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89)
- 2023(21805)
- 2022(18716)
- 2021(17317)
- 2020(14840)
- 2019(33979)
- 2018(33414)
- 2017(63177)
- 2016(34623)
- 2015(39229)
- 2014(38880)
- 2013(38572)
- 2012(35624)
- 2011(32297)
- 2010(32527)
- 2009(30570)
- 2008(29699)
- 2007(26312)
- 2006(23000)
- 2005(20166)
- 学科
- 济(139440)
- 经济(139277)
- 业(96510)
- 管理(94306)
- 企(73706)
- 企业(73706)
- 方法(63628)
- 数学(55873)
- 数学方法(55163)
- 农(51566)
- 中国(37993)
- 财(35758)
- 农业(33997)
- 业经(32506)
- 学(32235)
- 贸(27198)
- 贸易(27188)
- 地方(26586)
- 制(26567)
- 易(26431)
- 务(21978)
- 财务(21897)
- 银(21857)
- 财务管理(21846)
- 银行(21761)
- 融(21329)
- 金融(21325)
- 技术(21245)
- 理论(21125)
- 环境(20846)
- 机构
- 大学(500259)
- 学院(498812)
- 济(199366)
- 经济(195237)
- 管理(189907)
- 研究(173677)
- 理学(164931)
- 理学院(163031)
- 管理学(159830)
- 管理学院(158963)
- 中国(130427)
- 科学(112009)
- 京(106489)
- 农(103525)
- 所(90002)
- 财(88965)
- 业大(83889)
- 研究所(82673)
- 农业(81147)
- 中心(79757)
- 江(73226)
- 财经(71956)
- 北京(66934)
- 经(65784)
- 范(65138)
- 师范(64345)
- 院(61959)
- 经济学(60225)
- 州(58638)
- 经济学院(54490)
- 基金
- 项目(344708)
- 科学(268334)
- 基金(249659)
- 研究(242924)
- 家(222305)
- 国家(220350)
- 科学基金(186090)
- 社会(152157)
- 社会科(143942)
- 社会科学(143897)
- 省(134674)
- 基金项目(131965)
- 自然(123913)
- 自然科(121030)
- 自然科学(120988)
- 自然科学基金(118825)
- 划(114307)
- 教育(111054)
- 资助(103394)
- 编号(97588)
- 成果(78986)
- 重点(78291)
- 部(75284)
- 发(73554)
- 创(70787)
- 课题(67532)
- 科研(67066)
- 创新(66260)
- 计划(65155)
- 大学(63420)
- 期刊
- 济(215053)
- 经济(215053)
- 研究(141061)
- 农(98255)
- 中国(93412)
- 学报(92015)
- 科学(79956)
- 大学(68245)
- 财(66764)
- 农业(66622)
- 管理(65189)
- 学学(64725)
- 教育(49713)
- 融(44450)
- 金融(44450)
- 技术(40837)
- 业经(38107)
- 财经(34393)
- 经济研究(34133)
- 业(34059)
- 经(29492)
- 问题(28930)
- 版(26954)
- 科技(24756)
- 业大(24741)
- 图书(24710)
- 统计(23543)
- 技术经济(23361)
- 世界(22602)
- 贸(22391)
共检索到727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念 张兆强
本文首先运用两部门生产模型和RCK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农机补贴的资源效率在减损,但人力效率在提高;同时,两种效率都有利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城镇居民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其作用机制为:农机补贴更多地促进了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该地区农村的人均耕地面积进一步提高,农机补贴的资源效率减损更少,人力效率提高更多。同时,本文主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运用耕地坡度作为工具变量,分组测算和分析了农机补贴的效率特征,印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因此,中国的农机补贴政策应该向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倾斜,在资源效率减损和劳动力转移的情势下尤为必要。
关键词:
农机补贴 资源效率 人力效率 效率特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明超 吴淑媛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结合地区层面数据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抑制家庭创业活动的开展。但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产生的影响因城乡差异而不同,对于城镇家庭来说,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决策不存在显著影响;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显著降低了家庭创业的概率。该研究结论为中国鼓励大众创业提供了思路,有助于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创业帮扶政策,提高家庭创业的可能性。
关键词:
创业 要素市场扭曲 资本 劳动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培林 张雅珊 陈潜
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推进加速了农转非人口比重的攀升,农地流转问题日益上升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命题。伴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逐步渗透,农户的市场信息获取媒介与社交网络外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进而对农地等生计资本的重新配置产生影响。基于CFPS(2014—2018)三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则不具有显著性。2)无论是移动上网或电脑上网,均能显著促进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但移动上网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3)互联网使用通过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影响效应为9.183%,这一结论在利用IV-Probit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4)农户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于老年组农地转出决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青年组次之,中年组则不具备显著性。因此,要加快推进数字战略,着力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农地流转平台;着眼于农户计算机技能培训,扩大就业选择空间。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社会资本 农地流转 影响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培林 张雅珊 陈潜
