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4)
- 2023(13549)
- 2022(11355)
- 2021(10724)
- 2020(8580)
- 2019(19629)
- 2018(19362)
- 2017(36187)
- 2016(20140)
- 2015(21678)
- 2014(21477)
- 2013(20744)
- 2012(19082)
- 2011(17381)
- 2010(17487)
- 2009(15966)
- 2008(15812)
- 2007(13757)
- 2006(12712)
- 2005(10945)
- 学科
- 济(78695)
- 经济(78604)
- 业(56981)
- 农(50992)
- 管理(49272)
- 企(34950)
- 企业(34950)
- 农业(33741)
- 方法(25737)
- 业经(23439)
- 数学(23176)
- 数学方法(22871)
- 中国(21436)
- 地方(19170)
- 制(19098)
- 财(18796)
- 学(16095)
- 贸(15081)
- 贸易(15075)
- 易(14679)
- 策(14410)
- 发(13921)
- 体(13849)
- 农业经济(12635)
- 银(12413)
- 银行(12369)
- 土地(12000)
- 及其(11947)
- 环境(11939)
- 行(11872)
- 机构
- 学院(273819)
- 大学(267002)
- 济(111672)
- 经济(109320)
- 管理(101622)
- 研究(98157)
- 理学(87687)
- 理学院(86650)
- 管理学(85120)
- 管理学院(84610)
- 中国(75858)
- 农(71277)
- 科学(62001)
- 京(56425)
- 农业(55050)
- 财(50669)
- 业大(50444)
- 所(50417)
- 中心(45984)
- 研究所(45848)
- 江(43702)
- 财经(38553)
- 范(37303)
- 师范(36872)
- 经(35104)
- 院(34987)
- 农业大学(34919)
- 北京(34559)
- 省(34541)
- 州(33700)
- 基金
- 项目(186350)
- 科学(145609)
- 研究(135574)
- 基金(133310)
- 家(118423)
- 国家(117270)
- 科学基金(98954)
- 社会(86199)
- 社会科(81259)
- 社会科学(81238)
- 省(75164)
- 基金项目(71000)
- 自然(63851)
- 划(62738)
- 自然科(62295)
- 自然科学(62274)
- 自然科学基金(61157)
- 教育(60792)
- 编号(55905)
- 资助(52111)
- 成果(44395)
- 发(42275)
- 重点(42159)
- 部(40518)
- 创(38954)
- 课题(38933)
- 农(38578)
- 创新(36356)
- 国家社会(35463)
- 科研(35243)
- 期刊
- 济(132726)
- 经济(132726)
- 研究(79970)
- 农(74134)
- 中国(62416)
- 农业(50058)
- 学报(48113)
- 科学(44042)
- 财(36713)
- 大学(36627)
- 学学(34849)
- 管理(32981)
- 教育(30182)
- 融(29615)
- 金融(29615)
- 业经(28622)
- 业(24182)
- 技术(21509)
- 经济研究(19162)
- 问题(18653)
- 财经(17909)
- 版(16487)
- 农村(15669)
- 村(15669)
- 经(15502)
- 农业经济(15369)
- 资源(15166)
- 业大(14424)
- 世界(14023)
- 科技(13370)
共检索到418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阳 何腾兵 成剑波 付天岭 周志飞
农村"三变"改革即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是改善农村生产方式、引导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土地确权是"资源变资产"的基础。通过对农村"三变"改革土地确权的调查和研究,指出影响农村土地确权的因素有自然条件的制约、历史遗留问题严重、政策制度的不完善、人员资金的不到位以及土地民俗的束缚,提出完善政策制度,攻克技术难关,加强组织和协调,多渠道进行沟通和宣教,以保障土地确权工作的顺利开展,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实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永平 黄海燕
发端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的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示范引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系统化的农村改革路径,"三变"改革涉及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利益格局的调整优化、社会管理的构建完善等诸多方面,因而制约因素较多,且在改革实践中蕴含着一些潜在风险,直接影响"三变"改革成效的发挥。应在掌握农村"三变"改革各类风险形成机理、可能后果及相互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从加大政策支持、加强能力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加强农村"三变"改革风险防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永平 周丕东
通过对六盘水市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实践的调研,本文剖析了农村"三变"改革的背景、内涵和改革效应,从丰富和发展"两个飞跃"理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施精准扶贫有效脱贫、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三变"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价值,并从资源资产确权登记、股权量化与收益分配、产业平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引进、风险防控机制构建等方面揭示了开展农村"三变"改革需要抓好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坚持问题导向、尊重农民意愿、发挥政府作用、兼顾公
[期刊] 改革
[作者]
桑瑜
"三变"改革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简称。以贵州六盘水的改革试验为样本,从学理层面对"三变"改革的内在逻辑进行讨论,重点阐释三个问题:第一,"三变"改革的核心要义是什么;第二,"三变"改革的着力点何在;第三,"三变"改革如何从机制上实现利益制衡。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要让农民脱贫致富,关键是要让农民拥有资产性收入;要让农民拥有资产性收入,关键在于推动农民的资产增值;要推动农民的资产增值,关键在于建立"公司+农户"的利益制衡机制。
关键词:
“三变”改革 政府作为 贵州扶贫样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凌 崔云霞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从当初的"两权分离"到今天的"三权分置",坚持不变的是村集体经济性质,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近年来,贵州农村推行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以产业为平台,以股份为纽带,打造"股份农民",做到"产业联体、股份连心",形成了一种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力量,对于实现土地有价值的流转,带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再造和乡村治理模式的重构,推动城乡发展要素的双向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桑瑜
