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10)
2023(16623)
2022(13333)
2021(12105)
2020(10077)
2019(22223)
2018(21940)
2017(42344)
2016(22444)
2015(24985)
2014(24918)
2013(24735)
2012(22186)
2011(19722)
2010(20266)
2009(19334)
2008(18598)
2007(17009)
2006(15256)
2005(13986)
作者
(64334)
(54086)
(53243)
(50450)
(33987)
(25506)
(24225)
(20640)
(20398)
(19348)
(18442)
(17889)
(17218)
(16986)
(16792)
(16528)
(15800)
(15749)
(15555)
(15270)
(13360)
(13217)
(13211)
(12349)
(12088)
(12060)
(12019)
(11993)
(11012)
(10752)
学科
(100084)
经济(99973)
(99388)
(80551)
企业(80551)
管理(74154)
(50706)
方法(39047)
业经(36621)
农业(34019)
中国(31874)
数学(30176)
数学方法(29901)
(28791)
(27079)
金融(27079)
(25533)
银行(25514)
(24736)
(24109)
地方(22967)
(20657)
财务(20612)
财务管理(20581)
技术(20096)
企业财务(19544)
(17575)
(17404)
贸易(17388)
理论(17253)
机构
学院(324812)
大学(313934)
(140783)
经济(138047)
管理(129566)
理学(110997)
理学院(109983)
管理学(108424)
管理学院(107830)
研究(104949)
中国(88506)
(67335)
(64554)
(63649)
科学(61759)
(52342)
农业(51411)
(51258)
中心(50686)
业大(50577)
财经(50151)
研究所(47156)
(45439)
经济学(42433)
(41004)
北京(39665)
经济学院(38426)
(38037)
师范(37648)
经济管理(36888)
基金
项目(213278)
科学(170142)
研究(158579)
基金(155754)
(134612)
国家(133309)
科学基金(116379)
社会(105183)
社会科(99700)
社会科学(99676)
(86631)
基金项目(82215)
自然(72552)
自然科(70955)
自然科学(70941)
自然科学基金(69749)
(69356)
教育(69238)
编号(64194)
资助(61929)
成果(50011)
(48581)
(47616)
重点(47169)
(46319)
(45096)
国家社会(44019)
创新(43752)
课题(43317)
(41615)
期刊
(165208)
经济(165208)
研究(91486)
(70007)
中国(66931)
管理(50775)
(50766)
农业(47174)
学报(47027)
科学(46090)
(43850)
金融(43850)
大学(37232)
学学(35737)
业经(34155)
技术(30118)
教育(25247)
(25176)
财经(25061)
经济研究(24577)
问题(22180)
(21839)
技术经济(18305)
(16786)
世界(16709)
现代(16480)
商业(16436)
农村(16162)
(16162)
农业经济(15533)
共检索到496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艳琦  
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赋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通过动态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对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农村三产融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显著驱动作用,并在空间层面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异质性分布格局;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农村三产融合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3.47%;相比于专业化集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的中介效应更显著;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中介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按中介效应占比由大到小对四大地区排序的结果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因此,政府部门可通过实施数字化转型、打造平台模式驱动农村三产融合;行业协会可通过创建示范区、构建全国性平台、构筑示范项目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支持;东部地区政府和生产性服务业应发挥辐射作用,带动西部、中部及东北地区全面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贵现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深入考察新质生产力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乡村产业融合是新质生产力影响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关键途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地区,新质生产力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赋能效应更为明显。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不仅可驱动本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而且能够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洁梅   林曾  
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推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综合指数,运用空间面板模型验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且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空间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邻近区域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从区域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从市场化水平看,相较于低水平市场化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水平市场化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从农业产区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在粮食主产区更明显。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技术创新,间接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我国应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聚力赋能;推动农村三产深度融合,为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注入新动力;提高技术创新效能,为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不竭动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健  
数字经济蓝海发展态势渐显,抓牢数字经济发展红利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是破解制约“三农”发展基础性、全局性问题的必由之路,亦是助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经济凭借数据要素、数字平台、数字空间、智能应用等一众衍生业态,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发展模式、拓展服务空间、实现深度治理、促进数字转型,数字实体双向融合战略部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数据要素合理配置及新型基础设施布局等为数字经济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筑牢根基。据此,应以延链、强链、补链、融链为导向,通过盘活农业数据要素存量、延伸数字平台服务范围、拓展数字空间合作范畴、推进数字应用转化创新等举措,全面激活数字经济动能,助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璇  
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农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一方面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我国当前的实际客观需求。尤其是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对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需要作出更加深入的了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萍   何瑞石   宋晓松  
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加快推动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键一环。新时期,我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锻铸工作在科技研发、产业自主可控、联农带农能力、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产业结构缺失、产业创新能力弱化、基础要素供给不足和分工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对此,应优化农业生产经营结构,突破农业要素供给制约,健全农业产业分工协同体系,构建农业安全与韧性管理机制,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向更加完善与稳定的方向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与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实现农业产业安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雅楠  赵文  于茂民  
