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1)
2023(12910)
2022(11052)
2021(10246)
2020(8652)
2019(20284)
2018(20082)
2017(38210)
2016(20868)
2015(23438)
2014(23687)
2013(23531)
2012(21867)
2011(19981)
2010(20522)
2009(19279)
2008(19494)
2007(18160)
2006(16140)
2005(14700)
作者
(60908)
(51586)
(51180)
(48929)
(32365)
(24754)
(23318)
(20018)
(19359)
(18478)
(17530)
(17219)
(16494)
(16086)
(16024)
(15846)
(15812)
(14903)
(14864)
(14861)
(12983)
(12806)
(12548)
(11854)
(11714)
(11652)
(11605)
(11301)
(10504)
(10356)
学科
(88878)
经济(88762)
(65000)
管理(59015)
(50974)
(43590)
企业(43590)
方法(34220)
农业(33717)
数学(29805)
数学方法(29442)
业经(24827)
(23926)
中国(22731)
(22679)
地方(18107)
(17019)
(16077)
贸易(16069)
(15648)
(15493)
(14765)
银行(14733)
(14028)
(13791)
财务(13746)
财务管理(13694)
(13417)
(13242)
金融(13238)
机构
学院(303268)
大学(299652)
(124858)
经济(122071)
管理(113647)
研究(102153)
理学(96777)
理学院(95718)
管理学(94024)
管理学院(93452)
中国(80737)
(68797)
(63382)
科学(61874)
(59893)
农业(52826)
(52762)
业大(49878)
(49512)
中心(48963)
研究所(47042)
财经(45887)
(41347)
北京(39682)
(39476)
师范(39089)
(38693)
经济学(37460)
(35685)
(35363)
基金
项目(192865)
科学(150446)
研究(144696)
基金(137864)
(119406)
国家(118281)
科学基金(100448)
社会(90947)
社会科(85677)
社会科学(85651)
(77255)
基金项目(73164)
教育(65897)
(63270)
自然(62735)
编号(61607)
自然科(61203)
自然科学(61184)
自然科学基金(60094)
资助(55276)
成果(50917)
重点(43294)
(42964)
(42330)
课题(42046)
(39954)
(39776)
(37399)
(37376)
国家社会(37346)
期刊
(149724)
经济(149724)
研究(90088)
(71540)
中国(67734)
学报(48488)
(48464)
农业(48005)
科学(44129)
管理(38468)
大学(37657)
学学(35370)
教育(33504)
(32194)
金融(32194)
业经(29963)
技术(27109)
(23598)
财经(22672)
经济研究(21194)
问题(20826)
(19423)
(18004)
农村(16115)
(16115)
世界(15552)
农业经济(15491)
技术经济(15327)
图书(14429)
理论(14370)
共检索到470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岳永兵  
农村村民实行"一户一宅"制度是现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目的是在延续宅基地分配公平优先原则的同时,遏制宅基地无序扩张和乱占滥用耕地行为。该制度对于保障农民居住权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一户多宅"、超标准占用宅基地现象逐渐增多,由此也引发了各界对"一户一宅"制度的广泛讨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惠文  
农村村民的资格、一户的标准和一宅的标准,很难通过立法予以规定。农村村民一户一宅,是计划经济的分配规则,不是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则。集体没有足够多的空闲地,以户为单位无偿分配,无法有效实施。法院将农村房屋买卖有效的范围局限于集体成员,背离了法律文本。由于制度设计缺陷,集体收回宅基地使用权困难重重。未来应当取消农村村民一户一宅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尹璇  
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订,首次明确规定农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时至今日,"一户一宅"制度已实施18年,但其落实情况令人担忧。在农村,"一户多宅"、"违规扩建"、"空心村"等现象普遍存在,到底是法不责众还是法律尚待完善?笔者经过对一些省份农村的实地调研,试图对"一户一宅"政策的实施困境和解决思路进行思考和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师承瑞  
析一户多宅师承瑞所谓一户多宅,是指一个户主占有2处以上住宅,多占的宅基地绝大多数属于超标准占用,或违法占用,少则2处,多则4—5处,闲置了许多土地。这已成为土地管理中的一个问题。一户多宅主要发生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县城内、乡镇驻地、主要交通要道两侧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秦立建  蒋中一  
本文指出了城乡结合部在城市扩张中出现了大量的由农业户籍和居民户籍家庭成员组成的"一户两制"家庭,该类型家庭同时面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等三种政府举办的医疗保险。"一户两制"家庭中居民户籍的家庭成员冒用农业户籍家庭成员的名义就诊并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处得到补偿,导致传统的医疗费用补偿政策不再有效,加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出险的风险。本文最后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城市扩张中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邱书钦  
土地细碎化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也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土地细碎化表面上是地块的细碎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的细碎化,而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整治,都未能从根本上整合细碎化的土地产权。怀远县基于方便农民耕种的需要,在基层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组织调整土地的功能,通过"三不变、两提倡、一调整"形成了"一户一块田"的耕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难题。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革,必须强化集体组织的土地统筹权利和能力,赋予其相应的土地(地块)调整职能,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邱书钦  
