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1)
2023(15955)
2022(13290)
2021(12394)
2020(10398)
2019(23424)
2018(23180)
2017(45544)
2016(24118)
2015(26735)
2014(26309)
2013(25699)
2012(23483)
2011(20798)
2010(21020)
2009(19491)
2008(18984)
2007(17220)
2006(15382)
2005(13649)
作者
(65810)
(55559)
(55078)
(52170)
(35112)
(26367)
(24788)
(21530)
(20895)
(19744)
(18719)
(18676)
(17437)
(17352)
(16942)
(16809)
(16287)
(16150)
(16064)
(15847)
(13516)
(13441)
(13435)
(12894)
(12424)
(12408)
(12185)
(12100)
(11032)
(11001)
学科
(102744)
经济(102638)
(101363)
管理(83910)
(82757)
企业(82757)
(49146)
方法(45677)
数学(37068)
数学方法(36619)
业经(33372)
农业(32484)
(31463)
中国(25811)
技术(22674)
(22073)
财务(22024)
财务管理(21997)
(21536)
企业财务(20875)
(20018)
(18920)
贸易(18912)
地方(18902)
(18498)
(17990)
环境(17630)
(17342)
理论(16657)
(15745)
机构
学院(342881)
大学(332403)
(148832)
经济(146068)
管理(144471)
理学(124625)
理学院(123548)
管理学(121808)
管理学院(121160)
研究(104866)
中国(85519)
(67816)
(67752)
(63996)
科学(60360)
财经(53883)
(52860)
中心(51892)
业大(51218)
(50438)
(49092)
农业(48645)
研究所(45259)
经济学(44051)
北京(41491)
(40943)
经济管理(40414)
(40084)
经济学院(39959)
师范(39768)
基金
项目(229749)
科学(184498)
研究(173657)
基金(169332)
(144896)
国家(143507)
科学基金(126781)
社会(113806)
社会科(107890)
社会科学(107864)
(90645)
基金项目(89511)
自然(80010)
自然科(78168)
自然科学(78152)
教育(77832)
自然科学基金(76787)
(73769)
编号(71830)
资助(67923)
成果(55880)
(51492)
(50470)
(50150)
重点(50126)
国家社会(47508)
课题(46747)
创新(46477)
(45511)
(45187)
期刊
(169106)
经济(169106)
研究(94694)
中国(65158)
(64564)
管理(54935)
(53950)
科学(45286)
农业(43865)
学报(43287)
大学(35361)
(34970)
金融(34970)
业经(34318)
技术(34125)
学学(33864)
教育(28531)
财经(26128)
经济研究(24562)
(23040)
问题(22964)
(22563)
技术经济(20106)
世界(17223)
现代(16775)
农村(15969)
(15969)
科技(15923)
(15911)
统计(15887)
共检索到508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慧  赵凯  
农户选择亲环境农业技术是治理农业污染、改善耕地质量和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劳动节约型和劳动密集型亲环境农业技术视角,分析农户非农就业和耕地保护政策认知对不同类型亲环境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同时甄别了对不同劳动力禀赋和不同收入农户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农户非农就业对劳动节约型亲环境农业技术的选择有正人口效应和负收入效应,其中,正人口效应主要体现在少劳动力组、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负收入效应主要体现在多劳动力组和高收入组;而对劳动密集型亲环境农业技术的选择有负收入效应,主要体现在少劳动力组和高收入组。农户耕地保护政策认知对两类亲环境农业技术的选择均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在耕地保护政策认知的调节作用下,非农就业对劳动节约型亲环境农业技术选择的正人口效应逐渐减弱;负收入效应被显著抑制。而非农就业对劳动密集型亲环境农业技术选择的负人口效应得到一定抑制;负收入效应则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崔悦  张仁慧  赵凯  
补偿方式的合理设计不仅是补偿机制顺利展开的客观要求,更是满足农户长远生计,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户利益的必然选择。依据河南省滑县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耕地禀赋对农户多元耕地保护补偿方式选择的影响,并探究非农就业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户更愿意选择"资金补偿"或"资金+社会保障补偿"。耕地禀赋对农户多元耕地保护补偿方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其中耕地规模、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细碎化具有正向影响。非农就业对耕地禀赋影响农户多元耕地保护补偿方式的选择具有负向调节效应。据此,提出制定差异化的耕地保护补偿方案、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促进耕地流转以及加大耕地保护补偿相关政策宣传力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舟  
农民保护耕地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投入、农田基础设施、耕作制度、肥料与农业技术使用等方面,其受到经济因素、农户自身因素、耕地条件、外部因素的影响。基于农业多功能性、激励理论、"农场户"理论基础上,人们认识到农业补贴在促进农户保护耕地上具有积极作用。我国现行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有积极的一面,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应从完善农业补贴法律和监管体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补贴、改善农业补贴的方式和标准、通过耕地流转实现规模生产放大补贴效应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发挥农业补贴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黄建伟  
本文按专业农户和兼业农户的劳动力投入、农田基础建设投入、耕地制度变化、化肥与农家肥选用、病虫害防治方法选用和先进农业技术应用等具体耕地保护行为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钟骁勇  肖泽干  
