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1)
- 2023(10451)
- 2022(8668)
- 2021(8254)
- 2020(7007)
- 2019(16104)
- 2018(15725)
- 2017(31167)
- 2016(16341)
- 2015(18272)
- 2014(17862)
- 2013(18189)
- 2012(17237)
- 2011(15542)
- 2010(15641)
- 2009(14612)
- 2008(14250)
- 2007(12687)
- 2006(11233)
- 2005(10155)
- 学科
- 济(79915)
- 经济(79833)
- 业(54024)
- 农(46279)
- 管理(41161)
- 方法(35338)
- 数学(32812)
- 数学方法(32676)
- 企(31889)
- 企业(31889)
- 农业(30544)
- 中国(23254)
- 财(19954)
- 业经(18907)
- 贸(16814)
- 贸易(16802)
- 易(16432)
- 制(16358)
- 地方(13855)
- 银(12633)
- 银行(12624)
- 行(12125)
- 融(12117)
- 金融(12116)
- 体(11963)
- 发(11946)
- 策(10906)
- 学(10796)
- 收入(10743)
- 务(10560)
- 机构
- 学院(235675)
- 大学(234885)
- 济(116342)
- 经济(114764)
- 管理(92936)
- 研究(82813)
- 理学(81047)
- 理学院(80295)
- 管理学(79387)
- 管理学院(78958)
- 中国(68066)
- 农(52826)
- 财(50366)
- 京(48213)
- 科学(44451)
- 财经(40808)
- 所(40443)
- 农业(40117)
- 中心(38814)
- 经济学(37720)
- 经(37628)
- 研究所(36428)
- 业大(36044)
- 经济学院(34268)
- 江(33308)
- 北京(30445)
- 财经大学(30296)
- 范(28915)
- 师范(28698)
- 经济管理(28467)
- 基金
- 项目(157183)
- 科学(126809)
- 基金(119784)
- 研究(118990)
- 家(103643)
- 国家(102427)
- 科学基金(88240)
- 社会(82117)
- 社会科(77780)
- 社会科学(77763)
- 基金项目(62649)
- 省(57609)
- 自然(52709)
- 教育(52642)
- 自然科(51529)
- 自然科学(51518)
- 自然科学基金(50703)
- 资助(48681)
- 划(47937)
- 编号(47019)
- 部(38345)
- 成果(38080)
- 国家社会(36076)
- 重点(34711)
- 发(34668)
- 教育部(33483)
- 人文(32415)
- 创(32328)
- 中国(31900)
- 制(31623)
- 期刊
- 济(129737)
- 经济(129737)
- 研究(73593)
- 农(56095)
- 中国(46664)
- 农业(38069)
- 财(36020)
- 科学(33052)
- 学报(33002)
- 管理(29735)
- 融(28483)
- 金融(28483)
- 大学(27127)
- 学学(25845)
- 业经(25810)
- 经济研究(21241)
- 财经(20605)
- 业(18547)
- 问题(18397)
- 经(17731)
- 教育(17051)
- 技术(16964)
- 世界(16778)
- 农村(14389)
- 村(14389)
- 贸(14374)
- 农业经济(13810)
- 经济问题(12639)
- 技术经济(12228)
- 国际(12071)
共检索到356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景瑞祥 汪娜 侯现慧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和2018年两期数据,实证分析了赡养负担对农户消费结构升级及农户内部消费结构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而言,赡养负担显著地抑制了农户消费结构升级,并扩大了农户内部的消费结构差距;分开来看,赡养老人所担负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均对农户内部消费结构差距的扩大有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家庭收入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时间成本主要通过抑制家庭收入从而扩大农户内部的消费结构差距。异质性分析显示:赡养负担对大规模家庭之间的消费结构差距扩大具有显著影响,对小规模家庭的影响并不显著;人力资本禀赋方面,赡养负担显著扩大了高年龄组和低教育组农户内部的消费结构差距,对高教育组则无显著影响;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农户内部的消费结构差距会因赡养负担的加重而显著扩大。本文结论对缩小农户内部消费结构差距、扩大农村内需以及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语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通过Probit模型等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农户收入差距对其融资渠道选择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部分农户偏好从非正规渠道融资,但该群体的比重在逐年减小;农户所在地区收入差距越大,农户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渠道进行融资的现象越明显;随着社会资本的积累,农户选择从正规渠道融资的意愿会下降;中西部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以及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户在面临收入差距扩大时,更偏好从正规渠道融资。研究结论能够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服务更好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启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自然 祝伟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家庭负债对消费及其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家庭负债增加对家庭消费性支出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负债对于不同类别家庭消费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生存型消费影响不显著,对于发展与享乐型消费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明家庭负债的增加阻碍家庭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家庭负债对消费及消费升级的抑制效应对于拥有一套房的家庭非常显著,对于拥有多套房家庭的影响较小;无房家庭负债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促进消费的升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荣 吴涵 史宇鹏
