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4)
- 2023(13367)
- 2022(11311)
- 2021(10734)
- 2020(8946)
- 2019(20281)
- 2018(20059)
- 2017(39519)
- 2016(21025)
- 2015(23259)
- 2014(23087)
- 2013(22353)
- 2012(20547)
- 2011(18157)
- 2010(18129)
- 2009(16561)
- 2008(15757)
- 2007(14023)
- 2006(12312)
- 2005(10335)
- 学科
- 济(85123)
- 经济(85046)
- 业(65040)
- 管理(57228)
- 农(48700)
- 企(43142)
- 企业(43142)
- 方法(35982)
- 数学(32523)
- 农业(32326)
- 数学方法(32039)
- 业经(22541)
- 中国(21705)
- 财(21261)
- 地方(20061)
- 制(17055)
- 贸(15464)
- 贸易(15457)
- 易(15080)
- 策(15001)
- 环境(13285)
- 学(13284)
- 技术(13195)
- 银(12958)
- 银行(12940)
- 发(12525)
- 行(12363)
- 务(12305)
- 财务(12261)
- 财务管理(12231)
- 机构
- 学院(285715)
- 大学(277650)
- 济(120279)
- 经济(117792)
- 管理(116627)
- 理学(101008)
- 理学院(100066)
- 管理学(98430)
- 管理学院(97899)
- 研究(91907)
- 中国(71907)
- 农(62103)
- 京(55922)
- 科学(55389)
- 财(53530)
- 农业(47381)
- 业大(47015)
- 中心(46283)
- 所(44463)
- 江(43926)
- 财经(42160)
- 研究所(40326)
- 经(38569)
- 范(36693)
- 师范(36395)
- 经济学(35200)
- 州(34435)
- 北京(33695)
- 经济管理(33589)
- 院(33006)
- 基金
- 项目(199886)
- 科学(158677)
- 研究(150382)
- 基金(144347)
- 家(124529)
- 国家(123410)
- 科学基金(107355)
- 社会(96224)
- 社会科(91017)
- 社会科学(90990)
- 省(81401)
- 基金项目(76852)
- 自然(68130)
- 教育(67955)
- 自然科(66546)
- 自然科学(66524)
- 划(66184)
- 自然科学基金(65270)
- 编号(62876)
- 资助(57792)
- 成果(49281)
- 发(44755)
- 部(44687)
- 重点(44562)
- 课题(42110)
- 创(42022)
- 国家社会(39406)
- 创新(39245)
- 人文(38358)
- 科研(38276)
- 期刊
- 济(134729)
- 经济(134729)
- 研究(78643)
- 农(64215)
- 中国(55571)
- 农业(43724)
- 学报(40318)
- 财(39617)
- 科学(38906)
- 管理(38186)
- 大学(32251)
- 学学(30773)
- 融(30310)
- 金融(30310)
- 业经(28823)
- 教育(27716)
- 技术(26551)
- 业(20857)
- 财经(19226)
- 问题(18777)
- 经济研究(18572)
- 经(16522)
- 农村(15172)
- 村(15172)
- 资源(14711)
- 农业经济(14694)
- 版(14656)
- 技术经济(14476)
- 世界(13681)
- 统计(13650)
共检索到419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志国 赵帮宏 王余丁 李存超
本文从农户的视角,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围绕粮补政策的补贴金额、补贴依据、补贴结构、补贴程序、补贴方式等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粮补政策对粮农产生了一定的制度激励效应,降低了粮农的粮作经营制度成本,增加了其制度收益。但是,补贴金额有待进一步提高,补贴品种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补贴手续有待进一步简化。
关键词:
粮补政策 粮作经营 制度激励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小静 冷熠 宗义湘
本文以河北省37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Log it模型对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农户收入水平和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加强对种粮大户的支持和补贴方式应该体现区域差别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佳 肖楠
本文以河北、辽宁两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户对我国奶牛补贴政策的评价与期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我国奶牛补贴政策的总体评价较高,但政策在增加产量、抵御养殖风险等方面的作用效果只对部分农户比较显著,未被广泛认可,不具有长效作用。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完善补贴政策的标准和操作流程,创新信贷担保和抵押方式,加强对奶牛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建立奶牛养殖业的长效发展机制。
关键词:
奶牛补贴政策 农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梅 赵颀
在对河北省承德市两家乡的调研中发现,有75.77%的乡民通过电视知晓惠农政策,所占调查样本的比重最大;有29.90%的乡民通过与亲友、邻居或村干部的交流等人际传播的方式知晓惠农政策;有12.37%的农民通过农村"大喇叭"广播知晓惠农政策。由此可知,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是两种最有效的惠农政策传播方式,电视是当地农民获取惠农政策信息的首要渠道,亲友、邻居或村干部的交流等人际传播也在惠农政策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在2014年文的基础上,结合惠农政策的传播效果与创新扩散理论的关系,进一步探究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两种主要惠农政策传播方式对农民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方面的产生的影响与作用;通过政策执...
