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4)
2023(13259)
2022(10727)
2021(9835)
2020(8402)
2019(18948)
2018(19027)
2017(36352)
2016(20460)
2015(23172)
2014(23513)
2013(23050)
2012(21586)
2011(19509)
2010(20050)
2009(18661)
2008(18839)
2007(17537)
2006(15624)
2005(14008)
作者
(62655)
(53176)
(52531)
(50242)
(33226)
(25340)
(23897)
(20736)
(19901)
(18728)
(18194)
(17839)
(16894)
(16764)
(16621)
(16374)
(16138)
(15359)
(15325)
(15247)
(13510)
(13315)
(13062)
(12337)
(12029)
(11937)
(11827)
(11712)
(10973)
(10782)
学科
(84651)
经济(84560)
(56477)
管理(49105)
(47921)
(34948)
企业(34948)
方法(32979)
农业(31535)
数学(28799)
数学方法(28484)
中国(24129)
业经(22583)
(20486)
(19294)
(18691)
地方(18678)
(14775)
贸易(14770)
(14421)
银行(14372)
(14284)
(13934)
(13913)
(13785)
(13163)
金融(13154)
理论(12668)
(11881)
(11757)
机构
学院(299832)
大学(297797)
(118807)
经济(116063)
研究(108226)
管理(107741)
理学(92161)
理学院(91020)
管理学(89091)
管理学院(88573)
中国(82370)
(75300)
科学(70404)
(64630)
农业(58504)
(57705)
(53796)
业大(53592)
研究所(52710)
中心(50728)
(48737)
(42283)
财经(42202)
师范(41802)
北京(40037)
(38240)
(37975)
(37857)
农业大学(36273)
(36112)
基金
项目(198754)
科学(154541)
研究(143514)
基金(141935)
(125984)
国家(124904)
科学基金(104316)
社会(88852)
社会科(83647)
社会科学(83620)
(79391)
基金项目(75824)
自然(67295)
(66731)
自然科(65678)
自然科学(65655)
教育(64925)
自然科学基金(64441)
编号(60400)
资助(56606)
成果(49985)
重点(45542)
(44395)
(43405)
课题(41685)
(40217)
(39703)
科研(38151)
创新(37710)
计划(37285)
期刊
(139150)
经济(139150)
研究(86012)
(75832)
中国(62794)
学报(55255)
农业(50921)
科学(49005)
大学(41030)
(40449)
学学(38875)
管理(33929)
教育(32822)
(30039)
金融(30039)
业经(27983)
(25488)
技术(24807)
财经(20272)
问题(20185)
经济研究(20103)
(18333)
(17379)
业大(15441)
农村(15387)
(15387)
世界(15331)
资源(15086)
图书(14771)
农业经济(14599)
共检索到453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凡斌  廖文梅  杜丽  
本文以福建、江西、湖南、四川、浙江、广西、河南、山东、辽宁等9省份18个县(市、区)2420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衡量林地地块数量、面积、距离和细碎化综合指数等,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的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及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以S指数衡量,中国集体林地细碎化程度已达到0.41,且空间分布由高到低依次顺序是浙江、江西、湖南、辽宁、四川、福建、广西和山东,自然地理因素是影响林地细碎化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陆岐楠  展进涛  
基于对南京浦口217个农户微观样本的调查,构建林农选择行为的Probit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该地区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的两条路径——林地流转与林业专业合作社。研究表明:平原林区难以通过大规模的林地流转实现林地集中型的规模经营。相反,不断涌现的林业专业合作社为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开辟了一条更为现实的道路。因此,在短期内着重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同时加强林地流转及农村社会保障相关的制度建设,为长期内通过林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做准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廖文梅  
以江西省8个县602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统计方法,分析集体林分权条件下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农户投入水平及与林地产出的关系,以验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农户林地细碎化经营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实证结果表明:以S指数衡量,江西省样本县林地细碎化的程度达到0.55,受访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与地貌特征之间未出现明显的关联性;以户均数据衡量,受访农户从家庭收入中用于林业投资的比例维持在30%左右,且传统林业重点县的农户林业投入比例要明显高于非林业重点县。计量模型计算结果表明,S指数衡量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林业投入和林地产出水平均构成负向影响趋势;曲线模型临界值分析表明,当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低于0.2...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晶  刘璨  杨红强  许时蕾  白秀广  程娟娟  张寒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会引起林地细碎化程度的变化,进而会对农户营林积极性产生影响。利用国家林业局经济研究发展中心的大样本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林地细碎化程度的动态变化,并从整体和异质性两个视角,实证检验了该变化对农户营林积极性的影响。考虑到林地细碎化的内生性问题,倾向值匹配方法被采用。研究发现:(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林地细碎化程度整体上得到改善,仅有少数(11.70%)农户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出现加剧现象;(2)受林地细碎化程度改善的影响,农户的单位面积资本投入增加了35%~37%,劳动投入增加了10%~11%;受非农就业行为的影响,农户对林地的要素投入呈现出资本替代劳动的态势;(3)异质性角度看,上述积极作用在不同类型的农户间存在显著差异,即仅对务农为主、商品林为主、较大林地规模、中高收入水平的农户显著。这为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目标群体识别提供了决策支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程娟娟  许时蕾  刘晶  张寒  
利用9省18县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实证分析了林地细碎化程度变动对农户营林积极性的影响。考虑到林地细碎化程度的变动具有内生性,倾向值匹配方法被采用。结果显示,林地细碎化程度的改善对农户营林积极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013年,林地细碎化程度的改善引致了农户单位面积林地的投劳量增加了约10%,单位面积的资本投入量增加了约35%,且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但上述处理效应的释放是一个较为缓慢的动态调整过程,在集体林改的初期阶段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同时,估计结果显示,资本投入的处理效应大于劳动投入的处理效应,这种现象与农户的非农就业行为密切相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柳建宇  高建中  高菊琴  
