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9)
- 2023(11863)
- 2022(9872)
- 2021(9033)
- 2020(7159)
- 2019(15795)
- 2018(15481)
- 2017(28074)
- 2016(15197)
- 2015(16861)
- 2014(16360)
- 2013(16049)
- 2012(15117)
- 2011(13985)
- 2010(14393)
- 2009(13261)
- 2008(12930)
- 2007(12032)
- 2006(10961)
- 2005(9932)
- 学科
- 济(66433)
- 经济(66376)
- 业(54619)
- 农(49410)
- 管理(39227)
- 农业(33162)
- 企(31877)
- 企业(31877)
- 中国(23865)
- 地方(22290)
- 业经(22162)
- 技术(19901)
- 方法(15755)
- 发(14954)
- 制(13658)
- 数学(12879)
- 技术管理(12818)
- 数学方法(12753)
- 农业经济(12679)
- 银(12245)
- 银行(12223)
- 发展(12074)
- 展(12031)
- 行(11988)
- 融(11649)
- 金融(11649)
- 策(10908)
- 学(10844)
- 财(10809)
- 贸(10683)
- 机构
- 学院(216028)
- 大学(206162)
- 济(90343)
- 经济(88418)
- 管理(81519)
- 研究(77968)
- 理学(69181)
- 理学院(68413)
- 管理学(67445)
- 管理学院(67025)
- 中国(60216)
- 农(54992)
- 科学(45699)
- 京(44039)
- 农业(41335)
- 所(39015)
- 财(37738)
- 业大(37015)
- 中心(36402)
- 江(36190)
- 研究所(34870)
- 范(31101)
- 师范(30847)
- 州(28934)
- 财经(28441)
- 北京(27831)
- 省(27357)
- 院(27338)
- 经(25730)
- 农业大学(25199)
- 基金
- 项目(139301)
- 科学(110570)
- 研究(110255)
- 基金(96232)
- 家(82923)
- 国家(81984)
- 科学基金(70466)
- 社会(70108)
- 社会科(65967)
- 社会科学(65954)
- 省(60503)
- 基金项目(51253)
- 教育(49831)
- 划(47958)
- 编号(47177)
- 自然(41329)
- 自然科(40397)
- 自然科学(40389)
- 自然科学基金(39661)
- 发(37723)
- 成果(37599)
- 资助(36052)
- 创(35229)
- 课题(34031)
- 创新(31927)
- 重点(31399)
- 农(31363)
- 发展(31179)
- 展(30628)
- 部(29821)
- 期刊
- 济(116853)
- 经济(116853)
- 研究(67123)
- 农(61588)
- 中国(59781)
- 农业(41814)
- 教育(34666)
- 科学(31568)
- 学报(31308)
- 管理(30390)
- 业经(26807)
- 财(25965)
- 融(25524)
- 金融(25524)
- 大学(25420)
- 学学(23898)
- 技术(22273)
- 业(20165)
- 问题(15648)
- 经济研究(15526)
- 农业经济(15225)
- 农村(14912)
- 村(14912)
- 科技(13668)
- 财经(13184)
- 版(12506)
- 世界(12410)
- 技术经济(12167)
- 经济问题(11690)
- 经(11474)
共检索到351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海明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各级地方政府纷纷释放政策红利,积极助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农村拓展,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到农村发展建设中,为农民增收致富、农业产业升级打造新引擎和新亮点。在乡村掀起"双创"新浪潮的背景下,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双创"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评估研究》一书,以"双创"的时代背景和研究意义为切入点,
关键词:
“双创” 新农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岩
大学生"新农人"创业是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力资源优化整合的最佳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应用型高校培养创业型"新农人"的必要性,并剖析了培育创业型"新农人"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而构建出其培育体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创业型“新农人” 培育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朝晖 李安
农村创业型经济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及社会资本等优势资源从城市引向农村,正在成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本文首先就创业"技术-经济"创新范式的后发优势机理深入剖析,而后从生产决策、生产力发展以及组织形态方面探讨创业在区域后发利益优势形成中的作用,最后,应用经济学方法论证创业发展中后发优势可持续相关问题。结论认为,农村创业在技术与制度方面具显著后发利益优势,创业不同阶段中分散与集聚发展格局并存,创业技术进步与产业承接导入是农村后发赶超优势稳态持续的关键。
关键词:
创业型经济 创新驱动 农村后发优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良武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推动了农村市场发育,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人均收入快速增加。但是,近来我国许多地区的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较为缓慢,究其根本原因,不是农业生产效率问题或人口问题,而是农村市场发育水平问题导致的。因此,农村市场的培育已经成为实现农村持续发展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文章认为,加强政府作用、塑造市场主体、构建交易组织体系、完善市场网络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是培育农村市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市场培育 流通体制 农村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艳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志增
培育新型农民,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近年来,河北省实行中等职业教育送教下乡,把招生对象由原来的以初中应届毕业生为主扩展到20-45周岁的在乡农民,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使学生学习不离家门、致富不离土地,探索了一种培育新型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农村职业教育 新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臧景范
近年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银监会在促进农村地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依然不容乐观,集中表现为县域机构网点少,种类单一,功能残缺,市场缺乏有效竞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晓宁
发育市场是九十年代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现阶段农村转向市场经济的重点是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农村要素市场最重要的是建立土地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推进三大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发育土地市场的关键是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的流转机制;发育金融市场主要应打破农村金融业的垄断,在市场竞争中建立新的农村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完善短期金融市场的基础上,促进长期金融市场的发育;发育劳动力市场的关键是,政府拆除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藩蓠,开放搞活城乡及国外劳务市场,把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纳入政府宏观指导下的市场调节轨道。
关键词:
农村要素市场 培育与发展 策略构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玉香 王希玲
近年来,为适应我国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需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旺盛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迅速发展起来。它在组织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在总体上仍处于最初的起步阶段,发展数量少、合作领域窄、结构层次低、服务功能弱;在外部环境上,认识程度低、扶持政策少、相关法律缺;在内部建设上,机制不建全、管理不完善、发展不规范。针对农村合作组织的脆弱性,针对农业市场经济,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的迫切要求,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周
探讨长效机制,首先要给出长效机制的定义。所谓长效机制有两个含义,一是能较长时间地发挥作用, 二是它合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会成为今后深化改革的对象。第一个含义中的较长时间究竟有多长或许具有不确定性,第二个含义则非常明确,所以长效机制的后一个含义要比第一个含义更为重要。从逻辑上讲,在既有‘好牌”(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引起的转移支付能力增强)又有“坏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束缚生产力的制度安排)的情形下,难点不是出“好牌”,如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直接为农民增收作贡献, 而是通过深化改革处理“坏牌”,不断地改善“三农”的宏观政策环境。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吕剑红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主动融人社会经济发展之中,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高校履行基本职能的重要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是新时期解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世昌 郭如良
实现我国农业现化化,必须认真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搞好“两个根本转变”,把农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当前要着重抓好如下几项工作:①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巨大作用;②牢固确立科技进步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关键地位;③进行新的科技革命;④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⑤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村技术市场;⑥加快科技特别是农业科技向贫困地区转移;⑦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⑧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⑨切实增加农业科技投入;①0制订和完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优惠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海芳 郭跃军
农村内生发展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仍然普遍落后于城市,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集体观念弱化、治理体系松散和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村持续发展,未来应明确集体土地产权、发挥村庄能人的领导带头作用、充分利用技术等先进要素、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内生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内生发展能力 农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