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4)
2023(13798)
2022(11327)
2021(10395)
2020(8608)
2019(18775)
2018(18776)
2017(35884)
2016(19245)
2015(21364)
2014(20901)
2013(20319)
2012(18324)
2011(16236)
2010(16381)
2009(15876)
2008(15596)
2007(14188)
2006(12443)
2005(11127)
作者
(52984)
(44654)
(44408)
(41663)
(28032)
(21243)
(20084)
(17352)
(16821)
(15876)
(14980)
(14915)
(14114)
(13972)
(13875)
(13351)
(13241)
(13040)
(13019)
(12647)
(11094)
(10935)
(10732)
(10453)
(10181)
(9984)
(9840)
(9793)
(9025)
(8947)
学科
(89802)
(74267)
经济(74152)
(72876)
企业(72876)
管理(67927)
(46277)
农业(30893)
业经(30490)
方法(28167)
(26092)
中国(20164)
数学(19750)
数学方法(19570)
(19228)
(19223)
财务(19201)
财务管理(19181)
企业财务(18133)
技术(17422)
(16014)
(15839)
理论(15830)
(14238)
(14153)
(13800)
贸易(13791)
(13420)
地方(12740)
(12562)
机构
学院(274014)
大学(261398)
(111438)
管理(109634)
经济(109272)
理学(94045)
理学院(93212)
管理学(91938)
管理学院(91437)
研究(84038)
中国(67962)
(60020)
(53616)
(52194)
科学(49994)
农业(45968)
业大(44004)
(43763)
(41588)
财经(40959)
中心(40169)
研究所(37240)
(37050)
(34124)
(33216)
师范(32892)
北京(32327)
经济学(31982)
经济管理(31374)
(29782)
基金
项目(179311)
科学(142468)
研究(137561)
基金(129003)
(110753)
国家(109554)
科学基金(95662)
社会(88969)
社会科(83802)
社会科学(83783)
(73762)
基金项目(68104)
教育(61476)
自然(59361)
(58760)
编号(58739)
自然科(57940)
自然科学(57924)
自然科学基金(56907)
资助(50169)
成果(46489)
(40629)
(40553)
(39927)
重点(39232)
(39094)
课题(38840)
创新(36839)
(36609)
国家社会(36228)
期刊
(136345)
经济(136345)
研究(75666)
(62707)
中国(55976)
(43625)
管理(42223)
农业(41887)
学报(39824)
科学(38188)
大学(31255)
业经(30935)
学学(30013)
教育(28047)
(26767)
金融(26767)
技术(24713)
(22041)
财经(20253)
经济研究(19352)
问题(18111)
(17611)
(15073)
农村(14794)
(14794)
技术经济(14549)
农业经济(14355)
商业(13954)
世界(13940)
现代(13695)
共检索到411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思源  李禾尧  闵庆文  
社区视角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决策逐渐成为遗产保护研究与实践的关注点。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活态性特征的农业生产系统,也是一类特殊的保护地。农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拥有者,对遗产价值的认知直接影响着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和遗产系统的持续性。同时,农户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判断还是衡量其文化自觉和遗产保护成效的重要指标。本文提出以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为手段、通过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反映农户视角下的遗产价值判断这一思路和方法,研究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农民文化自觉与遗产保护成效,并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的核心区域进行可行性验证。案例研究显示,农户家庭保护支付意愿率仅为43.2%,家庭人口经济特征与对遗产的认知对是否有支付意愿及支付数额大小具有显著影响;无支付意愿家庭中61.6%认为遗产保护主体应当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农户的遗产认知得分较低,文化自觉性有限,保护成效尚未显著惠民。这些结果表明,遗产地在保护与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农户认知度与参与度低的问题;有必要深入思考并科学界定"保护主体"及其保护途径,让农业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更好地为农户所认知,使其真正成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性与活态性保护的重要力量;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可以支持社区视角的保护认知和成效研究。此外,考虑到中国许多保护地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多有当地居民长期生活生产的现实,本文的思路与方法对于其他类型保护地和社区共管机制建设也有参考价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Parviz Koohafkan  
在世界各地,世代居住的农牧民以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因地制宜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发展、管理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和景观。这些在本土知识和传统经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农业文化遗产巧夺天工,充分反映了人类及其文化多样性和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演进历程。这些系统不仅产生了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维持并适应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形成了丰富的本土知识体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为人类持续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保障了食物安全和生计安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许多这样的农业生产系统正面临着包括全球化在内的多种影响因素的威胁。为了保护这些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灿强  闵庆文  田密  
农户是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关键要素,农户感知是相关保护与发展措施的信息反馈,也是政策制定和改进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文章基于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的调查,通过构建感知指数体系,评价了农户的遗产保护感知、生态问题感知和旅游发展感知,分析了农户对不同问题感知的相关性以及个人与家庭特征对感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保护和传承遗产的态度是积极的,对发展梯田旅游总体上持支持态度,然而农户也感知到梯田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对旅游发展总体满意度一般。农户对遗产系统的认知与保护意愿越强,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对生态保护的意愿越强烈,旅游发展可以加强农户对梯田的保护意愿。农户年龄和家庭土地经营规模越大,对梯田系统的认知程度越高,而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越高的农户,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愿越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要加强宣传教育,生态保护优先,发展规划先行,逐步消除农户的消极感知,实现遗产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灿强  闵庆文  田密  