"三变"改革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简称。以贵州六盘水的改革试验为样本,从学理层面对"三变"改革的内在逻辑进行讨论,重点阐释三个问题:第一,"三变"改革的核心要义是什么;第二,"三变"改革的着力点何在;第三,"三变"改革如何从机制上实现利益制衡。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要让农民脱贫致富,关键是要让农民拥有资产性收入;要让农民拥有资产性收入,关键在于推动农民的资产增值;要推动农民的资产增值,关键在于建立"公司+农户"的利益制衡机制。
关键词:
“三变”改革 政府作为 贵州扶贫样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福波
"三变"改革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对于盘活农村土地、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通过比较分析法,对"三变"改革与发达地区的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异同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三变"改革与经典农地股份合作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不同的是,"三变"改革产生于城镇化水平不高、二三产业相对发达、劳动力大量外流的欠发达地区;其制度成因具有诱致性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特点;制度特点表现为在经典的农地股份合作制中加入了资产租赁的做法,而且政府深度参与并主导了产业发展;"三变"改革的制度绩效表现为推动了城乡生产要素良性互动与乡村治理结构优化。因此,"三变"改革是经典股农地份合作制的升级与再造,是农地股份合作制在贵州的新实践。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肖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柯刚 朱道林
乌蒙山区的六盘水市在农村税费改革进程中 ,认真执行国家政策 ,初步实现了“减轻、规范、稳定”的目标。全市现有计税面积为 1 2 9.1 2万亩 (以二轮承包为依据 ) ,而实有耕地面积为 5 62 .72万亩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习惯亩”与“丈量亩”的差别。本文就这一差别进行耕地投入产出分析 ,基本结论是 :减轻后的农民负担并非全是农民的合理负担 ;很大一部分旱地种植是亏损的 ,在亏损种植的旱地上不应征收农业税
关键词:
习惯亩 农村税费改革 农业税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姜长云 芦千文
"三变"改革为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和推进乡村产业兴旺提供了积极的尝试。本文总结了贵州省六盘水市推进乡村"三变"改革的背景、内容和运作模式。以此为基础,提出要科学把握"三变"改革形成的经验和取得成功的条件,汲取其制度优势的精髓;今后要进一步完善"三变"改革,仍有一些后续课题要做,即:完善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对新型经营主体及其带头人的培训提升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突出加强市场营销网络和品牌服务;引导农村服务业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网络化发展,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和绿色发展;加强产权、要素流转平台建设,推进"三变"改革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农民培训,增强农民参与产业开发和创业就业的能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六盘水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廖军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立 刘邵权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耕地-粮食-人口"这一思路而展开的。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单一评价方法难以全面反映社会发展实际。从土地功能视角出发提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的新体系:基于土地粮食视角的人口承载力、基于建设用地视角的人口承载力、基于土地经济关系视角的人口承载力。首次将土地经济关系引入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利用不同土地类型与国民经济部门的关系进行人口测算,可以真实反映当今经济社会下人口承载的实际状态。以攀枝花市、六盘水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仅从本区域评价结果来看,原有传统的土地粮食人口承载能力在此次评价中并不构成最大限制因素,而是建设用地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士彬 张勇荣 安裕伦
运用地形位指数和分布指数,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区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空间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20 a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建设用地在低地形位的优势性增强且有向高地形位扩展的趋势,水田的优势分布范围缩小,但在低地形位优势增强,建设用地、水田在低地形位的优势增强导致旱地、灌木林地优势分布区间上移并收缩;②研究时段内工作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未出现明显的分化,各类型相间分布,未形成明显的以建设用地为中心的带状分布格局;③1990年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在地形位梯度上的分布已经分异成高、中、低三段式格局且20 a间未发生明显改变,各土地...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形位指数 分布指数 山地城市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该社2005年12月正式以统一法人机构挂牌以来,以“立足钟山区、服务钟山区、发展钟山区”的市场定位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品种和服务手段,打造与农、与城各宜,丰富的金融服务品牌。努力为城乡工商业和居民提供先进、灵活、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全方位提高了钟山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六盘水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截至2006年7月末,该社存贷规模达18亿元。几年来,钟山区联社成效显著。2004、2005年连续两年荣获全省88家县级联社各项存款绝对额增加前十名;2005年8月钟山联社营业部被贵州省银行业协会授予“精品网点”荣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晓敏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40年前改革开放是从农村破题,现阶段的农村改革关键是解决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分得充分、统得不够"的问题,农村"三变"改革通过股权合作和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推动农村综合改革,既是加快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行动。甘肃张掖市农业发展基础良好,为农村"三变"改革提供了较为成熟的载体和平台。张掖市在农村"三变"改革中探索形成的经验,对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全面脱贫奔小康有明显成效,也存在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三变”改革 脱贫 实践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