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9)
- 2023(7666)
- 2022(6514)
- 2021(6369)
- 2020(5342)
- 2019(11890)
- 2018(11777)
- 2017(23564)
- 2016(13040)
- 2015(14673)
- 2014(14862)
- 2013(14696)
- 2012(14058)
- 2011(12775)
- 2010(13665)
- 2009(13592)
- 2008(12942)
- 2007(12177)
- 2006(11262)
- 2005(10298)
- 学科
- 济(53376)
- 经济(53310)
- 业(48682)
- 农(45831)
- 管理(35951)
- 农业(30268)
- 企(27991)
- 企业(27991)
- 制(16921)
- 方法(16691)
- 业经(16298)
- 财(15316)
- 中国(15185)
- 数学(14461)
- 数学方法(14089)
- 策(12930)
- 体(12107)
- 贸(11099)
- 贸易(11093)
- 地方(11067)
- 易(10857)
- 银(10486)
- 银行(10479)
- 及其(10446)
- 农业经济(10108)
- 行(10058)
- 发(9706)
- 融(9636)
- 金融(9636)
- 政策(9572)
- 机构
- 学院(191517)
- 大学(185751)
- 济(82066)
- 经济(80175)
- 管理(73168)
- 研究(66227)
- 理学(61620)
- 理学院(61042)
- 管理学(59942)
- 管理学院(59596)
- 中国(55729)
- 农(50703)
- 财(39363)
- 京(39232)
- 农业(38418)
- 科学(38234)
- 所(34591)
- 业大(32977)
- 中心(32294)
- 江(31942)
- 研究所(30277)
- 财经(29132)
- 经(26253)
- 北京(25048)
- 范(24976)
- 州(24941)
- 师范(24804)
- 省(23672)
- 农业大学(23407)
- 经济学(22736)
- 基金
- 项目(114048)
- 科学(89539)
- 研究(88443)
- 基金(81342)
- 家(69304)
- 国家(68535)
- 科学基金(58520)
- 社会(55356)
- 社会科(51938)
- 社会科学(51925)
- 省(45468)
- 基金项目(41859)
- 教育(39562)
- 编号(39006)
- 划(37011)
- 自然(36095)
- 自然科(35266)
- 自然科学(35261)
- 自然科学基金(34620)
- 资助(34149)
- 成果(33082)
- 农(28943)
- 课题(26093)
- 部(26068)
- 发(25550)
- 重点(24861)
- 性(23999)
- 创(22784)
- 制(22565)
- 教育部(21957)
- 期刊
- 济(105998)
- 经济(105998)
- 研究(60393)
- 农(56233)
- 中国(44729)
- 农业(37813)
- 财(29637)
- 学报(27757)
- 融(27221)
- 金融(27221)
- 科学(26361)
- 管理(24857)
- 大学(22742)
- 业经(22706)
- 教育(21597)
- 学学(21460)
- 业(17090)
- 技术(16598)
- 问题(14878)
- 农村(14600)
- 村(14600)
- 财经(14264)
- 农业经济(14219)
- 经济研究(13653)
- 经(12260)
- 世界(12137)
- 版(11350)
- 经济问题(10593)
- 贸(10302)
- 技术经济(9767)
共检索到313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官华平 周志华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针对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政府出台了若干的惠农政策,其中重要的一个政策是实施农业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是农业补贴中的一种。我国自2004年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给农村建设带来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对农民的增收作用。与此同时,这个政策在实施内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相关问题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
农机购置补贴 寻租 套购补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彪 田志宏
我国2004年出台的农机购置补贴是一项重要的支农政策。为对购机补贴政策做出系统性评价,从政策背景、目标和手段着手,对购机补贴及其效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评述,剖析政策的经济学基础,讨论WTO框架下的政策属性及其与关联性政策的协调性,重点关注政策的实施效果与评价,结果表明:购机补贴政策具有明显的多目标性,政策的实施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政策效果是政策研究与评价的核心内容,也是争议的焦点;多数学者对购机补贴政策整体做出肯定性评价,认为补贴激发了农户购机能力,改善了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业化水平的提升和区域均衡,缩小了农机跨区作业的操作空间,增加了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同时带动农机工业的发展;作为一项普惠性的农业投入品补贴,购机补贴属于"黄箱"支持政策,与深松作业补贴的政策属性不同,两项政策应该分开实施。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背景下,继续实施购机补贴政策应注重发挥补贴对农机使用效率的提升作用,同时防范政策目标之间的潜在冲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红
农机购置补贴制度已实施五年多,有必要对它做出政策上的评价,以利于完善和提高效率。为得到大样本和减少遗漏偏误,本实证研究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分析不同农机购置投入对农机需求的影响,进而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大农机投资力度,改善农机投资环境,加大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的能力,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补贴政策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凌啸 周应恒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其政策的效果值得特别关注。基于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者的视角,构建了大型农机需求的理论模型,运用双对数模型和13个粮食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分析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果,探讨大型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者对大型农机的需求;然而,对大型农机需求的促进作用最为强烈的是农机作业收入,这与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者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农机价格和农民购买农机的个人投入并没有显著影响大型农机需求。此外,大型农机的需求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华北、华中、华东、东北对大型农机需求都显著高于西南地区。基于培养农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农 万祎
本文应用协整理论方法、以农机总动力作为投入变量、以农业总产值作为产出变量、以农机购置补贴开始实施的年份(2004年)为分界点,将1978-2009年分为两个时间段,通过设置虚拟变量对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前后农机总动力与农业总产值的均衡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设置误差修正模型测度农机购置补贴对改善农机市场供求均衡的贡献率,并在对现有政策效率耗损进行理论探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机购置 补贴 宏观政策效应 协整分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尹音频 杨玲玲
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是国家支农强农惠农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004年-2010年的经验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运行趋势与实施效果,并提出进一步优化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体系的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田晓晖 李薇 李戎
本文基于中国县级农业生产数据以及卫星遥感数据,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视角,依托该政策推广的准自然实验特征,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污染性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回答了农业机械化如何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研究发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显著提高了试点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政策对不同污染性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且具有一定滞后性。具体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显著减少了当年及下一年的地膜使用量,增加了下一年的秸秆焚烧火点数目,但对化肥施用量和农药使用量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通过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占比以及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改变了农户使用污染性投入要素和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方式,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路玉彬 孔祥智
