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9)
- 2023(13171)
- 2022(11085)
- 2021(10220)
- 2020(8778)
- 2019(20112)
- 2018(19792)
- 2017(38483)
- 2016(20957)
- 2015(23762)
- 2014(23799)
- 2013(23697)
- 2012(22272)
- 2011(20168)
- 2010(20858)
- 2009(20089)
- 2008(19741)
- 2007(18231)
- 2006(16240)
- 2005(14825)
- 学科
- 济(88177)
- 经济(88045)
- 业(68955)
- 管理(60396)
- 农(48092)
- 企(47583)
- 企业(47583)
- 方法(35962)
- 农业(31807)
- 数学(31749)
- 数学方法(31444)
- 融(28508)
- 金融(28503)
- 中国(28116)
- 银(27426)
- 银行(27390)
- 财(27026)
- 行(26391)
- 制(25444)
- 业经(23917)
- 地方(18948)
- 学(17429)
- 务(16797)
- 体(16775)
- 财务(16759)
- 财务管理(16713)
- 贸(16556)
- 贸易(16544)
- 易(16146)
- 企业财务(15923)
- 机构
- 学院(308310)
- 大学(306345)
- 济(130794)
- 经济(128003)
- 管理(115592)
- 研究(105222)
- 理学(98946)
- 理学院(97875)
- 管理学(96211)
- 管理学院(95646)
- 中国(87564)
- 农(70053)
- 京(63826)
- 财(63484)
- 科学(63170)
- 所(54537)
- 农业(54084)
- 中心(51396)
- 业大(50357)
- 财经(49372)
- 研究所(49050)
- 江(48923)
- 经(44654)
- 经济学(40608)
- 北京(39672)
- 范(38870)
- 师范(38473)
- 州(38435)
- 经济学院(36871)
- 院(36254)
- 基金
- 项目(198659)
- 科学(155873)
- 研究(147036)
- 基金(144237)
- 家(125000)
- 国家(123899)
- 科学基金(105403)
- 社会(94049)
- 社会科(88824)
- 社会科学(88795)
- 省(78620)
- 基金项目(76578)
- 教育(66292)
- 自然(66085)
- 划(65083)
- 自然科(64511)
- 自然科学(64488)
- 自然科学基金(63384)
- 编号(61027)
- 资助(58311)
- 成果(50725)
- 部(44939)
- 重点(44864)
- 发(43608)
- 创(41464)
- 课题(41378)
- 制(41186)
- 国家社会(39111)
- 创新(38897)
- 性(38498)
- 期刊
- 济(149880)
- 经济(149880)
- 研究(91058)
- 农(71299)
- 中国(64237)
- 财(50410)
- 学报(49560)
- 农业(47328)
- 融(46191)
- 金融(46191)
- 科学(45140)
- 大学(38183)
- 管理(37942)
- 学学(36380)
- 业经(28317)
- 教育(27999)
- 技术(24933)
- 财经(24846)
- 业(23076)
- 经济研究(21577)
- 经(21216)
- 问题(20902)
- 版(17456)
- 农村(16129)
- 村(16129)
- 世界(16079)
- 理论(15729)
- 技术经济(15380)
- 农业经济(14549)
- 贸(14311)
共检索到473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锐 朱喜
本文运用biprobit模型和match模型,采用3000个农户的微观数据,计量分析了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及其福利损失的大小。研究发现,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为70.92%;由于金融抑制,所有样本农户平均所损失的纯收入、净经营收入、消费性支出和非土地性资产分别为9.43%、15.43%、15.57%和14.58%,直接受到金融抑制的样本农户平均所损失的纯收入、净经营收入、消费性支出和非土地性资产分别为9.55%、16.83%、16.46%和14.70%;土地面积、教育和医疗费用支出,对农户资金需求具有正的显著影响,金融资产余额对农户资金需求具有负的显著影响,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受教育水平、交通条件和...
