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9)
- 2023(10789)
- 2022(9589)
- 2021(9162)
- 2020(7634)
- 2019(17523)
- 2018(17755)
- 2017(34240)
- 2016(18790)
- 2015(21275)
- 2014(21236)
- 2013(21213)
- 2012(19323)
- 2011(17497)
- 2010(17387)
- 2009(15878)
- 2008(15214)
- 2007(13356)
- 2006(11741)
- 2005(9980)
- 学科
- 济(74905)
- 经济(74826)
- 业(57580)
- 管理(47350)
- 农(46947)
- 企(36617)
- 企业(36617)
- 方法(32767)
- 农业(31217)
- 数学(28675)
- 数学方法(28372)
- 业经(20539)
- 中国(18018)
- 学(16804)
- 财(15832)
- 地方(15815)
- 制(13493)
- 贸(12932)
- 贸易(12927)
- 易(12597)
- 技术(11858)
- 发(11476)
- 环境(11261)
- 理论(11180)
- 策(10903)
- 和(10704)
- 农业经济(10655)
- 体(10031)
- 教育(9965)
- 银(9947)
- 机构
- 学院(266772)
- 大学(264040)
- 管理(107837)
- 济(102399)
- 经济(100154)
- 理学(94847)
- 理学院(93802)
- 管理学(92167)
- 管理学院(91725)
- 研究(89123)
- 农(69208)
- 中国(65346)
- 科学(59492)
- 京(55579)
- 农业(53570)
- 业大(51544)
- 所(45845)
- 研究所(42264)
- 财(42076)
- 中心(41249)
- 江(38049)
- 范(34351)
- 财经(34332)
- 北京(34133)
- 师范(34009)
- 农业大学(33828)
- 经(31436)
- 州(30930)
- 院(30813)
- 经济管理(30567)
- 基金
- 项目(190336)
- 科学(148382)
- 研究(137758)
- 基金(137208)
- 家(120560)
- 国家(119475)
- 科学基金(101770)
- 社会(84287)
- 社会科(79348)
- 社会科学(79323)
- 省(76830)
- 基金项目(74405)
- 自然(67988)
- 自然科(66341)
- 自然科学(66320)
- 自然科学基金(65121)
- 划(63458)
- 教育(61243)
- 编号(58005)
- 资助(55275)
- 成果(45782)
- 重点(42103)
- 发(41437)
- 部(41301)
- 创(39811)
- 课题(38415)
- 创新(37078)
- 农(37001)
- 科研(36567)
- 计划(35638)
- 期刊
- 济(114272)
- 经济(114272)
- 研究(71965)
- 农(71952)
- 中国(49791)
- 学报(49292)
- 农业(49026)
- 科学(43813)
- 大学(36661)
- 学学(35041)
- 管理(34046)
- 财(28496)
- 教育(26418)
- 业经(24860)
- 业(22840)
- 融(22091)
- 金融(22091)
- 技术(21793)
- 问题(16223)
- 版(15670)
- 业大(15309)
- 财经(15112)
- 经济研究(15032)
- 科技(14397)
- 农业经济(14158)
- 农村(13606)
- 村(13606)
- 图书(13578)
- 理论(13277)
- 农业大学(12939)
共检索到376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鹏 王帅帅 杨高山 张恒 韩胜芳 王冬梅
【目的】建立农杆菌介导的瞬时沉默小麦HCP1的方法,为简便、快速、高效地研究小麦基因功能提供一种可靠的技术支持。研究HCP1在叶锈菌侵染过程中对H2O2的清除作用,为阐明小麦抗叶锈菌侵染中信号转导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农杆菌注射法,将携带有pe GFP载体的农杆菌注射到小麦叶片中,观察叶片中荧光强度及分布,分析外源质粒在小麦叶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注射EHA105、LBA4404和C58C1 3种不同的农杆菌菌株,将HCP1的RNAi载体导入小麦叶片细胞中,利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P1瞬时沉默效率,并结合Rohringer染色分析,明确不同农杆菌对寄主叶片侵染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晓彬 刘娜 李福宽 吴立柱 张洁 王冬梅
【目的】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已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建立以TRV为载体介导的大豆基因瞬时沉默体系,为将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在大豆与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互作体系中对大豆基因功能进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从大豆品种冀豆7号(J7)叶片中特异性扩增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Gm PDS)的部分片段,并将该基因片段插入质粒p TRV﹕RNA2中;向J7的第一位真叶注射携带有TRV或TRV﹕Gm PDS的农杆菌,注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永芳 马玉坤 郭余龙 李名扬
