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32)
- 2023(18270)
- 2022(15334)
- 2021(14018)
- 2020(12178)
- 2019(27496)
- 2018(27341)
- 2017(51980)
- 2016(28626)
- 2015(31800)
- 2014(31762)
- 2013(31382)
- 2012(28925)
- 2011(25862)
- 2010(25953)
- 2009(24389)
- 2008(24219)
- 2007(22045)
- 2006(19296)
- 2005(16870)
- 学科
- 济(121048)
- 经济(120916)
- 业(106862)
- 管理(90546)
- 企(88203)
- 企业(88203)
- 方法(58124)
- 农(49370)
- 数学(48808)
- 数学方法(48119)
- 业经(34860)
- 财(34752)
- 农业(32614)
- 中国(28254)
- 务(24403)
- 财务(24346)
- 财务管理(24303)
- 技术(23579)
- 学(23249)
- 制(23146)
- 企业财务(23046)
- 贸(22387)
- 贸易(22378)
- 地方(22221)
- 易(21725)
- 理论(19975)
- 和(19264)
- 策(18455)
- 划(18109)
- 环境(17035)
- 机构
- 学院(417894)
- 大学(410377)
- 济(168499)
- 经济(165155)
- 管理(164572)
- 理学(142927)
- 理学院(141433)
- 管理学(138703)
- 管理学院(137951)
- 研究(134650)
- 中国(103041)
- 农(91931)
- 科学(87971)
- 京(85053)
- 财(74589)
- 业大(72662)
- 农业(72016)
- 所(70156)
- 江(64533)
- 中心(64415)
- 研究所(64084)
- 财经(60289)
- 经(54770)
- 北京(51926)
- 州(50639)
- 经济学(50342)
- 范(50093)
- 师范(49402)
- 院(47537)
- 省(47360)
- 基金
- 项目(285989)
- 科学(224434)
- 基金(207828)
- 研究(199806)
- 家(184207)
- 国家(182594)
- 科学基金(156472)
- 社会(127120)
- 社会科(120325)
- 社会科学(120286)
- 省(116439)
- 基金项目(110251)
- 自然(105157)
- 自然科(102832)
- 自然科学(102800)
- 自然科学基金(100992)
- 划(95903)
- 教育(91640)
- 资助(85306)
- 编号(79621)
- 重点(64439)
- 部(61875)
- 成果(61864)
- 创(61476)
- 发(61433)
- 创新(57059)
- 业(56015)
- 科研(56008)
- 计划(55113)
- 课题(54501)
- 期刊
- 济(185489)
- 经济(185489)
- 研究(108603)
- 农(88809)
- 中国(77275)
- 学报(73932)
- 科学(66158)
- 管理(60634)
- 财(59955)
- 农业(59916)
- 大学(55184)
- 学学(53061)
- 技术(39111)
- 业经(36440)
- 融(36279)
- 金融(36279)
- 教育(34897)
- 业(32218)
- 财经(29332)
- 经济研究(27742)
- 问题(25256)
- 经(25194)
- 技术经济(23506)
- 版(22806)
- 统计(22044)
- 科技(21136)
- 策(20762)
- 业大(20326)
- 商业(19124)
- 世界(18686)
共检索到603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长存 汪必旺 吴敬学
针对以农户需求为中心的技术采纳的关注,对解决"两型农业"技术转化与扩散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辽宁省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项Logistic模型,研究了涵盖农业生产不同环节的6类"两型农业"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具有不同家庭特征、经营特征、外部环境特征的农户会基于技术特征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技术采用行为。户主年龄、社会公职、农地细碎化、户主外出务工、家庭劳动力转移、技术获取途径、农技推广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有显著负向影响;户主年龄、社会公职、参加培训、农地细碎化程度、技术获取途径、农技推广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技术获取途径、农技推广对秸秆还田技术采用影响显著;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博文 罗小锋 秦军
本文从影响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分析入手,运用二项Logistic模型,探讨影响农户采用新品种技术、农药使用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具有不同家庭特征、外部环境特征的农户基于技术自身特征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技术采用行为,具体表现为同一变量对农户采用不同属性技术的影响各不相同:"对技术作用认知"、"参加技术培训"、"信息可获得性"对三种技术采用都有显著影响;"专业技能"、"社会公职"、"外出务工比例"、"农户年收入"对三种技术采用均没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耕地面积"、"借款难易"、"参加合作组织"、"户主年龄"对部分技术采用有显著影响,对其他技术采用则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长存 吴敬学
为提高"两型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利用辽宁省573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3类"两型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户主年龄、社会公职、农地分散程度、户主外出务工、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种数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影响显著。2)社会公职、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数量、农技推广、作物类型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呈显著正向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水稻种植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的比例比对照组玉米种植户分别高13.7%、6.8%、-22.4%。3)参加培训、农技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丽 吕杰
