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6)
- 2023(15839)
- 2022(13067)
- 2021(12221)
- 2020(9819)
- 2019(22323)
- 2018(22007)
- 2017(42079)
- 2016(22672)
- 2015(25390)
- 2014(25403)
- 2013(25008)
- 2012(23422)
- 2011(21326)
- 2010(22467)
- 2009(20938)
- 2008(19906)
- 2007(18221)
- 2006(16643)
- 2005(15380)
- 学科
- 济(101414)
- 经济(101316)
- 业(68464)
- 管理(57255)
- 农(51678)
- 企(44682)
- 企业(44682)
- 方法(35258)
- 中国(35015)
- 农业(34498)
- 数学(31102)
- 数学方法(30486)
- 地方(28952)
- 融(28545)
- 金融(28544)
- 银(27511)
- 银行(27497)
- 业经(27181)
- 行(26697)
- 制(22234)
- 财(21735)
- 贸(17975)
- 贸易(17955)
- 易(17419)
- 发(16952)
- 学(16614)
- 理论(16132)
- 策(15945)
- 技术(15792)
- 产业(14626)
- 机构
- 学院(321533)
- 大学(313084)
- 济(138448)
- 经济(135388)
- 管理(121932)
- 研究(112292)
- 理学(103255)
- 理学院(102171)
- 管理学(100297)
- 管理学院(99702)
- 中国(93303)
- 京(66697)
- 农(64677)
- 科学(64307)
- 财(63189)
- 所(55923)
- 中心(54395)
- 江(52062)
- 研究所(49855)
- 农业(48943)
- 业大(48483)
- 财经(47988)
- 范(43548)
- 经(43326)
- 师范(43151)
- 北京(42732)
- 州(42049)
- 经济学(41099)
- 院(39861)
- 经济学院(36847)
- 基金
- 项目(203665)
- 科学(160552)
- 研究(157326)
- 基金(143795)
- 家(123038)
- 国家(121877)
- 科学基金(104837)
- 社会(99450)
- 社会科(94114)
- 社会科学(94096)
- 省(83055)
- 基金项目(74215)
- 教育(71831)
- 划(67533)
- 编号(66967)
- 自然(63386)
- 自然科(61900)
- 自然科学(61892)
- 自然科学基金(60758)
- 资助(59628)
- 成果(54926)
- 发(50201)
- 课题(47410)
- 重点(45708)
- 部(44553)
- 创(43028)
- 发展(41413)
- 展(40738)
- 国家社会(40522)
- 性(40140)
- 期刊
- 济(166573)
- 经济(166573)
- 研究(100587)
- 中国(76282)
- 农(67763)
- 融(49022)
- 金融(49022)
- 财(45762)
- 农业(45542)
- 管理(45040)
- 学报(42846)
- 科学(42798)
- 教育(41989)
- 大学(34872)
- 学学(32800)
- 业经(32583)
- 技术(31893)
- 经济研究(24940)
- 财经(22994)
- 问题(22250)
- 业(22134)
- 经(19886)
- 世界(16893)
- 农村(16796)
- 村(16796)
- 技术经济(16751)
- 统计(16374)
- 农业经济(15927)
- 版(15804)
- 经济问题(15455)
共检索到516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吕岩威 刘洋
结合国内典型案例探讨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实践模式: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工商资本带动模式、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和互联网+农业电商平台模式,并对各实践模式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熊惠平
溯源于我国PPP模式建设实践的农业高职PPP模式,借力于"六次产业"的"中国模式"建设,承载着激发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解构、重构和功能升级从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任。该模式的创新建设要在以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和田园综合体、农业职教基地为重要切入点的载体建设中再现PPP模式本质、彰显自身特色,从而破解"不适应性"难题。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农业 高职教育 PPP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晶 崔雁冰
目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融合方式多种、新型经营主体类型多样、体制机制日臻完善等诸多特点。同时,仍存在制约融合发展的农业内部结构失衡、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不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层次和深度不够、要素资源支撑不强、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融合发展环境不够优化等问题。因此,应以"四链融合"为途径,打造农村产业融合体系;以"四个平台"建设为抓手,构建农村产业融合支撑体系;以"四新"促"四化",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新动能;以"三项改革"为动力,为农村产业融合增添新活力,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关键词: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现代农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汤洪俊 朱宗友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缓解农村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推进产业融合面临着经营主体发育迟缓、相关行业发展水平不高、农村各产业之间融合水平低、生产要素瓶颈约束等问题。对此,应以提高农民收入、市场导向、政府扶持、创新驱动和因地制宜为原则,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融合的行业发展,加强相关的激励措施和相关人才培养,加强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
关键词: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现代农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玉磊 李华 肖红波
本文首先对中国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和法国农业生产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对策建议:加大政策支持、保障生产者权益、深入挖掘地域资源、发展新型合作社和强化技术服务支撑。
关键词:
六次产业 产业融合 融合模式 融合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汤洪俊 朱宗友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缓解农村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推进产业融合面临着经营主体发育迟缓、相关行业发展水平不高、农村各产业之间融合水平低、生产要素瓶颈约束等问题。对此,应以提高农民收入、市场导向、政府扶持、创新驱动和因地制宜为原则,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融合的行业发展,加强相关的激励措施和相关人才培养,加强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
