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76)
2023(4404)
2022(3590)
2021(3466)
2020(2820)
2019(6277)
2018(6282)
2017(12152)
2016(6644)
2015(7445)
2014(7618)
2013(7748)
2012(7187)
2011(6612)
2010(7213)
2009(7540)
2008(6367)
2007(5799)
2006(5272)
2005(4731)
作者
(20122)
(17534)
(16880)
(16037)
(10429)
(8462)
(7446)
(6717)
(6631)
(6037)
(6015)
(5805)
(5513)
(5266)
(5233)
(5090)
(5089)
(4988)
(4783)
(4741)
(4375)
(4355)
(4291)
(4034)
(4006)
(3970)
(3881)
(3613)
(3539)
(3481)
学科
(43503)
(30585)
经济(30565)
农业(28875)
(27876)
业经(12102)
管理(11922)
农业经济(9617)
(8851)
农村(8845)
方法(8632)
(7942)
企业(7942)
数学(7716)
(7688)
数学方法(7635)
(7506)
中国(7473)
地方(7129)
土地(7112)
(6574)
劳动(6573)
(6491)
发展(6459)
(6456)
农业劳动(6276)
人口(6083)
收入(5989)
及其(5895)
(5869)
机构
学院(101732)
大学(94880)
(43988)
经济(43141)
(42308)
管理(38553)
研究(34546)
理学(33564)
理学院(33303)
管理学(32668)
管理学院(32523)
农业(32080)
中国(28684)
业大(24774)
科学(20976)
农业大学(19780)
(19390)
(17928)
中心(17273)
(16257)
研究所(16142)
(16126)
(15215)
经济管理(14600)
(13648)
财经(12540)
(12464)
(12369)
(12347)
师范(12232)
基金
项目(67052)
科学(51826)
研究(51060)
基金(47106)
(41100)
国家(40597)
科学基金(34224)
社会(32108)
社会科(29959)
社会科学(29952)
(28402)
(25846)
基金项目(25437)
编号(22631)
教育(21852)
(21838)
自然(20939)
自然科(20434)
自然科学(20430)
自然科学基金(20037)
资助(18360)
成果(17278)
(15864)
(15111)
(14688)
课题(14632)
重点(14597)
(13537)
(13288)
国家社会(13157)
期刊
(56711)
经济(56711)
(50007)
农业(34217)
研究(25500)
中国(23847)
学报(17780)
业经(16850)
科学(15883)
(14943)
大学(14926)
学学(14563)
农业经济(13079)
(12996)
金融(12996)
农村(12737)
(12737)
管理(10496)
(10161)
技术(9755)
问题(9004)
农村经济(8569)
教育(8145)
(8032)
世界(7933)
业大(7423)
经济问题(7409)
农业大学(6895)
社会(6371)
资源(6334)
共检索到155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邬立岩  焦志彬  宋玉秋  辛明金  刘翠红  孔爱菊  崔红光  齐胜  刘峰  任文涛  
田间作业机械的工作阻力分析是农业机械设计工作中一重要环节,对试验装置的可靠性和测量精度具有较高要求。为研究农机关键触土部件的试验样件的前行阻力,本文设计了一种阻力测试装置,并保证了较高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针对该装置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振动是否会影响其工作性能,利用Solid WorkS软件对测试装置的台架进行三维建模,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WorkbeNch对其进行模态分析,求解出台架的前6阶模态频率与振型。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台架的前6阶固有频率分布在21~38hz之间,而当牵引台的行进速度为0.1~1.0m·S-1时,该装置受到的外激频率为0.346~3.462hz,远低于台架的低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秀恒  谢斌  宋正河  上官蓝田  毛恩荣  李威龙  
设计一套测试轮胎型号介于6.00-12与9.5-20之间的单轮牵引性能测试试验装置。对比分析了滑轨-内外框架式与平行四连杆-内外框架式2种框架结构的优缺点,确定使用前者作为装置主体,液压马达作为驱动轮胎动力源。针对在试验过程中由于地面不平整而导致传感器测力方向不稳定的问题,设计了内外框架的整体结构:测力传感器布置于内外框架间,使用预紧弹簧使两端球铰式拉压传感器始终受到拉力。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装置框架三维模型,同时建立了计算外框架最大应力的数学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计算。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内外框架进行应力应变仿真,最大应力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和优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利娟  闫建国  侯占峰  张永  