20世纪90年代,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东北旱作区开展示范应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农户的选择行为对其推广和应用将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通过农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户主是否接受过保护性技术的相关培训、秸秆是否主要还田,以及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预期收入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为选择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满明俊 周民良 李同昇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包括动因研究与影响因素研究两个方面。本文依据对陕甘宁诸多村庄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户采用不同属性技术行为的差异,并从农户技术采用前的考虑因素和技术采用后的担忧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影响农户技术采用决策的因素,探讨了影响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若干因素。研究发现,技术属性的差异能够显著影响农户对新技术的采用,不同技术具有的收益水平、技术风险以及对资源依赖程度的差异是导致农户技术采用决策差异的主要原因,农户采用不同属性技术的行为与影响因素具有线性关系或者"正U型"、"倒U型"关系。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政策应该顺应这一趋势而加以调整和优化。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属性 采用率 行为 陕甘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会 应丽艳 刘钟钦
消费是农民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是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既要依托农户消费的带动,又要以满足广大农户消费需求为目的。本文采用辽宁省农调队对全省1890户样本农户的调查资料和2006年以普兰店、庄河和营口老边为代表的辽南地区的实地调研资料,在对分析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农户合理消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 农户 消费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伟艳 翟印礼
本文基于52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农户农业补贴认知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基于测度结果,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对不同类型农户农业补贴政策认知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户主受教育水平、人均年收入水平、农户对当地基础设施的满意程度、信息获取畅通程度等因素对所有农户农业补贴政策认知程度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政府在制定农业补贴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补贴的激励性、适用性,同时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执行,确保政策的时效性。
关键词:
农户 农业补贴政策 认知程度 影响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忠旭 沈丽莹
本文以辽宁省503份样本农户为研究对象,利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合作社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户对合作社认知度、劳动力比重、土地流转面积、土地流转价格及土地流转方式等变量对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合作社具有显著影响,并在对促进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合作社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倩倩 杨林超 姜雪梅 温亚利 贺超
2008年以来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了集体林木资源的产权关系,稳定了林地的承包经营关系,但也造成了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偏低,不利于实施集约经营,限制了集体森林资源经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采用Probit模型对辽宁省10个样本县、50个样本村、500户样本农户参加林业合作组织的行为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村内林业合作组织数量、农户是否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林地面积、家庭人口数量、人均耕地面积、农户家庭成员是否担任干部及人均收入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组织的行为有显著影响。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林业合作组织服务功能,进而推进农户森林资源的规模化经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佳 肖楠
本文以河北、辽宁两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户对我国奶牛补贴政策的评价与期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我国奶牛补贴政策的总体评价较高,但政策在增加产量、抵御养殖风险等方面的作用效果只对部分农户比较显著,未被广泛认可,不具有长效作用。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完善补贴政策的标准和操作流程,创新信贷担保和抵押方式,加强对奶牛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建立奶牛养殖业的长效发展机制。
关键词:
奶牛补贴政策 农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志刚 吕杰 郗凤明
以农户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农户参与循环农业工程行为影响机理分析框架,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模型,利用辽宁省408户样本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大多数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仅有13.73%的受访农户参与了循环农业工程,循环农业工程建设还有待深入。研究还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人均耕地面积、家庭人均年收入、循环农业认知程度、技术指导、信贷支持是影响农户参与循环农业工程的重要因素。因此,文章认为要提高农户对循环农业工程参与程度,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环境保护意识和对循环农业认知程度、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强农户循环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浩 刘芳
