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9)
2023(15117)
2022(12686)
2021(11682)
2020(9492)
2019(21503)
2018(20879)
2017(40380)
2016(21651)
2015(23749)
2014(23383)
2013(22933)
2012(21438)
2011(19612)
2010(19914)
2009(18345)
2008(17744)
2007(16055)
2006(14795)
2005(13071)
作者
(63140)
(53258)
(52780)
(50163)
(33477)
(25410)
(23688)
(20681)
(20187)
(18719)
(18299)
(17292)
(16950)
(16655)
(16532)
(16098)
(15722)
(15590)
(15252)
(15134)
(13299)
(13179)
(12854)
(12255)
(12141)
(11800)
(11607)
(11413)
(10728)
(10481)
学科
(107121)
经济(107023)
(64097)
管理(59328)
(47865)
(42123)
企业(42123)
方法(36358)
数学(32414)
数学方法(32133)
农业(31750)
中国(25483)
业经(24581)
地方(24359)
(22677)
(21664)
贸易(21653)
(21637)
(21170)
(19080)
(15579)
(14849)
银行(14799)
环境(14623)
(14244)
(14191)
(13909)
金融(13909)
地方经济(13896)
(13718)
机构
学院(315391)
大学(310831)
(144312)
经济(141753)
管理(120378)
研究(110365)
理学(104001)
理学院(102930)
管理学(101404)
管理学院(100830)
中国(84510)
(71415)
科学(65798)
(62636)
(62416)
(55834)
农业(55258)
业大(52341)
中心(50916)
研究所(50643)
财经(49558)
(47961)
(45202)
经济学(45101)
经济学院(40605)
(39616)
师范(39173)
北京(38414)
(38140)
(37050)
基金
项目(210366)
科学(166595)
基金(154724)
研究(152933)
(135777)
国家(134553)
科学基金(114976)
社会(101943)
社会科(96470)
社会科学(96448)
(82195)
基金项目(81378)
自然(72335)
自然科(70745)
自然科学(70724)
自然科学基金(69486)
教育(68448)
(68166)
资助(61854)
编号(60902)
成果(48935)
(47282)
(47276)
重点(46987)
(43848)
国家社会(43150)
课题(41058)
创新(40991)
教育部(40486)
人文(39902)
期刊
(167589)
经济(167589)
研究(94214)
(72084)
中国(60962)
学报(51714)
农业(48416)
科学(46700)
(45125)
管理(41262)
大学(39573)
学学(37872)
(33726)
金融(33726)
业经(30913)
经济研究(27123)
教育(26885)
财经(24986)
技术(24816)
(23233)
问题(22968)
(21699)
世界(18034)
(17801)
技术经济(16918)
(16081)
农村(15364)
(15364)
经济问题(15084)
国际(15007)
共检索到476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玉珍  
以行为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调研、访谈河南省城市近郊、城市远郊共996户农户,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微观层面宅基地禀赋效应、农户个体特征、农户认知的锚定心理、农户的现状偏见、未来状态的不确定性厌恶以及群体社会性特征对闲置宅基地退出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年龄负向影响宅基地退出,农户兼业程度、受教育程度正向影响宅基地退出;禀赋效应抬高农户宅基地主观估价,负向影响宅基地退出;农户的现状偏见、不确定性厌恶、关注负面事件的锚定心理负向影响宅基地退出。群体内从众、示范、攀比效应以及利他、互惠行为双向影响宅基地退出。针对研究结果,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应进行政策引导与解读,消除不同主体认知偏差。注重宅基地退出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整理、农民安置、就业、子女教育、社保及落户政策的衔接,解决宅基地退出后的连带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琳  刘新平  田童  王晶  郭茹  
[目的]为研究农户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在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的特殊性。[方法]文章通过对新疆玛纳斯县农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选取玛纳斯县两镇四乡作为样本区,从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宅基地资源禀赋与政策认知程度方面提出3个假设,采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的显著性,验证假设并分析其缘由。[结果]族别、家庭职业类型、宅基地拥有的数量和多余宅基地处置方式与农民退出宅基地发生概率成正向变动关系,受教育程度、宅基地使用年限、有无证书、无证书的原因、宅基地预期估算价值和交通便利情况对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负向影响的作用,宅基地资源禀赋和政策认知程度较农户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对农户退出意愿有显著影响。[结论]对于偏远地区宅基地退出实施前需先进行政策宣讲与流程介绍,消除不同产权主体对政策的认知偏差;宅基地退出前后各相关部门要做好工作衔接,保障宅基地退出资金来源并建立多元化退出补偿方式,落实宅基地退出后各方面保障等策略,从而驱动宅基地科学、合理、有序退出政策的谨慎推广实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勇超  
[目的]通过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将影响农户的诸多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厘清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为指导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江西安义和湖北监利两个地区138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计量分析模型,对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居住、养老、就业等事关当前农户退出宅基地后所面临的社会保障与生计的因素,表征农户的安全方面的需求,对农户宅基地退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发展机遇因素和政策互动因素表征了农户在退地过程中的社交和尊重方面的需求,也对宅基地退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社会保障与生计方面的需求的作用强度要明显高于社交和尊重方面的需求因素,产生的影响强度也相对较强。[结论]第一,政府部门加强对保障和生计的重视,应该保证退地后经济补偿,退地后给予城镇购房补助政策的支持力度和农户退地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维持农民的可持续生计水平。第二,注重政策宣传是否到位,政府关于宅基地退出优惠政策,以及安置就业难易程度的考虑。第三,在当前宅基地制度改革中各地财力不均的情况下,应优先注重农户的退出的购房补偿的货币安置和住房安置,做到政策有的放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桂芳  杨玉珍  