关键词: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现代农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海洋
农村产业融合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创新、拓宽产业发展空间、产生新的产业形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然而农村产业融合,也面临资金缺口、土地利用、剩余劳动力转化、农产品品质提升等发展瓶颈。吉林省现代农业先导区——吉林市孤店子镇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过程中,坚持多方受益的价值取向,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村企共建"、整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进农村经济循环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旅游业 三产融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毅清 游玉婷 王志刚
依据分工理论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并分析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使农业获益的机制。建立了观察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状况的分析框架,并以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和重庆六个代表性省及直辖市为例,对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颜齐 郑桐桐 孙鸿雁
将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引入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与互动,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案例素材,通过对其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实践中的研究,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影响效应及存在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趁
城乡融合为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流通,反之,农村产业融合也会促进城乡居民的互动,密切城乡之间的联系。在农村扶贫工作中,推进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当前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并探索出了生态休闲农业、"互联网+农业"、全产业链等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泽林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重要的生产要素,它们在不同融合模式中发挥作用不同,对农民在融合主体中参与的收入分配影响也不同。要深刻认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理,在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完善要素供给保障体系、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和强化风险应急管理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
关键词:
产业融合 生产要素 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
本文在梳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并揭示其实践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综合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要求、主要目标以及主要任务,并就相关政策措施提出如下建议:(一)创新管理体制。一是设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委员会;二是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二)健全用地制度。一是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用地给予倾斜;二是适当提高设施农用地规模;三是支持和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三)加强财税支持。一是加大财政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关键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二是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三是对新业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曹哲 邵旭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演进脉络,以“创造力—驱动力—牵引力—支撑力—聚合力”为分析框架,论证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总结了荷兰和韩国的模式及主要做法,以资借鉴。现阶段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融合主体间的创造力差异较大,制约了合作稳定性;技术和制度创新应用存在堵点,驱动作用发挥不充分;高品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影响了需求端的牵引作用;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不完善,融合发展的支撑力不足;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聚合力作用有待提升。因此,要聚焦提升融合发展动力,强化经营主体共同参与性,打通技术和制度创新应用的堵点,加强供给高品质农产品,优化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乐君 寇广增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民持续增收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它具有形成产业链、要素融合创新、构建利益共同体、产业可持续等特点,在产业链、主体、利益分享机制上探索了多种发展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本思路是,按照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既支持农户和合作社内生发展,又要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户参与并分享二三产业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在具体措施上,要打造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多元化融合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和共享机制,让农户获得更多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