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6)
- 2023(13258)
- 2022(11030)
- 2021(10223)
- 2020(8649)
- 2019(19673)
- 2018(19138)
- 2017(36252)
- 2016(19245)
- 2015(21557)
- 2014(21182)
- 2013(20926)
- 2012(19460)
- 2011(17533)
- 2010(18028)
- 2009(16887)
- 2008(15744)
- 2007(14329)
- 2006(12941)
- 2005(11580)
- 学科
- 济(81575)
- 经济(81494)
- 业(55409)
- 农(50679)
- 管理(43933)
- 农业(33941)
- 企(33504)
- 企业(33504)
- 中国(28096)
- 融(26333)
- 金融(26325)
- 方法(25703)
- 地方(25178)
- 银(24515)
- 银行(24489)
- 业经(24252)
- 行(23779)
- 数学(22335)
- 数学方法(21977)
- 制(19537)
- 财(17795)
- 学(15601)
- 体(14273)
- 发(13458)
- 农业经济(12785)
- 产业(12539)
- 理论(12440)
- 贸(12322)
- 贸易(12310)
- 技术(11898)
- 机构
- 学院(263063)
- 大学(256350)
- 济(107359)
- 经济(104891)
- 管理(97053)
- 研究(94307)
- 理学(82540)
- 理学院(81594)
- 管理学(79930)
- 管理学院(79470)
- 中国(77869)
- 农(64309)
- 科学(57821)
- 京(56930)
- 农业(49174)
- 财(47761)
- 所(47657)
- 中心(46227)
- 业大(46048)
- 研究所(43089)
- 江(42646)
- 财经(36508)
- 范(35941)
- 北京(35763)
- 师范(35565)
- 州(34417)
- 院(33950)
- 经(32993)
- 省(32005)
- 经济学(31319)
- 基金
- 项目(177138)
- 科学(137776)
- 研究(133766)
- 基金(123952)
- 家(107780)
- 国家(106726)
- 科学基金(90666)
- 社会(83915)
- 社会科(79088)
- 社会科学(79067)
- 省(73490)
- 基金项目(65971)
- 划(59704)
- 教育(58546)
- 编号(56626)
- 自然(55577)
- 自然科(54202)
- 自然科学(54184)
- 自然科学基金(53177)
- 资助(49188)
- 成果(45377)
- 发(41669)
- 重点(39792)
- 课题(39743)
- 部(37322)
- 创(37213)
- 农(35493)
- 创新(34740)
- 国家社会(34217)
- 发展(33993)
- 期刊
- 济(130458)
- 经济(130458)
- 研究(77555)
- 农(68022)
- 中国(64331)
- 农业(45812)
- 学报(42867)
- 科学(39229)
- 融(39019)
- 金融(39019)
- 财(36013)
- 大学(33499)
- 管理(32181)
- 学学(31557)
- 教育(29833)
- 业经(27809)
- 技术(24226)
- 业(22250)
- 问题(18130)
- 经济研究(17912)
- 财经(17014)
- 农村(15769)
- 村(15769)
- 版(15446)
- 农业经济(15247)
- 经(14827)
- 资源(13846)
- 世界(13341)
- 科技(12791)
- 经济问题(12731)
共检索到418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治 王一杰 胡志全
[目的]在探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包括产出高效化、业态多样化、服务社会化、生态绿色化、城乡一体化5个方面15项具体指标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北京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区域分异特征。[方法]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作为典型的客观赋权法,熵值法依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可有效反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间的变化规律,实现客观、真实地评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较好,但一级指标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呈明显的梯度差异,以昌平—顺义—通州一线为轴,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北部整体好于南部的分布特征;各区县内部不同指标间呈现差异化发展的现象。[结论]提出了推动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1)高水平阶段区县可供利用的农业资源种类、数量、质量等分布均衡且充沛,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处于较高发展阶段,此类区域应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进入农业,引领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较高水平阶段区县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农村支持支撑条件较好,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区域品牌;(3)较低水平阶段区县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发展一般,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对缓慢,该地区应在保持各自优势方面的前提下,加大薄弱环节投入;(4)低水平阶段区县属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滞后区域,农业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社会发展程度较低,市场化程度较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外部资源支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芸 陈俊红 陈慈
提出以农业为依托,以产业链延长、农业多功能拓展、农民增收为核心要素农业产业融合概念,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含三个层次的农业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北京市农村产业融合进程及成效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北京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已经进入成长阶段,发展成果惠及农民,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北京二、三产业融合"课题组 苏辉
随着北京工业高端化以及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壮大,北京二、三产业融合趋势日益显现。二、三产业间通过企业内部融合、产业链融合等方式,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共同发展。本文从北京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定性、定量方式,对二、三产业融合情况进行界定与分析,深层次反映北京产业结构现状,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产业 融合 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维莉
[目的]构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期通过相关发展数据研究,准确把握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合理引导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方法]遵循全面性、科学使用性、可操作性原则进行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以苏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融合进程是评价农业产业融合的主要一级指标;(2)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是评价农业产业融合的主要二级指标;(3)农产品加工相关企业数量是评价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最主要三级指标,其次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结论]以苏州市为例对文章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目前苏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与苏州实际情况相符,体现了该文构建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苏州市政府应加强政策引领及资金支持力度,着力促进农业与加工企业、旅游产业、服务产业及农村电子商务的连结,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进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雅妮
如何提高公共教育支出的使用效率、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各级政府财政支出关注的重点。对公共教育支出进行系统的考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并提取出最能体现"三性"的指标结合北京市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对其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进行评价。
关键词:
公共教育支出 绩效考评 指标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孟素洁 黄序
