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22)
- 2023(11114)
- 2022(9938)
- 2021(9469)
- 2020(7896)
- 2019(18157)
- 2018(18322)
- 2017(35079)
- 2016(19489)
- 2015(22030)
- 2014(21994)
- 2013(21968)
- 2012(20087)
- 2011(18272)
- 2010(18124)
- 2009(16519)
- 2008(15851)
- 2007(13958)
- 2006(12280)
- 2005(10465)
- 学科
- 济(76375)
- 经济(76292)
- 业(59166)
- 管理(49474)
- 农(47120)
- 企(38603)
- 企业(38603)
- 方法(33548)
- 农业(31364)
- 数学(28879)
- 数学方法(28576)
- 业经(21373)
- 学(19135)
- 中国(18333)
- 财(15975)
- 地方(15939)
- 制(13841)
- 贸(13160)
- 贸易(13152)
- 易(12811)
- 技术(12277)
- 理论(11889)
- 发(11577)
- 和(11468)
- 策(11456)
- 环境(11327)
- 农业经济(10685)
- 体(10393)
- 银(10191)
- 教育(10188)
- 机构
- 学院(276630)
- 大学(274553)
- 管理(110811)
- 济(104570)
- 经济(102291)
- 理学(97432)
- 理学院(96340)
- 管理学(94677)
- 管理学院(94217)
- 研究(93781)
- 农(72871)
- 中国(68562)
- 科学(63772)
- 京(57837)
- 农业(56721)
- 业大(54088)
- 所(48854)
- 研究所(45191)
- 中心(43224)
- 财(43139)
- 江(39927)
- 范(35725)
- 农业大学(35671)
- 北京(35313)
- 师范(35280)
- 财经(35157)
- 院(32694)
- 经(32199)
- 州(32192)
- 经济管理(31144)
- 基金
- 项目(197977)
- 科学(154385)
- 基金(142969)
- 研究(141641)
- 家(126177)
- 国家(125069)
- 科学基金(106365)
- 社会(86089)
- 社会科(80964)
- 社会科学(80941)
- 省(80277)
- 基金项目(77590)
- 自然(71990)
- 自然科(70266)
- 自然科学(70244)
- 自然科学基金(68971)
- 划(66496)
- 教育(63101)
- 编号(59007)
- 资助(57426)
- 成果(46837)
- 重点(43993)
- 发(43007)
- 部(42715)
- 创(41606)
- 课题(39444)
- 创新(38759)
- 农(38611)
- 科研(38359)
- 计划(37993)
- 期刊
- 济(117100)
- 经济(117100)
- 农(75099)
- 研究(73973)
- 学报(53369)
- 中国(52699)
- 农业(51107)
- 科学(47259)
- 大学(39371)
- 学学(37651)
- 管理(35777)
- 财(29269)
- 教育(27279)
- 业经(25340)
- 业(23808)
- 融(22499)
- 金融(22499)
- 技术(22301)
- 版(16673)
- 问题(16632)
- 业大(16615)
- 财经(15568)
- 经济研究(15344)
- 科技(15317)
- 农业经济(14207)
- 农业大学(14071)
- 图书(13998)
- 农村(13711)
- 村(13711)
- 理论(13511)
共检索到391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会超 刘孟刚 郭丽娟 贾文庆
'Pink Peace'rose was used to study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ransferring the SeNHX1 gene into the callu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medium was MS+2,4-D 5.0 mg?L-1 + TDZ 0.5 mg?L-1.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was able to take the target gene into callus and the blue s...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何少海 姚盛存 丰宇凯 汪轲 李飞飞
为建立以草丁膦为选择标记的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水稻Oryza sativa胚性愈伤组织转化体系,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bar基因导入了‘日本晴’Oryza sativa‘Nipponbare’‘秀水134’‘Xiushui 134’和‘中花11’‘Zhonghua 11’等3个水稻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在分别以选择压15.0,10.0和10.0 mg·L(-1)的草丁膦质量浓度进行了3次选择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莉萍 包满珠