采用根癌农杆菌感染半夏无菌叶片、叶柄和愈伤组织,对GUS基因的瞬间表达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转化受体、感染时间、菌液浓度、共培养、预培养时间、菌种对GUS基因的瞬间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半夏的无菌苗叶柄和愈伤组织,在OD值为0.2的EHA101或EHA105农杆菌液中感染15 min,叶柄暗处共培养3 d,愈伤组织2 d,能够得到较高的GUS基因瞬间表达。
关键词:
半夏 根癌农杆菌 GUS基因 瞬间表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春莲 王洪洋 田振东
以GFP为报告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B302-3-GFP,采用农杆菌叶片注射法对其在本氏烟叶片中瞬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分析基因沉默抑制子p19、菌液不同浓度以及侵染时间对GFP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农杆菌菌液D600为0.8~1.0并与含有p19基因的载体共注射条件下,农杆菌注射3~5d后本氏烟草叶片表现出很强的绿色荧光,实现了GFP在本氏烟草中的高效瞬时表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春莲 王洪洋 田振东
以GFP为报告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B302-3-GFP,采用农杆菌叶片注射法对其在本氏烟叶片中瞬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分析基因沉默抑制子p19、菌液不同浓度以及侵染时间对GFP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农杆菌菌液D600 0.8~1.0并与含有p19基因的载体共注射条件下,农杆菌注射3~5 d后本氏烟草叶片表现出很强的绿色荧光,实现了GFP在本氏烟草中的高效瞬时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军 赵爱春 王茜龄 祝娟娟 张琼予 金筱耘 李镇刚 鲁成 吴存容 余茂德
【目的】克隆桑树肌动蛋白MaACT3的启动子。【方法】采用抑制PCR技术获得肌动蛋白的5′端侧翼序列;采用农杆菌感染成熟叶片瞬时表达检测启动子活性。【结果】获得的5′端侧翼序列含有基因的翻译起始位点、第一外显子、第一内含子和第二外显子的一部分,外显子部分与已报道的桑树肌动蛋白MaACT3序列完全相同。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了绿色荧光,在mRNA水平上也检测到表达,证实了获得的5′端序列具有启动活性。【结论】获得的桑树肌动蛋白MaACT3的启动子具有启动活性,可以应用于桑树转基因研究。
关键词:
桑树 接头 启动子 绿色荧光蛋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丽 谷俊涛 龙素霞 郭程瑾 肖凯
以小麦成熟胚为转化受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建立了小麦的转基因株系。结果表明,建立的小麦遗传转化和植株再生体系,在选择压下由侵染的小麦成熟胚中,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频率为57.50%,愈伤组织分化频率为8.58%,植株分化比例为0.83%。对再生植株中报告基因Gus的PCR检测结果表明,供试3株小麦的PCR均为阳性。与未进行遗传转化的对照植株相比,再生植株的Gus活性明显提高。表明再生的供试植株均为转基因植株。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小麦成熟胚遗传转化和再生体系,为今后小麦的高频转基因系的获得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月婷 廖玉才 黄涛 刘正位 高春生 李和平
为建立农杆菌介导的高效小麦遗传转化体系,分析比较了不同小麦栽培品种、不同培养处理条件下的愈伤诱导、分化及转化效率。结果表明:2个长江中下游主推小麦品种扬麦158和华麦13的幼胚愈伤诱导没有差异,但扬麦158形成的胚性愈伤多、分化率及转化率高于华麦13,是优良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受体基因型。预培养20d的愈伤转化率最高,高渗处理可进一步提高转化率。获得的T0、T1代转基因植株,经PCR分析鉴定,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
关键词:
小麦 农杆菌 幼胚 除草剂 转化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莉 郎志宏 李桂英 何康来 岳同卿 张杰 黄大昉
【目的】建立一套高效、稳定的甜高粱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并在甜高粱中验证来源于苏云金芽胞杆菌新型杀虫基因cry1Ah表达产物的杀虫活性。【方法】以甜高粱幼穗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密码子优化过的Bt cry1Ah导入2个甜高粱品种"BABUSH"和"MN-3025"中。对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RT-PCR分析及除草剂抗性、目的蛋白表达水平和抗虫性鉴定分析。【结果】对336块幼穗愈伤组织块进行了农杆菌侵染,经双丙氨膦(Bialaphos)梯度筛选后共获得66株再生植株,PCR鉴定在8个转化事件中有22株为阳性植株,平均转化率为2.38%。RT-PCR检测结果表明,cry1Ah...