从理论上讲,城镇化进程应是农村人口转移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城市人口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的过程。然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减少的同时农村建设用地不减反增,农村建设用地粗放利用、浪费严重。2013年末,城镇化率达53.7%,然而5亿亩建设用地中村镇建设用地占3.7亿亩,城市建设用地占1.3亿亩,村镇建设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2.85倍。由此可见,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巨大空间是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晏志谦  孙锦杨  李建强  
[目的]分析农户分化背景下宅基地退出方式选择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农户分化背景下,非农收入越高和非农就业越多的农户更愿意选择完全退出进城居住方式;宅基地完全退出激励政策、令农户满意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以及有效的土地流转政策明显会提高其完全退出的意愿;农户对宅基地持有期限的预期和对产权安全的认知与其选择完全退出方式正相关,而是否愿意改变农民身份对于农户选择宅基地退出方式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为有序引导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进城居住,应根据农户需求的差异性,合理引导不同分化程度的农户选择合适的宅基地退出方式;制定合理的相关激励措施,促进已具有进城意愿和条件、分化程度高的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加强土地流转工作,有效解决进城农户土地流转担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苗  陈银蓉  孙帅  
宅基地整理要因地制宜,重在体现农民意愿。以山东省高庄街道办事处123户农民的入户调查为基础,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项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民上交闲置宅基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偿前提下,66.02%的农民愿意退出闲置宅基地;影响农民退出宅基地的因素包括:农民打工收入比重、村内公共服务设施、目前生活状况满意度、在本村居住年数、乡村企业数、家庭年总收入、房屋结构、劳动力比重、被抚养人口数、户主年龄、家庭拥有的社会保障措施和房屋已使用年限,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鹏飞  张仁慧  赵凯  周升强  
基于安徽金寨县和四川邛崃市1047户农户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iv-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截面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作用路径、异质性及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运用工具变量法消除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表明,人力资本可通过增加农户收入、增强农户维权意识和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政策认知三条路径促使农户退出宅基地;人力资本对不同区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对近郊农村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正向影响最强,其次是远郊农村,对偏远农村影响最弱;运用截面门槛模型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在不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下存在动态转换特征,人力资本跨越门槛值(本文为0.258)后,其对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增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注重农村人力资本积累、采用多元化和多组合的宅基地退出政策等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啸  李录堂  牛荣  
有关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研究由于区域选择、模型方法、测量方式或具体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结论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为厘清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推动宅基地有序退出,在纳入18篇实证文献、137个效应值、78 934个独立样本进行Meta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强度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异质性及异质性来源。结果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宅基地确权、所在地距县城距离及是否在城镇购房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家庭年收入、宅基地面积及是否在城镇购买住房在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随时间变化作用强度也在变化,且不同区域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作用程度不同,应当根据地区差异对农村宅基地退出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引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兆林  王敏  
宅基地退出是解决当前宅基地低效利用问题的重要抓手,是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感知价值理论,利用重庆市503份农户问卷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SEM)揭示农户宅基地退出决策机制。结果表明:(1)技术接受模型(TAM)整合感知风险(PR)的研究模型适用于农户宅基地退出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农户退地决策主要受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的正向影响和感知风险的负向影响;(2)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行为决策各因素中,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最强,感知易用性次之,感知风险最弱,其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5、0.29和-0.18;(3)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宅基地环境通过影响农户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风险间接影响农户的退出行为决策,是推进宅基地政策有效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的制定应契合农户的生产生活实际,体现易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应完善相关社会保障措施,并确保退地补偿按时到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静  赵凯  
