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1)
2023(4467)
2022(3594)
2021(3608)
2020(2853)
2019(6491)
2018(6402)
2017(13210)
2016(6946)
2015(7736)
2014(7646)
2013(7716)
2012(7151)
2011(6625)
2010(6741)
2009(6354)
2008(6315)
2007(5818)
2006(5416)
2005(4781)
作者
(19341)
(17383)
(16611)
(15766)
(10242)
(8205)
(7369)
(6622)
(6517)
(5812)
(5811)
(5623)
(5182)
(5166)
(5124)
(4958)
(4930)
(4854)
(4621)
(4551)
(4238)
(4175)
(4120)
(4088)
(3892)
(3855)
(3823)
(3564)
(3445)
(3421)
学科
(44334)
(34368)
经济(34346)
(29526)
农业(29451)
管理(14044)
业经(12322)
土地(10998)
农业经济(9838)
(9199)
企业(9199)
(9074)
农村(9068)
方法(8653)
(8369)
中国(8300)
(8289)
数学(7857)
数学方法(7810)
地方(7327)
发展(6848)
(6846)
(6731)
劳动(6731)
人口(6530)
收入(6513)
(6458)
(6422)
农业劳动(6364)
(6322)
机构
学院(103086)
大学(97791)
(46355)
经济(45567)
管理(42654)
(41737)
理学(37273)
理学院(36983)
管理学(36520)
管理学院(36365)
研究(34749)
农业(31534)
中国(29404)
业大(23942)
科学(20655)
(20035)
农业大学(19462)
(17985)
中心(17979)
(17657)
(16219)
研究所(15866)
经济管理(15233)
(14475)
财经(14172)
(13485)
(13037)
(12996)
(12728)
师范(12650)
基金
项目(69320)
科学(55147)
研究(53832)
基金(50832)
(43941)
国家(43420)
科学基金(37302)
社会(35697)
社会科(33286)
社会科学(33279)
(27747)
基金项目(27336)
(26022)
编号(24444)
教育(22205)
自然(22202)
(21787)
自然科(21630)
自然科学(21627)
自然科学基金(21234)
资助(19014)
成果(18980)
(16193)
(16161)
国家社会(15033)
(14806)
重点(14572)
(14502)
课题(14482)
(14154)
期刊
(58289)
经济(58289)
(49140)
农业(33143)
研究(26875)
中国(25164)
业经(17211)
科学(17027)
学报(15768)
(14330)
农业经济(13421)
农村(13320)
(13320)
大学(13078)
(13000)
金融(13000)
学学(12767)
(11226)
管理(9467)
问题(9460)
农村经济(8972)
世界(8031)
经济问题(7757)
(7713)
技术(7565)
社会(7091)
资源(7009)
社会科(6559)
社会科学(6559)
教育(6526)
共检索到156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苇锟  杨明婉  
基于粤赣841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mlogit实证检验农户非农转移对农地流转契约的选择逻辑。结果显示:农户非农转移尤其是异地非农转移使得家庭在流转土地时选择口头契约而非书面契约,是私人关系合意性表达的一种体现。农户非农转移对口头契约的选择主要捕捉于"低租金"选择的"廉价型"流转和农地禀赋效应的降低,表征为流转双方的"人情礼物"的交换。因此,应将口头契约作为"乡土中国"制度遗产,是维系乡村微观秩序治理的重要路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徐俊丽  米运生  李德力  吴宏姣  
随着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农户的经济决策动机逐渐从风险(成本)最低转变为收益最大。但是,地租契约的不完全性等因素,可能使农户在选择地租契约时,需要在收益(租金)的可靠性和收益最大化之间进行权衡。文章理论分析表明,农户在选择地租契约时,其经济逻辑是损失规避而非预期效用理论。进而,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2015年调查数据,通过probit、IVprobit和似无相关回归模型检验了这一理论假说。研究结果显示,租金水平越高,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固定地租契约;消除内生性后的边际效应显示,租金提高每万元,农户选择固定租金契约的概率提高28.3%。机制分析发现,土地流转契约期限的增加会强化租金对农地转出户选择固定租金契约的影响。运用工具变量估计、交叉项和费舍尔组合检验三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租金对固定地租契约的促进效应,在低收入农户中相对更高;在低收入农户中,契约期限不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地租领域农户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与政策预期的不一致,提供了理论解释与经验证据。基于此,文章提出为使农户通过地租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需要进一步完善农地流转契约治理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洪名勇  尚名扬  
农户在选择农地流转契约时,会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契约。信任是农户选择契约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信任程度随着亲缘、血缘和地缘等关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随着信任程度的上升,选择口头契约的意愿越大,选择书面契约的愿意越小。双方如果要维持良好的流转关系,必须履行已达成的口头契约,否则就会失去再次合作的机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荣  蔡书凯  
利用安徽省水稻主产区订单售粮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公司+农户"模式下风险转移制度对农户契约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较大幅度的契约价格升水、提供要素赊账供应服务或生产技术指导有助于促进农户选择生产契约的积极性;此外,当货款支付方式为即时付款时,农户将倾向于选择生产契约,而户主年龄较大或认为水稻生产自主权重要的农户选择生产契约的可能性则较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荣  虢佳花  祁春节  
