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0)
- 2023(11137)
- 2022(9391)
- 2021(8714)
- 2020(7443)
- 2019(17090)
- 2018(16793)
- 2017(33013)
- 2016(18095)
- 2015(20033)
- 2014(20014)
- 2013(19929)
- 2012(18513)
- 2011(16814)
- 2010(16963)
- 2009(16062)
- 2008(15987)
- 2007(14768)
- 2006(12840)
- 2005(11227)
- 学科
- 济(76388)
- 经济(76307)
- 业(57597)
- 管理(48011)
- 农(46646)
- 企(36322)
- 企业(36322)
- 方法(33746)
- 农业(30664)
- 数学(30312)
- 数学方法(30096)
- 业经(20352)
- 财(18996)
- 中国(17950)
- 贸(16238)
- 贸易(16235)
- 制(15874)
- 易(15852)
- 学(15681)
- 地方(14577)
- 银(12445)
- 银行(12392)
- 行(11717)
- 务(11421)
- 财务(11405)
- 财务管理(11371)
- 融(11232)
- 金融(11230)
- 环境(11147)
- 技术(11095)
- 机构
- 学院(266090)
- 大学(263079)
- 济(110693)
- 经济(108559)
- 管理(102910)
- 理学(89986)
- 理学院(89020)
- 研究(88986)
- 管理学(87590)
- 管理学院(87125)
- 农(73744)
- 中国(70352)
- 科学(58088)
- 农业(57746)
- 京(53746)
- 业大(51545)
- 财(47505)
- 所(47183)
- 中心(43419)
- 研究所(43210)
- 江(40369)
- 财经(38511)
- 农业大学(36047)
- 经(35123)
- 经济学(33243)
- 北京(32778)
- 范(32337)
- 师范(31866)
- 州(31590)
- 省(30815)
- 基金
- 项目(182284)
- 科学(142144)
- 基金(133232)
- 研究(127016)
- 家(118740)
- 国家(117663)
- 科学基金(99329)
- 社会(81682)
- 社会科(77074)
- 社会科学(77044)
- 省(72658)
- 基金项目(72203)
- 自然(65862)
- 自然科(64326)
- 自然科学(64302)
- 自然科学基金(63210)
- 划(60572)
- 教育(56232)
- 资助(52695)
- 编号(51412)
- 重点(40613)
- 部(40291)
- 成果(40097)
- 发(39846)
- 农(39612)
- 创(38023)
- 科研(35821)
- 创新(35561)
- 计划(35290)
- 业(35220)
- 期刊
- 济(121642)
- 经济(121642)
- 农(74855)
- 研究(69702)
- 学报(50544)
- 农业(49743)
- 中国(48293)
- 科学(43780)
- 大学(37121)
- 学学(35855)
- 财(35645)
- 融(30489)
- 金融(30489)
- 管理(30138)
- 业经(26793)
- 业(24353)
- 技术(19308)
- 财经(18511)
- 教育(18027)
- 问题(17896)
- 经济研究(17684)
- 版(16358)
- 经(15677)
- 农村(15122)
- 村(15122)
- 业大(14543)
- 农业经济(13967)
- 世界(13554)
- 技术经济(13443)
- 农业大学(12890)
共检索到381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柯曼綦 姜棽 张利庠
近年来在涉农金融风险管理的实践中,除了传统的信用风险外,早偿风险成为新的风险管理焦点。金融机构和学者发现,即使不发生明显的信用风险,早偿风险仍然会加重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本文基于农户与农户贷款的现状与特点,应用期权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效用理论、金融素养理论对早偿行为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经过对农户贷款信息的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贷款早偿所依赖的作用机制和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在农户贷款早偿的影响因素中,其所拥有的再投资机会、整个家庭的整体收入状况以及借款人自身所拥有的的金融素养对早偿行为的发生存在负向影响;而在另一方面,贷款本身的价格要素、农户借款人及其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对早偿行为的发生存在正向影响;农户借款人的再投资机会、金融素养及人口生命周期特征还通过其他因素间接影响早偿行为。
关键词:
农户贷款 早偿 农村金融 农村信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戎爱萍
国内外诸多研究证明,充足的金融资本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认为,这一结论在我国农村也适用,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VAR模型,对农村居民户均贷款与户均纯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证明,在短期内贷款与农户收入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而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一步描述农户生产性贷款与生活性贷款对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贷款对收入的促进作用是生活性贷款的3倍,但从整体上来看,两种贷款对收入的影响作用很有限。
关键词:
金融 贷款 收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凡斌 阮华 廖文梅
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探讨农户参与林权抵押贷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家人在政府部门工作、非日常消费支出比例、生产性固定资产、农户所在区域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在需求约束下,年龄轻、经营林地面积大的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相对更高,而且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更依赖于农户自身的社会资本与收入结构。
关键词:
林权 抵押贷款 双变量Probit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阮华 廖文梅
【目的】探究林权抵押贷款的收入效应,明确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基于扶贫目标的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5省702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研究林权抵押贷款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不同贫困程度农户的林权抵押贷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林权抵押贷款可显著提升农户农业收入水平,一般贫困农户农业收入增加幅度最大,生产性固定资产对农业收入影响显著;不同贫困程度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参与程度均较低,其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及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其中,有家人生大病对重度贫困农户贷款需求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林业补贴政策认知对非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有家人在政府部门工作、养殖业收入比例对非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生产性固定资产对一般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非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林权抵押贷款增收效果明显,但当前林权抵押贷款的扶贫功能不明显,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低,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不高。林权抵押贷款政策要适应林业扶贫战略新需要,要拓展和提升林权抵押贷款功能和绩效,必须建立和完善基于扶贫目标的林权抵押贷款产品设计与精准帮扶模式,着力提升贫困农户承贷能力,切实提高贫困农户贷款可得性水平,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扶贫多元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合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政策的扶贫功能及绩效的拓展和全面提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岩 赵翠霞 于丽红
以山东省三个经济发展差别较大区域中的573户农户贷款资料及农户连续6年贷款数据为依据,研究不同区域农户贷款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间农户贷款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别较大,在田地亩数和家庭纯收入方面差异极为显著;(2)不同区域授信金额的影响因素差别较大,在农户类型、社会资源、家庭总资产、年贷款总金额、每次贷款金额方面差异极为显著。因此,认为不同区域农户贷款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迫切需要针对不同发展区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户制定不同的农户贷款政策。
关键词:
