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94)
- 2023(16246)
- 2022(13545)
- 2021(12830)
- 2020(10878)
- 2019(24661)
- 2018(24844)
- 2017(48168)
- 2016(26082)
- 2015(29546)
- 2014(29639)
- 2013(28752)
- 2012(26484)
- 2011(23603)
- 2010(24337)
- 2009(22847)
- 2008(21659)
- 2007(19185)
- 2006(17044)
- 2005(15044)
- 学科
- 济(101893)
- 经济(101766)
- 业(79337)
- 管理(72803)
- 企(55567)
- 企业(55567)
- 农(49317)
- 方法(43771)
- 数学(38604)
- 数学方法(37839)
- 农业(32624)
- 中国(28191)
- 财(26652)
- 业经(26231)
- 制(24009)
- 地方(20672)
- 学(19514)
- 贸(19461)
- 贸易(19449)
- 易(18959)
- 银(18253)
- 银行(18220)
- 策(17995)
- 理论(17658)
- 行(17456)
- 融(16798)
- 金融(16791)
- 体(16372)
- 技术(15717)
- 务(15222)
- 机构
- 学院(362260)
- 大学(356995)
- 济(147288)
- 经济(143967)
- 管理(142197)
- 理学(121856)
- 理学院(120683)
- 管理学(118341)
- 研究(117910)
- 管理学院(117684)
- 中国(93010)
- 京(74447)
- 农(71383)
- 科学(70700)
- 财(69413)
- 所(58276)
- 江(57589)
- 中心(57554)
- 业大(56518)
- 农业(54847)
- 财经(53716)
- 研究所(52427)
- 经(48807)
- 范(47139)
- 师范(46642)
- 北京(46249)
- 州(45010)
- 经济学(43329)
- 院(42750)
- 技术(39547)
- 基金
- 项目(241185)
- 科学(189988)
- 研究(181114)
- 基金(173132)
- 家(149872)
- 国家(148528)
- 科学基金(128245)
- 社会(113610)
- 社会科(107364)
- 社会科学(107335)
- 省(95911)
- 基金项目(90211)
- 教育(84077)
- 自然(81784)
- 自然科(79929)
- 自然科学(79908)
- 划(79654)
- 自然科学基金(78462)
- 编号(76516)
- 资助(71756)
- 成果(62748)
- 重点(53721)
- 部(53461)
- 发(52520)
- 课题(52360)
- 创(50235)
- 创新(46817)
- 国家社会(46445)
- 教育部(45870)
- 科研(45820)
- 期刊
- 济(168116)
- 经济(168116)
- 研究(105171)
- 中国(76127)
- 农(71177)
- 学报(54053)
- 财(53057)
- 管理(51628)
- 科学(49605)
- 农业(47814)
- 教育(43958)
- 大学(43001)
- 学学(40325)
- 融(39340)
- 金融(39340)
- 技术(34976)
- 业经(33122)
- 财经(25659)
- 经济研究(24964)
- 业(23269)
- 问题(22713)
- 经(22083)
- 图书(20391)
- 版(18614)
- 统计(17669)
- 技术经济(17553)
- 世界(16679)
- 理论(16563)
- 贸(16299)
- 农村(16223)
共检索到550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欢
完善和优化农机服务体系是中国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路径。本研究重点从组织变迁视角对农机服务模式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评价和比较,并结合农业经营主体分化趋势及由此引发的服务需求变化,探讨服务体系的优化问题。研究结论概括如下:农机服务主体总体呈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态势,但由于在经营特征和发展适应性等方面的较大区别,各类农机服务模式之间并非完全竞争替代,还表现出一定的服务功能互补;农业转型和经营主体进一步分化都引发了农机服务需求总量和结构的深刻变化。优化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议如下:逐步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农机服务补贴政策;加强对规模化服务主体的优惠扶持;扶持有实力的本土化服务主体发展壮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钟真
第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应紧紧依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在政策上需适当控制过度规模化的经营方式。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表明,扩大经营规模是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我国农业现代化也应依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来实现农业经营规模的提升。但是大量研究表明,农业经营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而是有一个最优或适度区间。事实也表明,过大的经营规模不仅产出效率会下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适度规模经营 合作经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芦千文 吕之望
系统梳理1949—1978年中国农机作业服务体系的形成和演变历程,以及在农村改革初期的延续和转型后,可以得出如下认识:一是建立自上而下的以拖拉机站为主的农机作业服务体系,既是借鉴苏联经验,也是基于理性机制设计的结果;二是将国营拖拉机站调整为社营、队营、国营等多种形式,是为了降低拖拉机经营成本和实现拖拉机站经营利润;三是农机作业服务体系的存在,使"购买"作业服务成为当时农业生产经营主要的农机使用形式,为他们提供了有限的要素配置机会。1949—1978年农机作业服务体系,对农村改革过程中农业机械化道路的转型轨迹和农机作业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农机作业服务 发展历史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田剑英
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农业融资担保的相关文献,以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样本,剖析了融资担保模式及其运行特征,认为融资担保能够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抵押物缺失等问题,农户间专业合作和农业产业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的切入点。文章揭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互联网+农业产业链"的融资担保平台、开发与创新动产融资担保产品与业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融资 融资担保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栋 吴惠芳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之一。本文以广西南部一个乡镇为个案,以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实现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农业经营体系变迁前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塑,以及这种重塑对农业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小农经济体系下,通过整合村社本土资源与利用熟人社会机制,农机服务主体的乡村精英身份、组织内外的关系协调与服务市场的扩展,共同构建了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内生型农业机械化服务市场。但随着大规模土地流转对农业经营体系的重构,农机服务市场开始脱嵌于乡土社会,其后果是对小农户的全面排斥。本文提出,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农业机械化中人的重要性和社会关系基础,并积极构建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栋 吴惠芳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之一。本文以广西南部一个乡镇为个案,以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实现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农业经营体系变迁前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塑,以及这种重塑对农业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小农经济体系下,通过整合村社本土资源与利用熟人社会机制,农机服务主体的乡村精英身份、组织内外的关系协调与服务市场的扩展,共同构建了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内生型农业机械化服务市场。但随着大规模土地流转对农业经营体系的重构,农机服务市场开始脱嵌于乡土社会,其后果是对小农户的全面排斥。本文提出,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农业机械化中人的重要性和社会关系基础,并积极构建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华 王玉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推进,土地出现了适度集约经营,农业机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其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存在着很多问题,已不适应农业机械的规模化经营,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农业机械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建议,不断完善农业机械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科技创新 服务体系 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超 宋丹 周鹏程