当前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退化,国家粮食安全面临严重威胁,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基于进化博弈视角分析农户耕地保护的行为决策得知: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具有群体效应,农户参与耕地保护和不参与的动态均衡关系,最终取决于两种行为的收益比重,如果选择参与耕地保护的收益低于不参与的选择,那么大多数农户受经济利益诱导,将离开耕地转向非农产业,如选择外出务工等。因此,建议政府提高耕地保护的经济效益,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落实完善多种补贴、支持和优惠政策,完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来提高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收益,增强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全忠   朱赛   周宏  
基于苏皖两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分析农地流转视角下的农户权责主体认知偏移对耕地保护技术选择偏好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流转视角下农户对耕地保护权责“各有所表”,“谁种谁保护”的实用主义和“是谁的,谁保护”的物权意识并存,农户耕地保护“角色—认知—行为”的多重偏离致使其技术选择偏好于短期和浅表型技术。(2)农户耕地保护权责主体非己认知对行为发生数、中长期行为和深入改进型行为均有负向影响。(3)农户权责主体偏移显著抑制耕地保护投资,但较长的流转租期能对冲非己认知对投资及行为偏好的负向影响。据此,未来引导农户参与耕地保护,应通过“政府宣传+技术推广”体系适度纠正农户对耕地保护权责主体的认知偏移,立足产品增值与流转制度保障协同增进农户对采纳耕地保护技术的经济预期,以及推进耕地保护补贴和农村“两权”抵押贷款等政策创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全忠   朱赛   周宏  
基于苏皖两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分析农地流转视角下的农户权责主体认知偏移对耕地保护技术选择偏好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流转视角下农户对耕地保护权责“各有所表”,“谁种谁保护”的实用主义和“是谁的,谁保护”的物权意识并存,农户耕地保护“角色—认知—行为”的多重偏离致使其技术选择偏好于短期和浅表型技术。(2)农户耕地保护权责主体非己认知对行为发生数、中长期行为和深入改进型行为均有负向影响。(3)农户权责主体偏移显著抑制耕地保护投资,但较长的流转租期能对冲非己认知对投资及行为偏好的负向影响。据此,未来引导农户参与耕地保护,应通过“政府宣传+技术推广”体系适度纠正农户对耕地保护权责主体的认知偏移,立足产品增值与流转制度保障协同增进农户对采纳耕地保护技术的经济预期,以及推进耕地保护补贴和农村“两权”抵押贷款等政策创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全忠   朱赛   周宏  
基于苏皖两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分析农地流转视角下的农户权责主体认知偏移对耕地保护技术选择偏好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流转视角下农户对耕地保护权责“各有所表”,“谁种谁保护”的实用主义和“是谁的,谁保护”的物权意识并存,农户耕地保护“角色—认知—行为”的多重偏离致使其技术选择偏好于短期和浅表型技术。(2)农户耕地保护权责主体非己认知对行为发生数、中长期行为和深入改进型行为均有负向影响。(3)农户权责主体偏移显著抑制耕地保护投资,但较长的流转租期能对冲非己认知对投资及行为偏好的负向影响。据此,未来引导农户参与耕地保护,应通过“政府宣传+技术推广”体系适度纠正农户对耕地保护权责主体的认知偏移,立足产品增值与流转制度保障协同增进农户对采纳耕地保护技术的经济预期,以及推进耕地保护补贴和农村“两权”抵押贷款等政策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程长明   郭小燕   高强  
保护和改善耕地质量是筑牢建设农业强国根基的关键。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的粮食种植户数据,使用Ordered 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等计量手段,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显著促进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消除内生性偏误问题,以及运用更换变量、更换模型和更换样本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支持上述结论;同时,在作用机制方面,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扩大经营规模,以实现促进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的目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更有效地激励户主教育水平、家庭非农就业程度和家庭总收入较高的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并且对于粮食主产区农户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因此,需要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促进农户耕地质量保护中的作用,引导服务主体践行绿色生产理念;应加强土地综合整治、加大耕地质量保护的政策宣传,并瞄准重点群体和薄弱环节,助力其更好地开展耕地质量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谢晋  蔡银莺  
研究目的:基于成都市2013年和2015年的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创新实践地区农户生计资产与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效应的动态响应关系。研究方法:组合赋权法,TOPSIS综合评价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卡尔曼滤波调整。研究结果:(1)2013—2015年,成都市受访农户的生计资产总值略有提升,除人力资产和自然资产外,其他资产均在增加;随着耕地保护基金政策的实施,成都市农户农业种植及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增加。(2)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政策效应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农户家庭金融资产流动,其中家庭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和自然资产丰裕度是影响农业经营户感知补偿政策效应的主要指标,促使兼业经营户政策效应变化的主要资产是人力资产和金融资产,心理素质水平提高则驱动非农经营户对补偿政策成效的评价变化。研究结论:建议积极实践政府主导与市场交易相结合的多元补偿策略,规范指导下一阶段补偿政策的实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谢晋  蔡银莺  
