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3)
2023(8394)
2022(6981)
2021(6738)
2020(5429)
2019(11902)
2018(11906)
2017(22093)
2016(12466)
2015(13512)
2014(13721)
2013(13274)
2012(12215)
2011(11228)
2010(11318)
2009(10360)
2008(10301)
2007(9513)
2006(8420)
2005(7425)
作者
(38220)
(32859)
(31724)
(30434)
(20186)
(15788)
(14442)
(12607)
(12255)
(11434)
(11135)
(10798)
(10457)
(10387)
(10253)
(9957)
(9637)
(9259)
(9253)
(9152)
(8345)
(8234)
(8157)
(7592)
(7419)
(7380)
(7245)
(7161)
(6796)
(6777)
学科
(47511)
经济(47452)
(45006)
(39311)
农业(29934)
管理(26284)
(18249)
企业(18249)
方法(15560)
业经(15492)
数学(13660)
数学方法(13461)
中国(13377)
(12855)
(12100)
地方(10832)
(10780)
(10665)
农业经济(10162)
(9376)
(9029)
农村(9022)
(8703)
银行(8672)
(8394)
(8380)
及其(8315)
(7915)
金融(7907)
发展(7770)
机构
学院(176211)
大学(169733)
(67663)
经济(66112)
研究(64771)
管理(61629)
(61207)
理学(53454)
理学院(52786)
管理学(51573)
管理学院(51274)
中国(49090)
农业(47398)
科学(43787)
业大(39051)
(35807)
(34964)
研究所(32053)
中心(30503)
(29591)
农业大学(29374)
(28193)
(24860)
(24244)
财经(22962)
(22806)
师范(22435)
(22275)
(21972)
科学院(21343)
基金
项目(122048)
科学(94053)
研究(86923)
基金(86242)
(77941)
国家(77184)
科学基金(63934)
社会(53300)
(51465)
社会科(49947)
社会科学(49931)
基金项目(45812)
(41893)
自然(41861)
自然科(40870)
自然科学(40847)
自然科学基金(40105)
教育(38770)
编号(36185)
资助(34310)
(33564)
成果(29110)
重点(27943)
(27791)
(26250)
课题(25517)
(25466)
(24598)
计划(24398)
(23838)
期刊
(81842)
经济(81842)
(66180)
研究(46356)
农业(44679)
中国(41430)
学报(38713)
科学(31638)
大学(28891)
学学(28013)
(21570)
(20842)
业经(20503)
教育(19143)
(18920)
金融(18920)
管理(18503)
技术(14570)
农业经济(13548)
农村(13522)
(13522)
(13314)
业大(13127)
问题(11822)
农业大学(11781)
财经(10738)
经济研究(10532)
世界(9836)
科技(9534)
(9189)
共检索到265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菲菲  刘雅莉  杜灵娟  权永辉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百合遗传转化体系,以得到甁插寿命长、开花早的百合转基因品种。【方法】以OT百合"罗宾那"的胚性愈伤组织为供试材料,从共培养方式(固体或液体共培养)、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0.4,0.6,0.8,1.0,1.2)、亚精胺浓度(0.5,1.0,1.5,2.0μmol/L)以及超声波处理(功率60 W,处理时间分别为0,1,2,3,4min)等方面对百合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优化。【结果】液体共培养能提高稳定表达率并减少褐化率,稳定表达率为13.00%,褐化率为55.00%;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在0.8时为最适侵染浓度,此时稳定表达率为12.77%,褐化率为5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何少海  姚盛存  丰宇凯  汪轲  李飞飞  
为建立以草丁膦为选择标记的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水稻Oryza sativa胚性愈伤组织转化体系,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bar基因导入了‘日本晴’Oryza sativa‘Nipponbare’‘秀水134’‘Xiushui 134’和‘中花11’‘Zhonghua 11’等3个水稻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在分别以选择压15.0,10.0和10.0 mg·L(-1)的草丁膦质量浓度进行了3次选择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唐东芹  钱虹妹  黄丹枫  唐克轩  
为建立稳定高效的胚性愈伤组织基因转化受体系统,以麝香百合Liliumlongiflorum花丝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研究以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NAA1 0mg·L-1+BA0 5mg·L-1,分化培养基为MS+KT1 0mg·L-1+NAA0 2mg·L-1。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百合基因转化胚性愈伤组织的卡那霉素选择压为75mg·L-1,潮霉素的选择压为20mg·L-1,头孢霉素选择压为250mg·L-1。表4参1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进忠  孙嘉曼  李朝生  刘挺燕  范燕萍  
【目的】AGPase基因可在百合鳞茎膨大发育过程中影响淀粉的合成代谢,从而调控鳞茎发育,构建干扰AGPase基因RNAi载体并遗传转化进行反向下调作用研究,可为该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更多信息。【方法】克隆300 bp的AGPase基因保守序列,利用Gateway技术通过BP反应将该序列插入入门载体p DONR221,进行LR反应将该序列正反向插入干扰载体p Jawohl8-RNAi中,经过酶切鉴定所构建RNAi载体的正确性;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百合组培苗中,PCR检测RNAi载体转化农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农杆菌转化植株的AGPase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成功构建p DONR221-AGPase入门克隆与p Jawohl8-RNAi-AGPase表达载体,遗传转化百合愈伤诱导出AGPase表达量下调的转化植株。【结论】采用Gateway技术可方便构建RNAi表达载体,选择的AGPase保守序列能作为干扰片段对百合AGPase自身转录的mRNA进行下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会超  刘孟刚  郭丽娟  贾文庆  