为了建立月季品种‘萨蔓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我们通过衡量GUS基因瞬间表达水平,探讨了各因子对基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光照条件、共培养培养基中无机盐含量及乙酰丁香酮(AS)含量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共培养时间、共培养温度及农杆菌菌液浓度对根癌农杆菌的生长以至基因转化有重要影响.优化后的转化条件为:将月季胚性愈伤组织与OD600值为0.5~0.8的农杆菌菌液侵染20min,然后在含300μmolLAS并且无机盐减半的MS培养基上黑暗、23℃条件下共培养3d.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闵豪 徐郡儡 叶靖 李周岐 范睿深 李龙
【目的】优化杜仲叶片愈伤组织的再生体系,研究愈伤组织对抗生素和抑菌剂的敏感性,探索影响农杆菌介导杜仲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最适转化因子水平,构建农杆菌介导的杜仲愈伤组织瞬时转化体系,使杜仲成年植株外植体为受体的遗传转化成为可能,为杜仲基因功能的研究与定向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杜仲成年植株叶片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通过添加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大量元素的MS培养基进行不定芽的诱导与增殖,确定最适培养基。在此基础上,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抗生素及抑菌剂,研究愈伤组织对其敏感性。以获得的叶片愈伤组织受体系统为基础,通过L_(16)(4~5)的正交试验,探索不同转化因子对农杆菌介导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瞬时转化效率的影响,建立最适瞬时转化体系。使用获得的瞬时转化体系对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操作,筛选抗性芽,对抗性芽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与PCR检验。【结果】再生体系优化的结果表明,3/4大量元素浓度的MS培养基能够促进杜仲愈伤组织不定芽的诱导及生长;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3/4MS+0. 27μmol·L~(-1)NAA+4. 4μmol·L~(-1)6-BA,诱导率为83%±10. 0%;不定芽复壮的最适培养基为3/4MS+0. 054μmol·L~(-1)NAA+4. 4μmol·L~(-1)6-BA,平均伸长长度为(2. 47±1. 33) cm。抗生素与抑菌剂敏感性试验表明,遗传转化的选择培养基中,抑菌剂头孢霉素的最适浓度为200 mg·L~(-1),筛选用的抗生素卡那霉素最适浓度为70 mg·L~(-1)。转化因子的正交试验表明,最适的农杆菌介导杜仲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转化因子组合为:预培养5天、侵染10 min和共培养3天。使用最适瞬时转化体系对约200个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操作,共筛选获得3个抗卡那霉素的抗性芽; GUS组织化学染色显示GUS基因在抗性芽中得到了表达,PCR检测证明这些抗性芽中存在NPTⅡ基因。【结论】杜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3/4MS+0. 27μmol·L~(-1)NAA+4. 4μmol·L~(-1)6-BA,不定芽复壮的最适培养基为3/4MS+0. 054μmol·L~(-1)NAA+4. 4μmol·L~(-1)6-BA。农杆菌介导的杜仲叶片愈伤组织瞬时转化体系为:预培养5天、侵染10 min和共培养3天,筛选培养基为3/4MS+0. 054μmol·L~(-1)NAA+4. 4μmol·L~(-1)6-BA+200 mg·L~(-1)Cef+70 mg·L~(-1)Km。利用此体系共获得3个抗性芽,PCR分析和GUS组织化学染色都表明T-DNA已整合到抗性芽基因组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菲菲 刘雅莉 杜灵娟 权永辉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百合遗传转化体系,以得到甁插寿命长、开花早的百合转基因品种。【方法】以OT百合"罗宾那"的胚性愈伤组织为供试材料,从共培养方式(固体或液体共培养)、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0.4,0.6,0.8,1.0,1.2)、亚精胺浓度(0.5,1.0,1.5,2.0μmol/L)以及超声波处理(功率60 W,处理时间分别为0,1,2,3,4min)等方面对百合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优化。【结果】液体共培养能提高稳定表达率并减少褐化率,稳定表达率为13.00%,褐化率为55.00%;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在0.8时为最适侵染浓度,此时稳定表达率为12.77%,褐化率为55.00%...
关键词:
百合 转基因 农杆菌 超声波 亚精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爱光 罗晓芳
引自匈牙利的刺槐是可用于观赏、水土保持、饲料和蜂源的速生型树种,向这个树种转入耐逆基因,可满足干旱、盐碱地植被恢复的需求.该文对速生型刺槐进行了3个方面的研究:在含有不同组合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的芽再生情况、根癌农杆菌介导GUS(载体为pCAMBIA 1301)基因转化的优化以及耐逆转录因子基因AtDREB1C(相同载体)的转化.结果表明:①以无菌苗复叶叶轴为外植体,在附加6-BA 1.0 mg/L和NAA 0.5 mg/L的MS培养基上芽再生率最高,为77.5%;②同样的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预培养0~2 d后,用附加乙酰丁香酮的根癌农杆菌菌液侵染15~20 min,再接种于附加20...