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推进加速了农转非人口比重的攀升,农地流转问题日益上升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命题。伴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逐步渗透,农户的市场信息获取媒介与社交网络外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进而对农地等生计资本的重新配置产生影响。基于CFPS(2014—2018)三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则不具有显著性。2)无论是移动上网或电脑上网,均能显著促进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但移动上网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3)互联网使用通过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影响效应为9.183%,这一结论在利用IV-Probit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4)农户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于老年组农地转出决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青年组次之,中年组则不具备显著性。因此,要加快推进数字战略,着力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农地流转平台;着眼于农户计算机技能培训,扩大就业选择空间。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社会资本 农地流转 影响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青 段笑娜
根据已有文献对“大五”人格分类,并采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探究了消费者人格特征对商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特征的“大五”维度下,仅有外向性对商业保险的购买行为有显著且积极的影响。消费者的人际关系越好,正向情绪的程度越强,更加乐于成为其他人的伙伴,进而其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可能性越高,且支出份额与支出比重都相对更大。该研究为相关部门在制定关于商业保险政策时,需要充分关注外向性人格特征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洋 刘雪瑾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认知能力对中国家庭创业意愿和创业收入的影响。通过运用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两个维度来衡量认知能力,本文发现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创业意愿并增加了创业收入,这一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对子样本的分析显示,字词识记能力对城乡居民和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创业决策和创业收入有显著正影响,而数学能力对40岁以上人群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社会资本效应和信息效应。
关键词:
认知能力 创业决策 创业收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洋 刘雪瑾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认知能力对中国家庭创业意愿和创业收入的影响。通过运用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两个维度来衡量认知能力,本文发现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创业意愿并增加了创业收入,这一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对子样本的分析显示,字词识记能力对城乡居民和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创业决策和创业收入有显著正影响,而数学能力对40岁以上人群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社会资本效应和信息效应。
关键词:
认知能力 创业决策 创业收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涛涛 胡玉坤 杨胜运 马木兰
中国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其农村家庭蕴藏着巨大的旅游消费潜力。在收入不断提高的市场环境下,农村家庭旅游消费却远未达到与其收入匹配的预期水平,这可能与家庭收入结构有关。文章基于行为经济学中的心理账户理论,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检验不同来源收入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需求的差异化影响,从理论和经验上验证农村家庭旅游消费行为中的心理账户效应。结果表明:农村家庭针对不同来源的收入采用不同的旅游消费预算和处理规则,表现为不同类别收入存在差异化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即存在心理账户效应,并且农村家庭旅游消费行为中的心理账户效应比城镇家庭更显著。同时,文章发现,典型的农村家庭特征对边际旅游消费倾向以及心理账户效应产生异质性影响。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村家庭,其边际旅游消费倾向总体更高,且心理账户效应更显著。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农村家庭在旅游消费上的心理账户效应也越显著。对于子女年龄处于中学阶段的农村家庭,其旅游消费的心理账户效应比较明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瑛 陈钰晓 田益豪
准确识别贫困及致贫原因,是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随着对致贫原因的深入剖析,信贷约束对贫困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文章采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选取收入、生活水平、健康及教育四个维度8项指标,应用A—F "双界线法"从多个维度识别贫困农户。在精准识别贫困农户的基础上,研究信贷约束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实证结论表明,信贷约束对收入、生活水平维度贫困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却会显著加剧健康、教育维度的贫困,多维度识别贫困更加精准,信贷约束是导致农户多维贫困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大扶贫小额贷款力度,帮助农户摆脱信贷约束。
关键词:
信贷约束 农户多维贫困 农村金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陆远权 蒙媛 陈莉
我国扶贫战略已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瞄准相对贫困,据此,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之举。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文章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严谨性、外向性、顺同性、开放性和情绪稳定性五大维度构建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标,采用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系统考察非认知能力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非认知能力的提升显著地纾解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且非认知能力每提高一单位,农户发生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概率依次降低28.54%和20.89%。此外,上述五大维度对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的影响作用不一。通过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等方法检验,上述结论仍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非认知能力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户主性别和教育水平的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东部地区、男性户主和高教育水平的农户相对贫困抑制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非认知能力通过非农就业和社会资本缓解客观相对贫困,而通过非农就业缓解主观相对贫困。以上研究结论为减轻农户相对贫困和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新的解释与证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侯在坤 郭宁 李娅 王晨璐