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以"公司+农户"这一组织形式中的契约关系为研究对象,根据抵押品模型,构建了一个"公司+农户"契约选择模型,来讨论"公司+农户"经营组织不同契约类型选择及其效率,并提出改进思路及政策含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博伟  
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土地流转契约稳定性对转入土地农户化肥施用强度和环境效率的影响,并利用安徽省414户种粮大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方法包括DEA-SBM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和Tobit模型。结果表明:(1)土地租期、土地租金对种粮大户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分别有显著负向和显著正向的影响。(2)种粮大户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的平均环境效率分别为0.54、0.58、0.59,存在比较严重的环境效率损失;土地租期、土地租金对种粮大户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的环境效率分别有显著正向和显著负向的影响。本文主要结论是提高土地流转契约的稳定性有利于降低转入土地农户的施肥强度,进而提高农地规模经营的环境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海燕  洪名勇  
基于辽宁省辽阳县和贵州省5个县的545份农户农农农农调查数据,从经济、关系、习俗、文化等方面选取8个变量,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在土地流转时选择口头契约、书面契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关系、习俗与文化显著影响农户书面契约、口头契约的选择;租金越高越倾向于选择书面契约,原始关系越密切越倾向于选择口头契约,农户选择契约时倾向于与村集体大部分人保持一致,受教育程度越高、受传统行为影响越小越倾向于选择书面契约。经济、关系、习俗与文化分别对应理论上的风险、交易成本与行为认知,农户行为是此多要素的均衡产出,具有其合理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立泉  徐娜  
国内外学者已经在货币危机和行为经济学领域详细的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政策无法实现最初目的的原因。本文从认知偏差角度,对政府在鼓励烤烟生产的"边际奖罚政策"实施的低效率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笔者发现在特定的生产契约条件下,面对同等收益和损失时获得的心理效用不同,是政府的"边际奖罚"政策无法实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同时,农户对质量控制的努力程度、"边际奖罚"额度的大小、农民(生产者)的相关预期也对政策实施的效果有一定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祎  杨鑫  高鸣  
非农就业能否继续促进农民增收关系到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本文从要素差异化配置的角度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户家庭收入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并基于2012年、2014年和2016年CFPS数据,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非农就业对不同类型农户的收入边际效应及群体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非农就业会通过改变农户的生产要素配置行为提高其家庭收入,要素市场改革促进农户增收的效果明显。参加非农就业会促使农户租出更多土地,同时在农业中以资本代替劳动,进而实现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双重增长。农户家庭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从数量型转移到人力资本型转移的转换过程,这使得非农就业促进农户增收的边际效应存在“倒U型”趋势,当家庭非农化程度很低或很高时,非农就业的增收效应更加明显。具体来说,随着农户家庭非农化程度不断提高,非农就业对非农收入的提升效应先升后降,对农业收入的提升效应持续下降,对总收入的提升效应亦是先上升后下降。要通过非农就业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需要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努力实现非农收入和农业收入同时增加的“双引擎、双保险”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梦玲   张予涵   谢芳婷  
基于江西省水稻主产区810户稻农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讨不同属性的土地流转契约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土地经营规模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无偿转入土地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2)土地流转契约签订时间越长、签订形式越规范,农户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可能性越高。(3)当土地流转提升农户耕地的规模化水平时,土地流转契约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增强。据此,提出注重土地流转主体间的道德规范作用、建立健全合同机制保障地权稳定性及交易规范性、搭建土地要素市场化平台以提升农户耕地的规模化水平等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馨月  周力  