结合安徽省金寨县473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探讨宅基地退出、要素配置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同时考察宅基地退出对不同年龄阶段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采用工具变量法纠正内生性问题后,其负向影响仍显著。要素配置在宅基地退出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效率中发挥中介效应,总中介效应占比为29.07%;宅基地退出能够通过促进农户农地规模缩减、减少劳动力投入、增加资金投入对其农业生产效率产生间接负向影响。对于高龄农业劳动力,宅基地退出负向影响其农业生产效率,且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对其农业生产效率产生间接负向影响;对于低龄农业劳动力,宅基地退出负向影响其农业生产效率,且通过促进农地规模缩减、减少劳动力投入对其农业生产效率产生间接负向影响。最后,提出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市场、不断完善宅基地退出后续帮扶政策、持续推进社会化服务市场建设等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静  赵凯  
结合安徽省金寨县473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探讨宅基地退出、要素配置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同时考察宅基地退出对不同年龄阶段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采用工具变量法纠正内生性问题后,其负向影响仍显著。要素配置在宅基地退出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效率中发挥中介效应,总中介效应占比为29.07%;宅基地退出能够通过促进农户农地规模缩减、减少劳动力投入、增加资金投入对其农业生产效率产生间接负向影响。对于高龄农业劳动力,宅基地退出负向影响其农业生产效率,且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对其农业生产效率产生间接负向影响;对于低龄农业劳动力,宅基地退出负向影响其农业生产效率,且通过促进农地规模缩减、减少劳动力投入对其农业生产效率产生间接负向影响。最后,提出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市场、不断完善宅基地退出后续帮扶政策、持续推进社会化服务市场建设等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子坤  邹伟  王雪琪  
研究目的:探寻农户退出宅基地行为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悖离原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户分化通过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作用于理性行为人的意愿和行为;农户分化、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是造成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与意愿悖离的主要原因;农户意愿向行为转换的过程中,会弱化邻居的行为态度,强化村干部的组织号召作用,并且会重点考虑自身的职业特点而忽视其经济条件。研究结论: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改善集中居住区建设、加强村干部培养、完善退出方案制定和促进非农就业等切实扭转农户行为与意愿悖离局面,进一步推动有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农户退出宅基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银根  吴欣  王聪  余依云  董文静  徐小峰  
研究目的:从宅基地"双有偿"系统分析视角,探索影响传统农区农户宅基地"双有偿"行为决策的因素,为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IAD延伸决策模型,围绕户主特征及家庭概况、政策实施环境、宅基地"双有偿"规则、认知改革4方面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整体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农户宅基地"双有偿"受这4方面变量共同影响。其中在户主及家庭概况方面,住宅数量对宅基地退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反映出宅基地对农户的住房保障功能;在政策实施环境变量中,与集镇距离变量对宅基地退出呈现"正态分布"、基础设施发达程度与宅基地有偿退出正相关;在宅基地"双有偿"决策中,退出补偿标准对宅基地有偿退出在0.01水平上显著,呈现负相关关系;认知改革变量(宅基地所有权归属、退出对实际生活水平影响、有偿退出政策满意度)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正向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论:在宅基地"双有偿"改革过程中要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在推进宅基地退出时要注意时序分区,加强对退出后宅基地利用和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的管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军书  翁晓宇  
以农村宅基地退出制度的历史考察与法律解读为研究起点,分析透视农村宅基地退出制度面临的困境。通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意愿的"百村调查"得出结论:补偿是否合理、公平是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关键;货币补偿中要"以高于商品性住房的价格进行补偿",实物补偿中要"以高比例进行房屋面积置换"是大多数农户的心理预期。针对调查结论,政府在鼓励和引导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过程中,要把制定完善宅基地退出与补偿的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建立宅基地退出的动力机制以及保障体系作为重点工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原   赵凯  
宅基地退出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户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本文利用宅基地退出试点区安徽金寨和四川邛崃的422份农户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宅基地退出对老年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政策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宅基地退出会降低老年农户务农经营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提高其对各类补助的依赖。第二,政策支持在宅基地退出对老年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其中,务农政策支持会弱化宅基地退出对老年农户务农生产经营的抑制作用,务工政策支持则会促使退出宅基地的老年农户选择务工生计策略。第三,对于养老保障水平较高、耕地规模较小的老年农户而言,宅基地退出对其务农经营的抑制作用更强。由此提出重视宅基地退出对老年农户参与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指导以及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