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30)
- 2023(17830)
- 2022(14946)
- 2021(13616)
- 2020(11736)
- 2019(26761)
- 2018(26504)
- 2017(50976)
- 2016(27707)
- 2015(30718)
- 2014(30371)
- 2013(30233)
- 2012(27538)
- 2011(24678)
- 2010(24636)
- 2009(23189)
- 2008(22983)
- 2007(20754)
- 2006(18094)
- 2005(15819)
- 学科
- 济(116147)
- 经济(116015)
- 业(105711)
- 管理(89102)
- 企(86743)
- 企业(86743)
- 方法(55615)
- 农(48946)
- 数学(46388)
- 数学方法(45899)
- 财(34926)
- 业经(34509)
- 农业(32279)
- 中国(28194)
- 务(24432)
- 财务(24385)
- 财务管理(24344)
- 制(23597)
- 企业财务(23100)
- 贸(22978)
- 贸易(22969)
- 易(22402)
- 学(20986)
- 技术(20805)
- 地方(19777)
- 和(18496)
- 策(18251)
- 理论(18073)
- 划(17802)
- 银(16897)
- 机构
- 学院(401426)
- 大学(394954)
- 济(166373)
- 经济(163176)
- 管理(161986)
- 理学(140790)
- 理学院(139385)
- 管理学(137110)
- 管理学院(136396)
- 研究(125907)
- 中国(98498)
- 农(84935)
- 京(80850)
- 科学(79764)
- 财(74521)
- 业大(66902)
- 农业(66320)
- 所(64106)
- 中心(60816)
- 江(60674)
- 财经(60399)
- 研究所(58432)
- 经(55030)
- 经济学(50291)
- 北京(49188)
- 州(47566)
- 范(47120)
- 师范(46504)
- 经济学院(45830)
- 财经大学(44566)
- 基金
- 项目(274665)
- 科学(217006)
- 基金(202192)
- 研究(194121)
- 家(178196)
- 国家(176620)
- 科学基金(152414)
- 社会(126021)
- 社会科(119283)
- 社会科学(119246)
- 省(108742)
- 基金项目(107976)
- 自然(101088)
- 自然科(98877)
- 自然科学(98846)
- 自然科学基金(97169)
- 划(90387)
- 教育(87460)
- 资助(81506)
- 编号(77468)
- 重点(61175)
- 部(60251)
- 成果(60069)
- 创(59271)
- 发(58711)
- 创新(54886)
- 业(54215)
- 科研(53593)
- 国家社会(52570)
- 课题(51311)
- 期刊
- 济(181687)
- 经济(181687)
- 研究(103759)
- 农(82091)
- 中国(71912)
- 学报(66404)
- 科学(60902)
- 财(59865)
- 管理(59048)
- 农业(55217)
- 大学(49990)
- 学学(47989)
- 融(36206)
- 金融(36206)
- 业经(35990)
- 技术(34657)
- 业(29975)
- 财经(29571)
- 教育(28494)
- 经济研究(27436)
- 经(25454)
- 问题(24939)
- 技术经济(21624)
- 版(20972)
- 商业(19274)
- 统计(19274)
- 世界(18498)
- 科技(18493)
- 策(18247)
- 现代(18094)
共检索到575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彩华 党红敏 余劲
基于粮食主产区4省12县960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实证研究农户非农就业的代际分工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差异化影响,并分析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在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行为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整体来看,非农就业对农地转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转入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代际差异来看,父代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边际影响大于子代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边际影响。(2)在考虑生产服务外包的影响以后,非农就业对农地转出的促进作用下降,而对农地转入的抑制作用也有所缓解,这说明生产服务外包在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如果不考虑生产服务外包的影响,现有研究高估了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驱动效应。因此,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不能只单纯依靠劳动力市场的引领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市场优势,将小农户卷入农业分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彩华 管睿 余劲
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4省12县96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Tobit和Order-Probit模型,从非农就业时间、就业区域和就业稳定性等多个维度重构非农就业充分性分析框架,并基于性别差异视角探究非农就业充分性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农地流转决策行为方面,家庭层面非农就业越充分越有利于促进农户农地流转;个体层面性别差异结果显示,男性非农就业时间和非农就业稳定性对农地流转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女性的非农就业时间、非农就业区域和非农就业稳定性对农地流转决策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农地流转契约选择行为方面,女性非农就业充分性有利于促进农户签订正式化合约,而男性的非农就业稳定性降低了签订正式化合约的概率。研究结果表明,与男性相比,女性的非农就业充分性对农地流转决策行为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女性非农就业充分性有利于农户签订正式化合约。因此,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女性劳动力人力资本投入,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充分性,实现劳动力市场与农地流转市场的协调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明辉 蔡银莺 朱兰兰
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探讨农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经济效应的影响,为农户权益保障提供参考。采用二值选择B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农户家庭经济收支状况,利用Match模型评估农地流转行为给农户家庭带来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劳动力比重、受教育程度、人均耕地、农田生态环境等资源禀赋是影响农地流转的关键因素;(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地规模经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能够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3)农地转入或转出对农户家庭经济效益并未产生决定性影响,农户根据家庭实际选择恰当的农地流转方式才能有效提升家庭经济福利水平。建议着力完善农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玉斌 赵培芳
