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4)
2023(12828)
2022(10755)
2021(9831)
2020(8252)
2019(18943)
2018(18398)
2017(35033)
2016(19582)
2015(21707)
2014(21591)
2013(21475)
2012(20178)
2011(18482)
2010(18689)
2009(17486)
2008(17645)
2007(16287)
2006(14318)
2005(12475)
作者
(61523)
(52312)
(51999)
(49135)
(32650)
(25179)
(23390)
(20566)
(19526)
(18531)
(17875)
(17413)
(16595)
(16443)
(16232)
(16212)
(15905)
(15177)
(15062)
(14886)
(13320)
(12812)
(12789)
(11969)
(11935)
(11703)
(11580)
(11526)
(10780)
(10651)
学科
(84382)
经济(84288)
(59270)
(50424)
管理(50015)
(37630)
企业(37630)
方法(36067)
农业(33413)
数学(32091)
数学方法(31786)
业经(23625)
中国(20508)
(20284)
(18870)
地方(16996)
(16390)
贸易(16388)
(16154)
(15958)
(13357)
农业经济(12547)
(12385)
银行(12316)
技术(11873)
环境(11822)
(11708)
(11636)
(11554)
金融(11551)
机构
学院(293807)
大学(291563)
(118466)
经济(116109)
管理(109030)
研究(101482)
理学(95482)
理学院(94344)
管理学(92565)
管理学院(92042)
(80336)
中国(75572)
科学(67719)
农业(62831)
(60526)
业大(56742)
(54408)
(50860)
研究所(50089)
中心(47304)
(45023)
财经(41122)
农业大学(39669)
(38513)
师范(37982)
(37472)
北京(36693)
经济学(35902)
(35056)
(34928)
基金
项目(201487)
科学(156674)
基金(146118)
研究(140046)
(131002)
国家(129811)
科学基金(108595)
社会(89347)
社会科(84206)
社会科学(84175)
(80772)
基金项目(78696)
自然(71879)
自然科(70229)
自然科学(70198)
自然科学基金(68998)
(67742)
教育(62924)
资助(57881)
编号(56273)
重点(45724)
成果(44936)
(44423)
(44220)
(42665)
(41751)
计划(39522)
科研(39440)
创新(39081)
课题(38190)
期刊
(132982)
经济(132982)
(82356)
研究(76997)
学报(58904)
农业(55613)
中国(55024)
科学(50911)
大学(43259)
学学(41588)
(37765)
管理(32848)
业经(28753)
(26784)
(26754)
金融(26754)
教育(24296)
技术(21487)
财经(19891)
问题(19286)
经济研究(19228)
(19209)
业大(17421)
(16993)
农业大学(15291)
农业经济(15189)
农村(15188)
(15188)
世界(14839)
技术经济(14555)
共检索到421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瑞法  孙顶强  董晓霞  
本文通过对全国 7个省 2 8县 1 2 45位农技推广人员随机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研究了社会和经济因素等对农技推广人员下乡从事推广工作行为的影响。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 ,经费、事业单位性质、乡镇农技单位的管理方式等均影响到农技推广人员下乡从事推广工作的行为 ;我国的农技推广单位改革未能充分调动农技人员从事推广工作的积极性 ;农技推广体系出现的新一轮的知识断层和知识老化 ,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冬梅  陈超  刘智  吴海春  
本文以四川省水稻主产区23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乡镇农技人员推广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种植规模、农技人员工作态度以及对农户指导次数等因素对农技人员推广效率有显著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农技人员推广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邓泰安  邓保国  俞湘珍  
运用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实证研究方法,对2012年实行分类管理后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事年限、单位所在地、待遇满意度、推广机构的管理机制、修订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农民的评价对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显著性影响;根据研究结果,论文提出从完善农技推广法律体系、创新农技推广管理体制、提高农技人员工资待遇和完善职称评聘制度几方面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璐  何光喜  赵延东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技推广人员的职业忠诚度问题。发现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具有超高的职业忠诚度和工作、生活满意度。进一步的分析显示,这种超高忠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消极"的忠诚,"能力洼地"效应和"相对满意"效应是其重要的成因。而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体制机制弊端则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建议在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同时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收入水平,慎重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并通过培训提升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能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申红芳  廖西元  陈超  王磊  
本文通过对全国8省24县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及其指导的农户进行调查,分析基层农技推广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农技员的主观评价,基于农户视角客观评价农技员的工作行为,分析农技推广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对农技员工作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技员对竞争性指标的评价相对较低,非竞争性指标的评价相对较高;农技员的编制、三权管理等管理体制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满意度评价有显著影响,从业年限、专业关联度、学历和职称等个人特征对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满意度评价影响并不显著;岗位管理是有效的激励因子,竞争性指标与推广行为呈负相关,非竞争性指标对推广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重建有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建明  李光泗  张蕾  
