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2)
2023(10519)
2022(8164)
2021(7400)
2020(5943)
2019(13256)
2018(13238)
2017(26310)
2016(13851)
2015(15802)
2014(15582)
2013(15652)
2012(14213)
2011(12747)
2010(13189)
2009(12877)
2008(11762)
2007(10735)
2006(9759)
2005(9009)
作者
(41024)
(34975)
(34185)
(32274)
(21509)
(16496)
(15441)
(13186)
(13137)
(12218)
(11828)
(11592)
(10906)
(10878)
(10582)
(10563)
(10068)
(9998)
(9948)
(9877)
(8656)
(8480)
(8462)
(7976)
(7797)
(7714)
(7695)
(7395)
(7126)
(6872)
学科
(62963)
经济(62901)
(54837)
(46441)
管理(39745)
农业(30473)
(30018)
企业(30018)
方法(23437)
数学(21211)
数学方法(21097)
业经(19510)
中国(18598)
技术(15092)
(14084)
(12618)
(12284)
贸易(12275)
地方(12011)
(11995)
(11919)
(10809)
金融(10809)
(10745)
银行(10729)
(10382)
农业经济(10317)
发展(9935)
(9928)
(9650)
机构
学院(206336)
大学(201775)
(95348)
经济(93613)
管理(82600)
理学(70882)
研究(70757)
理学院(70337)
管理学(69443)
管理学院(69094)
中国(57779)
(55597)
农业(42567)
(41877)
科学(40307)
(38989)
业大(37096)
(35827)
中心(34310)
(32220)
研究所(32122)
财经(31052)
经济学(28845)
(28485)
经济学院(26164)
农业大学(25998)
经济管理(25822)
北京(25698)
(24984)
(24593)
基金
项目(137620)
科学(109528)
研究(103838)
基金(101088)
(88068)
国家(87284)
科学基金(75168)
社会(69346)
社会科(65610)
社会科学(65589)
(54116)
基金项目(53571)
自然(45584)
自然科(44578)
自然科学(44572)
教育(44410)
自然科学基金(43826)
(43756)
编号(43578)
资助(39412)
成果(33703)
(31605)
(31541)
(31217)
重点(30212)
国家社会(29954)
(29455)
创新(27687)
(27440)
课题(27373)
期刊
(111231)
经济(111231)
(59902)
研究(59248)
中国(46164)
农业(40975)
学报(31241)
科学(29767)
(27818)
管理(27241)
(26032)
金融(26032)
大学(25162)
业经(24143)
学学(23856)
技术(20152)
(20082)
教育(16580)
问题(15878)
财经(15762)
经济研究(15735)
农村(14689)
(14689)
农业经济(14364)
(13743)
世界(13546)
技术经济(12693)
图书(12265)
经济问题(11154)
(11091)
共检索到320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素豪   高延雷  
随着各地区农机保有量的持续增长,跨区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容量不断收缩,“本地化”农机作业服务快速兴起。基于华北平原微观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超效率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测算了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并实证分析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本地化”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户粮食生产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效率损失,且主要来源于管理误差;“本地化”农机作业服务一方面降低了耽误农时导致减产的风险,提高了农户要素配置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形成对农机手道德风险的有效约束,提高了农机作业质量,进而促进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但是,这一正向激励效应,随着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扩张和兼业程度提升而逐渐减弱。为扩大激励效应,应加快推动农机作业服务信息化、作业质量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灵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素豪   高延雷  
随着各地区农机保有量的持续增长,跨区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容量不断收缩,“本地化”农机作业服务快速兴起。基于华北平原微观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超效率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测算了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并实证分析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本地化”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户粮食生产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效率损失,且主要来源于管理误差;“本地化”农机作业服务一方面降低了耽误农时导致减产的风险,提高了农户要素配置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形成对农机手道德风险的有效约束,提高了农机作业质量,进而促进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但是,这一正向激励效应,随着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扩张和兼业程度提升而逐渐减弱。为扩大激励效应,应加快推动农机作业服务信息化、作业质量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灵活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薛信阳   韩一军   高颖  
探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对于粮食保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和内生转换模型,利用豫、鲁、冀、陕农户数据,测算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对潜在道德风险以及疫情引起的服务价格升高等不利条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依旧具有正向影响,主要由技术引进、要素替换以及参与分工发挥了积极作用。环节异质性分析表明,机播、机收、机耕以及管理环节服务对技术效率的正向作用依次减弱,影响差异主要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使用率的环节差异和各环节农机装备发展水平有关。规模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经营范围在0-0.67hm~2、1.33hm~2以上、0.67-1.33hm~2的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依次减弱,差异主要与农户服务使用量的变化和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有关。最后提出要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全面、均衡发展,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和应用水平,持续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佩  罗必良  