关键词:
农户 金融抑制 福利损失 计量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适 文兰娇 熊学萍
文章以湖北省蒲团乡信用社创建的"瓜圻模式"覆盖下的266个农户为研究样本,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了样本数据的信贷需求特征,并用基于模糊聚类匹配的平均处理效应模型测算了在完全金融抑制情况下农户的信贷福利损失。研究表明:水面面积、生产经营支出、家庭总资产对贷款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农户贷款主要用于生产或者扩大生产规模;在完全金融抑制下,农户平均纯收入损失为7465元,占户均纯收入的21.87%,即每100元资金缺口将导致21.29元的福利损失。因此,应继续加大农户信贷资金投放。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治国 辛冲冲 李成友 刘向晖 李红
利用对新疆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基于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农户资金供求的影响因素,估计新疆农村金融抑制程度,采用平均处理效应下的Match模型估计农村金融抑制的福利损失程度,研究表明:新疆农村金融抑制程度为67.82%,农村金融抑制对全部样本农户和遭受农村金融抑制的样本农户的消费支出、纯收入和经营纯收入均有负向影响,且全部样本农户的福利损失与遭受农村金融抑制农户的福利损失没有明显差异;上年生产性固定资产、上年金融资产余额、重大活动支出、是否处于高经济水平村庄等因素对农户资金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受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庆海 李锐 汪三贵
本文采用2003~2009年我国100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估计农户遭受信贷配给的程度及其对农户家庭净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64.5%的农户受到信贷配给,其中54.0%的农户受到完全配给,10.5%的农户受到部分配给;信贷配给使农户家庭净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减少18.5%和20.8%。
关键词:
信贷配给 福利损失 面板数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同山 吴刚
农村人口乡城迁移必然要求农地资源在剩余农业劳动力中再配置。将劳动力转移与农户的农地经营规模调整需求、农业经营收益纳入统一框架进行理论分析,利用黄淮海农区6省523户农户的一手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估计农地资源错配造成的收益损失。研究结果表明:与想减少农地规模的农户相比,想增加农地经营规模者的亩均净收益更高,农地在农户间的错配造成了收益损失,其具有较好稳健性。农户需求、制度与自然因素是造成农地资源错配的主要原因。农地资源错配通过人、地和农作物影响务农收益。因此,为了提高农业效率和农户的农业经营收益,需要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在农地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加快消除农地资源错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研究目的:比较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管制给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户带来的可能福利损失及其差异性。研究方法:期望效用理论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对农民土地发展权及福利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规划管制给东、中部地区农户带来的福利损失分别为42521元/hm2·a和20309元/hm2·a,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户的福利损失是中部地区的2.09倍。东部地区户均耕地远远小于中部,且东部地区的增量建设用地极为有限,所以东部的土地价值大于中部。(2)中部地区发生占用基本农田建房、建坟、改园、取土、挖塘、闲置等禁止性行为的概率为0.39,而东部地区发生这些禁止性行为的概率仅为0.1,说明在耕地保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治国 景辛辛
农户风险性信贷配给是当前较为重要的农村金融问题,构建理论模型对风险性信贷配给的形成机制进行理论探析,研究表明农户自身的风险偏好特性致使风险性信贷配给自发形成。同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风险性信贷配给对农户家庭纯收入、家庭消费支出、家庭农业生产性投资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性信贷配给导致农户家庭福利受损,尤其对家庭农业生产性投资支出与家庭纯收入引致的损失效应比较明显。且分位数分析发现风险性信贷配给对较低与较高福利水平农户家庭产生的福利损失效应较强,特别是给福利水平较高农户家庭带来的福利损失效应最大。据此在农村金融创新深化期针对性地提出治理风险性信贷配给的政策启示,充分释放农村金融的支农惠农潜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淑霞 刘明月 张晨曦
禽流感疫情损失补偿政策结果直接改变养殖户的成本与收益,从而影响养殖主体的销售行为。利用宁夏中卫实地调研数据资料,在对禽流感疫情暴发后疫区养殖户不安全销售行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TobiT模型,分析养殖户不安全销售行为影响因素,探讨疫情损失补偿政策对养殖户不安全销售行为抑制效应。结果表明,样本养殖户中出售病死鸡的比例较高,73.32%的养殖户将30%以上的病死鸡销售到市场中;预期疫情严重程度和预期疫情传播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养殖户的不安全销售行为;劳动力数量、政府惩罚风险、补偿额度满意度、补偿速度满意度、补偿范围满意度显著负向影响养殖户的不安全销售行为;补偿政策(补偿额度、补偿速度和补偿范围)抑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泉生 周亚虹
