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43)
- 2023(17409)
- 2022(14968)
- 2021(14130)
- 2020(11916)
- 2019(27368)
- 2018(26815)
- 2017(52410)
- 2016(28122)
- 2015(31535)
- 2014(31370)
- 2013(30982)
- 2012(28362)
- 2011(25162)
- 2010(25411)
- 2009(23734)
- 2008(22466)
- 2007(19409)
- 2006(16923)
- 2005(14501)
- 学科
- 济(115608)
- 经济(115488)
- 业(86549)
- 管理(82269)
- 企(64125)
- 企业(64125)
- 方法(54647)
- 农(49954)
- 数学(48702)
- 数学方法(48125)
- 财(39406)
- 农业(32958)
- 中国(29478)
- 业经(27786)
- 制(24042)
- 贸(23305)
- 贸易(23298)
- 地方(22967)
- 易(22755)
- 学(22410)
- 务(21482)
- 财务(21408)
- 财务管理(21339)
- 企业财务(20290)
- 技术(17781)
- 体(17525)
- 理论(16982)
- 银(16620)
- 银行(16583)
- 环境(16313)
- 机构
- 学院(390615)
- 大学(389844)
- 济(160628)
- 管理(158596)
- 经济(157455)
- 理学(138459)
- 理学院(137100)
- 管理学(134683)
- 管理学院(133995)
- 研究(124977)
- 中国(97053)
- 京(81314)
- 财(78411)
- 科学(76496)
- 农(74790)
- 业大(62268)
- 所(61137)
- 财经(60277)
- 中心(59494)
- 农业(57408)
- 江(56489)
- 研究所(55284)
- 经(55251)
- 北京(50402)
- 经济学(48736)
- 范(48709)
- 师范(48294)
- 院(45074)
- 州(44966)
- 财经大学(44817)
- 基金
- 项目(272023)
- 科学(214528)
- 研究(199502)
- 基金(199286)
- 家(172743)
- 国家(171304)
- 科学基金(148613)
- 社会(127360)
- 社会科(120670)
- 社会科学(120639)
- 基金项目(105609)
- 省(105222)
- 自然(96196)
- 自然科(93992)
- 自然科学(93970)
- 自然科学基金(92262)
- 教育(90685)
- 划(87547)
- 资助(82411)
- 编号(81954)
- 成果(64796)
- 部(60745)
- 重点(59795)
- 发(57047)
- 创(56237)
- 课题(54242)
- 国家社会(53132)
- 创新(52493)
- 教育部(52301)
- 科研(52220)
- 期刊
- 济(170982)
- 经济(170982)
- 研究(112083)
- 中国(74953)
- 农(73514)
- 财(62703)
- 学报(60602)
- 科学(55432)
- 管理(53751)
- 农业(50197)
- 大学(47809)
- 学学(45204)
- 教育(37012)
- 融(35577)
- 金融(35577)
- 技术(33675)
- 业经(32453)
- 财经(28799)
- 经济研究(26355)
- 经(24490)
- 业(24063)
- 问题(23765)
- 版(19752)
- 图书(19286)
- 技术经济(18933)
- 理论(18590)
- 统计(18417)
- 科技(18048)
- 世界(17244)
- 贸(17066)
共检索到568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玉强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工业反哺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杠杆"作用。文章在梳理农机购置补贴及财政支农支出的传导机制和拓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分别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机购置补贴与财政支农支出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农机购置补贴及财政支农支出的传导机制均是有效的;(2)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土地生产率对单位面积土地上农机购置补贴的弹性分别为0.0045、0.0189;(3)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土地生产率对单位面积土地上财政支农支出的弹性依次为0.33、0.25。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玉强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工业反哺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杠杆"作用。本文在梳理农机购置补贴及财政支农支出的传导机制和拓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运用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购置补贴和财政产区的农机购置补贴与财政支农支出传导机制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农机支农支出的传导机制均是有效的;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土地生产率对单位面积土地上农机购置补贴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045、0.0189;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土地生产率对单位面积土地上财政支农支出的弹性系数依次为0.33、0.2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经韬 陈池波
从理论层面阐释了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4-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存在着"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但"挤入效应"强于"挤出效应",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促进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发展;粮食主产区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影响效应强于非粮食主产区。据此提出适当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培育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引导农户进入作业服务市场、发展山区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等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庆 贾杰斐 周天舒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促进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的重要手段,那么与此契合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如何影响农业TFP?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文章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7-2017年农户数据,运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TFP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农业TFP增长率没有明显作用;(2)补贴效果在规模农户、平原地区及土地细碎化程度较轻的地区中更为显著;(3)机制检验表明,农机购置补贴增加了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可得性和规模,扩大了政策受益面,起到了提质增效的作用,但会受到交易费用的制约;(4)进一步对TFP增长率进行分解后发现,农机购置补贴对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不足是导致其对农业TFP增长率影响不显著的重要原因。文章结论为如何提高农业补贴效果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田嫒 曾令秋
农业机械化会产生经济增长效应和环境污染效应,进而导致农机购置补贴带来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增长慢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采用2008—2021年31个省份数据的分析发现:农机购置补贴提高了农业总产值和碳排放量并降低了碳排放强度(经济增长效应大于环境污染效应),从而显著促进了农业GTFP提升,但该正向影响小于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TFP的正向影响;农机购置补贴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渠道促进农业GTFP和农业TFP提升(技术效率改善渠道的作用不显著),且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小于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在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平原面积占比较高地区和环境规制较强地区,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GTFP和农业TFP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且在环境规制较强地区对农业GTFP的提升作用大于对农业TFP的提升作用。因此,应增强支农政策的绿色偏向,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环境规制强度,并通过完善配套政策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高农业技术效率,进而实现更快的农业GTFP增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尹音频 杨玲玲