尽管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效提升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呈现出跨区服务萎缩、本地服务崛起且服务价格提高的交易格局。为探究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本地化”及其“价格悖论”的生成根源,利用河南省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特殊的农村熟人社会交易环境对农户农机作业服务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往来互动频繁的农村熟人社会关系会助推农户对本地化农机作业服务的需求选择;并且种植规模越大、种植同一化程度越高的农户,越会在熟人社会关系的作用下选择更为及时可靠的本地化农机作业服务。继而对农机作业服务本地化交易的“价格悖论”产生原因进行探讨,发现农户熟人社会关系能显著降低其采纳本地农机作业服务的交易成本。由此提出进一步优化调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户进行专业化连片种植、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以推进农机作业服务市场有序发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佩  罗必良  
尽管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效提升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呈现出跨区服务萎缩、本地服务崛起且服务价格提高的交易格局。为探究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本地化”及其“价格悖论”的生成根源,利用河南省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特殊的农村熟人社会交易环境对农户农机作业服务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往来互动频繁的农村熟人社会关系会助推农户对本地化农机作业服务的需求选择;并且种植规模越大、种植同一化程度越高的农户,越会在熟人社会关系的作用下选择更为及时可靠的本地化农机作业服务。继而对农机作业服务本地化交易的“价格悖论”产生原因进行探讨,发现农户熟人社会关系能显著降低其采纳本地农机作业服务的交易成本。由此提出进一步优化调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户进行专业化连片种植、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以推进农机作业服务市场有序发育。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华  胡浩  陈苏  
基于理论阐述农业生产性服务影响粮食产量的逻辑机理,利用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方法,定量估计不同环节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农机服务和施肥服务能显著提高粮食单产,以技术替代为主的施肥服务对粮食单产的影响效应更大。施肥和施药服务对规模经营户的粮食单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二,施肥和施药服务对农户采纳亲环境的施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三,农机服务、施药服务和施肥服务对农业劳动力投入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能显著促进规模经营户转入土地,但没有证据表明农机服务和施药服务对小农户转入土地有显著影响。上述结论意味着,未来中国应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发展,对标准化程度低和道德风险发生概率较高的施肥和施药环节加强政策支持,降低服务作业成本,更好地发挥其对粮食增产和农户亲环境农业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逸文  霍学喜  
笔者基于农户家庭禀赋和微观农户数据,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影响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随机前沿分析。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分别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正向和负向影响;耕地单位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农业机械化操作,它对技术效率具有正效应;家庭农用固定资产的多少决定了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它对技术效率具有正效应;粮食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反映了农户家庭收入结构,比重越大的农户越重视粮食生产,它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效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江帆   种聪   宋洪远  
基于全国14个省份2022年的微观调查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运用逆概率加权和逆概率加权回归调整的方法,实证检验了农业生产托管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农业生产托管参与决策受多种因素影响,是农户的一种“自选择”行为。(2)农户购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相较于未购买服务的农户,购买服务农户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会高出约2.51%~3.40%。原因在于,农业生产托管能够有效减少粮食生产中的农药、化肥投入,提高种粮农户的技术采纳概率。(3)农业生产托管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作用在产销平衡区、在小麦生产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且这一正向作用在小规模、高兼业水平、新生代的农户群体中更为突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曾智   李潇雅   何蒲明  
粮食绿色生产方式下如何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一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也是建设农业强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基于2021年河南、山东、江苏、四川、湖北五省的1 163份农户调研数据,利用Logit、调节效应模型考察了采用粮食绿色生产技术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以及政府规制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采用粮食绿色生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发挥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第二,采用粮食绿色生产技术通过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种粮收入、增强风险承担能力、增加种植成本四种渠道来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其中,增加种植成本的渠道较弱;第三,政府宣传、政府激励显著促进了粮食绿色生产技术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正向作用,但是政府监管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因此,本文认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降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成本,强化对政府监管的社会监督,全方位构建有效监管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海鑫  杨钢桥  
农户作为农业的直接生产者,其生产技术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粮食的产出。本文基于安徽丘陵地区粮食作物种植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了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及其损失的影响因素,重点考察了耕地细碎化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仅为77.97%,效率损失严重;丘陵地区粮食生产中已出现劳力投入过剩现象,而耕地的细碎化现状又使农机使用处于"进退维谷"状态;土地质量是影响农业产出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以提高农田质量;耕地细碎化不利于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随着地块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在丘陵地区进行农地整理项目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  李容  