提升消费结构是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内容,但女性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是否会影响家庭消费结构目前尚未得到研究。本文首次将消费者需求理论扩展到时间配置选择,通过构建家庭效用模型,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初步填补了这方面的研究空白。理论与实证分析一致表明,如果女性具有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则其所在家庭的享受型消费支出比例更低,且此结论在工具变量回归、安慰剂检验、稳健性分析等一系列检验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女性性别角色观念主要是通过“收入效应”和“时间效应”对家庭消费结构发挥作用。本文的研究意味着,破除传统性别角色分工的偏见不仅有助于塑造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而且在促进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等经济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消费结构 性别角色观念 享受型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陆地 孙巍
基于非参数核密度结合反事实方法,本文利用CFPS数据将居民收入空间分布不平衡分解为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与组群规模差距,并探究其对居民消费结构演化的影响,以揭示消费结构升级缓慢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收入增长推动居民消费偏好由"生存型"向"发展与享受型"转变,收入空间分布不平衡导致的消费需求区域差异却限制了消费结构优化,且这一影响对于中等收入人群更为显著。地区间收入水平差距依旧是影响消费结构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但伴随收入水平上升,组群规模差距的作用增强。此外,对比生存型消费,发展与享受型消费更易受到收入空间分布不平衡的影响,这为转型期培育消费新动能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漫宇 窦雪萌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数字经济的发展在为居民带来数字红利的同时也导致了城乡数字鸿沟的出现,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构建了城乡数字鸿沟指标体系,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检验了城乡数字鸿沟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城乡数字鸿沟会阻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且城乡数字鸿沟的分维度中接入沟的阻碍作用强于使用沟,意识沟的作用不显著;第二,城乡数字鸿沟通过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和数字技能差异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在这一过程中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数字鸿沟对农村居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具有阻碍作用,且对前者的阻碍作用弱于后者;相较于高收入群体,城乡数字鸿沟对低收入群体消费结构升级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怀月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综合运用基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对老年群体消费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社会资本对老年群体消费结构优化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其次,分解消费结构类型维度来看,社会资本对文教娱乐消费的影响效应最大。分解社会资本影响来看,社会网络的影响效应最大;再次,社会资本可以通过提升收入水平,进而对老年群体消费结构优化起到显著促进作用;此外,进一步探究发现,社会资本对女性和城镇老年群体消费结构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罗娟
基于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和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面板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金融知识对我国居民生存型、发展型及享受型消费水平及消费占比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金融知识对居民生存型、发展型及享受型消费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金融知识通过影响居民资产财富水平从而影响居民各类消费的中介效应存在。此外,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会显著地降低生存型消费占比,增加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占比。从学校教育、社会公益课堂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金融知识水平,增加居民利率、贷款及投资等相关金融知识,有助于优化居民的消费结构,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关键词:
金融知识 居民消费 消费结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挺 郭娜 赖剑锋
本文研究在应对贸易一体化时我国不同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和技能分布如何作出相应的反应。利用2010—2020年期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联合国贸易数据(UNComtrade)等构造面板,在控制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估计结果表明贸易对以所受教育为基准的中级和初级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有负面影响,对高级和中级技能组间的工资差距则有积极影响。且前者对于劳动技能的均值和分布具有负向作用,后者则有正向作用。因此,外贸活动会诱发技能极化,而工资差距解释了由贸易导致技能极化作用的50%。此外,在中年工人组以及高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收入差距特别是高中级技能组间的收入差距所带来的技能极化问题更为突出。鉴于一国的技能分配会长远地影响到未来的经济增长和不平等,因此,了解工资收入分配的变化并在政策设计中予以充分考虑至关重要,本文在劳动保障和教育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南永清 周勤 黄玲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本文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非正规金融在社会网络消费效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网络主要通过促进农户非正规金融的获得性,也即缓解农户面临的"流动性约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进一步地,在不同消费条件分布上,社会网络对不同收入农户消费存在明显的"组群效应",且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发育和成熟,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支撑作用将被不断削弱。研究结论将为新常态背景下,从社会网络视角建立健全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
