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25)
2023(17850)
2022(14998)
2021(13871)
2020(11654)
2019(26477)
2018(26744)
2017(51808)
2016(28390)
2015(31983)
2014(31935)
2013(31613)
2012(28647)
2011(25682)
2010(26114)
2009(24596)
2008(23284)
2007(20580)
2006(18128)
2005(15880)
作者
(83551)
(69545)
(69116)
(65595)
(43893)
(33466)
(31162)
(27405)
(26485)
(24711)
(23559)
(23509)
(22065)
(21828)
(21273)
(21218)
(21031)
(20575)
(19956)
(19797)
(17513)
(17026)
(17023)
(16011)
(15607)
(15516)
(15446)
(15261)
(14031)
(13731)
学科
(114274)
经济(114073)
(82432)
管理(76086)
(59345)
企业(59345)
方法(51664)
(49613)
数学(44471)
数学方法(43771)
农业(32949)
中国(32036)
业经(29799)
(26190)
(24343)
地方(22818)
(22009)
(20885)
贸易(20874)
(20319)
理论(19425)
(17579)
技术(17372)
(17192)
银行(17120)
环境(16365)
(16316)
(16044)
金融(16040)
(15947)
机构
学院(401975)
大学(401207)
(158680)
管理(158293)
经济(155267)
理学(138051)
理学院(136557)
研究(134206)
管理学(133751)
管理学院(133057)
中国(100440)
科学(86670)
(85385)
(85315)
业大(69004)
(68635)
(68503)
农业(66295)
研究所(62702)
中心(61593)
(58978)
财经(55399)
北京(53273)
(52678)
师范(52107)
(50559)
(47611)
(47570)
经济学(46720)
农业大学(42689)
基金
项目(279439)
科学(217966)
基金(201715)
研究(200107)
(177755)
国家(176224)
科学基金(150257)
社会(126474)
社会科(119015)
社会科学(118975)
(110170)
基金项目(107114)
自然(98852)
自然科(96594)
自然科学(96568)
自然科学基金(94809)
(92255)
教育(91221)
资助(82889)
编号(82446)
成果(65955)
重点(62254)
(60561)
(59578)
(57558)
课题(55863)
创新(53680)
科研(53502)
国家社会(51561)
教育部(51214)
期刊
(174546)
经济(174546)
研究(111876)
(83800)
中国(79335)
学报(71153)
科学(62597)
农业(56600)
管理(54284)
大学(53826)
学学(50826)
(49556)
教育(42643)
(35397)
金融(35397)
技术(33786)
业经(33404)
(27891)
经济研究(26757)
财经(26032)
问题(23863)
图书(23013)
(22263)
(21617)
科技(20483)
业大(20092)
技术经济(19093)
理论(18230)
统计(18058)
资源(17819)
共检索到583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思雨  蔡海龙  
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效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困境,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利用11省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探讨影响效应在不同规模、地区下的组群差异。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总体使用比例不高,有48.1%的农户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至少有一个环节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农户劳动力转移比例主要集中在30%~50%,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够有效促进农户劳动力转移,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作用效果具有环节异质性。耕整地阶段和收获阶段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净效应分别为2.9%和3.1%,而播种阶段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劳动力转移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相较于其他规模与地区的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规模、北方省份的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应重点支持粮食生产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抓住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机遇,积极引导中国北方省份小规模农户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重点提高小规模农户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认知,让更多小规模农户能放心地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从而促进小规模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阮华  廖文梅  秦克清  
【目的】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为深化农村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完整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江西、河南、四川、浙江、福建、湖南、广西和贵州8省(区)1407户农户调查数据,以生产环节为例,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及其影响差异。【结果】劳动力转移程度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林业良种和栽培技术服务及林业病虫害等"三防"技术服务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03和-0.124,户主转移和转移性别差异显著影响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和可获性;收费服务引导林业社会化服务朝市场化方向发展,加入林业合作社能较好同步匹配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与可获性之间的关系;农户人口数和区位条件对农户林业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需求和可获性存在反向的显著影响。【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进一步转移的数量正在降低农户林业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需求,降低农户对林业经营的依存度,影响农户林业生产,不利于提升林地经营效率,也将使林地经营面临再次被粗放化的风险。应进一步健全林业专业合作社制度,加快林业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步伐,以克服单个家庭劳动力转移后所带来的林业生产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雅婷  Jin Yanhong  吕亚荣  
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对实现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有重要意义,农机社会化服务则是有中国特色的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有效方式。基于农户采纳农机社会化服务数理分析,利用豫鲁冀三省594个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似不相关回归、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纳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农户玉米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使用率为57.9%,而自有农机使用率仅为3.20%。农户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使用率之间负相关、非农劳动力数量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使用率之间正相关,劳动力质量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使用率之间正相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纪月清  王许沁  陆五一  刘亚洲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下降,老龄化和女性化趋势明显。农业机械化是应对农村人口变化的关键,在此背景下研究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农业劳动力变化的补充以及相关的制约因素。基于江苏和安徽省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劳动力特征以及耕地细碎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耕地环节和收割环节分别有70.54%和66.83%的农户会全部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老龄户和女性户由于体力、技术等原因会更加偏向于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耕地细碎化则阻碍了农机服务的采用。因此,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洪炜杰  陈小知  胡新艳  
现有关于劳动力转移能否促进农地流转的研究形成了两种分歧的观点。本文从理论层面论证指出存在观点分歧的原因在于: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即农户劳动力转移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促进农地流转,由此对应出现"人动、地不动"与"人动、地动"两种结果;进而运用Probit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iV-Probit,2SLS)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计量结果支持理论假说。由此认为,农户劳动力的规模转移是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基本条件,农户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是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支持条件,需要寻找辅助和推进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农外"政策工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鹏鹏  檀竹平  罗必良  