关键词:
刺槐 农杆菌 DREB1C 转基因植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树章 雷开荣 杨小艳 胡明瑜 林清 吴红
培育转基因抗虫玉米是防治玉米螟虫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F野生型基因编码区密码子优化改造获得新型抗虫基因Gm Cry1F,使用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遗传转化法将目的基因转入玉米材料Hi-II,最后应用PCR法与蛋白免疫学法对试验结果进行鉴定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CUB-ubi::Gm Cry1F-35s::bar,经光照培养分化获得到转化苗25株,其中有17株的PCR和试纸条检测均呈阳性,说明Gm Cry1F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这一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开展转基因抗虫玉米育种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材料,也为玉米抗虫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世全 李平 刘熔山
以水稻的两个亚种籼稻和粳稻作为受体, 比较了不同外值体、vir诱导物等对根癌农杆菌转化的影响, 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高效转基因实验体系。依据该体系,以粳籼DREW 的幼愈伤组织和籼稻D汕B的幼穗愈伤组织为受体,经农杆菌AGL1/pCAMBIA1301转化后, 获得了超过50% 的潮霉素抗性愈伤筛选率, 并获得再生植株。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水稻 基因转化 再生植株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玉明 郭琛 张家银 韩健 袁飞荣 邓子牛
以枳壳(Poncirus trifoliate(L.)Raf.)实生苗上胚轴为试材,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光敏色素基因phyB导入其中,建立了枳壳实生苗的遗传转化体系,共获得27株抗性植株,PCR检测结果表明其中有5株扩增出phyB基因的特异目的带;RT-PCR分析结果表明phyB基因在phyB3,phyB4株系枳壳基因组中能表达;Li-6400光合测定仪对转基因枳壳进行的光合特性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枳壳光合效率高于对照;转phyB基因枳壳植株在形态上与对照也存在差异,表现出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面积变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俊兰 张寒霜 高鹏 王海波
以棉花无菌苗下胚轴为外植体 ,通过愈伤组织培养 ,使供试的 2 0个棉花新品种 (系 )中 19个培养出体细胞胚或再生植株。在此基础上 ,选用易获得再生植株的邯 93- 2、邯无 2 0 31、衡无89- 30、C2 0 1、C312 ,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Bt基因 ,抗卡那霉素愈伤组织诱导率约为 5 0 % ,其中约 4 0 %表现GUS阳性。从邯 93- 2GUS阳性愈伤中获得再生植株 ,其 5 0 %呈GUS阳性 ,且Bt基因的导入经Southern杂交验证。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 棉花 基因转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玉平 曹秋芬 周慧 杜建中 曹尚银
用农杆菌介导法对苹果品种嘎拉转化FT基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苹果离体叶片高效再生体系,在含BA 5mg/L+IAA 0.5 mg/L的MS培养基上,以离体叶片远轴面(叶背面)向上,经过14 d的暗培养获得再生不定芽和再生植株,再生率达97%。在转基因再生体系中,以头孢噻肟钠500 mg/L和卡那霉素5 mg/L,作为脱菌培养和选择培养的条件,经过感染携带拟南芥FT基因的农杆菌,获得了一批转FT基因的植株,经PCR检测,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苹果基因组中。
关键词:
苹果 农杆菌 FT基因 遗传转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敏 周鹤峰 葛正龙
构建CaMv35S启动子驱动人白细胞介素12基因(hIL-12)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hIL-12,通过三亲杂交法将重组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马铃薯茎段,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获得28株抗性植株。通过PCR检测,22株为阳性,从PCR阳性植株中随机选取5株,ELISA法检测茎和叶中hIL-12的表达量,其中2株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冬南 陈晓阳 李伟 骈瑞琦 赵杨
以子叶节为外植体,草丁膦为选择剂,对根癌农杆菌LBA4404介导的美丽胡枝子遗传转化进行研究,建立美丽胡枝子遗传转化体系,获得转BADH基因植株,最高转化率可达28%。抗性植株经分子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进美丽胡枝子基因组中。NaCl胁迫下,转基因植株能积累更多的甜菜碱,证明BADH基因在转化植株中得到正常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晶 周树峰 陈华 韩和平 李银心
植物的耐盐性是一个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将多个耐盐相关基因导入同一植物更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运用农杆菌介导法向转AtNHX1(拟南芥Na+/H+逆向运输蛋白编码基因)的番茄(Lycopersicumesculentum L.Moneymaker’)株系X1OEA1自交二代植株(T2)中转入山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PCR、Southern、RT-PCR和甜菜碱含量分析结果表明,BADH已经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转录和翻译表达。叶绿素荧光(Fv/Fm)、相对电导率(Rc/Rc’)、叶绿素含量(Chla+b)、叶绿素a/b比(Chla/b)、光合速率(Pn)测定结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娜 刘捷 庄智敏 章镇 周蓓蓓 陶建敏
以‘美人指’葡萄离体叶片及叶柄为农杆菌介导转化Barnase基因的受体,对农杆菌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预培养时间、卡那霉素选择压以及头孢霉素浓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农杆菌介导‘美人指’葡萄遗传转化体系为农杆菌侵染4 min,共培养3 d,预培养3 d,卡那霉素选择压3.0 mg.L-1,头孢霉素质量浓度250 mg.L-1。采用此体系对‘美人指’葡萄进行转化,共获得了12株抗性苗,农杆菌感染后的不定芽再生率为1.78%。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扩增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中只有2株GUS染色呈阳性,阳性率为16.67%;有3株通过了PCR检测,初步证实Barnase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