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是关键所在。破解"三农"难题,金融支持至关重要。中国农业银行以及许多其他县域金融机构,近年来基于农业的产业链,为链条上的核心企业、上下游各环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金融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有效拓展了对农村小规模客户的金融服务,增进农村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国斌  李博  
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对于破除城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实现城乡各自充分发展及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从市场资源配置、社会主体参与和政府制度保障深入剖析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对于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现代农业发展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基于此,为深入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加强城乡产业间要素资源自由平等流动;强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韦帅民  
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是推动产业质量、效率与动力变革的核心引擎,可加快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步伐,助力“中国制造”行稳致远。选取2005—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与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可正向驱动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能够通过提升技术融合式创新与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推动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门槛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在技术融合式创新水平跨越门槛值后,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方能发挥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助推作用。在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处于(0.051-1.332]区间时,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正向影响最显著。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对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赋能效应更强。基于此,提出夯实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基础、构建多主体交互创新生态网络、筑构创新要素市场一体化发展格局等政策建议,以加快推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耀中  江茜  
本文基于垄断竞争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效率的内在机理,采用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导向的VRS SBM超效率模型测度农业现代化效率,实证检验不同地区间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现代化效率的内生关系。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现代化效率之间相互促进,东部地区两者相互推动效应较小,中西部地区短期内有所波动,而长期表现较为显著的相互推动关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贺  
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业务伴随农业产业化进程起步,早期融资主要集中于畜牧养殖行业,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各家银行开展。在发展过程中,其存在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户组织化程度有限、农业产业化配套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要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有赖于龙头企业、银行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洁梅   林曾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有力举措,也是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关键引擎。以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数据,将研究时间设置为2010—2021年,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该结果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高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高信息化程度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驱动效应最为显著。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加快农村三产融合步伐、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助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且经中介效应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稳健。基于此,提出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深度激发农村三产融合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差异化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有所裨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耀一  
文章基于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运作模型,对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运作逻辑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农业产业组织链、供应链、空间链、价值链需遵循的相应发展逻辑,通过采用图形展示和逻辑实证的方法,展开对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调查,发现中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存在组织化水平较低、农业供应链物流不健全、农业空间链布局与效应有待完善、产业链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提出降低农业生产管理成本(提高农业竞争优势)、突破协同困境(强化整体效率)、统一规划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加快集群发展)、统筹产业价值协调(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方面加以努力,进而在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耀一  
文章基于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运作模型,对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运作逻辑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农业产业组织链、供应链、空间链、价值链需遵循的相应发展逻辑,通过采用图形展示和逻辑实证的方法,展开对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调查,发现中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存在组织化水平较低、农业供应链物流不健全、农业空间链布局与效应有待完善、产业链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提出降低农业生产管理成本(提高农业竞争优势)、突破协同困境(强化整体效率)、统一规划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加快集群发展)、统筹产业价值协调(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方面加以努力,进而在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卫才   张守夫  
数字经济深入发展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力。文章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及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检验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同时,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纳入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其在数字经济驱动农业产业链现代化过程中的传导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驱动农业产业链现代化,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数字经济可通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低农业产业集聚地区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促进效果更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