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进程 ,制定了北京市农村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测评方法 ,并运用其进行实证分析 ,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北京市 农村城市化 评价指标 测评方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芸 陈俊红 陈慈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融合水平进行评价有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引导未来发展。以北京市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农业产业融合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农业产业融合的关键要素筛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尝试性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农业产业融合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依据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阶段的划分,"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处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成长阶段并逐年推进,已经进入成长阶段的后期,产业融合行为表现优于产业融合效果表现。农业在与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且在壮大农业、农民增收和繁荣农村方面成效明显,但在农业服务业发展、农业增效、农业新业态培育等具体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今后应该加强对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引导,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农业生产率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籽种农业及其他农业新业态。研究表明,该农业产业融合评价体系可作为考量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成效的重要工具,对有关部门制定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 产业融合 评价指数 北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芸 陈俊红 陈慈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融合水平进行评价有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引导未来发展。以北京市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农业产业融合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农业产业融合的关键要素筛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尝试性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农业产业融合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依据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阶段的划分,"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处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成长阶段并逐年推进,已经进入成长阶段的后期,产业融合行为表现优于产业融合效果表现。农业在与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
农业 产业融合 评价指数 北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弘 昝杨杨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社会中的产业创新,是我国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为例,通过建立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模型,采用北京市2010-2016年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定量分析每个动力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政府政策、市场需求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的确是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动力因素;其中,技术创新和政府政策是最重要的动因,而市场需求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的推动作用有待提高。最后提出相应的融合发展路径:应积极发挥互联网的引导作用、完善政策规划、提高文化消费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文创产业链来推动北京文创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芳
"三产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和必然结果,通过"三产融合"推进农村供给侧改革,能够拓展农村农业事业边界,实现农村居民就业结构优化,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进而实现农村自我发展。然而目前农村经营主体面临着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制约,缺乏足够的流通能力以牵引相关政策落地和要素整合配置。本文基于"三产融合"的目标对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面向"三产融合"的农村流通体系优化策略。研究认为尽管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已经得到极大改善,但还无法支撑"三产融合"的深入发展。本文认为应加快壮大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培育"三产融合"流通"领跑者";推进公共流通骨干网络建设,创建农村农业现代化流通产业园;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流通配套设施;以优质就业和宜居空间吸引人才留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庆文 叶丹 韩洁 张凤
城乡一体化是党的十七大以及十七大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城乡发展的政策节点。本文以城乡一体化为题,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市为例,对京郊10个区县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京郊区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呈现阶梯形发展状态,进一步的聚类将京郊区县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分为两类,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综合评价 聚类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岳升阳 杜书明
地名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北京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挑战,要做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急需建立适合北京城市的地名文化遗产评价体系。本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使用年代、历史文化意义、感知度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再进行细化。根据评估结果对地名进行分级,以确定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泰峰 张凤荣 李灿 汪露
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内涵,从投入强度、使用强度、经济效益以及布局效应4个方面选取18个单项指标构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存在区域差异性的前提下,采用层次分析法、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和多因素综合法分析评价北京市门头沟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区位因素以及规划战略定位是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投入强度的最重要因素,投入强度大的乡镇中企业用地、基础服务设施用地比例偏高;邻近镇中心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使用强度大,使用强度最大的乡镇为研究区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的次中心;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所带来的收入差距更明显。在布局效应方面农村居民点用地多样性指标差异最显著,近市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巍 陈盼 贺琰
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利用公开数据建立了一套我国社会资本的测量指标体系,可反映社会资本的三个方面——社会结构、社会互动和社会意识,包含了行政组织结构因子、民间组织结构因子、公民行为因子、政治互动因子、外部认知因子和内部认知因子等。运用该指标体系分析了北京市的社会资本现状,发现北京市近年来在社会互动方面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社会意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社会结构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据此认为,北京市在深化制度改革和金融发展的同时,还要努力提升社会资本水平,以实现资本结构的不断优化和经济绩效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社会信任 测量指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巍 陈盼 贺琰
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利用公开数据建立了一套我国社会资本的测量指标体系,可反映社会资本的三个方面——社会结构、社会互动和社会意识,包含了行政组织结构因子、民间组织结构因子、公民行为因子、政治互动因子、外部认知因子和内部认知因子等。运用该指标体系分析了北京市的社会资本现状,发现北京市近年来在社会互动方面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社会意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社会结构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据此认为,北京市在深化制度改革和金融发展的同时,还要努力提升社会资本水平,以实现资本结构的不断优化和经济绩效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社会信任 测量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