诱致技术变迁理论强调了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导向性作用。鉴于农机服务外包已成为大国小农背景下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的基本方向,因此,在机械对劳动的替代过程中,机械作业服务与劳动的相对价格对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将发挥重要的诱导作用。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2004-2018年中国26个省份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研究发现:(1)农机具购置与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对技术进步偏向机械的直接诱导作用并不显著,农机服务与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则产生了明显的诱导作用;(2)农机服务诱导技术进步偏向的叠加效应,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机制。由此提出农机补贴政策应向农机服务主体倾斜,逐步完善农机服务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基于诱致技术变迁分析框架探索农机对劳动的替代与农机服务对劳动的替代之间的区别,以期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政策设计提供操作思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  李容  
诱致技术变迁理论强调了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导向性作用。鉴于农机服务外包已成为大国小农背景下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的基本方向,因此,在机械对劳动的替代过程中,机械作业服务与劳动的相对价格对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将发挥重要的诱导作用。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2004-2018年中国26个省份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研究发现:(1)农机具购置与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对技术进步偏向机械的直接诱导作用并不显著,农机服务与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则产生了明显的诱导作用;(2)农机服务诱导技术进步偏向的叠加效应,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机制。由此提出农机补贴政策应向农机服务主体倾斜,逐步完善农机服务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基于诱致技术变迁分析框架探索农机对劳动的替代与农机服务对劳动的替代之间的区别,以期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政策设计提供操作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申淑虹  牛文浩  李贤  靳亚亚  张蚌蚌  
[目的]理清耕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提高粮食产量、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陕西省603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测算了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借助Tobit模型分析了耕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并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农户兼业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1)调研地区全体农户的平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值偏低且分化严重;(2)耕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呈现弱显著的倒U型关系;(3)农户兼业程度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总效应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4)农户兼业在耕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结论](1)多管齐下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推行适度规模经营;(2)依托个体农户特征差异,针对性引导农户职业合理分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祎  张正河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15个小麦主产省的成本收益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各省份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再用Tobit模型检验农机服务使用水平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并解释农机服务提高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中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总体递增,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2)在中国当前农业生产环境下,充分利用农机服务能显著提高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且不同地区的提升效果存在差异;(3)农机服务提高农业效率的动力来源于科技引入效应与劳动替代效应,前者以外包服务的形式将先进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环节,后者通过保障农业劳动完成质量避免了当前农村因劳动力不足以及农户"偷工减料"而造成的技术效率损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丁琪   杨艳涛   王国刚  
[目的]基于生产要素配置视角,研究农户借贷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作用路径,并进行理论分析,[方法]利用2012—201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全国固定观察点的3255份农户面板数据,首先采用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其次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借贷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方向及作用强度,并利用IV-2SLS方法处理农户借贷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定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结果]农户借贷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存在借贷行为的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比未存在借贷行为的农户高0.0167。除此之外,农户党员身份、农业技术培训、家庭非农劳动力人数以及加入合作社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都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家庭劳动力人数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农户利用借贷资金改善生产要素配置从而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