以广东省油茶种植业为例,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对不同属性技术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农户对不同属性技术的需求状况不同,与劳动节约型技术相比,农户更偏好即时见效的高产型技术。第二,影响农户对不同属性技术需求的因素各不相同,在良种及栽培技术需求方面,决策者的决策模式和是否参加了油茶技术培训对其有正向影响,决策者的月平均收入和农技信息渠道对其有负向影响;在病虫害防治技术需求方面,决策者的健康状况和决策模式对其有正向影响,决策者的月平均收入和种植目标对其有负向影响;在施肥技术需求方面,决策者的健康状况、决策模式和种植目标对其有正向影响,决策者的性别、月平均收入和油茶种植收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杰 马新阳 韩晓燕
[目的]以辽宁省玉米主产区为研究区域,系统研究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应用行为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应用水平和优化支持政策提出科学依据及对策建议。[方法]基于2016年、2017年347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样本数据,选择农户经营规模、农户家庭与个体特征、农业生产、区域虚拟变量等因素,构建有序Logit模型,分析不同区域、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经营规模、户主年龄、接受培训情况、土地细碎化程度、土壤肥力认知状况等,结果表明:一是农户经营规模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影响呈正向关系,而加入区域虚拟变量后影响不显著;二是农户户主年龄、农户接受相关培训次数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分别有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而且在加入区域虚拟变量后影响依然显著;三是土地细碎化程度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影响呈正向显著关系,加入区域虚拟变量后影响不显著;四是农户对土壤认知程度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影响不显著,但加入区域域虚拟变量后,影响呈负向显著关系。[结论]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行为受到经营规模及其他因素影响,改善农户地力提升技术选择行为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特征,采取加大政府政策引导如合理的相关技术培训、采取更加合适的补贴形式,增强农户对土壤、化肥的科学认知,鼓励农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清华 张广胜
基于2015年辽宁省"百村千户"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社员农户,社员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的倾向更高,加入合作社显著提高了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纳水平,且对种植大户和多元化种植户的促进作用更大。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在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设施、耕作方式、田间管理、储藏加工、灌溉方式、无公害生产等农业新技术采纳上都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对无公害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最大,对农药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入合作社有助于提高技术可及性和议价能力,进而促进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
关键词:
合作社 农业新技术 技术可及性 议价能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清华 张广胜
基于2015年辽宁省"百村千户"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社员农户,社员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的倾向更高,加入合作社显著提高了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纳水平,且对种植大户和多元化种植户的促进作用更大。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在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设施、耕作方式、田间管理、储藏加工、灌溉方式、无公害生产等农业新技术采纳上都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对无公害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最大,对农药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入合作社有助于提高技术可及性和议价能力,进而促进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
关键词:
合作社 农业新技术 技术可及性 议价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不同人力资本下的农户福利研究——基于辽宁省的调查
纯收入、保费补贴与逆向选择对农户参与作物保险决策的影响研究——基于黑龙江和辽宁两省的问卷调查
农户对财政支农政策认知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辽宁省农户调查
辽宁省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分析——基于辽宁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
基于发展预期的农户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参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对辽宁省农户的实证研究
组织禀赋与农业标准化采用——基于辽宁省蔬菜种植户的调查
林改背景下辽宁省农户林业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户可持续生产技术采用的关联效应及影响因素——基于辽宁设施蔬菜种植户的实证分析
农户投资非农产业意愿及其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甘肃两省农户的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