[目的]探索非农就业、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为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供新的经验依据。[方法]基于湖南、安徽、江苏3省466份有效农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Logit等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地流转的影响,重点关注非农就业如何通过农业生产性服务间接影响农地流转。[结果]非农就业是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外部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家庭内部短缺劳动力形成有效替代,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又显著影响了农户农地资源配置行为,具体表现为促进农地转入和抑制农地转出。[结论]为进一步优化农地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应进一步鼓励各地区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壮大区域内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质量监管,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骏 吕萍
本文从农民最优劳动供给的视角构建农地资本禀赋对农户非农创业的影响机制,提出“土地粘性”和“资本激励”两条影响路径,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拥有土地资本将提高农户非农创业的可能性(1.31%);(2)土地资本规模和土地资本价值对农户非农创业的影响均呈现显著的“U”型;(3)土地资本规模对农户非农创业行为存在“土地粘性”和“资本激励”两个影响路径,在土地资本规模较低时,主要表现为“土地粘性”效应,土地资本规模的提升对农户非农创业行为有抑制作用,而当土地资本规模达到临界值(9.33亩)之后,主要表现为“资本激励”效应,土地资本规模的提升对农户非农创业行为有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航 段鹏飞 刘景景
本文采用拓展后的农户模型分析农业效率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机理。农户模型显示,农地流转取决于样本农户农业效率的分布,不同的效率分布将会产生三种不同的结果。不同学者使用的数据库不同,其样本农户的效率分布也不同,所以相关研究获得了不同的结果。由于全国层面的农地流转趋势还没有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因此本文从CFPS数据库中提取11890个全国代表性农户样本,以农地净流转面积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业效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农地流转在全国层面没有呈现明确性趋势,因而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存在有效率的一面,也存在缺乏效率的一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杰 宁金萍 张文婷
本文基于辽西北地区三个县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当地农户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转入和转出农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基本特征、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和农地流转约束特征均对农户农地转入和转出行为的选择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畅倩 李晓平 谢先雄 赵敏娟
非农就业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尚无定论。本文利用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630户稻农的数据,在构造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综合值的基础上,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关注农业生产经营特征的中介效应以及家庭生命周期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非农就业在总体上抑制农户的生态生产行为。②农业生产经营特征变量在非农就业影响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具体而言,非农就业通过减少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户的地块集中程度和生产专业化水平抑制了农户的生态生产行为。③家庭生命周期在非农就业影响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调节效应,随着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向后推移,非农就业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负向影响增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鸿
目前有关非农就业与农业生产性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大都是采用农户层面的微观数据,分析中忽略了一个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对与其相邻的其他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对此,在对非农就业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机制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运用2001~2009年中国分省面板数据从宏观角度实证考察了非农就业因素对一个地区农户平均农业生产性投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非农就业机会增加有利于提高农户平均农业投资水平。非农就业因素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影响程度总体上是逐渐增加的。从不同区域看,东北地区农户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对农业生产性投资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其次,然后是中部与西部。
关键词:
非农就业 农业投资 宏观角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聂建亮 钟涨宝
研究农地流转行为及规模对完善我国农地流转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4省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分化程度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将农户分化程度分为水平分化程度和垂直分化程度,前者用农户非农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表征,后者用农户人均年纯收入水平表征。研究表明:①农户分化程度对农地流转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农户水平分化程度对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对农户的农地转入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与农户水平分化程度的影响不同,农户垂直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农户分化程度对农地流转规模的影响与对...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小龙 郭沛