社会网络 非正规金融 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南永清 肖浩然 单文涛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微观面板数据,考察了家庭资产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资产效应和财富效应,且财富效应大于资产效应;户主年龄为36~50岁的家庭财富变动的消费升级效应更为明显,家庭资产增值主要促进了城镇的医疗保健类消费,且住房资产所引致的消费效应相对更大。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相较于住房资产的“抵押担保效应”,“直接财富效应”是影响消费升级的主要渠道。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春阳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家庭社会信任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信任对居民家庭总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这种作用在多方面的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显著;(2)考虑到消费水平异质性,对不同消费水平的群体而言,其社会信任对于居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在消费水平较高的群体中,社会信任对消费的拉动作用较大,而对消费水平较低的群体而言,这一作用并不明显;(3)进一步考察了社会信任对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事实上,社会信任主要影响了家庭衣着消费、居住类消费及家庭设备和
关键词:
社会信任 消费信心 居民消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春阳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家庭社会信任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信任对居民家庭总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这种作用在多方面的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显著;(2)考虑到消费水平异质性,对不同消费水平的群体而言,其社会信任对于居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在消费水平较高的群体中,社会信任对消费的拉动作用较大,而对消费水平较低的群体而言,这一作用并不明显;(3)进一步考察了社会信任对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事实上,社会信任主要影响了家庭衣着消费、居住类消费及家庭设备和文教娱乐类消费;(4)随着经济发展,社会信任在经济发展的较低和较高阶段能够显著影响居民家庭消费。本文的研究对理解社会信任影响消费的机制、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信任 消费信心 居民消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魏振琪
消费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3,消费端碳减排不容忽视。本文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以“宽带中国”试点城市政策开展准自然试验,采用三重差分模型探索数字经济对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的作用机理及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驱动家庭消费低碳转型,可以通过提高消费者环境压力认知、助推消费者偏好低碳化、促进产品绿色技术创新赋能家庭消费低碳转型,同时数字经济更容易降低南方地区、低碳电力城市和城市家庭消费碳强度,抑制了财务赤字家庭消费低碳转型,有待激发老年人低碳消费市场,对居住、医疗保健、交通、衣着消费碳减排作用依次递减,对食品类和文教娱乐类消费低碳化发展无显著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淑英 李雨涵 孙磊 董战峰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公众环境参与对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公众环境参与可以在消费端驱动公众低碳消费选择和在生产端优化用能结构进而推动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稳健性检验发现推动家庭消费的低碳转型效应呈显著表现;此外,家庭抚养负担比重、地区资源禀赋差异以及政府环境执法力度会对公众环境参与的作用效果产生差异化影响,在抚养负担比重较高家庭、资源型地区以及政府环境执法力度较高地区中公众环境参与对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最后从拓宽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渠道、坚持消费端与生产端双向发力以及确保政策实施精准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双碳”目标、健全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更多经验证据。
关键词:
公众环境参与 家庭消费 低碳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公众环境参与推动家庭消费的低碳转型效应——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经验证据
政治还是市场:农村家庭财富水平研究——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
“重男轻女”会损害女孩的健康状况吗? ——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
为结婚而储蓄?——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经验证据
从军经历对农户创业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考察
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微观机制——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
农民失地会影响子女的学业表现吗——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
“新农保”养老金制度与农村家庭生存型消费效应——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经验证据
社会网络与家庭创业决策——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经验证据
基层财政支出配置模式有利于农户脱贫吗——来自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