农户是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关键要素,农户感知是相关保护与发展措施的信息反馈,也是政策制定和改进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文章基于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的调查,通过构建感知指数体系,评价了农户的遗产保护感知、生态问题感知和旅游发展感知,分析了农户对不同问题感知的相关性以及个人与家庭特征对感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保护和传承遗产的态度是积极的,对发展梯田旅游总体上持支持态度,然而农户也感知到梯田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对旅游发展总体满意度一般。农户对遗产系统的认知与保护意愿越强,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随着人口和消费的增长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上许多地方耕地资源大量流转,水资源过量使用,化石燃料过度开采,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超额施用,由此引发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世界各地世代居住的农牧民,以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因地制宜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发展、管理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和景观。这些在本土知识和传统经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农业文化遗产巧夺天工,充分反映了人类及其文化多样性和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演进历程。这些系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农业文化遗产从概念上等同于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动的一项旨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项目。本文分析了世界遗产中对农业文化的关注,介绍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项目的目的,最后阐述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紧迫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农耕文化原创科普绘本,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智慧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希望小朋友们通过这套书更好地认识中国农耕文化的传统智慧。李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农村部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8年4月19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主办的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国际论坛在意大利罗马召开,FAO为中国"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由崇义客家梯田、尤溪联合梯田、新化紫鹊界梯田、龙胜龙脊梯田组成)"4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FAO于2002年发起的一项工作,旨在借鉴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模式,推动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传统农业系统的动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GIAHS秘书处设置在FAO水土资源司(Land and Water Division)。为推动该项工作,FAO专门成立了GIAHS指导委员会(Steering Committee)和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指导委员会由GIAHS协调员、参与国家代表和有关国际组织代表组成,主要职责是协调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于2005年6月被FAO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中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山区,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著名的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田鱼之乡。青田稻田养鱼具有2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先民利用种植水稻,同时养殖鲤鱼(俗称田鱼),培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鱼种"青田田鱼",创造了稻鱼共生技术,并诞生了"尝新饭"、"祭祖祭神"、"青田鱼灯"等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青田稻田养鱼是典型的稻鱼共生,以稻养鱼,以鱼促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崔峰  王哲政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适应性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维护和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较为滞后的状况,在界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属性和特点,提出构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并运用德尔菲法,最终筛选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评价的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鉴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评价具有较大的模糊性,本文给出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评价的技术路线,依据确定的警度区间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级别划分为四个等级(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并综合运用大气污染预警分级和交通信号警示灯原理,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直观反映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警戒情况。研究结果认为:给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以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状况进行有效定量评估,进而为建立科学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机制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张丹  何露  孙业红  
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农民们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一直在寻求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发端于20世纪初,以农业考古、农业历史、传统农业哲学及农业民俗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遗产研究,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奠定了基础。2005年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FAO列为首批GIAHS保护试点为标志的新时期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探索,正体现出多学科合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保护与发展协调的特征。本文从古籍整理与考古研究、概念与内涵研究、系统结构与作用机制研究、多功能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等角度介绍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性研究进展,从动态保护途径研究、法律与政策保障研究和保护与发展实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雯  王晨仰  刘军民  
陕西自古就是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因受历史、文化、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保存了众多具有多样性、典型性、稀缺性、延续性特点的农业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农业历史文化。在现代化背景下,传统农业正逐渐被现代农业取代,许多珍贵的技艺、经验面临逐渐失传、消失的困境,传统农业智慧的保护传承岌岌可危。农业文化遗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目前,陕西已有四处农业文化遗产入选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一项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对陕西四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资源特性、保护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构建陕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发掘遗产地资源、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大社区参与及科技投入等几方面对陕西农业文化遗产未来的保护和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活化及区域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童玉娥  熊哲  洪志杰  郭丽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