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是国家支农强农惠农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004年-2010年的经验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运行趋势与实施效果,并提出进一步优化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体系的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红
农机购置补贴制度已实施五年多,有必要对它做出政策上的评价,以利于完善和提高效率。为得到大样本和减少遗漏偏误,本实证研究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分析不同农机购置投入对农机需求的影响,进而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大农机投资力度,改善农机投资环境,加大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的能力,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补贴政策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杨 张宗毅
农机跨区流动和农机跨区作业的普遍存在,使得各省农机化发展不再各自独立,因此考虑空间相关性对科学评估省域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应用莫兰指数验证各省的机械化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考虑空间效应情况下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化水平的影响,评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以来,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比2004年综合农机化水平翻了一番,由2004年的34.32%增长至2017年的66.26%。同时,由于农机全国范围内的跨区作业导致各地区农机化水平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忽略空间相关性则会高估农机购置补贴对本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高估部分甚至达到实际值的1.5倍。基于此,提出继续实施和发挥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评估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时应考虑空间相关性,以及应继续完善促进农机跨区作业的相关政策等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嘉
基于我国1978~2009年间的省际动态面板数据,估计了中国28个省份农业TFP变动情况,然后考察了1978~2006年间我国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对农业TFP的影响。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总体上提升了TFP,其中经济性支出比社会性和转移性支出对TFP有更大的提升作用。此外不同性质的支出项目对TFP的拉动效应在区域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普亮
基于1996年~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农业支出对粮食产量的总体效应和结构效应,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促进了粮食增产,但这种促进效应总体上比较微弱,而且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之间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同时,不同类型的财政农业支出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尽一致,其中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成为推动粮食增产的积极因素,而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对粮食产量没有显著影响。调整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提升财政农业资金使用效率是实现粮食增产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财政农业支出 粮食增产 双向固定效应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兴文 邢斯达
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完成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1998年-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探讨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当城乡收入差距跨越特定门槛值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下降。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农村居民消费 门槛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建 杨志明 张广辉
本文基于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检验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结构的影响,其中财政支农支出划分政府投资性、消费性和转移性支出三类。实证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均具有挤入效应,其中政府投资性和转移性支出挤入效果明显,而消费性支出对需求拉动作用有限;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看,由于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消费具有不同的传导机制,因此其消费结构挤入效果不同。从区域视角看,由于区域差距、政府投资力度以及居民消费偏好不同,不同区域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支出 财政支农支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章淑颖 王玉霞 张宗毅
在政府大力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背景下,农机企业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其盈利能力受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影响如何意义重大。在分析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企业盈利能力影响机理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并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农机工业10个子行业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后,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个数猛增,尤其从2006年的125家增长到2007年的1 859家且常年保持高速增长趋势,给农机市场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政策对农机工业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确有正向效果且这种正向效果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倒"U"型变化;在拖拉机制造、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制造这两个购机补贴主要投入去向的子行业表现出补贴效果随时间递减的倾向。基于此,提出充分肯定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企业的提振作用和对农业机械化的促进效果;调整资金在子行业间的分配,逐步减少在拖拉机制造和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制造行业的补贴资金;适当调整补贴方式,鼓励农机企业技术创新等政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朱鸿伟 杨旭琛
在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干预技术选择从而影响经济绩效内在机制后,通过DEA方法测算出我国省际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得到了我国技术选择与经济绩效、财政支出与技术选择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的结论。论文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财政支出影响下的技术选择是阻碍经济绩效进一步改善的原因之一,并提出了应完善政府财政决策监督机制及政府官员升迁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炜 刘晨晖
本文在对全国30个省份房地产市场投机泡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采用系统GMM方法分析了财政因素对房地产投机泡沫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房地产市场上,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从2003年起开始出现明显的投机泡沫,且各地的泡沫均从2005年开始出现剧增的情形。随后,以财政支出和土地财政为重点的对影响房地产投机泡沫变化的财政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土地财政已成为当前我国房地产投机泡沫积累起来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