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6)
2023(16249)
2022(14076)
2021(13200)
2020(11104)
2019(25467)
2018(25571)
2017(49433)
2016(26754)
2015(30314)
2014(30322)
2013(29727)
2012(27025)
2011(24178)
2010(24328)
2009(22758)
2008(20935)
2007(18063)
2006(15745)
2005(13302)
作者
(75778)
(63626)
(62823)
(59703)
(39934)
(30383)
(28448)
(25070)
(24079)
(22276)
(21570)
(21272)
(19994)
(19765)
(19463)
(19209)
(19091)
(18628)
(18134)
(18043)
(15709)
(15586)
(15380)
(14689)
(14137)
(14101)
(14025)
(13880)
(12863)
(12809)
学科
(104433)
经济(104306)
(78437)
管理(71799)
(54347)
企业(54347)
(49788)
方法(46879)
数学(41284)
数学方法(40737)
农业(33071)
中国(28121)
业经(26219)
(25641)
(22263)
地方(22201)
(21050)
(18251)
贸易(18244)
(17759)
理论(16770)
技术(16224)
(15716)
银行(15667)
环境(15640)
(15381)
(15277)
(15265)
金融(15256)
(15248)
机构
学院(369950)
大学(367961)
管理(148118)
(145832)
经济(142575)
理学(129118)
理学院(127756)
管理学(125399)
管理学院(124735)
研究(121789)
中国(90850)
(77192)
科学(77188)
(77033)
(64195)
业大(62158)
(60505)
农业(59452)
中心(57167)
研究所(55379)
(54176)
财经(51656)
(48732)
师范(48230)
北京(47524)
(47267)
(44201)
(43537)
经济学(42513)
经济管理(40065)
基金
项目(262133)
科学(205596)
研究(192342)
基金(189376)
(165380)
国家(163947)
科学基金(140852)
社会(120360)
社会科(113617)
社会科学(113585)
(103507)
基金项目(101115)
自然(91755)
自然科(89612)
自然科学(89586)
自然科学基金(87960)
教育(87631)
(86284)
编号(80189)
资助(77023)
成果(63870)
重点(58110)
(57418)
(56336)
(54150)
课题(54059)
创新(50506)
科研(50223)
国家社会(49218)
教育部(48826)
期刊
(159329)
经济(159329)
研究(102951)
(76574)
中国(71393)
学报(61956)
科学(55329)
农业(52063)
管理(49975)
大学(47640)
(47063)
学学(44956)
教育(40319)
技术(32643)
(31730)
金融(31730)
业经(31680)
(24478)
财经(23729)
经济研究(23416)
问题(22008)
图书(21571)
(20245)
(19590)
科技(18166)
业大(17340)
理论(17324)
技术经济(16976)
资源(16391)
现代(16161)
共检索到533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栋  吴惠芳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之一。本文以广西南部一个乡镇为个案,以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实现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农业经营体系变迁前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塑,以及这种重塑对农业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小农经济体系下,通过整合村社本土资源与利用熟人社会机制,农机服务主体的乡村精英身份、组织内外的关系协调与服务市场的扩展,共同构建了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内生型农业机械化服务市场。但随着大规模土地流转对农业经营体系的重构,农机服务市场开始脱嵌于乡土社会,其后果是对小农户的全面排斥。本文提出,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农业机械化中人的重要性和社会关系基础,并积极构建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栋  吴惠芳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之一。本文以广西南部一个乡镇为个案,以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实现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农业经营体系变迁前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塑,以及这种重塑对农业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小农经济体系下,通过整合村社本土资源与利用熟人社会机制,农机服务主体的乡村精英身份、组织内外的关系协调与服务市场的扩展,共同构建了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内生型农业机械化服务市场。但随着大规模土地流转对农业经营体系的重构,农机服务市场开始脱嵌于乡土社会,其后果是对小农户的全面排斥。本文提出,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农业机械化中人的重要性和社会关系基础,并积极构建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芦千文  吕之望  
系统梳理1949—1978年中国农机作业服务体系的形成和演变历程,以及在农村改革初期的延续和转型后,可以得出如下认识:一是建立自上而下的以拖拉机站为主的农机作业服务体系,既是借鉴苏联经验,也是基于理性机制设计的结果;二是将国营拖拉机站调整为社营、队营、国营等多种形式,是为了降低拖拉机经营成本和实现拖拉机站经营利润;三是农机作业服务体系的存在,使"购买"作业服务成为当时农业生产经营主要的农机使用形式,为他们提供了有限的要素配置机会。1949—1978年农机作业服务体系,对农村改革过程中农业机械化道路的转型轨迹和农机作业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栋  
乡村振兴的要义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点,是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中国乡村社会加速转型的过程中,农业产业发展并不必然走向规模化经营,农业"去过密化"的结果和机制也并不必然是农民非农化和乡村空心化。相反,嵌入乡土社会的农业转型可兼顾农民家庭经营的基本形式,其内在机制在于有利的外部政治经济结构、嵌入乡土社会内部的市场体系和融合型工农关系的构建,以及符合农民利益的复合型商品化生计体系的建立。通过借用乡村社会关系和伦理规范,农业转型深嵌于乡土社会,经营主体具有明显的地域排他性和关系排他性,从而对农民家庭经营和小农户形成社会保护机制。嵌入式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转型具有内聚乡村秩序的社会效应,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的精英再生产和共同体重建。以社区为本位的农业转型道路,对乡村产业振兴和有效治理形成有益镜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栋  
乡村振兴的要义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点,是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中国乡村社会加速转型的过程中,农业产业发展并不必然走向规模化经营,农业"去过密化"的结果和机制也并不必然是农民非农化和乡村空心化。相反,嵌入乡土社会的农业转型可兼顾农民家庭经营的基本形式,其内在机制在于有利的外部政治经济结构、嵌入乡土社会内部的市场体系和融合型工农关系的构建,以及符合农民利益的复合型商品化生计体系的建立。通过借用乡村社会关系和伦理规范,农业转型深嵌于乡土社会,经营主体具有明显的地域排他性和关系排他性,从而对农民家庭经营和小农户形成社会保护机制。嵌入式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转型具有内聚乡村秩序的社会效应,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的精英再生产和共同体重建。以社区为本位的农业转型道路,对乡村产业振兴和有效治理形成有益镜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欢  