研究目的:基于成都市2013年和2015年的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创新实践地区农户生计资产与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效应的动态响应关系。研究方法:组合赋权法,TOPSIS综合评价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卡尔曼滤波调整。研究结果:(1)2013—2015年,成都市受访农户的生计资产总值略有提升,除人力资产和自然资产外,其他资产均在增加;随着耕地保护基金政策的实施,成都市农户农业种植及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增加。(2)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政策效应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农户家庭金融资产流动,其中家庭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和自然资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臧俊梅  郑捷航  农殷璇  苏少青  李利番  
[目的]探究不同兼业程度的农户对耕地、耕地保护、耕地保护补偿的认知差异,并通过回归方程探究不同兼业程度的农户对实行耕地保护政策必要性认知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激发农户的耕地保护积极性,优化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绩效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农户调查问卷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以农户认为实行耕地保护政策是否必要为因变量,以反映农户特征、耕作情况、耕地认知情况、耕地保护态度的13个变量为自变量,对农户认为是否有必要实行耕地保护政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农户类型在1%的水平上显著,纯农户认为实行耕地保护政策的必要性低于两类兼业农户;性别因素在5%的水平上显著,女性农户更认为实行耕地保护政策是必要的;家庭农业年收入在1%的显著水平上呈正向影响;耕地质量和耕地保护行为认知程度这两个多分类变量均只有个别哑变量显著。[结论]加大农户层面耕地保护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国家级耕地保护补偿统一化,各省、市可实行差异化的耕地保护补偿政策;尽可能满足农户的真实诉求,给农户选择耕地保护方式的自由;鼓励耕地流转和托管,创新和完善相关制度设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朝辉  刘颖  周乾晨  
亲环境农业技术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绿色生产要素。本文以特色林果种植的新型节肥、减药技术为例,利用研究区609份农户调研数据,应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农户主动选择和政府多元介入对林果亲环境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有37.6%的农户主动选择林果亲环境农业技术,政府管制型介入、推广型介入、补贴型介入水平分别为48.3%、86.5%和63.1%,农户对新型节肥、减药技术采纳率分别为31%和33.3%。农户主动选择和政府多元介入对林果亲环境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政府管制和政府补贴等政府多元介入在农户主动选择与技术采纳行为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不同亲环境农业技术的农户主动选择与政府多元介入作用效果存在差异。不同教育程度下农户主动选择与政府多元介入对节肥减药技术采纳边际效应存在差异,受教育程度等农户异质性将导致亲环境农业技术采纳行为产生差异。因此,提出应着力于培育农户技术选择的内生动力,强化政府多元介入的外部推力,精准开展特色林果亲环境农业技术推广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美球  吴月红  刘桃菊  
农户作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耕地耕种的实际使用者,在耕地保护中起着关键作用,农户的耕地保护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耕地保护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农户在我国耕地保护的地位与作用、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提升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的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对我国基于农户行为的耕地保护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进一步开展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实证研究仍将是主流研究方法,从断面调研逐步走向定点的纵向观测;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提升的政策切入点是研究的重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融入惠农政策之中;新生代的农户将逐渐成为研究的主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秧分  刘彦随  李裕瑞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生产决策理论,剖析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形成机理,并以非粮化经济补偿标准为例进行实证测算,为国家实现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目标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边际分析法,计量模型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多宜性耕地用途之间的边际利润差异是诱使耕地非粮化与非农化的经济动因,需要对限制完整耕地使用权所导致的农户利益损失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研究结论:耕地投入粮食生产的边际利润明显低于其他农地利用方式的利润,为了提高农户耕地保护与粮食生产动力,需要设置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资金,并改革现有粮食直补方式与农地分散经营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