农业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技术创新的规模,更依赖于技术推广的效率。本文以"水稻科技入户"示范县为例,采用分层线性模型重点分析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保障制度、工作设计制度、人员管理制度、对外合作发展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有显著影响;不同制度设计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差异较大,较关注农技员切身利益、技能培训及技术推广过程管理的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有重要影响;农技员的技能、工作经验与工作保障条件等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也比较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甲云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了1996—2010年我国各省农业技术服务效率,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业技术服务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5年来我国农技服务效率稳步提升,但各地区的服务效率参差不齐;农技人员人力资本、农技服务平台、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户禀赋条件对农技服务效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优化农技人员资本和农户禀赋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有效运用,有利于我国农技服务效率的提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霞  朱建军  刘晓光  
有效的农技推广是农业科技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农技推广服务外包是当前农村地区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主体缺失背景下,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与农村有效劳动力结构失衡的重要途径。基于对山东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农户的调查,应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区间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支付意愿及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对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愿意支付的农户占被调查农户的比例分别为42.36%和60.53%;农户大多愿意从技术服务带来的收益中每百元拿出5-30元进行支付;农户的受教育程度、种植成本和作物用途、对技术服务作用的认知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技推广外包服务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级政府需继续强化对农技推广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蕾  陈超  周兵  
本文从绩效考评机制中定义绩效、考评绩效和绩效反馈三个维度出发,在基于农民的视角获取基层农技员推广行为的基础上,探究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各示范县绩效考评机制对基层农技员推广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农户满意度作为重点考评内容,选择多方考评且有农民代表参与,采用实地抽查和农户调查,并将考评结果作为薪酬调整和评选先进等依据的考评,对激励和提高基层农技员推广行为效果明显。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婷婷  李艳军  
本文立足农资品牌成长的特定环境,从农技基层推广人员的视角出发,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归纳不同推广导向下形成的不同类型产品推广方式,构建农资产品推广导向对农户品牌行为的作用机理模型,为探讨中国特殊背景下农资产品推广导向与农户品牌行为的关系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框架,以期在实践中发挥促进农资品牌推广和推动农资品牌成长的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晋  
本文在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框架下分析和评价中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主要障碍和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科学的激励机制设计是提高农技推广体系运转效率的关键。通过对当前改革政策措施的模拟分析发现,在低激励水平情况下,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会降低总努力水平,这与政策设计者期望通过限制事权范围以促进公益性农技推广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政策优化的关键在于解决激励问题,提高基层推广机构的推广激励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匡远配  曾福生  
农技推广的公共产品特征分析,决定有无必要保留国家农技推广体系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也决定了政府是否对它进行投资。如果农技推广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判断其是准公共产品还是纯公共产品,是全国性的公共产品还是区域性的、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决定了政府与市场之间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分工。因此,有必要分析农技推广是否具有公共产品特征。本文认为,无论从"三农"的大背景,还是从农技推广的职能和地位,或是从主体、客体的角度和从效益的角度,农技推广都具有公共产品特征,政府应该按照"财权与事权对等"的原则,供给农业技术。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蒋磊  张俊飚  何可  
目前,农村农技人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着"离职"和"换岗"的工作流动现象。这种单向的工作流动形式,将导致农村科技人才数量短缺、能力弱化等问题,进而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造成不利影响。鉴于此,本文利用对湖北省392位农村农技人员的调查数据,应用交叉列表分析法、多类别Logit模型,探讨了农村农技人员工作流动意愿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当前农村农技人员队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不稳定性,57.4%的农村农技人员具有工作流动意愿,其中,具有"离职"意愿的占11.1%,具有"换岗"意愿的占33.3%,尚未确定"离职"或"换岗"的占55.6%。第二,年轻、具有中共党员身份、拥有高级职称的男性农村农技人员,其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智华勇  黄季焜  张德亮  
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却因为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改革迫在眉睫。但人们在改革措施的先后顺序上存在分歧,阻碍了这一进程。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大量的实际调查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分析,揭示在不同的管理体制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从事公益性技术推广职能与政府投入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发挥其公益性技术推广职能;政府投入虽然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量仍然严重不足;不同体制下政府投入的效果显著不同,促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提高投入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