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48)
- 2023(14536)
- 2022(12425)
- 2021(12032)
- 2020(9704)
- 2019(22581)
- 2018(22645)
- 2017(42754)
- 2016(23995)
- 2015(27085)
- 2014(27324)
- 2013(26284)
- 2012(24246)
- 2011(22054)
- 2010(22384)
- 2009(20226)
- 2008(19528)
- 2007(17431)
- 2006(15789)
- 2005(13749)
- 学科
- 济(89141)
- 经济(89042)
- 业(67650)
- 管理(60230)
- 农(51509)
- 企(45375)
- 企业(45375)
- 方法(36286)
- 农业(34289)
- 数学(31666)
- 数学方法(31229)
- 中国(28190)
- 业经(24558)
- 教育(23309)
- 财(21180)
- 学(19904)
- 地方(19559)
- 制(17354)
- 理论(16966)
- 贸(16282)
- 贸易(16277)
- 策(16186)
- 易(15881)
- 发(15741)
- 技术(15017)
- 环境(13229)
- 银(13107)
- 银行(13074)
- 发展(12748)
- 和(12681)
- 机构
- 学院(330647)
- 大学(330192)
- 管理(129502)
- 济(127023)
- 经济(123965)
- 研究(112947)
- 理学(112491)
- 理学院(111198)
- 管理学(109303)
- 管理学院(108674)
- 中国(80906)
- 京(70988)
- 科学(68700)
- 农(66927)
- 财(56408)
- 所(55904)
- 范(52785)
- 业大(52745)
- 师范(52491)
- 中心(51853)
- 农业(50872)
- 研究所(50847)
- 江(50054)
- 北京(45230)
- 财经(44640)
- 师范大学(42306)
- 经(40745)
- 州(40217)
- 院(40009)
- 教育(39953)
- 基金
- 项目(222943)
- 科学(176322)
- 研究(173539)
- 基金(158118)
- 家(135510)
- 国家(134124)
- 科学基金(115012)
- 社会(106584)
- 社会科(100336)
- 社会科学(100312)
- 省(88692)
- 教育(83822)
- 基金项目(83681)
- 编号(75587)
- 划(74874)
- 自然(72200)
- 自然科(70432)
- 自然科学(70419)
- 自然科学基金(69143)
- 资助(63951)
- 成果(63605)
- 课题(52892)
- 部(50660)
- 重点(49951)
- 发(49243)
- 创(46071)
- 项目编号(44100)
- 教育部(43654)
- 年(43344)
- 性(43063)
- 期刊
- 济(145387)
- 经济(145387)
- 研究(104614)
- 中国(71632)
- 农(69505)
- 教育(64236)
- 学报(49068)
- 农业(47446)
- 科学(46453)
- 管理(42412)
- 财(39276)
- 大学(39215)
- 学学(35746)
- 技术(30979)
- 融(30860)
- 金融(30860)
- 业经(29379)
- 业(21495)
- 财经(20313)
- 经济研究(20130)
- 问题(19838)
- 经(17192)
- 图书(17160)
- 版(16977)
- 职业(15852)
- 理论(15531)
- 科技(15511)
- 农业经济(15473)
- 农村(15206)
- 村(15206)
共检索到494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丽娟 郝振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农村流动人口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是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主要社会矛盾的一个体现。由于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家庭教育功能的变迁以及社会教育中的偏差,使得这一群体的儿童面临着严重的教育困境,甚至失教。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留守儿童家庭、农村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入手,但改变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无疑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 对策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潘璐 叶敬忠
中国近30年来唯经济论的发展主义意识形态和以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为表征的发展模式引发了农村人口流动深化、城乡教育政策剧烈调整、农村社会衰落等多重变迁后果,也使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生态更加恶劣。在家庭层面,劳动力流动的代际更替对留守儿童成长影响深远;在学校层面,农村教育的衰败与城市化取向使留守儿童的成长空间进一步恶化;在社区层面,城乡快速变迁中的乡村价值失范加剧留守儿童的成长风险。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大龄留守儿童与后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留守女童和困境留守儿童面临更为突出的成长困境。本文结合四川、河南等地社区实地调查中的案例发现,由点及面地论述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伴随发展变迁所面临的教育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连 韦利余 周芳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也随之凸显,引起社会各界重点关注。本文通过贵州省的典型调查,系统考察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与特征、存在问题与困境,并深度思考促进留守儿童走出困境的对策与思路。基于社会学理论和空间生产的价值导向,提出积极构建起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三位一体"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切实改善该群体在学校、家庭、社会等领域的发展环境与条件。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生存 困境 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建忠
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和生存方式的变化使不少家庭陷入困境,随之出现了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问题。采取多样化的合作形式、提高家长和教师的素质、积极传承民族文化是促进民族地区家校合作,减轻"留守"困境对留守儿童影响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 留守儿童 家校合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是其整个教育工作中的焦点之一。在儿童的整个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纽带功效,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纽带影响力却出现持续减弱的倾向,以致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构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纽带,提升父母榜样示范作用,建立稳定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是破解其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纽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艳红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工涌向城镇工作,其子女被迫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削弱了家庭功能,父母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被弱化。本文主要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艳红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工涌向城镇工作,其子女被迫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削弱了家庭功能,父母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被弱化。本文主要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胡霄