'Pink Peace'rose was used to study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ransferring the SeNHX1 gene into the callu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medium was MS+2,4-D 5.0 mg?L-1 + TDZ 0.5 mg?L-1.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was able to take the target gene into callus and the blue s...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荣花  康莹莹  王洁琼  刘佳  崔波  蒋素华  张开明  
以铁皮石斛原球茎为受体,用农杆菌介导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的反义基因对铁皮石斛进行遗传转化,并对影响转化的几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刀切法处理的原球茎,在AS浓度为100μmol/L、农杆菌菌液OD600值为0.8的条件下侵染30 min,共培养60 h,接种到含有30 mg/L Mer和3.0 mg/L PPT的筛选培养基中,遗传转化效率最高。筛选获得的抗性植株经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鉴定,初步证明ACO反义基因已整合到铁皮石斛的基因组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闵豪  徐郡儡  叶靖  李周岐  范睿深  李龙  
【目的】优化杜仲叶片愈伤组织的再生体系,研究愈伤组织对抗生素和抑菌剂的敏感性,探索影响农杆菌介导杜仲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最适转化因子水平,构建农杆菌介导的杜仲愈伤组织瞬时转化体系,使杜仲成年植株外植体为受体的遗传转化成为可能,为杜仲基因功能的研究与定向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杜仲成年植株叶片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通过添加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大量元素的MS培养基进行不定芽的诱导与增殖,确定最适培养基。在此基础上,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抗生素及抑菌剂,研究愈伤组织对其敏感性。以获得的叶片愈伤组织受体系统为基础,通过L_(16)(4~5)的正交试验,探索不同转化因子对农杆菌介导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瞬时转化效率的影响,建立最适瞬时转化体系。使用获得的瞬时转化体系对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操作,筛选抗性芽,对抗性芽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与PCR检验。【结果】再生体系优化的结果表明,3/4大量元素浓度的MS培养基能够促进杜仲愈伤组织不定芽的诱导及生长;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3/4MS+0. 27μmol·L~(-1)NAA+4. 4μmol·L~(-1)6-BA,诱导率为83%±10. 0%;不定芽复壮的最适培养基为3/4MS+0. 054μmol·L~(-1)NAA+4. 4μmol·L~(-1)6-BA,平均伸长长度为(2. 47±1. 33) cm。抗生素与抑菌剂敏感性试验表明,遗传转化的选择培养基中,抑菌剂头孢霉素的最适浓度为200 mg·L~(-1),筛选用的抗生素卡那霉素最适浓度为70 mg·L~(-1)。转化因子的正交试验表明,最适的农杆菌介导杜仲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转化因子组合为:预培养5天、侵染10 min和共培养3天。使用最适瞬时转化体系对约200个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操作,共筛选获得3个抗卡那霉素的抗性芽; GUS组织化学染色显示GUS基因在抗性芽中得到了表达,PCR检测证明这些抗性芽中存在NPTⅡ基因。【结论】杜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3/4MS+0. 27μmol·L~(-1)NAA+4. 4μmol·L~(-1)6-BA,不定芽复壮的最适培养基为3/4MS+0. 054μmol·L~(-1)NAA+4. 4μmol·L~(-1)6-BA。农杆菌介导的杜仲叶片愈伤组织瞬时转化体系为:预培养5天、侵染10 min和共培养3天,筛选培养基为3/4MS+0. 054μmol·L~(-1)NAA+4. 4μmol·L~(-1)6-BA+200 mg·L~(-1)Cef+70 mg·L~(-1)Km。利用此体系共获得3个抗性芽,PCR分析和GUS组织化学染色都表明T-DNA已整合到抗性芽基因组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钟鸣  黄国涛  白丽萍  张丽  马慧  张立军  郭志富  
根据植物转基因载体的特点和局限性,利用几种商业化载体进行克隆、酶切和重组,从而重构方便快捷的转基因植物表达载体。首先用PCR方法从pCAMBIA 1301质粒中扩增到含启动子CaM35S、完整GusA基因和终止子NOS三部分的片段,经TA克隆重组入pGM-T载体中获得pGM-35S-GUS-NOS重组质粒。然后对来源于新疆沙冬青的抗寒基因AnGPAT片段和pGM-35S-GUS-NOS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连接获得中间载体pGM-35S-GPAT-NOS。再对中间载体和双元真核表达载体pCAMBIA 2300双酶切后连接,转化入大肠杆菌和农杆菌。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后确认得到改造后的植物表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庆  谭华山  张静静  包满珠  傅小鹏  