完善和优化农机服务体系是中国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路径。本研究重点从组织变迁视角对农机服务模式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评价和比较,并结合农业经营主体分化趋势及由此引发的服务需求变化,探讨服务体系的优化问题。研究结论概括如下:农机服务主体总体呈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态势,但由于在经营特征和发展适应性等方面的较大区别,各类农机服务模式之间并非完全竞争替代,还表现出一定的服务功能互补;农业转型和经营主体进一步分化都引发了农机服务需求总量和结构的深刻变化。优化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议如下:逐步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农机服务补贴政策;加强对规模化服务主体的优惠扶持;扶持有实力的本土化服务主体发展壮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汉柱  
简述了无公害农产品与配送服务体系的含义,分析了广西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现状及其配送服务体系的现状,最后对广西建设无公害农产品配送服务体系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阮冬燕   周晶   王娟  
为探寻统计上中国农机维修服务能力随农机保有量增长而“反向衰退”的原因,借助经济学“创造性毁灭”概念,构建理论解释框架,并利用2004—2020年主要粮食生产省份面板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2004年以来,中国农机装备制造科技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农机装备从小型低端农机向大型高端农机转型升级,驱动维修服务体系开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重构;2)农机装备升级通过需求替代效应和技术门槛效应推动服务于小型低端农机的传统维修点大量退出,传统维修服务体系因而走向瓦解;3)面向大型高端农机的现代维修服务体系开始形成,农机制造企业、农机经销商、社会维修网点、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该体系的核心力量,但现代维修服务体系面临维修服务需求季节性强、农机用户对维修及时性要求高、维修点运营成本倍增等挑战,且部分新生维修点可能未被及时纳入统计范畴;4)表征农机装备升级程度的大中型拖拉机动力占比对统计上的维修点密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大中型拖拉机动力占比提高对维修点密度下降的贡献率达52.85%。最后,从制度、政策和技术3个层面提出完善现代维修服务体系和保障农忙季节大型高端农机及时检修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国平  张新  周瑞阳  赵洪涛  
探讨陆地棉宿生栽培的生长发育规律,为陆地棉宿生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4个陆地棉品种为供试材料,以一年生陆地棉为对照,对二年生、三年生宿生陆地棉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宿生棉与一年生棉比较,生长量明显增大,现蕾、开花和吐絮期大幅提前,在一年内出现2次生长发育过程,单铃重和子指出现"低-高-低"、衣分出现"高-低-高-低"的动态变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岩  陈通  田翠杰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促进农村现代化、城市化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农村乡镇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对其做出相应的评价,能够为“三农”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乡镇公共服务体系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此模型可以评价各乡镇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可以对各个乡镇的公共服务水平进行排列、比较,从而为农村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实证的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君望  胡祚和  
一、农机化的功能及其效益机制 农机化是用机器进行农业生产作业。而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农机化则体现为物化劳动对活劳动的取代,是机电形态的工程技术与农业生物技术和农村经济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它的经济效果体现为它的功能所形成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较,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效果。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华  王玉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推进,土地出现了适度集约经营,农业机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其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存在着很多问题,已不适应农业机械的规模化经营,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农业机械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建议,不断完善农业机械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翔  徐爱军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经历了建立、衰落与重建的过程,借助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这一过程可以发现,推动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变迁的主体是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变迁的重要原因,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不足导致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变迁的滞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增强制度变迁主体的力量,积极应对制度环境的变化,加强体系内部的协调机制,注重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永富  
通过对广西木材物流发展现状的分析,推进广西的林业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广西的现代木材物流服务体系并针对广西木材物流存在着成本高、效率低、人才缺乏等问题,从市场导向的角度,提出了一套建设和发展广西木材物流服务体系的整体方案和具体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宗毅  宋建武  
从农机装备保有量、利用率及发展质量3方面构建我国农机装备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各区域农机装备结构现状进行系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农机装备总量不足但部分过剩,同时存在较大区域差异;2)我国种植业机械的整体装备利用率较低;3)我国无论是从事农机化作业的队伍还是全部从事农业生产的队伍,其劳动生产率都相对较低,同时我国农机化发展是以较大的燃油消耗作为代价来实现的,农机化发展质量有待提升。整体来看,我国农机装备结构亟待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