关键词:
惠农政策传播 政策绩效 传播效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薛惠元 曹立前
利用2011年在湖北省团风县和宜都市进行调研的605份有效问卷数据,从农户视角对当地新农保试点的政策效果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新农保政策对农户家庭、老年居民生活的客观影响以及农户对新农保政策的主观感受,并得出每个农户的政策效果综合得分。结果发现:对大部分农户而言,新农保政策取得了较好地效果,但仍然存在待遇水平不高从而影响新农保政策效果的问题。分析新农保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发现被访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及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会影响政策的效果。建议提高新农保的待遇水平,增强农户的缴费能力,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以此提高新农保的政策效果。
关键词:
新农保 政策效果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昭雄
本文主要依据笔者对湖北省农户的问卷调查资料,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状况进行评价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状况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政府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户购置农业机械的成本;农户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补贴金额、补贴时效性等方面的问题评价较高,为进一步发挥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效应,提高购机农户使用农业机械的效益,必须采取包括加强技术培训、安全监理等相关配套工作。
关键词:
关联度分析 农业机械 购置补贴 农户调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庞 曹海林
基于安徽省462家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的农户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政策的内容设计、宣传活动及参与情况满意度较高;项目施工与资金使用对农户的满意度评价影响较小且农户满意度低;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对农户的政策满意度评价影响较大,但农户对其满意度较低。提升农户对财政奖补政策满意度,应继续扩大投入,完善政策内容;注重政策实效,加强设施建管;改进监管机制,确保财务透明;优化实施策略,引导民主参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文慧 程实
基于农户满意度视角,通过安徽省惠农政策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运用满意度测评方法对安徽省惠农政策实施绩效进行实证分析。调查表明,整体而言,安徽省现阶段惠农政策农户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对政府惠农政策的实施表示认可。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政策认知程度低,执行手段单一,欠规范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户满意度。据此,提出提高基层部门政策执行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健全执行力评估制度以及强化责任追究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玥 罗信 黄玉浩
我国城镇化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不同城镇化路径下失地农户的生存发展存在不同特点。本文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失地农户的家庭发展能力模型,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了新城开发、旧村改造、集体经济发展三种城镇化路径下402户农户失地前后家庭发展能力数值。研究发现,辅以留地安置+集体产业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城镇化路径可以显著提升失地农户的家庭发展能力,而侧重于土地和房地产开发的新城开发城镇化路径则难以提升失地农户家庭发展能力。因此,在未来城镇化中,集体经济发展式城镇化是一条可选路径,其可使农户失地不无地,留地可发展,发展可共享,进而促进农户的全面可持续城镇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良健 罗凤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并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以期改善我国农村的经济现状,其绩效如何?通过对我国粮食主产区部分省份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本文从农民满意度的角度出发,运用满意度测评方法对我国惠农政策实施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显示,就单项政策而言,取消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学费等政策实施绩效较高,而农技培训、农村小额贷款等的实施绩效较低。整体而言,我国现阶段惠农政策实施绩效农民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关键词:
农民满意度 惠农政策 绩效评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杰