从补贴政策实施区域、补贴对象、补贴机具种类范围、补贴标准、补贴方式等五个维度,梳理了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演进变化历程,并从农机装备总量、装备结构、农机作业水平及农机社会化服务四个方面分析了20042016年全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成效。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精准性程度不高、政策衔接不紧密、农机试验鉴定能力供求矛盾突出和农机具质量问题突出等方面的问题。新形势下,应从管理机制、扶持力度、技术革新、质量管理和信息化水平五个方面夯实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未来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应做到补齐短板、实现绿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章淑颖 王玉霞 张宗毅
在政府大力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背景下,农机企业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其盈利能力受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影响如何意义重大。在分析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企业盈利能力影响机理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并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农机工业10个子行业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后,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个数猛增,尤其从2006年的125家增长到2007年的1 859家且常年保持高速增长趋势,给农机市场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政策对农机工业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确有正向效果且这种正向效果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倒"U"型变化;在拖拉机制造、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制造这两个购机补贴主要投入去向的子行业表现出补贴效果随时间递减的倾向。基于此,提出充分肯定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企业的提振作用和对农业机械化的促进效果;调整资金在子行业间的分配,逐步减少在拖拉机制造和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制造行业的补贴资金;适当调整补贴方式,鼓励农机企业技术创新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宗毅 周曙东 曹光乔 王家忠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从2004年开始提供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然而,国内理论界对我国主要农业装备购置补贴的合理总量缺乏定量研究。本文结合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情况,定量分析包含农机购置补贴在内的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预计2020年农业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需求将达到74%左右,然而若2010年以后没有农机购置补贴则到202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将只能达到54.03%,为了达到74%的目标,需要各级财政年均提供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4.83亿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飞 张宗毅 张萌
本文将全国10个省100个县4 905份微观调研数据与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辅助系统数据进行匹配,得到一个包含农户微观个体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和农机购置补贴获得特征的数据集。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双栏模型,实证分析了耕地宜机化程度对农机购置补贴获得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较低的耕地宜机化程度显著制约了农户农机购置补贴获取,反之耕地宜机化程度高的农户获得农机购置补贴的概率越高、金额越大;同时,耕地宜机化水平对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农机户的农机购置补贴获得情况的影响要大于普通农户。因此本文提出,为更好提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能效率,宜积极推动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程;为提高农田宜机化改造的效果,宜在农田改造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机户的作用。
关键词:
耕地宜机化 农机购置补贴 补贴效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杨 张宗毅
农机跨区流动和农机跨区作业的普遍存在,使得各省农机化发展不再各自独立,因此考虑空间相关性对科学评估省域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应用莫兰指数验证各省的机械化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考虑空间效应情况下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化水平的影响,评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以来,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比2004年综合农机化水平翻了一番,由2004年的34.32%增长至2017年的66.26%。同时,由于农机全国范围内的跨区作业导致各地区农机化水平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忽略空间相关性则会高估农机购置补贴对本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高估部分甚至达到实际值的1.5倍。基于此,提出继续实施和发挥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评估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时应考虑空间相关性,以及应继续完善促进农机跨区作业的相关政策等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庆 贾杰斐 周天舒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促进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的重要手段,那么与此契合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如何影响农业TFP?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文章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7-2017年农户数据,运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TFP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农业TFP增长率没有明显作用;(2)补贴效果在规模农户、平原地区及土地细碎化程度较轻的地区中更为显著;(3)机制检验表明,农机购置补贴增加了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可得性和规模,扩大了政策受益面,起到了提质增效的作用,但会受到交易费用的制约;(4)进一步对TFP增长率进行分解后发现,农机购置补贴对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不足是导致其对农业TFP增长率影响不显著的重要原因。文章结论为如何提高农业补贴效果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宗毅 王玉霞 章淑颖
本文深入考察了农业机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企业出口的影响,得出主要存在两阶段作用变化的推论。并利用1998—2013年的中国农机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构建面板Tobit回归模型,对上述理论推论进行了定量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补贴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阶段,企业更愿意通过扩大国内市场获得利润,而不愿承担更大风险和成本进行研发创新,即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一开始为负;第二阶段,国内企业和国外资本相继进入农机市场,导致竞争加剧、创新动力增强、技术溢出,农机企业出口竞争力将得到正向提升,政策的真实效应呈现U形变化趋势。
关键词:
农机购置补贴 出口竞争力 农机企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义武 林万龙
农机具购置补贴作为我国农业补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补贴效果一直备受质疑。本文借助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法(PSM+DID)、中介效应模型、可变弹性系数模型、工具变量面板分位数模型(IVQR)等方法,检验了农机具购置补贴影响农民增收的中间机制及效果。研究发现,农机具购置补贴促进了农民增收,受补贴农户收入明显高于未受补贴农户。随着时间的推移,补贴政策越完善,增收效应越明显。补贴对中高收入农民的增收效应明显,对低收入农民的增收效应不明显。农机社会化服务构成了农机具购置补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建立更精准高效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