在农村要素市场发育的互动关系中,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务农劳动力具有替代与挤出效应是学界的一致共识。但作为改造传统农业重要力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其本身所具有的革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农村劳动力留农或返乡的功能并不被主流文献所重视。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分析农机外包服务对农户务农劳动力和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选择农机服务将有效替代务农劳动力,但并不必然诱发劳动力外出务工,甚至具有抑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部门转移的趋势;特别是在村庄层面,机耕服务的改善将显著抑制劳动力外出务工。机理分析发现,农机外包服务将显著提高农户在农村部门的务工收入;统一提供机耕服务的村庄更可能发展非农产业,从而解答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去向之谜”。正是由于社会化服务所具有的改造传统农业并深化其分工的功能,决定了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并非是单纯地挤出劳动力,反而会拓展农村就业空间。由此强调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将成为农村与城市争夺优质劳动力的重要策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鹏鹏  檀竹平  罗必良  
在农村要素市场发育的互动关系中,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务农劳动力具有替代与挤出效应是学界的一致共识。但作为改造传统农业重要力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其本身所具有的革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农村劳动力留农或返乡的功能并不被主流文献所重视。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分析农机外包服务对农户务农劳动力和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选择农机服务将有效替代务农劳动力,但并不必然诱发劳动力外出务工,甚至具有抑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部门转移的趋势;特别是在村庄层面,机耕服务的改善将显著抑制劳动力外出务工。机理分析发现,农机外包服务将显著提高农户在农村部门的务工收入;统一提供机耕服务的村庄更可能发展非农产业,从而解答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去向之谜”。正是由于社会化服务所具有的改造传统农业并深化其分工的功能,决定了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并非是单纯地挤出劳动力,反而会拓展农村就业空间。由此强调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将成为农村与城市争夺优质劳动力的重要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寒  周正康  杨红强  刘璨  
本文从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约束的视角出发,在理论层面探讨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农户营林投入结构调整趋缓的关键约束及作用机理,并使用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的全国9省(区)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采用面板数据T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了农户营林投入结构的资本化,但这种促进作用会受到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的调节。当前林业部门普遍较低的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使得资本替代劳动的必要条件缺失,抑制了要素替代的实现。此外,农户营林投入结构亦受到地形条件和制度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条件的调节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验证;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农户营林投入结构的资本化。更进一步地,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的调节效应在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产权强度和土地资源禀赋三个方面呈现出异质性。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多措并举加快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集体林区农户营林投入结构优化升级的可行路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鑫  
劳动力转移会显著提高农户人均生活消费和人均居住支出水平,但对农户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购置支出没有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劳动力就地转移方式和异地转移方式的比较发现,就地转移会使农户人均生活消费和人均居住支出水平得以提高,但异地转移却对农户人均生活消费和人均居住支出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两种转移方式对农户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购置支出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鑫  李丁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多要素联合决策的分析框架下,考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种不同形式及其不同的劳动力损失效应,研究农户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包括非农就业报酬、土地流转租金在内的要素价格与农户要素禀赋对农户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农户劳动力转移和土地转出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由于两种劳动力转移形式的劳动力损失效应不同,就地转移与土地转出之间的正相关性较弱,而异地转移与土地转出之间的正相关性相对较强。这一研究结论为推进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邵砾群  陈海滨  陈亚妮  陈波  
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以及剩余劳动力可能的转移途径的基础上提出"农户车间化"生产模式,即在政府公共职能部门监督管理下,由农村合作社或者社会企业参与,农户分散生产统一经营的生产模式。以陕西杨凌为例对农户车间化模式实施的条件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只要使农户获得816元/月的收入,农户参与度可达60%。自要能满足投资者对劳动力和利润的要求,投资者愿意参与该模式,政府应当在保护农户的合法权益,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方面有所作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忠俊  李宾  
论文采用湖北省和重庆市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户面临的信贷约束是否受到非持久性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基于二项Logistic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非持久性劳动力转移不仅未能有效缓解农户家庭面临的信贷约束,还可能加重农户家庭面临的信贷约束。研究还发现:较大的家庭人口规模和较长的户主教育年限有助于缓解农户面临的信贷约束;地区差异能够显著影响农户家庭面临的信贷约束。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文章采用湖北省和重庆市485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多项Logistic模型,研究了劳动力转移对农户选择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是否发生劳动力转移总体上对于农户选择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农户选择特定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却不显著;劳动力向省外转移有利于农户参加合作社,但不利于参加了合作社的农户发展成为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雪萍  王璐  孔凡斌  廖文梅  
以林业栽培技术服务为例,基于1342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IVProbit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考察林业社会化服务对林地规模经营行为影响的程度和方向。结果表明:林业栽培技术服务能显著促进农户林地规模经营行为,但对不同林种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林业工作站或技术推广站主导的栽培技术服务在促进农户规模化经营行为中承担主要角色,反映出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市场化进程相对缓慢,市场化主体供应的服务未能很好地满足农户林地规模化经营的需求。因此,政府应当大力发展林业社会化服务,完善林业生产服务体系,扩大服务的受众面;培育多元化社会化服务主体,推动林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和精准化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增福  刘欣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领域大量劳动力以不同速度流向了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要素禀赋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劳动力要素禀赋质量的异质性对规模农户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基于460户调查数据,运用Q型聚类方法将劳动力质量类型分为男性经验丰富型、女性经验丰富型、男性经验欠缺型、女性经验欠缺型四种类型,并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计量检验了不同劳动力质量类型、劳动态度及劳动力市场发育等变量对家庭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男性经验丰富型与女性经验丰富型对家庭经济增长效率提升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290、0.170,而男性经验欠缺型与女性经验欠缺型对生产效率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