基于现有研究的缺陷和林农投资水平低的现实问题,构建"林权改革、地理特征-农户经济行为-林地投入"的理论分析结构,并以南方集体林区3省1248个农户样本为例,采用Double-Hurdle回归模型从微观层面检验林地产权、地理特征对农户林地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安全、稳定的林地产权能够促进农户对林地的资金与劳动力投入,优越的地理条件(灌溉、地形)能够促进农户对林地的资金与劳动力投入,不便利的交通条件抑制农户对林地的投入。因此,建议重视保障林业经营者林地权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高确权发证水平;加强集体林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林业市场体制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旭锐  高建中  
基于陕西、江西省林业经营农户的调查资料,对用材林、经济林和竹林三种不同林业经营类型农户的生计资本和林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算,实证分析生计资本总量及结构对农户林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商品林经营类型农户的纯技术效率都普遍高于其规模效率,综合效率存在差异且差异明显;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不同商品林的林业生产效率都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一。此外,生计资本结构中,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数量、林地块数和林地面积、家庭固定资产、林权抵押贷款和能人数量指标对不同林地经营类型农户的经营效率起关键影响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秀英  李兰英  李晓格  李朝柱  
采用浙江省龙游县农户竹林生产数据,运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竹林地细碎化程度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误差主要是由技术非效率引起的,劳动力、资本、竹林地面积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204 75,0.271 36,0.119 37;目前农户竹林生产技术效率低下,仅达到37.04%,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竹林地细碎化程度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竹林地立地质量、农户是否参与竹林生产技术培训等因素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加强劳务的输入及资本投入、不断改善竹林地立地质量、加强对农户竹林生产的技术培训等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恺  罗明忠  
在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下,村集体与农户之间存在土地产权的纵向竞争。在新一轮农地确权后,村集体的农地权能有被弱化的可能,它在农地流转中发挥的交易装置功能亦可能有所削弱,农地规模集中可能更加困难。基于2015年和2016年粤、赣两省2738份农户调查问卷,利用分数回归模型和有序逻辑模型,实证检验新一轮农地确权的政策效应,结果显示:农地确权提升了农户的土地产权强度,同时弱化了集体的土地权能;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但对农地规模集中具有负向显著影响。可见,即使确权促进农地流转,但由于农地交易装置缺失和农地市场发育迟缓,流转后的农地规模集中更加困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苏旭霞  王秀清  
土地细碎化是指每个农户的土地分为零碎的几块。本文以小麦和玉米为例 ,运用常  规生产函数模型和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土地细碎化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 ,估计结果  表明土地细碎化不仅降低了粮食生产的规模效应 ,而且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影响。经  预测 ,土地归整为一块将使粮食产量显著提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必良  万燕兰  洪炜杰  钟文晶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偏低、农地撂荒现象愈发突出。本文结合数理模型讨论了农业服务外包、土地细碎化和农地撂荒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我国9个省区2704份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土地细碎化会加剧农地撂荒的发生率;农业服务外包能够显著抑制农户对农地的撂荒行为;农业外包服务市场的发育能够显著降低因为土地细碎化而引发的农地撂荒的比率。因此,化解农地撂荒问题需要做出多方面努力:通过土地整治与地块互换推进农户土地经营的连片化;鼓励农户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服务外包市场的发育以满足农户对外包服务的需求;合理调整农业布局与规模经营的支持政策,强化农业生产布局的组织化与生产性服务专业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宇  李容  吴明凤  
土地细碎化提高了农机作业成本和交易费用从而限制农户购买农机作业服务,其中地块面积小、地块间道路修筑率低以及地块间种植作物差异大形成的规模效应、阻隔效应和结构效应是该约束机制的实现路径。本文基于11省市113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使用两部模型以及夏普里值分解方法测定了三种效应及其贡献率。研究发现,在农户决定是否购买农机作业服务的决策中,土地细碎化的约束表现为阻隔效应和结构效应,而且结构效应的贡献率高于阻隔效应;而在农户购买农机作业服务数量的决策中,三种效应都非常明显,其中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占有主导地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耕地细碎化对小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对中、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作用;相对于小规模农户而言,细碎化对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因此,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应鼓励耕地流转,为农户规模化经营耕地创造条件;在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将耕地整治与耕地流转有机结合起来,降低细碎化程度,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常亮  张益  郭焱  朱俊峰  
在国家提倡化肥使用零增长、减量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变得至关重要。论文从技术效率角度衡量化肥使用效率,使用回归分析和基于R2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考察了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1)农户在化肥使用上存在着较高的技术无效率,在保持劳动力、土地等其他要素投入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约52.51%的化肥投入可以削减且不影响产出。通过提高农户对化肥的使用和管理水平完全可以做到化肥减量而作物不减产。(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具有显著负影响,是导致农户化肥使用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能够解释农户间化肥使用效率差异12.15%,在所有决定因素中位居第四,仅次于村虚拟变量、水田比例和粮食作物种植比例。而且,在细碎化程度越高的西部地区,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差异的贡献越强。(3)农户在化肥使用效率上的差异主要源于所在村特征和包括经营规模、种植结构、土地质量、是否加入合作社等因素在内的生产经营特征的不同;而农户个体特征受集体决策影响,解释力较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