数字经济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农户参与商业保险,是推进农村地区商业保险发展的关键,其研究在政策实施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理论框架分析的基础上,将数字经济数据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进行匹配,使用Probit模型,从农户角度考察数字经济对参与商业保险的影响,在丰富研究视角的同时也从区域异质性和风险态度异质性两个维度对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影响进行扩展研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农户参与商业保险具有正向作用,数字经济每增加1个单位会使得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概率提高19.4%,这种影响在增加控制变量或更换模型之后依然显著。(2)数字经济对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影响,因区域、风险态度而呈现结构性差异。从区域层面分析,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促进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作用大于东中部地区;从风险态度层面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积极影响在风险偏好性群体中更加显著。(3)在影响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其他因素中,较高程度的受教育水平、完善的婚姻状况等均对农户参与商业保险产生了促进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尤其注重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体系建设,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保险知识的普及等政策启示。
关键词:
农户 数字经济 商业保险 金融知识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芳 黄莉芳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数调查,根据人口年龄构成将调查家庭划分为青少家庭、成人家庭、老年家庭、老成家庭、老少家庭、成少家庭、老成少家庭以及人数为6人以上的复杂家庭,从居民家庭年龄类型结构、家庭成人最高学历、家庭规模、家庭人均纯收入等级、城乡户籍等特征出发,分析居民家庭特征与消费间的关系及影响。首先利用多元统计对应分析法,发现家庭特征与家庭消费选择显著相关,居民自身所具有的家庭特征在消费时存在明显的偏好;其次,构建家庭特征因素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回归方程,发现影响消费支出程度最大的是人均家庭纯收入等级,而非收入。要提高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关键还是要提高收入等级,家庭规模小型化,提升家庭成员的最高学历。最后,利用有序选择模型,分析家庭特征影响因素在家庭消费意愿中起的作用,发现收入等级高、青少家庭、成少家庭、家庭规模小、城镇户籍特征的家庭在决策消费层次时更愿意高消费。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文剑 王文
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数据,分别以国际贫困线、低保线和相对贫困线作为贫困标准,通过比较总样本、低保样本和应保样本这三个组群在低保救助前后FGT指数的变动情况,全面评估城市低保的减贫效应。研究表明,城市低保对低保样本的减贫效果较为显著,但对应保样本和总样本的减贫效果并不理想;随着贫困标准的提高,城市低保的减贫效果逐渐降低。在分析城市低保减贫效果的基础上,可以从瞄准有效性和救助充足性两个维度阐释影响城市低保减贫效果的机理,并提出提高城市低保减贫效果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城市低保 减贫效应 CFPS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葛晶 张龙 王满仓
本文通过建立多层次新经济地理学工资方程,分析了市场潜能对地区工资差异的双重影响。市场潜能一方面对地区工资差距直接造成影响,另一方面通过约束和调整个人特征的工资回报率影响地区工资差距。研究表明:市场潜能解释了中国地区工资差距的27%以上,且在不同人力资本、不同工资群体、东中西部中的作用均有差异。总体上来说,市场潜能对地区工资差距的需求效应大于竞争效应,同向比较而言,需求效应的作用在中西部更强,竞争效应则在东部更强。因此,通过加强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国内贸易联系,以提高中西部市场潜能及教育普及程度,是缓解我国地区工资差距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
市场潜能 个人特征 地区工资差距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曹壹帆 肖亚成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批农民创业者为其注入新发展动能。引导退伍军人向农村创业带头人转变,既是解决退伍军人安置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烙印理论,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从军经历对农户创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从军经历对农户创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从军经历可以通过“从军印记”对农户的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具体而言,从军经历可以通过转变个人价值观念、增强个人抗压能力和使农户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助来促进农户的创业行为。动态效应检验表明,“从军印记”产生的影响是动态变化的,而且,这种影响会随参军时长的增加而增强,随退伍时长的增加而减弱。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从军经历对农户创业行为的作用效果更强。
关键词:
农户创业 从军经历 烙印理论 政府补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速公路开通对居民福利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农村居民互联网使用对收入的影响及其机理——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农村教育投资存在同群效应吗?——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研究
互联网影响家庭消费的机理和路径——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中国家庭旅游市场的消费特征及需求——基于中国追踪调查数据
农户异质性、农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村收入分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实证研究
非认知能力对城乡户籍人口收入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实证研究
农户数字素养能否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验证
多维视角下贫困的识别、追踪及分解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享受型消费是否提高了居民幸福感?——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