通过文献调研和对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的调研,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在留守儿童服务方面的四个困境:缺乏留守儿童服务的法律保障,省市级公共图书馆服务覆盖力有限,农村图书馆各方面资源建设不足,地区间差异性导致服务不均衡。针对上述四个方面的困境,我国可采取以下对策进行改善:制定留守儿童服务的法律法规和指南,发挥各级图书馆学会的引领作用,加强留守儿童实践服务的调查研究,开展适合当地情况的服务模式,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合作服务。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服务 留守儿童 对策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道德品行 学业表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道德品行 学业表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凡勇昆 邬志辉 秦玉友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政策和媒体话语,留守儿童研究需要寻找一些新的可能生长点,如研究要反思"农村留守儿童是怎么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谁才是农村留守儿童"等前提性问题。同时,目前在留守儿童基本状况的信息上还缺乏大数据的支撑,亟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大数据的动态监测机制和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发布平台。此外,跟踪研究行动可以获得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发展状况的长期影响,有利于突破传统研究框架的限制,生成新的问题意识和知识,只是跟踪研究有难控性特征,要足够重视一些注意事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计海 毛亚庆
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获得良好的发展是我国农村教育与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对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的8627名农村小学生进行调查,重点考察留守儿童的学业自我概念、师生关系和学校态度等学业心理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探讨学校管理对策。研究结果发现:非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状况表现最好;父母都外出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状况好于父母单方外出的留守儿童;父母单方外出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状况表现不佳,尤其是仅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状况最为不佳,值得关注。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业心理 学校管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辜胜阻 易善策 李华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面临学习滞后、心理失衡、行为失范以及安全堪忧等方面的问题。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应把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与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结合起来,改善城市农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并降低入学门槛,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新留守儿童的管理模式,发挥学校和社区在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民工 留守儿童 青少年教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春芳
“以儿童为中心”的社会投资战略已成为发达国家社会政策的新趋向。因城镇化巨大的虹吸效应,农村传统差序格局下以血缘、地缘为主的先赋性儿童照料资源日趋消解,农村留守家庭劳动力再生产能力不足,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政策进入公共政策领域。然而,从社会投资的视角来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政策尚缺乏“支持家庭”“多元共治”等理念,“事后补缺型”的制度设计难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和家庭的发展性需求,可能会通过降低未来人力资本增加贫困代际传递的风险。要实现“社会救助”向“社会投资”的理念转变,应以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发展能力为根本,从导致亲子分离的制度根源入手,利用服务供给、时间补偿等“支持家庭”手段,构建政府、家庭、社会等“多中心协同治理”的社会支持体系,为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普惠性的公共资源,以切断先赋性弱势与“留守事件”的链接机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春芳
“以儿童为中心”的社会投资战略已成为发达国家社会政策的新趋向。因城镇化巨大的虹吸效应,农村传统差序格局下以血缘、地缘为主的先赋性儿童照料资源日趋消解,农村留守家庭劳动力再生产能力不足,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政策进入公共政策领域。然而,从社会投资的视角来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政策尚缺乏“支持家庭”“多元共治”等理念,“事后补缺型”的制度设计难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和家庭的发展性需求,可能会通过降低未来人力资本增加贫困代际传递的风险。要实现“社会救助”向“社会投资”的理念转变,应以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发展能力为根本,从导致亲子分离的制度根源入手,利用服务供给、时间补偿等“支持家庭”手段,构建政府、家庭、社会等“多中心协同治理”的社会支持体系,为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普惠性的公共资源,以切断先赋性弱势与“留守事件”的链接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