土地细碎化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也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土地细碎化表面上是地块的细碎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的细碎化,而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整治,都未能从根本上整合细碎化的土地产权。怀远县基于方便农民耕种的需要,在基层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组织调整土地的功能,通过“三不变、两提倡、一调整”形成了“一户一块田”的耕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难题。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革,必须强化集体组织的土地统筹权利和能力,赋予其相应的土地(地块)调整职能,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邱书钦  
土地细碎化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也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土地细碎化表面上是地块的细碎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的细碎化,而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整治,都未能从根本上整合细碎化的土地产权。怀远县基于方便农民耕种的需要,在基层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组织调整土地的功能,通过"三不变、两提倡、一调整"形成了"一户一块田"的耕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难题。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革,必须强化集体组织的土地统筹权利和能力,赋予其相应的土地(地块)调整职能,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立足于小农经济为主的基本国情,保护耕作者的利益,为满足现代化小农生产提供服务;既要尊重各地群众的意愿和创造性,也要规范指导,有序推进。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璐璐  
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而在广大农村"一户多宅"现象普遍存在。以福建省晋江市T镇W村"一户多宅"的典型农户为研究对象,分析"一户多宅"形成的原因。研究表明,"一户多宅"的形成原因表现在建新不拆旧、继承父辈遗产、经营用地改用为宅基地、村内流转、没有分户五个方面。解决"一户多宅"问题,应从重构产权关系和完善配套政策两方面发力,对有合法产权和没有合法产权的"一户多宅"问题应采取差别化的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2015年2月,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县(市、区),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其中,浙江省义乌市、云南省大理市等15个地区重点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3年多来,地方"宅改"探索了哪些有益的经验、取得了哪些重大的突破与成效?最近,通过对云南大理与浙江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乃贵  
按照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安排,笔者前段时间实地考察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之一——江西省余江县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情况,其做法和成效,令人深思。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情况与成效余江县地处赣东北,下辖18个乡(镇、场)、116个行政村、1040个自然村,全县7.3万农户中,一户一宅4.4万户,一户多宅2.9万户。全县宅基地9.24万宗,村庄建设用地7.8万亩,宅基地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乃贵  
按照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安排,笔者前段时间实地考察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之一——江西省余江县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情况,其做法和成效,令人深思。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情况与成效余江县地处赣东北,下辖18个乡(镇、场)、116个行政村、1040个自然村,全县7.3万农户中,一户一宅4.4万户,一户多宅2.9万户。全县宅基地9.24万宗,村庄建设用地7.8万亩,宅基地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辜曼衡  朱孟珏  郑春晖  朱詠珊  赵雅婷  詹嘉灵  
经济发达地区普遍存在"一户多宅"现象。盘活闲置宅基地,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广州新塘xz村为例,分析经济发达地区"一户多宅"的现状特征、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表明:xz村存在宅基地申请落实难、多占现象严重、"空心化"初显、流转不稳定等特征;分配标准不明确、非法占有、隐形流转、退出机制不完善是导致"一户多宅"的重要成因;构建了基于利益主体的分析框架,并从政府制度机制、村组织沟通协调机制、村民权益保障机制提出优化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楠  顾恬玮  郝晋珉  祖健  
为深入探究影响农村宅基地一户多宅行为的主要因素,明确一户多宅整治工作的重点方向,以地处黄淮海平原的河北省曲周县前河道村为典型案例,通过农户调查获取样本农户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一户多宅行为的主要农户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规模的提升会降低农户新辟宅基地建房的意愿,农户居住需求的提升促进了一户多宅行为,农户对相关政策认知水平的提升抑制了一户多宅行为,农户发生一户多宅行为与对原有居住环境不满意密切相关。宅基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得一户多宅行为的产生并不受制于农户自身的经济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