业关联度较高的二、三产业,构建了三产间耦合协调度模型,更全面的反映了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帅   谢雨晨  
[目的]农业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使命。在这一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肩负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通过探讨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为我国农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基于2010—2021年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农村三产融合与农业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工具变量和缩尾处理两种形式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研究表明,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存在区域异质性。从具体的地理区位上看,东部以及东北地区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三产融合是抑制其农业绿色发展。此外,农村三产融合能够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来进一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而中介变量农村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绿色发展。[结论]我国在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的政策措施,合理规划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以此提升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岱  杨佳骏  
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但相比之下,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却相对落后。探索适应当地农村特点的产业融合模式,全面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继而实现农户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新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系统分析了重庆典型区域三产融合模式、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对农户增收的效应,梳理了重庆典型区域农村三产融合存在的问题,从强化三产融合纽带、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产业政策引导、农业智慧化改造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凌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当前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主力军。新时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明确其动力因素和影响因素,在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强化不同主体之间的协作,形成合力的同时创新三产融合的模式,形成一二三产业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不断为新的产业融合创造新的契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田真平  王志华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推动农村三产融合进程,农村三产融合反哺职业教育发展,二者存在着相互促进、交互耦合的关系。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耦合作用机理,揭示要素、结构和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耦合所存在的阻力,提出增强内生动力、调整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与专业结构、多渠道建设服务农村产业融合的职教师资队伍、构建区域协同的紧密型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的耦合路径,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放  刘雨佳  
在我国发展农村三产融合的初级阶段,国际上日本农工融合、美国农商融合、法国农旅融合的发展经验,有利于为我国农村三产融合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当前,我国面临着农工融合科技创新乏力,产品竞争力不强;农商融合要素供给不足,基础设施保障有待完善;农旅融合产业链条短,价值功能有待挖掘;三产融合缺乏协调机制,跨界合作有待加强等问题。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保障资源要素供给,挖掘农业非传统功能,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利益联结共同体,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更好地融合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国锋  王仙先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和富民增收的主要着力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三产融合既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弥补农业现代化短板的主要举措,也是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目前,陕西职业教育服务农村三产融合存在人才素质较低、技能支撑乏力、专业产业衔接滞后、融合壁垒较高等现实问题。为此,建议提升乡村人才素质,整合区域资源,系统谋划三产融合;农技培训助力龙头企业,激发三产融合,打造产业集群;调整专业设置,实现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职教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拓展农业功能,破解融合壁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汉   辛岭  
本文通过对国际上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效果显著的几个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探究可供我国借鉴的思路和经验。其中日本的采取的是促进农产品“地产地消”,鼓励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的方式;美国的采取的是立足科技创新,利用先进要素渗透融合发展的方式;澳大利亚的采取的是促进农业和旅游业交叉融合,提升综合经济效益的方式;英国的采取的是深入挖掘农业多种功能,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的方式。通过对国际经验的分析研究,本文认为我国应从深入挖掘农业功能性、全面激发融合驱动力、培养多元化融合主体以及灵活性选择融合模式等方面完善政策保障和支持措施,促进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