关键词:
甜高粱 cry1Ah 农杆菌转化 抗虫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会超 刘孟刚 郭丽娟 贾文庆
'Pink Peace'rose was used to study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ransferring the SeNHX1 gene into the callu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medium was MS+2,4-D 5.0 mg?L-1 + TDZ 0.5 mg?L-1.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was able to take the target gene into callus and the blue s...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RAZZAQ Abdul 张艳敏 赵和 马峙英 郭北海 王海波
土壤盐碱是一种严重障碍作物生产的环境因子,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是一种重要的可赋予植物渗透调节抗性的基因。本研究用基因枪法及农杆菌介导法向小麦幼胚和成熟胚愈伤组织导入了BADH基因。用PDS-1000/HE基因枪轰击2 933块幼胚愈伤组织,分化出了45株再生植株,分化率为1.53%。PCR分析表明,其中的5株为BADH基因转化植株。用PPT涂抹其叶片,进一步证实了PCR的结果。以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为受体,用农杆菌介导转化1 968块愈伤,仅再生出了5株绿苗,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对其转化愈伤组织的PCR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在受体细胞中实现了整合。以幼胚愈伤组织为受体,用农杆菌介导转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志江 丁在松 王金明 赵明
敏感型受体小麦品种鉴定的匮乏制约了农杆菌介导小麦的发展。以Gus基因检测及PCR检测为方法,对68个品种的成熟胚愈伤检测Gus基因表达,对8个品种的幼胚转化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受体材料扬麦10、师栾02-1、石家庄5号、周麦18、山东01-35、泰山008、Y9-63、邯郸3475经PCR检测,检测到目标基因,为农杆菌侵染敏感型受体材料;扬麦10、师栾02-1侵染后,Gus基因能够表达,且以恢复培养14 d的侵染效果最好,Gus基因表达的愈伤数量增加与蓝斑体积增大,可作为体系优化的受体材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业华 吴会桃 罗吉 方少秋 马均 卢敏 彭兵 伍成厚
将菠萝(Ananas comosus)愈伤组织经含有植物表达重组质粒(pUHA1-CYP1A1)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株)侵染后,在MS+3.0mg/LBA+2.0mg/LNAA+100μmol/LAS+8g/Lagar上共培养3d,转入选择培养基(MS+3.0mg/LBA+2.0mg/LNAA+20mg/LKm+400mg/LCarb+8g/Lagar)上培养约10d后开始分化出不定芽;28d后将绿色的抗Km不定芽转入MS+2.0mg/LNAA+30mg/LKm+300mg/LCarb+8g/Lagar上再进行连续2轮选择,随后将绿芽转入MS+1.0mg/LIBA+30mg/LKm+...
关键词:
菠萝 CYP1A1 遗传转化 根癌农杆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爱光 罗晓芳
引自匈牙利的刺槐是可用于观赏、水土保持、饲料和蜂源的速生型树种,向这个树种转入耐逆基因,可满足干旱、盐碱地植被恢复的需求.该文对速生型刺槐进行了3个方面的研究:在含有不同组合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的芽再生情况、根癌农杆菌介导GUS(载体为pCAMBIA 1301)基因转化的优化以及耐逆转录因子基因AtDREB1C(相同载体)的转化.结果表明:①以无菌苗复叶叶轴为外植体,在附加6-BA 1.0 mg/L和NAA 0.5 mg/L的MS培养基上芽再生率最高,为77.5%;②同样的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预培养0~2 d后,用附加乙酰丁香酮的根癌农杆菌菌液侵染15~20 min,再接种于附加20...
关键词:
刺槐 农杆菌 DREB1C 转基因植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树章 雷开荣 杨小艳 胡明瑜 林清 吴红
培育转基因抗虫玉米是防治玉米螟虫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F野生型基因编码区密码子优化改造获得新型抗虫基因Gm Cry1F,使用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遗传转化法将目的基因转入玉米材料Hi-II,最后应用PCR法与蛋白免疫学法对试验结果进行鉴定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CUB-ubi::Gm Cry1F-35s::bar,经光照培养分化获得到转化苗25株,其中有17株的PCR和试纸条检测均呈阳性,说明Gm Cry1F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这一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开展转基因抗虫玉米育种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材料,也为玉米抗虫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