研究目的:从风险规避的角度研究其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吉林、山东、陕西和湖南4省55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风险规避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的可能性和农地转出的规模,但并不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入的可能性和农地转入的规模。(2)户主的性别、年龄、非农就业经历及村级流转管制等也是影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应通过做细做实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对流转的规范管制、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来促进农地使用权有序流转。
关键词:
土地经济 风险规避 农地流转 计量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洪炜杰 陈小知 胡新艳
现有关于劳动力转移能否促进农地流转的研究形成了两种分歧的观点。本文从理论层面论证指出存在观点分歧的原因在于: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即农户劳动力转移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促进农地流转,由此对应出现"人动、地不动"与"人动、地动"两种结果;进而运用Probit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iV-Probit,2SLS)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计量结果支持理论假说。由此认为,农户劳动力的规模转移是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基本条件,农户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是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支持条件,需要寻找辅助和推进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农外"政策工具。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农地流转 门槛值 工具变量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忠好
从农户家庭决策的角度分析,家庭决策的基础是尽可能地利用家庭内部成员的分工优势,使家庭收益最大化。当非农就业机会出现后,农户是否流转土地及其家庭经营特征取决于家庭拥有的初始土地资源、家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农业与非农业的综合比较利益等。结果可能是:尽管存在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但并不发生土地流转,农户经营兼业化。在当今中国,由于农户人均及户均土地资源有限、农户有着足够的农业劳动能力、农业经营有着相对较高的综合比较利益等,基于家庭收益最大化的考虑,农户决策的结果是:部分家庭成员非农就业,家庭成员内部分工,农户经营兼业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葛岩 吴海霞
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土地流转市场改变着农户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亦对农户的生产结构和要素配置产生冲击。基于CFPS2018年25个省、市、自治区的8446个农户样本数据,将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分为流动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两大类,从农户非农收入和土地流转的视角,考察其对农户流动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非农收入对农户流动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均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非农收入对农户短期流动资产投资影响更大;第二,土地转出户倾向于减少农业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而土地转入则对农户农业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非农收入与土地流转间存在显著的内生性,考虑内生性后,土地转出对农户流动性资产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对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负向影响依然稳健;而土地转入使得农户因土地规模的扩大会进一步加大农业流动性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岚岚 何学松 孔荣
本文阐释了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流转行为的机理,并引入农地确权颁证变量,根据陕西90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流转选择及流转规模的差异化影响以及农地确权颁证对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流转行为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农民是否流转农地及农地流转规模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农民农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大于对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研究进一步证实,农地确权颁证对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流转行为发挥了调节作用,即通过提升农地产权强度和强化农地禀赋效应等抑制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转出行为的正向影响,但增强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转入行为的促进作用。因此,需从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推进农地确权颁证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系列改革措施等方面促进农民农地流转参与理性决策。
关键词:
金融知识 农地流转 农地确权颁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业生产性服务外包对水稻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358个农户的实证分析
风险态度、风险感知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分析——基于豫鲁皖冀苏1429户农户面板数据
专业化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证据
农地经营权稳定性对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
农地依赖、农地流转行为与农户分化——基于福建省20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
第二轮土地延包30年政策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延包试点地区数据
中国非农产业的农业生产效应分析——基于Feder模型
耕地流转农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1396户农户耕地流转行为现状的调研
村庄环境、非农就业与农地流转——基于全国百村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农地确权对农户兼业的影响研究——基于农地流转的中介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