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旺盛,但由于缺乏统一、公认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金融机构对信用等级的评判困难,导致金融支持乏力。遵循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和可计量性等原则,利用目标导向层次分析法(GDAHP)建立评分模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促进信用评价结果转化应用所需的条件。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超 宋丹 周鹏程
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旺盛,但由于缺乏统一、公认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金融机构对信用等级的评判困难,导致金融支持乏力。遵循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和可计量性等原则,利用目标导向层次分析法(GDAHP)建立评分模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促进信用评价结果转化应用所需的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苑梅
一、引言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空间载体和依托;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是城镇化的直接原因和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农业需要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与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构建集约化、规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邵运川
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步伐越来越快,随着我国的新型农业模型的兴起,相对应的,我国的农业政策也做出了重大的调整。为了能够促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良好发展,政府从政策调整入手,力求能够让新的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要让群众满意。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就要尊重老百姓的意见,从多个角度进行构建。本论文重点对我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导向进行阐述,并分析其构建内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鸿
人民银行阳泉市中心支行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要求,从信息共享、科技赋能、创新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做法多点对接,信息共享。积极同市农业农村局对接,建立《金融扶持阳泉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包含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5家、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8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6家),要求全市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银行机构多点精准对接,及时掌握需求,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乡村振兴 家庭农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子阳
在非农就业人口快速增加的背景下,农机服务成为我国农户实现农业现代化衔接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选择购买农机服务满足机械化生产需求,但如何从不确定性的农机服务市场中获取稳定的服务保障值得关注。通过H镇的田野调查发现,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借助农机合作投资、规模经营以及地方政策的支持,取得了农机服务中供给的优先性、需求的规模主导性和市场的可及性,获取了相对稳定的农机服务保障。但是支撑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保障农机服务实践的达成,实质是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与本地社会结构耦合关系的达成,具体而言,熟人、市场和行政三个机制共同形塑出农机服务网络的在地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显刚
以黑龙江省为案例的分析表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节本增效提质,取得了明显效益,但是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人才匮乏、体制不顺等问题阻碍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应加快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新金融信贷产品、强化教育培训、加强政策扶持引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发元
中外农业经营主体比较显示,我国在农业经营主体上传统的家庭分散经营户数多,经营耕地面积小,效益低下。发达国家家庭农场数量多,农民合作组织普遍,每个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大,农业单产高,农民合作组织联合程度高。发达国家对农业实行有条件的补贴,极大地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我国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应当确立政府培育的政策,促进新型经营主体成长;实行农业经营准入制,促进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实行行业协会联盟制,促进市场话语权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小规模经营与农户农机服务需求——一个两阶段决策模型的考察
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比较与制度创新——基于11个城市的政策考察
基于PPP模式视角下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金融支持研究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大型农机需求的影响分析——基于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者的视角
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模式比较研究
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户农机服务需求的影响——基于资产专用性差异的农机服务类型比较
互联网金融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模式研究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以互联网金融为视角
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评《农业产业集群理论与政策:基于安徽农业实践的考察》
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的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