农户贷款行为 授信额度 面板数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虎 罗剑朝 张珩
本文以宁夏和陕西地区6427户农户数据为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均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参与农地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户均收入18228.8元、户均农业收入9807.9元。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段农户贷款后的收入增长存在差异,户主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户家庭,贷款后的收入增长较强烈,农地抵押贷款后也会获得比其他形式贷款更好的收入增长;户主年龄在29岁及以下、5059岁的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户均收入增长。现阶段,相比于其他贷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虎 罗剑朝 张珩
本文以宁夏和陕西地区6427户农户数据为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均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参与农地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户均收入18228.8元、户均农业收入9807.9元。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段农户贷款后的收入增长存在差异,户主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户家庭,贷款后的收入增长较强烈,农地抵押贷款后也会获得比其他形式贷款更好的收入增长;户主年龄在29岁及以下、50~59岁的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户均收入增长。现阶段,相比于其他贷款,农地抵押贷款对农户户均收入的促进作用并无优势,但对农户农业收入的促进作用显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汝峰
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品是制约农户获取贷款的因素之一,联保贷款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户在选择联保贷款小组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分析农户在联保贷款中的信任选择趋向,为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联保贷款 信任选择 因子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芳 潘跃
文章利用定序logit模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型社会资本中,与家庭密切的邻居数量和对邻居的信任程度对联保贷款效应影响显著为正;农忙时是否帮助别人、参加过的联保贷款小组个数对联保贷款效应影响显著为负。垂直型社会资本中,对信贷员满意度、获得的联保贷款次数、对贷款额度的满意度和对贷款利率的满意度对联保贷款效应影响显著为正。并且,对邻居的信任度、对信贷员的满意度及获得联保贷款次数对联保贷款效应为"大"的概率影响程度更大。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对农户联保贷款的积极效应,需要农户、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孔令勇 王恩慧 王晓丽 石道金
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进一步拓宽了农户融资渠道,而农户对相关政策的响应程度不同,使借贷行为产生差异。文章基于浙江省12个县(市)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政策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1)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政策对农户选择正规金融借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选择民间借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农户对政策的了解程度每提高1%,其选择其他正规金融借贷的概率提升10.36%。(2)贷款政策对异质性农户借贷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低收入农户选择正规借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中高收入农户无显著影响;对50岁以下农户选择农村信用社借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50~60岁农户选择农村信用社借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60岁以上农户无显著影响。(3)农户所在村庄是否有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选择其他正规金融借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正规金融覆盖率每增加1%,农户选择其他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概率降低9.41%,选择农村信用社借贷的概率提升6.93%。政策启示:(1)加大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2)相关政策应根据农户家庭收入、公益林面积和地区差异进行调整,为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提供政策保障;(3)有效提高山区农村正规金融覆盖度,更好地发挥贷款政策的效用,以满足山区农户合理的借贷需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莉 张宗毅
为了探究农户品质对农户信用的影响,在分析农户品质对农户信用影响机理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Logistic回归方法,使用目前我国最大的农业服务公司——农分期公司农户数据库中2017年1-10月的16 101名农户贷款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品质能够显著影响农户违约行为,并且进一步影响农户信用;2)品质变量中,农户性格、人际关系自我评价和邻里评价越好,违约概率就会减少,信用状况也会更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静 徐逞翀 王卓
一、引言联保贷款(Group Lending)又称为小组信贷、团体贷款,是以小组形式发放的、借款者彼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贷款方式。实践证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安海燕 任雪莹
基于16省2 428份有效农户调查数据,在对农户资金需求以及借贷行为偏好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认知、意愿、申请、获贷四方面研究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行为。结果表明:短期而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农户需求不高;但长期而言,外源正规借贷偏好的农户借贷特征有向农户农业投资增加的趋势,保障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行性;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知程度很低,信息不充分是阻碍现有农户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主要原因;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生率低,且多为短期小额借贷为主,多用于农业生产或者人力资本投资上,各试点模式的具体操作不同,因此在抵押物要求、利率以及交易成本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安海燕 任雪莹
基于16省2 428份有效农户调查数据,在对农户资金需求以及借贷行为偏好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认知、意愿、申请、获贷四方面研究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行为。结果表明:短期而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农户需求不高;但长期而言,外源正规借贷偏好的农户借贷特征有向农户农业投资增加的趋势,保障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行性;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知程度很低,信息不充分是阻碍现有农户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主要原因;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生率低,且多为短期小额借贷为主,多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付兆刚 郭翔宇
研究目的:研究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制定出提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受教育程度、收入主要来源、支出水平、贷款经历、社会关系、土地规模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利率水平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应该适当扩大试点的数量和规模,制定合理的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而促使农户通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途径,获取农业生产资金贷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