目前,农田地面不平度的测取并没有成熟的装置和方法,已有的不平度测试存在诸如测试效率不高、田间杂草或作物根茬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及测得的地面不平度数据难以与由其引起的农业机械振动数据实时对应等问题。为此,本研究设计开发了一种农田地面不平度测试装置,主要由测试机构和数据采集系统两部分组成,目的是实现农田地面不平度的随车动态测试,并有效解决测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不平度测试装置的有效性由两个尺寸已知的梯形凸台在高粱茬地中进行试验验证,验证结果由凸台轮廓的实际高程与测试高程的均方根误差来衡量。同时,对高粱茬地、马铃薯收获地和田间草地这3种地面的不平度进行了测试,通过分析其时域和频域特征参数来揭示各农田地面的不平度特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左右凸台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3.4mm和4.5mm,多次试验的最大值都不超过6mm,相对于其自身轮廓的均方根值78.6mm和74.5mm都较小,表明所设计的不平度测试装置适合农田地面的不平度测试。农田不平度测试结果表明,3种农田地面不平度的频率指数W、不平度系数C和均方根值RMS值分别是1.37~1.95,3156~5646(10~(-8)m~(3-W))和20.7~34.2(10~(-3)m);同一类型农田地面在不同试验段的不平度功率谱密度W值、C值和时域RMS值的变化范围都较大;同一测试段左、右轮迹上的不平度参数W、C和RMS值的差别在多数情况下也都相对明显;农田地面不平度的频率指数W值均小于2,其平均值为1.75,说明相比ISO 8608所规定的W=2的路面特征,农田地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的低频能量相对较少,高频能量相对增加。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艳  唐海贤  景昊  张斌  高茜  
结合数字电路相关课程的改革,针对数字电路中常用的74/54系列逻辑门芯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常用逻辑门芯片测试装置。该装置为电子技术相关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了快速、直观、稳定的测试方式,提高了实验室芯片检测的效率与准确率,同时也提高了理论与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建林  赵德敏  刘赛  
测量海洋生物的黏附力可以为海洋污损生物防除、研发防水黏结剂和抗黏附材料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但是目前还没有测量活体生物黏附力的成本低廉的实验设备。该文设计一套通过准静态加载测量海洋污损生物黏附力的简易实验台。本实验台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完成多种海洋生物黏附力测试且易于推广到其他力学实验教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小彬  韩心星  
为了快速测定类煤任意形状多孔固体材料的体积,利用流动性好的固体粉末来代替水进行固体体积测量,操作简单、快捷。利用该方法对不规则煤块的体积进行测定,且与蜡封浸水法测得的煤块体积进行比较,相对误差在±5%以内,证明了该方法测定多孔固体体积的可行性。对该方法进行了装置设计,该装置可测定任意形状多孔材料体积、质量等参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浩  石林榕  辛尚龙  赵武云  郭军海  杨天  杨金发  刘凤军  
针对西北地区胡麻播种机旋耕取土装置取土不均匀导致膜上覆土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一款带有蓄土装置的胡麻精量穴播联合作业机。该机具由旋耕装置、地膜覆土装置、滴灌带铺设装置、地膜铺设装置和播种装置组成。根据农艺种植要求对机具的关键装置进行理论分析和功率计算,确定满足覆土工作时运土带线速度、双向螺旋输送器转速、双排取种勺式穴播器的半径及整机配套拖拉机功率。采用EDEM软件对地膜覆土装置覆土过程进行仿真,验证蓄土装置的可行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为0.6m/s时,其空穴率为1.2%、穴粒数合格率89.3%、播种深度合格率86.5%、膜孔错位率5.1%、膜边覆土厚度合格率95.7%、邻接行距合格率92.4%。田间播种性能试验相关指标均达到覆膜穴播机作业质量要求,田间试验覆土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东兴  侯森浩  孙海宁  黎帆  唐晓强  
该文提出一种航天降落伞撕裂带测试装置,用于测试撕裂带工作性能。基于测试装置,研究绳索在高速冲击载荷下的动态索力响应问题。将机械系统简化为弹簧阻尼系统,基于Lagrange第二类方程推导得到系统动力学方程,并通过Runge-Kutta方法求解模型,得到撕裂带测试过程中的绳索受力状态。研究在高速冲击载荷下,绳索阻尼的作用机理。进一步研究绳索弹性模量、阻尼以及绳索两端质量比对索力的影响规律,最后对比理论模型与验证实验的数据。结果表明:理论模型计算得到的绳索末端索力与实验结果趋势保持一致,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对撕裂带测试装置的设计和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星  邱立春  韩春成  