订单农业在帮助签约户分担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下同时考虑了农业生产面临的多种风险,探讨风险态度异质性农户对具有不同类风险分担能力的契约属性偏好。利用江苏省11市368个养鸡户的风险偏好实验和契约属性选择实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农户层面揭示了订单农业在帮助小农户应对生产、价格以及交易不确定性风险的相对重要性。研究表明:(1)由于固定价格条款在分担价格风险和防范企业隐性违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农户偏好程度高;(2)风险态度异质性在规模户中表现较为明显,随着损失厌恶程度相应提高,规模户对规避生产风险的契约属性偏好程度提高;(3)规模户和小户预期通过契约规避的风险类型存在差异,规模户对规避各类风险的契约属性关注度都较高,而小户主要关注规避价格风险的契约属性。因此在禽流感、非洲猪瘟等疫情频发的背景下,政府应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优化契约设计,切实保障签约农户利益以提高契约参与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灵辉  张迎新  叶晴琳  李月莹  
本文以社会分层理论为研究视角,将农户社会阶层进行了二阶解构,划分为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探讨了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中的社会阶层解释逻辑。而后基于CFPS2014~2018共计三期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农户社会阶层的主观层面与客观层面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其客观阶层位置与其阶层的主观感知是相分离的;第二,农户社会阶层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只有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具有正向影响,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则并无影响;第三,农户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土地流转行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倒U型关系,即在农户客观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过程中,其对土地流转行为的边际效应将呈现出“先正后负”的面貌;第四,相较于居住于城镇的农户,长期生活在乡村的农户更容易受到“恋土情结”的影响,使得其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对土地流转行为之间的拐点有所降低。据此,提出若干对策,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鑫  李丁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多要素联合决策的分析框架下,考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种不同形式及其不同的劳动力损失效应,研究农户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包括非农就业报酬、土地流转租金在内的要素价格与农户要素禀赋对农户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农户劳动力转移和土地转出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由于两种劳动力转移形式的劳动力损失效应不同,就地转移与土地转出之间的正相关性较弱,而异地转移与土地转出之间的正相关性相对较强。这一研究结论为推进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科可   周孟亮  
【目的】家庭农场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农地经营,必须以租金较低、租期较长、集中连片以及契约稳定的土地为前提。探究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流转契约选择的影响因素,能够对提高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性以及促进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湖南省520个家庭农场的微观数据,运用似不相关回归模型验证了资产专用性对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流转契约选择的影响。【结果】1)物质资产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和场地专用性对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流转契约形式选择呈现显著正相关,社会资本专用性对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流转契约形式选择呈显著负相关;2)物质资产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与场地专用性对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转入契约期限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资本专用性对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流转契约期限选择呈显著负相关;3)物质资产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场地专用性对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流转契约租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资本专用性对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流转契约租金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结论】综合运用似不相关模型对资产专用性与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流转契约选择进行分析,为促进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稳定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春生  
本文基于历史视角讨论了农户的演变与分类问题。指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内卷"模式,农户作为一个生产单位和作为生产与消费的联合体发生的变异,以新的劳动价值观为基础的"拐杖"逻辑与农户演化规律。并对农户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指出了各种农户的基本特征与演化趋势。从演化的角度证明了适度规模的、劳动和资本密集的、高效的家庭式农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