以石竹(Dianthuschinensis)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转ACO基因获得花期延长的石竹材料.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BA和NAA质量浓度分别为1.0、0.3 mg/L时,供试材料H58II、X82I和H68Ⅲ分化率较高,分别为56.9%、31.7%、93.2%;遗传转化筛选过程中,Kan、Hyg、Cef的最适筛选质量浓度分别为40、4和400mg/L;染色检测表明,转化成功的叶片或植株染色后呈现蓝色;PCR检测转ACO基因植株,阳性率达到89%.田间观察转ACO基因植株的瓶插花期和单朵花期可达到12d,比未转ACO基因植株的花期(6d)增加1倍;转AC...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佳君  胡恒康  龚丽  干安格  喻卫武  吴家胜  黄坚钦  张启香  
【目的】以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幼胚为受体材料,开展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揭示影响香榧遗传转化的关键因素,以建立农杆菌介导的香榧幼胚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香榧种子突破种鳞后第8周至第11周的幼胚作为转基因受体材料,比较受体胚龄、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时间、抗生素质量浓度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并采用潮霉素、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及GFP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对遗传转化香榧幼胚培养物进行阳性筛选。【结果】随着香榧幼胚胚龄的增加,抗逆性增强,污染率降低,成活率提高,第10周和第11周幼胚成活率分别为52.1%和52.3%。农杆菌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均对香榧幼胚的污染率、成活率、愈伤组织诱导率以及体胚发生率具有显著影响(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红  付莉  关晓溪  霍岩  陶承光  史振声  
为建立以潮霉素为选择标记的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玉米高效遗传转化体系,本研究利用携带p MDC141-CYP79A1(含GUS基因)质粒的农杆菌浸染玉米A188幼胚,共培养7d后通过GUS基因瞬时表达率,研究农杆菌的菌液浓度、热激时间和浸染时间等因素对玉米幼胚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农杆菌的菌液浓度的增加、热激时间和浸染时间的延长,GUS表达效率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农杆菌菌液的OD_(600)为0.8、热激预处理时间3min和浸染时间5min时,其GUS瞬时表达率均最高,分别为46.8%、46.4%和51.7%。并在最佳条件下将GUS基因转入到玉米幼胚,以潮霉素为选择标记,进行3次选择培养,将重新分化的抗性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成苗,获得56株潮霉素抗性植株,经PCR分子鉴定,获得22株阳性植株,初步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高效玉米幼胚遗传转化体系,为以抗潮霉素基因作为筛选标记的玉米遗传转化和基因功能验证提供技术基础,获得的抗潮霉素转化植株为玉米育种提供新材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岚  刘雅莉  娄倩  田菲菲  
【目的】通过超声波处理辅助农杆菌转化OT百合小鳞片,提高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百合的效率。【方法】以OT百合‘罗宾娜’(Lilium tenuifoliumoriental×tumpet‘Robina’)的再生小鳞片为外植体,分别以80W功率的超声波处理1,2,3,4,5min,通过超声波处理辅助根癌农杆菌进行外源基因的转化,同时以未进行超声波处理为对照;利用GUS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转化脱菌后筛选培养7d的外植体和筛选培养60d后形成的潮霉素抗性再生植株叶片、小鳞片、根系的GUS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提取潮霉素抗性植株基因组DNA进行GUS和HPT基因的PCR扩增分析。【结果】超声波处理的农杆菌介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昌涛  赵玉锦  李坤远  张世煌  
本研究借鉴经典农杆菌介导法,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农杆菌介导玉米萌动胚遗传转化新体系。转基因植株经PCR,PCR-Southern,RT-PCR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外源目的基因已被插入玉米染色体基因组中,并在转录水平上表达。采用此方法可省去组织培养过程,取材方便,可操作性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丽  谷俊涛  龙素霞  郭程瑾  肖凯  
以小麦成熟胚为转化受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建立了小麦的转基因株系。结果表明,建立的小麦遗传转化和植株再生体系,在选择压下由侵染的小麦成熟胚中,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频率为57.50%,愈伤组织分化频率为8.58%,植株分化比例为0.83%。对再生植株中报告基因Gus的PCR检测结果表明,供试3株小麦的PCR均为阳性。与未进行遗传转化的对照植株相比,再生植株的Gus活性明显提高。表明再生的供试植株均为转基因植株。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小麦成熟胚遗传转化和再生体系,为今后小麦的高频转基因系的获得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春莲  王洪洋  田振东  
以GFP为报告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B302-3-GFP,采用农杆菌叶片注射法对其在本氏烟叶片中瞬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分析基因沉默抑制子p19、菌液不同浓度以及侵染时间对GFP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农杆菌菌液D600为0.8~1.0并与含有p19基因的载体共注射条件下,农杆菌注射3~5d后本氏烟草叶片表现出很强的绿色荧光,实现了GFP在本氏烟草中的高效瞬时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