为了研究弹性与刚性深松部件对牵引阻力的影响,以弹齿式深松铲和刚性深松铲为研究对象,对两种深松铲进行牵引力及振动参数测试,对比振动式深松铲和非振动式深松铲对牵引阻力的影响,通过对两种深松铲的受力分析可知,弹齿式深松铲的牵引阻力比刚性深松铲牵引阻力降低9.95%,深松比阻减小14.52%,有较好的减阻效果。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当选用弹齿式深松铲、前进速度为1m·s-1、耕深为25cm时,牵引阻力、功耗均出现最小值。弹齿式深松铲适用于耕作层土壤的疏松,而刚齿式深松铲适用于深松犁底层坚硬的土壤。弹齿式深松铲的振动主频率为5.86Hz,刚性深松铲的振动主频率为4.39Hz。说明土壤阻力变化是引起弹齿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范亮  李鸿岩  郭思均  
为了精确测量结构断面错动微量值、解决传统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自主设计了一套结构断面错动测试装置。该装置由弹簧片形成的小梁、固定端、应变测量系统等组成。通过改变小梁的长度和厚度控制测量装置的分辨率和工作范围;通过改变应变测量系统的桥路组合以满足测量方向的要求。该装置可以直接测量近距离两点间的错动量,可以进行单向测量和双向动态测量。该装置适用性强,测量精度为±0.002mm,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包攀峰  吴明亮  罗海峰  谢伟  贺一鸣  易鹏  向伟  
针对1GQ-1.6型中置铧式犁起垄机在高稻茬黏重土壤环境中作业壅泥缠草、沟边土壤堆积、厢面土块不细碎等问题,将原有中置铧式犁设置成双翼开沟犁,并在中置双翼开沟犁后部旋耕刀轴上左右对称设置分土螺旋,以最大土壤推送量为目标,设计了分土螺旋的螺旋叶片直径、螺距及螺旋升角;基于农艺要求的沟型,设计了双翼开沟犁犁体高度、宽度,研制出由机架、双翼开沟犁、可调深度机构、中间变速箱、分土螺旋和旋耕刀辊组成的螺旋分土开沟装置。室内土槽试验结果表明,中置螺旋分土装置工作性能的各项评价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和农艺要求,其中沟深稳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静  孟凡成  高文英  
秸秆深埋还田机在田间作业过程中,覆土镇压的效果是检验机具覆土装置设计合理性的关键。由于东北地区棕壤土玉米种植过程中,连年的化肥施用与拖拉机等机组的田间作业,导致土壤犁底层上移、理化性质变差,影响农作物产量,秸秆的焚烧又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寻求合理的秸秆利用方式变得十分必要。为了改善机组在工作过程中阻力过大、覆土镇压效果差等问题。设计一种螺旋式覆土装置,探究其在机具覆土作业过程中的优缺点。结合覆土原理,通过对覆土装置运动过程中土壤颗粒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和优化设计,确定了螺旋叶片的主要参数:螺旋轴直径为50mm,长度为1100mm,覆土宽度为1200mm,两螺旋叶片间距为500mm,螺距为250mm,最大螺旋升角为16°,螺旋线的圈数为2圈,两螺旋叶片对称布置。为确定机具的最佳工作参数,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试验选取机具的前进速度、覆土器转速、开沟深度为试验因素,覆土合格率为试验指标。通过对田间试验的数据分析,改进后机组的最佳工作性能参数组合为:机具前进速度2km·h-1、覆土器转速290r·min-1、开沟深度25cm。田间试验表明:覆土合格率为97.1%,满足秸秆深埋还田的技术要求和地方标准,可以为秸秆深埋还田机覆土装置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璐  黄玉祥  高鹏洋  丁尚鹏  张恒榜  付作立  朱瑞祥  
【目的】针对免耕条件下玉米播种施肥时,采用自然回土方式存在的种肥间距不稳定、种子覆土量不足等问题,采用主动覆土方法,设计一种基于双圆盘覆土的种肥分施装置。【方法】设计基于双圆盘覆土的种肥分施装置,利用EDEM对该装置的作业性能进行离散元仿真,研究圆盘直径、圆盘入土深度、圆盘张角、排种管前后间距及圆盘后方开口间距对种肥间距和种子覆土厚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圆盘直径(150,175,200,225,250 mm)、排种管前后间距(60,80,100,120,140 mm)及圆盘后方开口间距(110,135,160, 185,210 mm)为试验因素,利用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回归试验,分析各关键因素对种子覆土厚度的影响。与不加覆土圆盘的装置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对基于双圆盘覆土的种肥分施装置作业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得出了影响种子覆土厚度的主次因素:圆盘后方开口间距、排种管前后间距、圆盘直径;最优组合是圆盘直径201 mm,圆盘后方开口间距103 mm,排种管前后间距115 mm。田间试验表明,设计的装置种肥间距与种子覆土厚度与仿真优化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7.63%和11.45%;设计的装置种肥间距和种子覆土厚度较不加覆土圆盘的装置分别增加了14.30%和19.30%,种肥间距与种子覆土厚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21%和7.26%。【结论】所设计的基于双圆盘覆土的种肥分施装置作业效果满足种肥分施要求,为后续种肥分施技术与装置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