本文利用中国农村金融调查截面数据,主要分析了两个问题:农村信贷约束程度及其对农户福祉的影响。通过有效甄别农户借款需求信息,分析发现:农村中生产领域的农业生产和个体工商业经营,以及消费领域的住房和医疗消费对资金需求最为迫切,因此,农户在这些方面受到信贷约束的程度较高;但是,农户在创办企业方面受到较高程度的信贷约束,其原因是资金需求数额较大且难以得到完全满足。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信贷约束强度平均是14.4%,远低于有些学者估算的70.92%;信贷约束对农户福祉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信贷约束强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户家庭平均生产收入、非基本消费支出和一般资产分别减少61.42元、55.77元和3...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约束强度 福祉损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段伟 赵正 马奔 温亚利
了解保护区周边农户对生态保护收益和损失的感知有助于保护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利用在陕西、湖南和江西调研的922份有效农户数据,分析保护区周边农户对保护收益及损失的感知。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保护带来的最主要的收益因素为居住环境改善、生态旅游增加收入和当地知名度增加,野生动物致害是在三个研究区域均发生次数最多的损失因素;2多数的当地居民对保护持有积极的态度(65.5%),农户在保护区获得收益与其保护态度呈正相关,从生态旅游、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多生态补偿中获益的农户,其保护态度更积极;而承受生态保护的损失则与其保护态度呈负相关,木材采伐受到限制和发生野生动物致害的农户,其保护态度更消极;3承受保护...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奎 邓晓虹
本文从金融控制的正效应和负效应两个角度定量分析了金融控制的收益和损失。在我国 ,金融控制带来的收益主要有金融租金和货币发行收益 ,而金融控制的损失主要有利率控制效率损失、不良资产损失和银行管理效率损失。量化分析结果显示 ,我国金融控制的收益远小于其损失 ,金融改革迫在眉睫。
关键词:
金融控制 收益 损失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道文
本文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和移民净流出量两个变量,采用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计量分析平衡增长路径上人才外流的收入损失。由于外流人才富含人力资本,根据给定参数计算,即使少量的高素质人才外流,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不考虑人力资本的正外部经济效应和国家教育投资损失,仅考虑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失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根据2002年的数据估算,我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因人才外流就损失约92.2亿元。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才外流 经济增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彭小辉
农户作为农村经济的基本细胞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我国单个农民并非决策的主体,家庭成员的个人决策无疑受到家庭决策的影响和控制,成员个人的行为和目标必然受到家庭总目标的约束,我国农村家庭因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常为实现一个可能的目标而放弃另一个目标。农户总是作为一个整体从事各种收入创造活动,在一个家庭内,单个农民的经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梅冬州 龚六堂
本文在考虑当前全球贸易失衡主要方中美两国的贸易结构和贸易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两国的DSGE模型,分析了包括汇率升值、再工业化等可能改善经常账户的政策影响经济的传导路径和影响程度,以及这些影响的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政策对经常账户的改善程度以及对不同国家的产出和居民福利的影响,并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所有能够改善经常账户的政策都会导致世界贸易规模和逆差国消费下降,这对中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形成了非常严重的挑战。此外,顺差国扩大内需的政策不但能够改善经常账户而且对其他国家影响也很小,是一种最优的政策。
关键词:
经常账户调整 两国模型 福利损失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诗嫚 杨钢桥 赵微
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利益损失的内在行为机理,为农地整治项目利益损失补偿机制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运用禀赋效应理论提出农户利益损失内在行为机理的理论假说,并以湖北省部分县市340份农户问卷为样本,采用定序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对耕地被占用禀赋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农地整治过程中农户存在经济损失和主观损失,青苗压占、林木损毁、田块分割只存在经济损失,为补偿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差值;房屋拆迁、坟墓迁移和耕地占用经济损失和主观损失并存,主观损失源于禀赋效应引起的农户主观价值和市场价值的认知差异。研究结论:不具有禀赋效应的物品发生损失时,应根据物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补偿;具有禀赋效应的物品发生损失时,应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