农户粮作经营行为取向是对自身因素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理性反应。研究表明,满足自家需要以及增加现金收入是农户从事粮作经营的主要动机所在,且随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较小规模粮作经营户有动态缩减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而较大规模粮作经营户则有动态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较大规模的粮作经营户更易于实现规模化经营收益,具有相对较高的内在动力从事粮作经营;在现行粮食政策下,政策对农户粮作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效应有限,因而亟需采取优化粮食政策目标、强化粮食政策手段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完善粮食政策传导机制等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钱龙 朱红根
在新一轮确权颁证收官之际,本文基于江西省的农户问卷,从农户主观感知、行为与意愿响应两个维度对新一轮确权颁证的政策绩效进行调查与研究。应用统计描述性方法对农户感知和响应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验证了农地确权对农户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新一轮确权颁证有着较高的熟悉度、认可度和满意度,且农地确权给农户带来了多个维度的福利改善感知,但后续改善空间较大。研究还发现,农地确权引发了农户多个维度的行为和意愿响应。农地确权提升了农户保护耕地质量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升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但确权对农户的劳动力投入行为和化肥农药投入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新一轮确权颁证运行绩效良好,基本达到了政策预期目标,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因而,后续要稳步推进农地确权颁证工作,有效释放确权颁证的红利效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晓 臧涛 张全景
基于山东省287份农户调查问卷,综合运用Heckman二阶段模型、主成分分析和比较分析法,分析农户土地政策认知及其农地转出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农户对土地政策认知的总体水平和农地转出比例均较低;对农户整体而言,土地政策认知水平提升对农地转出意愿和行为的发生概率提高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不同类型农户的农地转出意愿和行为对土地政策认知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土地政策认知对农地转出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力处于中等水平,家庭特征、区位因素和社会保障的作用程度相对较大,资源禀赋的作用最小。为了促进农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晓 臧涛 张全景
基于山东省287份农户调查问卷,综合运用Heckman二阶段模型、主成分分析和比较分析法,分析农户土地政策认知及其农地转出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农户对土地政策认知的总体水平和农地转出比例均较低;对农户整体而言,土地政策认知水平提升对农地转出意愿和行为的发生概率提高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不同类型农户的农地转出意愿和行为对土地政策认知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土地政策认知对农地转出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力处于中等水平,家庭特征、区位因素和社会保障的作用程度相对较大,资源禀赋的作用最小。为了促进农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应提高农户的土地政策认知水平,提高农民非农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润平
该文利用河北、安徽两省的345份农民专业合作社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受访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合作社的融资情况。结果显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合作社固定资产缺乏是贷款抵押物缺失的主要原因;尽管有部分龙头企业为合作社提供担保获得贷款,但合作社的外部融资途径仍然有限;金融机构现有信贷政策不能满足合作社的资金需求金额和期限。基于农村土地产权特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特征,建议政府应尽快形成土地流转和土地使用权抵押的相关法律,合作社应强化内部治理功能,金融机构应重在产品创新和信贷政策调整。
关键词:
问卷调查 农民合作社 金融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自主创新科技政策在河北省的实施效果评价
农户对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状况的评价——基于吉林、江苏两省农户问卷调查的分析
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效用模糊评价——河北省36县市大学生“村官”问卷调查
农户对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决策响应研究——基于74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
农户耕地流转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赣、苏、桂三省537份农户的问卷调查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情况分析——基于农户问卷调查的结果
农民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与期望——基于河南、辽宁农户问卷调查的分析
农民工对惠农政策的认同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河南省调查数据的分析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与补偿方式选择——基于全国11省(区)1012份农户问卷调查
管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实施基础——基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五家事业单位的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